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正确理解评价的功能并科学地加以运用,使评价发挥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即时评价;反馈;拓展;对话;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29-2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的即时评价更呈现出一种异常繁荣的景象,“很好”、“非常好”、“棒极了”之类的赞语充斥课堂,甚至于黑猫白猫,不管他能不能抓到老鼠,先表扬了再说,这是一味强调评语的激励功能而忽略了反馈导向功能的表现。并且评价语言及手段单一,很多时候课堂评价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向立体互动评价明显不足。缺乏针对性、艺术性,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因此,我们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反馈、诊断、导向、激励等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笔者在大量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几条语文课堂即时评价的策略,忝供于大方之家。
一、启智导行重反馈
先进的教育心理学家赫洛克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告诉我们恰当的反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可见评语对学习活动进行反馈的基础应为“诊断”,即对学习活动中的得失做出准确的评判。准确的诊断,适时的反馈,如此学生才能了解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案例:《孔乙己》课堂实录 来自:诸定国老师】
师:经过大家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了孔乙己那热衷功名的性格,但为什么说这一性格是其“好喝懒做”的原因呢?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我是这样理解的:正是因为他热衷功名,所以他一直想考一个秀才,甚至想考一个举人什么的,就如同范进一样,所以他考了许多年,“终于没有进学”,长期的赶考生涯让他丧失了营生的能力,所以他就只能“好喝懒做”了。
师:我同意你所说的客观上他渐渐地丧失了谋生能力,那他如果主观上想去营生,慢慢也可以“营生”呀。你们看看,孔乙己具不具有“营生”的能力或者先决条件?
生2:应该有的,他字写得好,可以帮人家抄书;再者,反映那个时代生活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中,像孔乙己这样会写字的人,还可以帮别人代写书信。我想他应当能够独立谋生。
生3:他身材高大,做苦力也行,身材高大的人,不应该养不活自己。
师:你说的有道理。这么说长期的备考生活使得他“营生”能力下降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就不想去参加体力劳动,或者做代写书信一类的事,这就说明——
生1:他好面子,好虚荣,以参加劳动为耻。
师:你这样说,加上你前面所说,这样的分析就全面了。他“好喝懒做”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所受的教育是以体力劳动为耻,他的思想就是“万般皆下品,唯为读书高”,他根本就看不起体力劳动者。正是因为如此,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就不可避免。
评价语引导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浅尝辄止,而是应充分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逐步走向深刻。诸老师主要是从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角度予以评价,肯定了学生对孔乙己好吃懒做的客观因素的分析,提醒他继续从主观方面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次提高,应该说,这源于教师高超的诊断能力。
二、旁征博引促积累
《新课程标准》中认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开拓学生视野,提升思考的深度,从而启迪学生悟性,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积累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案例:《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来自:李镇西老师】
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是女同学王楠楠:“我读毛泽东的这一首词,每读一次都感到一种气势,这种气势在我心中挥之不去。词中的气势,其实体现了毛泽东那种豁达的胸襟。我读上阕的写景,那种景象就会立刻印在脑海里,读下阕,我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我们现在朝气蓬勃。我特别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句,让我体会到毛泽东的眼光总是看得很远,与众不同。”
“嗯,这是你自己的感悟。是的,毛泽东看世界,总有一种宇宙的视野——毛泽东晚年曾在一首词中把地球视为‘小小寰球’;还有,他曾写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我请学生继续谈他们的感悟和发现。汪洋同学说:“读这首词,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体会到毛泽东是一个很有抱负、充满崇高理想、满怀壮志、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
“的确如此!青年毛泽东正是一个立志改造中国的人。”我补充道,“1986年,我第一次去长沙,寻访新民学会旧址,这是当年毛泽东和他们的伙伴们组织的一个革命团体,创办了著名的《湘江评论》;我还到了长沙第一师范,这是毛泽东的母校,从一些文物中了解到,毛泽东很早的时候,就和别人不一样,不一样什么地方?那就是他有志向!这种志向,使他在学习中生活中产生了一般人不具有的毅力和意志。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一个说不尽的复杂的话题,但我现在读这首词,我真切地感到一种英雄主义气息!”
