苏轼是个城市规划师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文豪苏轼涉足面颇广,除了在文坛留下大量名篇佳作外,他在设计规划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1071年,苏轼去杭州做通判,工作之余,他走遍了杭州的角角落落,既了解了当地的概况,顺带也饱览了大自然的美景。之后,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制了全面规划的管理宏图。
  西湖周边经济繁荣,西湖美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苏轼一时诗兴大发,留下了千古名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由于工作经常调动,1086年,苏轼再次到杭州任职,这一次,他仍然实地考察,综合治理。当他再次来到西湖时,他和他的伙伴们惊呆了:当年美若西子的西湖湖畔一片荒芜,湖里多年的淤泥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被人乱圈乱种的地盘比比皆是,堤上野草肆意地疯长,而堤坝也被雨水冲毁。苏轼痛心疾首,他决定来个整体规划,综合治理。既要发展经济,让当地的老百姓过上殷实的日子,又不能忽视自然环境的调节。
  经过一番酝酿,苏轼对西湖的改造工程有了翔实的规划。首先,他对西湖淤泥要开挖清理的土方进行了勘察、测量和计算,大概耗工耗时已了然于胸。然后,他“调兵遣将”,动用了20余万工时、开挖了25万方土,并筑堤夯坝,让人在堤上养花种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恢复,湖水清清,杨柳依依,一年四季,要么是花香,要么有鸟啼,而且,西湖既能抗洪蓄水,也能用来灌溉,清澈的湖水也可以供人飲用。他还对那些污染、废弃的水井进行了治理,让老百姓用上了清洁的饮用水。
  杭州的规划颇具成效,他的“苏堤”工程被传为千古美谈,更成为名胜风景。
  苏轼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做综合规划,即使被贬谪时,他也没忘记自己的使命。
  被贬到惠州(今属广东省)时,苏轼没有沉浸在失意抱怨之中,而是继续了解民生,合理地规划,做长久的打算。
  他发现当地疫情严重,就进行了全面的了解,跟踪追击,结果查到了疫症的源头——饮用水的污染。有些地方,人畜共饮,而且排泄物处理不当,污染了饮用水,结果引起了疫病的蔓延。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势头,他深入实地考察,最终,他发现了一处风水宝地,原来,蒲涧寺后有滴水岩,水质很好,如果开发利用得当,是一项十分有利于民生的工程。虽然工程浩大、艰难,但是他规划一番后,又投入到实战当中。工程人员在滴水岩下修建了一个大石槽,用5000根竹管将10公里外的泉水引进城里,再在城中修建一个大石槽用来储水,又建小槽储存起来供居民汲用,这样,疫情的难题迎刃而解,并且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城市的规划设计更加合理,各种布局也是日益趋利避害。
其他文献
光绪二十年(1894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11月21日,日军攻占旅顺。随即,一场持续四天三夜,亡魂达两万多人的大屠杀让整个旅顺城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然而,如此足以震惊世人的虐杀并没有让世界为之震惊。  原来,英国的中央通讯社和法国的路透社两家世界级的新闻机构先后被日本收买,每当有不利于日本的报道刊登,他们就立刻跳出来进行反宣传,以掩盖日军的罪行。路透社“及时制止”了本社记者从上海发来的揭露旅顺
为了扶植名士官吏打击宦官势力,袁绍向大将军何进建议调集地方军队靠近京城,以达到逼迫何太后同意铲除宦官的目的。何进对此表示认可,让袁绍提个名单,袁绍特别推荐了董卓。  袁绍力荐董卓还是说得过去的。董卓在汉末将军中军事能力是一流的,在政治态度上是反对宦官的。不过,袁绍还有另外的原因——董卓的仕途是受到过袁家提携的,所以袁绍觉得董卓是他可以掌控的军事力量。  但朝廷里反对诸侯进京的人很多,尤其反对董卓,
