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准七寸 攻心为上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手文科实验班刚三天,我忙得晕头转向。周五上午放学,我抱着一摞作业刚回到办公室,一个学生跟着我后脚就到了。还没来得及抬头看他的模样,就听到:“老师,我周六、周日都不想来上课,我要去休息,去玩。”声音冷冷的、硬硬的,像从冰窖里传出来。
  我抬头一看,他黝黑而棱角分明的脸上每个毛孔似乎都透着寒气、怨气。看他的胸牌上写着:高二(2)班武XX。我惊诧道:“我又不是2班的班主任,你找错了。”武同学说:“你不记得了,文理分科前我在2班,常去找班主任杨老师,你就坐在他的前面,有次我跟杨老师起了冲突,还是你调解的。虽然你不教我,但我就相信你!现在我是文科实验班的学生。”
  说完,他的表情稍微好了一点点,但仍很阴冷,眼睛半睁半闭,嘴巴张开极小,声音也是从牙缝间挤出来的,我身上的汗毛瞬间竖起。
  “这是个难缠的角儿!”我心里默想,以前的学生厌学,来请假,都会编很多理由。这学生却如此真实,单刀直入,令我有点惊诧。
  武同学继续说:“我就是要出去,要去休息,我读初中时也这样做,干不赢就去休息,没人干涉我,我也考上了市一中。我讨厌这所学校,不喜欢这里的管理,我要疯了!”我静静地听他说,等他的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些,我问他:“每周周六、周日你都要出去?”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每周7天,整整两天你都要出去,出去干什么?”
  “去打游戏,去玩。”
  “你确定这两天都这样过?”
  他犹豫片刻:“不确定!”
  我突然提高音量,声音也同他一样又冷又硬:“你是来向我示威,要挟我,还是来寻求帮助?我当了27年的班主任,不是被吓大的。说出来,你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见我突然出击,他沉默不语。大概过了三四分钟,他说:“其实就想出去找同学聊天,也不是要去打游戏。”
  “哪个学校?男的还是女的?”
  “XXX中职学校,男的。”
  “什么关系?”
  见我穷追不舍,武同学只好全盘托出。他说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到新学校后没交到朋友。一起读初中的朋友在其他学校读书,每周出去和朋友聊聊天是他最大的期盼。学校周末也不让学生出去,他受不了。
  我告诉他,近期因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周日是不让学生出校的。但若他所说情况属实,可以请周日下午的假,出去调整一下。
  我迅速与武同学的父亲核实,得知他确实有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在市某中职学校读书,所说的情况也基本一致。我就帮他协调请了半天的假。周日晚上,武同学按时回校,情绪好了很多,一周下来也没什么异样。
  一转眼,又过了两周。周日晚上七点多钟,武同学父亲来电话,说他闹着要转学,开学来就一直闹,都闹了两个多月了,刚消停了一周,这周又开始闹了。说武同学受不了市一中的管理,吃不了在学校的苦。
  我找到他同宿舍的学生小兵,询问武同学在课下、宿舍等场合的表现。小兵说:“武同学思想非常偏激,一回到宿舍就叫骂学校。骂学校同学们还能忍,最不能忍的是骂老师,整个宿舍的学生都对他很不满。”小兵接着说,“谁都知道,周末补课,老师比学生还累,凭什么骂老师,我们都挺看不惯他的。”
  我把武同学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你想转学?要转去哪里?”
  “是呢,来的第一天就想转,要转回云县。”
  “那为啥到现在还不转?”
  “爸爸说转不了。”
  “给你个建议,直接找校长和市教育局局长,应该转得了。”
  他面露诧异之色:“你允许我转学?”
  “当然啦,你在学校这么痛苦,何必呢!知道你为什么这般痛苦吗?我们来做个实验,你马上扎一分钟马步,我来计时。”
  武同学面露怒色。我告诉他,这不是体罚,只是做个实驗,能帮助他解决问题。他配合了,开始扎马步,我看着表,大概过了30秒钟,他抬头看了我一眼;40秒钟时又看了我一眼;差10秒钟时,我给他看表,告诉他还差10秒钟。
  一分钟到了,我问他:“累吗?觉得时间长吗?”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扎马步开始和结束时我都让他看表,他确信是一分钟;就在我和他交谈的瞬间,时间就过去了两分钟。我让他再看表,说时间已经过了两分钟。
  他惊讶:“怎么如此之快?”