学生们的眼睛都凝视着我,听着我铿锵有力而斩钉截铁的声音;教室里静静地,我仿佛可以听到学生们的心跳。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不能通过灌输达到,比如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通过长时间点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断在自我体验和自我提升中实现。以课本为资源,以生活为外延,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感悟人性的魅力,宇宙万物哲学、历史、物理、生物各个学科都能从中汲取营养,何愁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有所提升? 三、尊重激励巧赏识
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优秀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尚的情感态度教师更应当予以表扬,此类评语能起到总结学法、肯定态度,激励学习的导向作用。孙双金老师常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当然夸奖应该是适度的、真诚的、艺术的。这一点很多同仁们都讨论过,也有太多的优秀课例可以证明这一点。
当课堂上学生遭受哄笑、难堪的时候,老师的肯定是对其心灵的呵护,人格尊严的维护,更多地体现对生命的尊重。
又如李镇西老师在讲授朱自清的《冬天》时,因为学生解决了一个他也不知道的问题,于是赞扬他说:“哎呀,你这个回答提醒了李老师:我读得是多么粗心啊!在这一点上,你超过李老师了!同学们,陶行知有一句话: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现在我就崇拜他!”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自身的气度。当我们用平等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错误或优秀时,学生也会学会用同样的心态尊重并欣赏别人。
四、诙谐幽默创和谐
教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幽默不仅能使学生“会学”、“学会”,而且还能使他们“乐学”,和教师产生很好的心灵沟通,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
例如我认识的一位老师上课,见有几位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当时他没有大声呵斥,只是模仿他们的样子,作伏睡状,并调侃说:“这大概叫气沉丹田吧,可这气老是沉下去,提不上来,也许要走火人魔了。”
阵哄堂大笑驱散了他们的睡意,也打破了课堂上“一潭静水”的沉闷局面。又如李镇西老师在《荷塘月色》一课上感觉学生朗读的过快,幽默地评价说:“你们的朗读让我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小跑。”
如何处理课堂上的恶作剧式的突发事端,如何评价学生表现不佳的答案或是学习态度,有时几句看似轻描淡写的幽默话远胜于一腔严肃的训戒,这种富有趣味的评价能够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和谐、富有情趣的氛围,从而减少学生因为训斥而产生的焦虑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兴趣,因而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反思。
五、入情入理找共鸣
“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应是灌输与被灌输、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不应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对话主体,民主对话的双方,在民主的气氛中,双方自由言说,互相倾听,在对话中分享理解对课文的感悟,分享领略课文精神的愉悦。在这样的气氛中,思维碰撞出的火花,点燃了他们情感、智慧的火焰。
【案例:2008年南京市初中语文青年教师好课评比一等奖《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
师: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请每位同学写一句与爱国有关的诗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简要说说理由。
生:我的座右铭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诗表达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凛然浩气,它一直激励着每一个爱国者。
师:这两句诗很大气,很适合你这样的男子汉。
生:“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全体鼓掌)这是于右任的《望大陆》诗,于先生久居台湾,不能回归故乡,但是海峡波涛却隔不断、阻不了他望大陆、念故乡、盼统一的深情。每次读这首诗,我都被他的爱国真情所打动。(生再次鼓掌)
师:谢谢你的精彩发言!温家宝总理曾在中外记者会上吟诵此诗,这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这首诗的爱国情感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气氛热烈,还有学生举手)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情感上与学生寻找到了积累与欣赏的共鸣点,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使他们以充沛的感情、极大的兴奋投入到对话中,汲取知识,努力表达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体验,通过合作共同发展,不愧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
六、丰富个性是关键
众所周知,人喜欢获得新鲜的刺激。对于学生而言,单一重复的评价语会感到厌倦乏味。他们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课堂评价语应该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有效性。所以老师们最好能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用语不断更换,常用常新,课堂上使用起来信手沾来,机智善变,时时给学生于不同时空、不同情景、不同对象、不同表现而迥异的评价语,让学生听而不厌。同时,使用时将评价语和体态语结合起来,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地伸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更能感染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以及配以赠送有象征意义的实物或新奇的举动,这些举措传达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燃起了学生的期待和希望,会使课堂评价语发挥了超凡的高效作用。特级教师孙建锋用家乡的百年银杏叶、清华园的竹叶激励学生,将一位即兴作诗的女孩抱到讲台上,让所有的人都仰视她、欣赏她、羡慕她,这也许会使学生的一生都刻骨铭心。
