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是一种高级情商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有这样一首小诗:“略带三分拙,兼存一线痴。微聋与暂哑,均是寿身资。”
  我们每天都会见到许多人,经历很多事,都希望自己再聪明一点,能多得的利绝不少拿,能走捷径的绝不走原路。结果,人们却发现生活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变好,反而每天抱怨压力太大、生活太苦,亲友太恶、命运不公。
  其实,太聪明的人终会被聪明所误,真正的聪明人从来都懂得:笨,才是一种高级的智慧。
  交友笨一点,不要有分别心。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经写过一个《陆判》的有趣故事,其中就有一个笨人。
  此人名叫朱尔旦,河南陵阳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太聪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书中说他“性豪放,然素钝,学虽笃,尚未知名”。翻译过来就是:朱尔旦性格豪放,但是十分迟钝,学习虽然刻苦,但是什么都记不住。这样一个人,自然要被朋友们嘲笑打趣。
  有一天,朋友们又拿他开心,几杯酒下肚,朋友们开玩笑说: “尔旦兄,你的豪放远近闻名。我們跟你打个赌,如果你敢去十王殿,把左廊下的判官背回来,我们就请你喝酒。”十王庙供奉的都是鬼神雕像,尤其是左廊下的那个判官,青面獠牙,相貌狰狞,人们见到都会毛骨悚然。朋友们打趣朱尔旦,想骗骗他这个“傻子”。没想到朱尔旦一笑而起,径直而去,不多时便搬回了判官雕像。
  刚才还在取笑他的朋友们一个个都怂了,唯有朱尔旦淡定自若,对雕像十分尊敬,敬了雕像两杯水酒,然后送还庙中。没想到,这份痴傻反倒换回了他与这位判官的深厚友谊。
  这位来自阴间的判官,本事不得了。他先是为朱尔旦换了心,让朱尔旦不再愚笨;又为朱尔旦的妻子换了面容,使其拥有花容月貌。
  《道德经》中说: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看起来聪明的人,将朋友分成了三六九等,要有钱、要有势、要聪明、要漂亮,这种人才配当自己的朋友;看起来愚笨的人,对所有人都没有分别心,任你穷、任你困、任你笨、任你丑,我都能真心对你。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如何对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
  前一种人,若是风光正好时,或许有人跟随,可一旦落魄,必定门庭冷落;而后一种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总会有那么几个真朋友紧紧跟随。对待朋友笨一点,不要那么有分别心,唯有如此,才会有挚友陪你共度难关,历经悲喜。
  做事笨一点,不要斤斤计较。
  朱尔旦换心之后,文思大进,过目不忘,先是考中了头名秀才,而后考中了头名举人。之前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十分惊异,重新围在他的身边问东问西。朱尔旦没有因为曾经受到的冷遇和羞辱而对他们嗤之以鼻,相反,依旧怀着赤诚心将陆判帮他的事情和盘托出。朋友们听说后,私心又犯了,心想“这么一个傻子换了心肝都能考中举人,自己一定在他之上”,于是,试探着问朱尔旦能否将陆判介绍给他们结交。朱尔旦同意了,陆判答应了,宴席也摆上了,只等陆判到场了。
  时至一更,陆判如约到场,“赤髯生动,目炯炯如电”。陆判红色的胡子在风中飘动,目光炯炯如同闪电。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坐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吓傻了,他们再也想不起来约陆判前来的目的,一个个悄悄溜走了。朱尔旦却丝毫不在意,若有求于我,我尽可能帮忙;若不尽人意,我也不会放在心上。
  这个世界上不缺聪明人。