现在很多人反感熊孩子,但在20世纪早期,鲁迅等文坛大家对于熊孩子却是另一种态度。  鲁迅喊出的“救救孩子”这句著名口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代表了五四新文化人有关“救救中国的未来”的呼声。不过,早年的鲁迅却曾在自己的课堂上遭遇过一场熊孩子设计的历险。  鲁迅从日本回国之后,一度在杭州某学堂做化学老师。某天,他做氢气点燃实验,忘了带火柴,回去拿,又叮嘱学生千万别碰氢气瓶,否则漏进空气会有危险。他回来后
豪赌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秋,金牌编剧、国子监生洪昇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他先因创作戏曲《长生殿》而声名鹊起,戏班争相演出;再者他生日将近,京师排名第一的昆班(昆曲戏班)内要为他演戏庆生。戏是好戏,班是好班,客是名流。月圆之夜,灯火阑珊,清风徐来,丝竹渐起,咿咿呀呀的腔调,恍恍惚惚的亭台,觥筹交错的杯盏,端的是天上人间。  但洪昇很快就被拉回了现实。  正值康熙的第三任皇后佟氏病逝尚未除
指画创始人高其佩出生在铁岭的世宦家族。高氏一族原是汉军镶白旗,因其兄立下了显赫的战功,雍正特意将其族抬为汉军镶黄旗。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高其佩是可以不经应试恩荫为官的,所以他不像寒门子弟那般执着于《四书》《五经》,而是有更多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喜好。  涂鸦是年幼的高其佩最感兴趣的事。还没有练好握笔写字,他就已经开始描摹一些简单的物品和小动物。看到他如此钟爱绘画,父亲特意为他请了老师,他在八岁那年
宋朝也有过一位杨贵妃,她的传奇故事并不亚于唐朝杨贵妃,她集美女、才女、政治家、书法家于一身,并且深刻影响了南宋中后期的历史走向。  杨氏出生在浙江严州青溪一户普通人家,自幼失去父亲,由母亲张夫人抚养成人。张夫人是宫廷中的教坊乐女,演唱技艺高超,得到了宋高宗与吴皇后的欣赏。受母亲影响,出身卑微的杨氏不仅能歌善舞,还精通经史,并且擅长王羲之的书法。  张夫人病故后,艺术发烧友吴皇后对教坊那些乐女的歌声
科考过客  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元好问出生在山西忻州农村一个书香世家。因为叔父无子,七个月大时,他便被过继给叔父,从此跟着做官的叔父在各个任所辗转。  叔父待他视若己出,常常抱在膝上教他识字念书。而他天资聪颖,学东西极快,七岁时便能写出让人惊艳的诗句,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11岁时,元好问得到某翰林学士的赏识,对方爱其才能,收其为徒。  16岁时,元好问第一次参加科考。那时他信心满满,觉得
公元189年,弥留之际的汉灵帝刘宏将蹇硕等宦官叫到病榻前,口授传位次子刘协的遗诏。  汉灵帝生前,一直纠结于立储的问题。嫡长子刘辩本是理所当然的储君,奈何汉灵帝认为他举止轻佻而不喜欢他;次子刘协因为长相似父而成为汉灵帝心中属意的太子。  一边是立嗣以嫡长为先,一边是受宠爱的小儿子,就这样,汉灵帝时期的太子之位在各种纠结中迟迟未定。直到弥留之际,汉灵帝似乎是遵从了内心的原始召唤,最终决心废长立幼,但
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自己也有名望,因此他担任渤海郡太守时,虽在冀州牧韩馥面前点头哈腰,但韩馥仍十分忌惮他,生怕哪天就被夺了权。为防袁绍,韩馥常派人监视他,连上厕所都得汇报,这让袁绍感到如芒在背。  那时,董卓已带着西凉兵马进入洛阳,架空皇帝,掌管朝政,胡作非为。袁绍知道后,第一个站起来反抗,还派人给韩馥送了封信,希望共同跟董卓叫板。  韩馥召开会议,糊里糊涂地问:“我们是帮小弟袁绍啊,还是
《红楼梦》中,贾府众人在清虚观打平安醮,这里有个易被忽略的小人物:張道士。张道士是当年荣国公出家的替身,可荣国公驾鹤西去多年,人走茶凉是自然现象,他可不想眼睁睁看着这层关系变淡,所以一出场就铆足了劲儿刷存在感。  见到贾母,张道士先念了句“无量寿佛”,既是诵佛号又是祝愿贾母,奉承得自然又得体。接着,他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宝玉:“我看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怎么就和当年国公爷一个稿子!”一个是荣国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