同时,教师也应该打破自己作为评价主体的掌控地位,积极发展学生自评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缺点和不足以便及时进行矫正,学生之间的互评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比自我评价更加客观的情况下认识自我、改善自我。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语文教学评语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激起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因。而这种艺术的即时评价,源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源于教师出色的创造才能,更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们的深厚的爱。愿我们都能灵活运用课堂即时评价语,让我们的课堂如融融春水,鲜活灵动,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智慧的思索。
关键词:即时评价;反馈;拓展;对话;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29-2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的即时评价更呈现出一种异常繁荣的景象,“很好”、“非常好”、“棒极了”之类的赞语充斥课堂,甚至于黑猫白猫,不管他能不能抓到老鼠,先表扬了再说,这是一味强调评语的激励功能而忽略了反馈导向功能的表现。并且评价语言及手段单一,很多时候课堂评价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向立体互动评价明显不足。缺乏针对性、艺术性,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因此,我们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反馈、诊断、导向、激励等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笔者在大量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几条语文课堂即时评价的策略,忝供于大方之家。
一、启智导行重反馈
先进的教育心理学家赫洛克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告诉我们恰当的反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可见评语对学习活动进行反馈的基础应为“诊断”,即对学习活动中的得失做出准确的评判。准确的诊断,适时的反馈,如此学生才能了解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案例:《孔乙己》课堂实录 来自:诸定国老师】
师:经过大家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了孔乙己那热衷功名的性格,但为什么说这一性格是其“好喝懒做”的原因呢?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我是这样理解的:正是因为他热衷功名,所以他一直想考一个秀才,甚至想考一个举人什么的,就如同范进一样,所以他考了许多年,“终于没有进学”,长期的赶考生涯让他丧失了营生的能力,所以他就只能“好喝懒做”了。
师:我同意你所说的客观上他渐渐地丧失了谋生能力,那他如果主观上想去营生,慢慢也可以“营生”呀。你们看看,孔乙己具不具有“营生”的能力或者先决条件?
生2:应该有的,他字写得好,可以帮人家抄书;再者,反映那个时代生活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中,像孔乙己这样会写字的人,还可以帮别人代写书信。我想他应当能够独立谋生。
生3:他身材高大,做苦力也行,身材高大的人,不应该养不活自己。
师:你说的有道理。这么说长期的备考生活使得他“营生”能力下降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就不想去参加体力劳动,或者做代写书信一类的事,这就说明——
生1:他好面子,好虚荣,以参加劳动为耻。
师:你这样说,加上你前面所说,这样的分析就全面了。他“好喝懒做”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所受的教育是以体力劳动为耻,他的思想就是“万般皆下品,唯为读书高”,他根本就看不起体力劳动者。正是因为如此,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就不可避免。
评价语引导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浅尝辄止,而是应充分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逐步走向深刻。诸老师主要是从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角度予以评价,肯定了学生对孔乙己好吃懒做的客观因素的分析,提醒他继续从主观方面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次提高,应该说,这源于教师高超的诊断能力。
二、旁征博引促积累
《新课程标准》中认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开拓学生视野,提升思考的深度,从而启迪学生悟性,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积累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案例:《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来自:李镇西老师】
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是女同学王楠楠:“我读毛泽东的这一首词,每读一次都感到一种气势,这种气势在我心中挥之不去。词中的气势,其实体现了毛泽东那种豁达的胸襟。我读上阕的写景,那种景象就会立刻印在脑海里,读下阕,我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我们现在朝气蓬勃。我特别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句,让我体会到毛泽东的眼光总是看得很远,与众不同。”
“嗯,这是你自己的感悟。是的,毛泽东看世界,总有一种宇宙的视野——毛泽东晚年曾在一首词中把地球视为‘小小寰球’;还有,他曾写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我请学生继续谈他们的感悟和发现。汪洋同学说:“读这首词,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体会到毛泽东是一个很有抱负、充满崇高理想、满怀壮志、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
“的确如此!青年毛泽东正是一个立志改造中国的人。”我补充道,“1986年,我第一次去长沙,寻访新民学会旧址,这是当年毛泽东和他们的伙伴们组织的一个革命团体,创办了著名的《湘江评论》;我还到了长沙第一师范,这是毛泽东的母校,从一些文物中了解到,毛泽东很早的时候,就和别人不一样,不一样什么地方?那就是他有志向!这种志向,使他在学习中生活中产生了一般人不具有的毅力和意志。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一个说不尽的复杂的话题,但我现在读这首词,我真切地感到一种英雄主义气息!”