  “开学到现在近三个月了,你觉得时间长吗?累吗?度日如年吗?”
  他点点头。
  “知道为什么吗?”
  他摇摇头。
  “你用了扎马步的姿势来学习、生活,选择了最累的生存姿态。如果以人的姿势来确定生存的姿态,那么,坐着不累,站着不累,走着、跑着也不很累,半蹲、扎马步的姿势却最累。人,不思进取的不累,一门心思往前冲的也不累,累的就是介于两者之间,放弃觉得不甘心,割舍掉一切羁绊又下不了决心。你之所以累,不就是想转学,可家人又不同意,你不得不一边与家人闹,与老师对着来,一边又不能不学习。所以,你就整天犹犹豫豫、骂骂咧咧、怨天尤人,前进又不想,后退也不行,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不苦不累才怪呢!现在你再想想,家人为何不让你转学?当初你为何选择市一中?市一中一万多学生,有几个转学了?又有多少学生没达到录取分数线,钻头觅缝想进来?你要转学就立即写申请,我请年级上不要为难你,给你签字,校长那儿我也会帮你说话,不能再让你选择这种半蹲、扎马步的生存姿态了!”
  听完我的话,他思考了一会儿,坚定地说:“老师,我不转学了,要好好学习了!”
  我悬着的心落地了,暗自欣喜。我与他分享了我写的几篇文章后,告诉他该如何开解自己,并指出过分偏激,遇到问题老是想不开,开始只是思想问题,慢慢会变成心理问题。好多心理问题是思想问题引起的,若再这样下去,弄出心理疾病,那就太不值当了。
  接着,我指导他制定自己的目标,主要是为人处世方面的,当然也包括学习成绩。我告诉他,先在小组内、宿舍里交几个合得来的朋友;然后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一周至少要发言三次;还要参与小组的各种活动。   事后,我找了武同学所在小组的其他同学和同宿舍的舍友。请他们一起帮助武同学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快速融入班集体。
  后来,武同学虽偶有不适应,仍发牢骚,但再没说过要转学的话,总算安下心来读书了。
  开学三个月来,武同学一直闹着转学,相信其父母、亲戚,以及之前的班主任都做过不少工作,但为什么没有效果呢?我想应该是开药没有直捣病灶,治疗手段不精准,所以没能及时清除病源。
  我在改变武同学想法的过程中,从与他的前两次交锋中,逐步研判出他思想问题的根源:由于小学、初中成绩很好,家长、老师都顺着他,使他养成了过度自信、偏激、自以为是的性格。对这样的学生,和风细雨有时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得给他下点猛药,当头棒喝,方能将他震醒。一分钟马步体验,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掐准了他的七寸,我运用一些教育小智慧,欲擒故纵,使其发自内心地醒悟,思想工作便水到渠成。
  “掐准七寸,攻心为上”的育人策略要想有效,很多时候,教师要有同理心,能换位思考。在武同学第一次闹情绪时,我在问清情况后让他请了一个下午的假,其实也是对刚刚离家、到一个陌生环境的高一学生身心所承受压力之大的理解与宽容。诸多的不良情绪,是需要一个发泄、倾诉的窗口的。外向的学生,排遣坏心情、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很多,而像他这样内向、偏激的学生,真的只有一两个朋友能帮助他。于是,我多方协调,帮他请了假。武同学其实是感受到了我对他的理解与尊重的,因而后面的教育开展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由此我还想到了当前高中教育的一个新现象——将学生在校的时间无限延长,认为学校教育包治百病,很多该由家长承担的教育工作也被学校、教师包办,弄得学校负重前行,教师身心俱疲。以武同学的案例来分析,如果我没给他一个下午的假,让他和朋友交流、倾诉,那后果可能是逼得他精神崩溃,做出更极端的事。那么,學校、老师就真的是好心办坏事,出力不讨好了。一个人是在多种爱的滋养下成长的,老师的关心和爱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父母的影响有时也代替不了朋友的帮助。所以,当学校和老师在教育特殊学生无能为力时,何不借助该生父母、朋友的力量呢?让学生有时间出去与父母聊聊天,与朋友吐吐槽。这样他们的很多负面情绪就找到了排遣的出口,出问题的概率会更小些。即使学校有各种规定,班主任在处理特殊学生问题的时候,也是可以灵活一些的。
  当然,仅仅是理解学生,指出问题,让学生知道自身问题的严重性,产生改过的想法,而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就只完成了三分之一。我在改变武同学情绪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知道怎么去做,与他一起确定目标,指导他慢慢改善人际关系,慢慢融入集体,感受班集体的温暖,这是需要持之以恒督促的长远工作。生活在一个有温度、有爱的集体里,谁会舍得离开呢?
