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征人启事,招募500名参与记忆研究实验的测试者,每位参与者都可获得4.5美元的报酬。很多人看到之后纷纷报名前往。
这项实验是关于惩罚与学习方面的研究,需要一人扮演学生,一人扮演老师。实验的操作也很简单,老师要大声读一组词,学生要快速记忆并进行复述。一旦学生出错,老师就要用电击对其进行惩罚,电压强度从15V到450V依次递增。而在实验中,谁当学生,谁当老师,则由抽签决定。
确定所扮演的角色之后,研究人员会将两位参与者带进两个相邻的房间。学生独自一人在一个房间,被研究人员绑在椅子上,双手接上电击。而老师和研究人员则在另一个房间,老师坐在有30个电击按钮的控制器旁。一切准备就绪后,实验正式开始。
按照规则,老师大声地念出纸上写着的词语,稍作片刻学生就得完整地复述出来。起初对方都能答对,但没一会儿就开始出错。第一次出错时,老师服从指令按下第一个15V的电击按钮,接受电击的学生好像并没有多大反应。随着学生出现的错误越来越多,老师不得不服从命令每次按下比之前增加15V的电击强度。
随着电击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生的电击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从短暂的小抽搐逐渐变成了全身大抽搐,最后歇斯底里地喊着要退出实验。老师似乎也感受到学生的痛苦,开始频繁地转头看向研究人员,示意是否要终止实验。但研究人员无动于衷,面无表情地下达指令:这是该项实验要求,电击并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
老师于是面临两难的境地:是继续服从指令,无视学生的痛苦进行电击,还是反抗研究人员的命令,终止这场实验呢?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对无辜的人反复施加电击太不人道了,估计只有近乎病态的虐待狂才会按完所有按钮。
殊不知,这场实验最后还是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按完了最后一個按钮,而他们大多都是性情温和、奉公守法、家庭美满且没有不良嗜好的普通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这一结果感到不可思议。而那三分之二的人在按下最高电击按钮之后,也觉得自己就像个杀人凶手,抱着头既痛苦又无奈,无法接受自己刚刚所做的一切。但仅在下一分钟,研究人员宣布实验停止,明明早已休克的学生竟神采奕奕地走进了老师的房间。
原来刚刚的一切反应都是在演戏,被测试的人也只有老师一个。而之前的抽签只是做做样子而已,那些撕心裂肺的尖叫也是之前录好的。这时,身为老师的参与者才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研究记忆的研究,而是在研究服从权威。
尽管这一结果早在米尔格拉姆的意料之中,但他并没有料到服从比例竟然会有这么高。这也验证了他多年来的一个猜想——只要所处环境需要,任何正常人都可能成为杀人凶手,正如那些惨无人道的纳粹一样。
这份报告公开发表后,争议与批评之声如排山倒海之势袭来,许多人将它视为心理学上最重大、最骇人的骗局。迄今为止,仍然有心理学家在重复这一实验。他们绞尽脑汁地剖析被试者的心理及实验背后的意义,却怎么也不能给它下个定论。就像是一出荒诞的戏剧,永远有不同的解法。但不能否认的是,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也真切地说明了服从权威的可怕之处。
这项实验是关于惩罚与学习方面的研究,需要一人扮演学生,一人扮演老师。实验的操作也很简单,老师要大声读一组词,学生要快速记忆并进行复述。一旦学生出错,老师就要用电击对其进行惩罚,电压强度从15V到450V依次递增。而在实验中,谁当学生,谁当老师,则由抽签决定。
确定所扮演的角色之后,研究人员会将两位参与者带进两个相邻的房间。学生独自一人在一个房间,被研究人员绑在椅子上,双手接上电击。而老师和研究人员则在另一个房间,老师坐在有30个电击按钮的控制器旁。一切准备就绪后,实验正式开始。
按照规则,老师大声地念出纸上写着的词语,稍作片刻学生就得完整地复述出来。起初对方都能答对,但没一会儿就开始出错。第一次出错时,老师服从指令按下第一个15V的电击按钮,接受电击的学生好像并没有多大反应。随着学生出现的错误越来越多,老师不得不服从命令每次按下比之前增加15V的电击强度。
随着电击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生的电击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从短暂的小抽搐逐渐变成了全身大抽搐,最后歇斯底里地喊着要退出实验。老师似乎也感受到学生的痛苦,开始频繁地转头看向研究人员,示意是否要终止实验。但研究人员无动于衷,面无表情地下达指令:这是该项实验要求,电击并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
老师于是面临两难的境地:是继续服从指令,无视学生的痛苦进行电击,还是反抗研究人员的命令,终止这场实验呢?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对无辜的人反复施加电击太不人道了,估计只有近乎病态的虐待狂才会按完所有按钮。
殊不知,这场实验最后还是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按完了最后一個按钮,而他们大多都是性情温和、奉公守法、家庭美满且没有不良嗜好的普通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这一结果感到不可思议。而那三分之二的人在按下最高电击按钮之后,也觉得自己就像个杀人凶手,抱着头既痛苦又无奈,无法接受自己刚刚所做的一切。但仅在下一分钟,研究人员宣布实验停止,明明早已休克的学生竟神采奕奕地走进了老师的房间。
原来刚刚的一切反应都是在演戏,被测试的人也只有老师一个。而之前的抽签只是做做样子而已,那些撕心裂肺的尖叫也是之前录好的。这时,身为老师的参与者才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研究记忆的研究,而是在研究服从权威。
尽管这一结果早在米尔格拉姆的意料之中,但他并没有料到服从比例竟然会有这么高。这也验证了他多年来的一个猜想——只要所处环境需要,任何正常人都可能成为杀人凶手,正如那些惨无人道的纳粹一样。
这份报告公开发表后,争议与批评之声如排山倒海之势袭来,许多人将它视为心理学上最重大、最骇人的骗局。迄今为止,仍然有心理学家在重复这一实验。他们绞尽脑汁地剖析被试者的心理及实验背后的意义,却怎么也不能给它下个定论。就像是一出荒诞的戏剧,永远有不同的解法。但不能否认的是,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也真切地说明了服从权威的可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