学生们的眼睛都凝视着我,听着我铿锵有力而斩钉截铁的声音;教室里静静地,我仿佛可以听到学生们的心跳。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不能通过灌输达到,比如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通过长时间点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断在自我体验和自我提升中实现。以课本为资源,以生活为外延,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感悟人性的魅力,宇宙万物哲学、历史、物理、生物各个学科都能从中汲取营养,何愁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有所提升? 三、尊重激励巧赏识
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优秀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尚的情感态度教师更应当予以表扬,此类评语能起到总结学法、肯定态度,激励学习的导向作用。孙双金老师常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当然夸奖应该是适度的、真诚的、艺术的。这一点很多同仁们都讨论过,也有太多的优秀课例可以证明这一点。
当课堂上学生遭受哄笑、难堪的时候,老师的肯定是对其心灵的呵护,人格尊严的维护,更多地体现对生命的尊重。
又如李镇西老师在讲授朱自清的《冬天》时,因为学生解决了一个他也不知道的问题,于是赞扬他说:“哎呀,你这个回答提醒了李老师:我读得是多么粗心啊!在这一点上,你超过李老师了!同学们,陶行知有一句话: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现在我就崇拜他!”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自身的气度。当我们用平等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错误或优秀时,学生也会学会用同样的心态尊重并欣赏别人。
四、诙谐幽默创和谐
教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幽默不仅能使学生“会学”、“学会”,而且还能使他们“乐学”,和教师产生很好的心灵沟通,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
例如我认识的一位老师上课,见有几位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当时他没有大声呵斥,只是模仿他们的样子,作伏睡状,并调侃说:“这大概叫气沉丹田吧,可这气老是沉下去,提不上来,也许要走火人魔了。”
阵哄堂大笑驱散了他们的睡意,也打破了课堂上“一潭静水”的沉闷局面。又如李镇西老师在《荷塘月色》一课上感觉学生朗读的过快,幽默地评价说:“你们的朗读让我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小跑。”
如何处理课堂上的恶作剧式的突发事端,如何评价学生表现不佳的答案或是学习态度,有时几句看似轻描淡写的幽默话远胜于一腔严肃的训戒,这种富有趣味的评价能够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和谐、富有情趣的氛围,从而减少学生因为训斥而产生的焦虑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兴趣,因而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反思。
五、入情入理找共鸣
“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应是灌输与被灌输、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不应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对话主体,民主对话的双方,在民主的气氛中,双方自由言说,互相倾听,在对话中分享理解对课文的感悟,分享领略课文精神的愉悦。在这样的气氛中,思维碰撞出的火花,点燃了他们情感、智慧的火焰。
【案例:2008年南京市初中语文青年教师好课评比一等奖《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
师: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请每位同学写一句与爱国有关的诗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简要说说理由。
生:我的座右铭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诗表达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凛然浩气,它一直激励着每一个爱国者。
师:这两句诗很大气,很适合你这样的男子汉。
生:“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全体鼓掌)这是于右任的《望大陆》诗,于先生久居台湾,不能回归故乡,但是海峡波涛却隔不断、阻不了他望大陆、念故乡、盼统一的深情。每次读这首诗,我都被他的爱国真情所打动。(生再次鼓掌)
师:谢谢你的精彩发言!温家宝总理曾在中外记者会上吟诵此诗,这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这首诗的爱国情感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气氛热烈,还有学生举手)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情感上与学生寻找到了积累与欣赏的共鸣点,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使他们以充沛的感情、极大的兴奋投入到对话中,汲取知识,努力表达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体验,通过合作共同发展,不愧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
六、丰富个性是关键
众所周知,人喜欢获得新鲜的刺激。对于学生而言,单一重复的评价语会感到厌倦乏味。他们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课堂评价语应该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有效性。所以老师们最好能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用语不断更换,常用常新,课堂上使用起来信手沾来,机智善变,时时给学生于不同时空、不同情景、不同对象、不同表现而迥异的评价语,让学生听而不厌。同时,使用时将评价语和体态语结合起来,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地伸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更能感染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以及配以赠送有象征意义的实物或新奇的举动,这些举措传达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燃起了学生的期待和希望,会使课堂评价语发挥了超凡的高效作用。特级教师孙建锋用家乡的百年银杏叶、清华园的竹叶激励学生,将一位即兴作诗的女孩抱到讲台上,让所有的人都仰视她、欣赏她、羡慕她,这也许会使学生的一生都刻骨铭心。
同时,教师也应该打破自己作为评价主体的掌控地位,积极发展学生自评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缺点和不足以便及时进行矫正,学生之间的互评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比自我评价更加客观的情况下认识自我、改善自我。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语文教学评语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激起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因。而这种艺术的即时评价,源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源于教师出色的创造才能,更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们的深厚的爱。愿我们都能灵活运用课堂即时评价语,让我们的课堂如融融春水,鲜活灵动,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智慧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