  有些人会仗着自己的小聪明,在考试的时候找到各种“捷径”;有些人会利用商场服务,将买回来的化妆品摔碎,然后寻求双倍赔偿。这些人真的聪明吗?他们整日汲汲营营,吃肥丢瘦,却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王阳明说: “成大事者,都是笨人。”聪明人太在乎一时的得失,往往难以坚持;而笨人能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到底。
  做人笨一点,不要忘记初心。
  看起来朱尔旦的运气很好,因为他遇到了陆判官;但实际上他的运气也很差,上天似乎并不怎么喜欢他。陆判说他: “君福薄,不能大显贵。”
  他的官运不通,虽是头名举人,可朱尔旦三次考进士都失败了,一生与做官无缘。他的寿命不长。儿子五岁的时候,陆判告诉他,他仅仅剩下五天的生命。然而,朱尔旦却十分通透,他明白生死为一物,不必为此悲伤不已。
  在阳间与官爵无缘,可到了阴间,朱尔旦却被封了官爵。他能够时常来往于阴阳两间,亲自教导儿子的学问和品德。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朱尔旦来看望家人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离别的那一天,他拉着儿子的手说:“好为人,勿堕父业。十年后一相见耳。”
  “好为人,勿堕父志”,这七个字,写尽了朱尔旦一生的为人原则。做人永远排在第一位,只要把“人”做好了,万事自然就顺了。果然,朱尔旦生前实现不了的愿望,被儿子实现了。儿子9岁能作文,15岁靠近县学,25岁考中进士,当上了大官,一生荣耀显贵。
  作家刘瑜曾说过“笨是一种人品”,深以为然。笨人看似不通人情世故,他们却在生活中保持着自己的真心和赤诚,老话常说“傻人有傻福”。这份福气来自于在困难时的不忘初心,在痛苦中的不失希望,在黑暗中的不忘光明。
  “傻人们”或许无法获得一时的利益,却能够拥有长久的人脉,不仅自己受益,还能惠及子孙。
  笨,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儿子考中进士,受命祭祀华山的途中,朱尔旦再一次出现了。见到儿子长大成人,朱尔旦说:“你做官声誉颇好,我终于可以瞑目了。”而后,他解下佩刀,递给儿子,扬长而去。儿子抽出佩刀,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这是他留给儿子的无价之宝:任事要果决,而思虑要周密;智谋要圆通,而行为要方正。
  这句话,是好人品,更是大智慧。那些笨人并不是真的痴傻,而是知道原则不能践踏,生活却需要随缘。曾国藩曾说过:“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不要投机取巧,不要钻营牟利,不要三心二意。
  人可以聪明,但不要过分精明;可以有心眼,但不要有心机。要知道,上天终会垂帘那些正直、善良、慈悲之人。你不用太着急,只需要在尘世中做最好的自己。
其他文献
《国家宝藏》播出时,乾隆的农家乐审美被群嘲,但相比于拉低国民艺术品位的审美,他的另一大可怕爱好就是充当行走的打油诗人,超爱尬诗。大雄宝殿里写诗,乾清官里写诗,旅游写诗,得了新玩具也写诗……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如果放现在,他可以开一档《乾隆MC有话说》的Talk Show。  电视剧《延禧攻略》塑造了情意绵绵、群花采蜜的皇上,然而真給他这么多天天惹事儿的女人,估计他只会躲起来去写诗。  乾隆的御笔一挥
1939年3月,伦敦法庭审理了一起奇怪的案件:德国公民恩斯特·汉夫施丹格尔以诽谤罪名起诉英国著名的高档百货商店塞尔福里奇公司,理由是该商店出售的杂志说他是“希特勒的男朋友”。案情很快真相大白——上述杂志总共只售出了一本,购买者是汉夫施丹格尔的秘书。整个诽谤案其实是汉夫施丹格尔自导自演的,其目的是敲诈塞尔福里奇公司一笔钱。  其实,在庭审之前,汉夫施丹格尔给希特勒写了一封信,语气十分哀怨,倒真有点像
北宋大臣袁廓本是后蜀的进士,后来他和他的国家一起归顺了宋太祖。归顺宋朝不久后,他就在出任双流县主簿(县委秘书长)和西平县主簿时,立下了大功——幫助百废待兴的地方政府,将一万多名未被登记在册的百姓纳入了户籍系统。  对于人口稀少的宋朝来说,这是一个比发现金矿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消息。这一万多人对于地方政府的具体意义是每年可以征收巨额的人头税、田税等税收,这将会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而且,这笔收入将会随着