  好的教育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直击七寸,更要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让学生看到未来,去追寻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 邱 艳◇
其他文献
当下,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然而,很多教师,面对中考和升学的双重压力,在初三备考时,担心复习时间不够用,学生知识体系不够健全,于是不敢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复习教学中“满堂灌”“满堂讲”的现象依然风行。然而,据部分初三教师反馈,这样备考不仅“枯燥乏味”,更是“消耗精气神”。甚至,有教师反映,一到初三,他们就自乱阵脚,讲课零零散散,作业布置随心所欲,更有甚者,自认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当是灵动、和谐的,这当中肯定少不了智慧教师的妙语连珠,更少不了在教师引领下的学子数学思维的大放异彩.当然,想要培养出“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学生,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置必得尤为重视,只有精心打造这个“过程”,才能创造“以生为本”的课堂,从而给学生提供相对民主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展开富有智慧的讨论,并发扬独立思考的精
期刊
【人物简介】马立康,回族,弥渡县第一完全中学美术教师,从教三十余年。他的国画作品在教育系统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中,屡次荣获一等奖。1998年,他荣获“全省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称号;2013年,荣获“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被评为弥渡县第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荣获“白州文化名家”称号。  大理州剑川县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就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有着浓厚的尊
期刊
人物的精神就是人物的气质、品质等东西,往往通过典型材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表现出来,也可以借助修辞、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形式表现出来。  一、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精神  在朝鲜战场上,魏巍的每一天都被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他收集了100多个事例,采访了20多个战例,写成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保留了5个,最后发表时又删去了2个,仅剩3个,它们分别是“松骨峰战斗”“马玉祥
期刊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把一篇作文比作一棵树,那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就好比树上的枝叶。树没有枝叶就不像一棵活树,作文没有细节就显得平淡,不生动,不真实,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赵树理也说:“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
期刊
文言文阅读在初中生眼里,普遍被认为是难点。阅读的难点来自陌生的信息无法落实,而陌生的文言实词的出现无疑是阅读路上最可怕的“拦路虎”。由于文言实词数量大,且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如何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文句中的含义成为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固然是基础,但是掌握正确的方法推断具体文句中实词的含义则是关键。本文探讨通过两种方式的借用联想以及两种“代入”方法,共同解决文言文课外实词的
期刊
所谓以文意统摄字词,是指字词教学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背景中进行,字词理解要为文意把握服务。为什么要这样做?主要有两点理由:  一是教一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即是把握文意。一位中学老师曾问叶圣陶先生:“语文课的教学,应侧重于章段结构的分析,还是词义的讲解?”先生回答说:“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讲词义和章段结构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字词教学被从文意把握中剥离
期刊
任正非说:“再穷也不能穷老师,再穷也要对未来投资。”可是,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簡称《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享有与公务员同等的医疗待遇、定期体检、培训以及住房优惠等待遇。20多年过去了,教师知道自己有这些待遇吗?他们享受到这些待遇了吗?  我们姑且听听他们的回应吧——  “希望工资待遇不低于
期刊
统编教材在全国推行使用后,昆明市中考语文由省、市轮流命题,改为统一由省里命制,其中古诗默写部分的考查形式保持高度一致,作为占据“语文知识积累”板块半壁江山的基础题,2020年考生表现情况怎样?引发语文教师对未来语文教学古诗文默写有效复习的哪些思考?如何让得分题不失分?如何做到古诗默写的科学规划、精确定位、有效备考呢?笔者首先就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题的基本情况和考生表现进行分析。  一
期刊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吕氏春秋》有言:“言之易,行之难。”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  针对“‘知’与‘行’”这一主题,《时代新青年》杂志社举办征文活动,请你给该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