所渭“没有坑娃经历的父母,不足以谈教育”,在我们宏脑思考且无力反抗的年纪,他们坑娃的方式花样百出。淘编们纷纷晒出了“童年阳影”,你也要来“自我治愈”一下吗?  夕颜:戎有个表弟赶上了“轶”字辈,算命先生又说他五行缺金,所以爹妈给他取名叫“轶锟”,结果班上那帮“没文化”的小朋友都喊他“铁棍”。  决微:隔壁那个叫统统的小朋友还不知道,他的父母曾对很多人许下诺言:借你的钱,我们统统会还的。  子玉:我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爱好是喝酒,他闯祸的时候喝,思过的时候喝,失恋失业的时候更要喝。身上被捅十几刀,眼看就要死了,令狐冲还念叨仪琳小师妹。仪琳又惊又喜地过去,令狐冲说,你能不能给我找碗酒。大夫让他戒酒,他却说,不能喝酒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及早死了爽快。很多时候他甚至都不等人请,主动凑上去讨酒。  比如去衡阳出差,闻到街上叫花子的猴儿酒香,令狐冲非要喝一口,也不嫌酒里有干垃圾、湿垃圾。还有初见
嘉庆四年(1799年)十二月,皇帝颁发上谕,“听说西山煤窑的窑主常诱拐良家子弟入窑,动辄打骂,死伤无数,到底怎么回事?”顺天府不敢怠慢,忙派人严密查访,按律治罪。严打之下,西山窑工的悲惨境遇才暂时有所改善。  皇帝的一时兴起或许能妥善处置个案,却难以根治全国煤窑的病灶。21年后,能吏徐寅第升任顺天西路同知时,西山有个门头沟,分布大小煤窑二百多所,京城所用之煤皆产于此。窑主依然延续骗人入窑的“传统”
一只黄绿相问的鸟停在宫殿前,孙权没见过,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答:“白头翁!”满头白发的张昭怀疑诸葛恪是在损他,便问:“从没听过有鸟叫这名字,你能再找出一只白头婆吗?”诸葛恪答:“有种鸟叫鹦母,你能再找出一只鹦父吗?”  诸葛恪因机灵善辩而在吴国迅速走红,但也开始变得目空一切。  孙权病危,向诸葛恪托付国家大事后就咽气了。诸葛恪出来后,军委主席吕岱提醒他,“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诸葛恪一听,满睑
北宋史学家孔平仲的《孔氏谈苑》中载,宋朝官员致仕后,福利待遇比历代都优厚,因此北宋的集贤殿校理丁讽病退后,国家照样按时发给他银子,还管养老。  丁家是大族,丁讽的老爸当过副相,家境殷实,按说这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可丁讽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他晚年患上了风疾,半身不遂。不过丁讽身残心不残,他喜欢美女,还喜欢买美女,把美女们买来干吗?养眼,满足自己的爱美之心。  因此,丁讽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和焦点人物
很多人只知道林则徐睁眼观世的明智、虎门销烟的壮举,却不知他还是水利专家,在治水领域颇有功绩。  道光十一年(1831年),林则徐升任东河河道总督,管辖山东与河南境内黄河、运河的防修事务。他到任时正值隆冬,河岸朔风怒号、冰雪封堵,但他仍多次亲赴现场督促工匠修坝筑堤,随时提出不足之处。在开挖运河的过程中,工匠挑土之路都被泥浆抛撒成“泥龙”,他们历来都是在竣工后才统一清除“泥龙”的,但林则徐认为这是“偷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使得很多手工工人失去了饭碗,尤其对纺织女工来说,更是致命打击。为了补贴家用,一个名叫山特夫人的纺织女工好不容易才在某皮鞋厂找到一份手工缝制皮鞋的工作。山特夫人下班后经常把一些材料带回家,在油灯下进行缝制,以便多挣些工资,非常辛苦。山特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就想发明一种可以缝制皮鞋的机器。  后来,山特先生果然制造出一台缝制皮鞋的缝纫机,并具备了最基础的打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