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地里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而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离不开进行反思性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地理 反思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反思性教学具有全面合理性、灵活实效性和循环上升性的优势,它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推动教师群体发展进步、深化教育改革。因此,反思性教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然而,将反思性教学与实际的地理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探究“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地理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还是一项远未做好的工作[1]。
1、高中地理反思性教学中“在行动中的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在行动中的反思”,关键就是“以学定教”,即以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教师要加强在行动中的反思。因为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进行中,由于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教师事先无法预知他们将发生的变化,也无法预知教学进行中会有何变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准备好,应对这些变故[2]。这也正是“反思性”教学中对教师成长的帮助。
首先,我们教师要有这种意识,不要以为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掌控的。允许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教学起促进作用,也可能影响教学。所以教师备课和上课时,对这些不确定事件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尽量不要把一整节课时间安排教学。这样在解决教学变故中,就不会影响教学内容、过程的完整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接触学生真实的言行。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学生在想什么、说的是什么等等。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3]。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力求解决问题。这里也更需要教师应对时刻变化的即兴思维。
2、高中地理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
2.1教师自身实践反思的途径
(1)自我说课
说课是教师面对其他教师、教研员或教学专家,较系统地谈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往往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使活动制度化、系统化。自我说课,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即自己对自己说课,要求自己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叙述教学设计中的思维过程,使自己的内部思维活动充分地暴露出来[4]。不断地反问自己:教学设计是否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教学重点,如何更好地突破难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等。这样就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必要完善,使教学思路更清晰、系统、更加充分、全面地探索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2)教学后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在一节、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一堂课或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原则、目的、内容、方法、手段、语言、教态和板书等诸要素、诸环节进行检查反思,特别是抓住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教改、教研中的主要问题,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重塑。
(3)案例研究
教师的案例研究是教师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教学案例研究使研究课堂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课例。找到之所以成功的教育理论支撑点,重新运用到新的课例,失败的案例研究则为他人提供前车之鉴,或者实证某个教育理论的局限性。这样的案例研究以自己的单个案例研究为主。案例分析的质量,取决于案例反思的深度。案例反思是教师对自己遇到过的教育事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检讨与思考,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其中理论功底尤为重要,因为缺少理论支撑的反思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案例反思部分的撰写要体现科学性、具体性。
2.2集体反思的途径
(1)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反复观看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这种形式形象直观,反馈及时准确,教师观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对自身教学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感触甚深,体验深刻,认识准确,反思彻底,要求改进的愿望强烈,认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正自身缺陷,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微格教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矫正、固化有很大的作用。
(2)观摩教学
通过现场观摩或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相互交流、探讨,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发现问题,察觉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改进自身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通过对优秀教师教学行为的模仿、学习、吸取他们的教学长处和优秀品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学校教师反思性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目的是通过同一课程的教师在一起交流心得,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校地理学科教师每学期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学期初研究教学进度、教学实施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学期中汇总阶段性的问题并商量调整的策略,学期末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下一轮教学方案。
3、结论
总之,反思性教学开拓了教师培养的新思路,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它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学者型教师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说,正在兴起之中的高中地理反思性教学并不十分完善,它只能寄希望于未来。但它有勇气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道路,引起人们的思考,这是它值得欣慰的。
参考文献:
[1]龚跃华.反思性教学方法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郭金花,吴星.反思性教学模型与实施程序[J].化学教育,2005年第10期
[3]李连英.反思性教学初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4]但琦.反思性教学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必经之路[J].训练与科技,第26卷6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地理 反思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反思性教学具有全面合理性、灵活实效性和循环上升性的优势,它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推动教师群体发展进步、深化教育改革。因此,反思性教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然而,将反思性教学与实际的地理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探究“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地理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还是一项远未做好的工作[1]。
1、高中地理反思性教学中“在行动中的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在行动中的反思”,关键就是“以学定教”,即以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教师要加强在行动中的反思。因为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进行中,由于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教师事先无法预知他们将发生的变化,也无法预知教学进行中会有何变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准备好,应对这些变故[2]。这也正是“反思性”教学中对教师成长的帮助。
首先,我们教师要有这种意识,不要以为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掌控的。允许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教学起促进作用,也可能影响教学。所以教师备课和上课时,对这些不确定事件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尽量不要把一整节课时间安排教学。这样在解决教学变故中,就不会影响教学内容、过程的完整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接触学生真实的言行。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学生在想什么、说的是什么等等。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3]。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力求解决问题。这里也更需要教师应对时刻变化的即兴思维。
2、高中地理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
2.1教师自身实践反思的途径
(1)自我说课
说课是教师面对其他教师、教研员或教学专家,较系统地谈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往往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使活动制度化、系统化。自我说课,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即自己对自己说课,要求自己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叙述教学设计中的思维过程,使自己的内部思维活动充分地暴露出来[4]。不断地反问自己:教学设计是否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教学重点,如何更好地突破难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等。这样就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必要完善,使教学思路更清晰、系统、更加充分、全面地探索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2)教学后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在一节、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一堂课或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原则、目的、内容、方法、手段、语言、教态和板书等诸要素、诸环节进行检查反思,特别是抓住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教改、教研中的主要问题,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重塑。
(3)案例研究
教师的案例研究是教师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教学案例研究使研究课堂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课例。找到之所以成功的教育理论支撑点,重新运用到新的课例,失败的案例研究则为他人提供前车之鉴,或者实证某个教育理论的局限性。这样的案例研究以自己的单个案例研究为主。案例分析的质量,取决于案例反思的深度。案例反思是教师对自己遇到过的教育事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检讨与思考,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其中理论功底尤为重要,因为缺少理论支撑的反思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案例反思部分的撰写要体现科学性、具体性。
2.2集体反思的途径
(1)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反复观看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这种形式形象直观,反馈及时准确,教师观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对自身教学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感触甚深,体验深刻,认识准确,反思彻底,要求改进的愿望强烈,认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正自身缺陷,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微格教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矫正、固化有很大的作用。
(2)观摩教学
通过现场观摩或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相互交流、探讨,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发现问题,察觉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改进自身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通过对优秀教师教学行为的模仿、学习、吸取他们的教学长处和优秀品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学校教师反思性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目的是通过同一课程的教师在一起交流心得,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校地理学科教师每学期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学期初研究教学进度、教学实施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学期中汇总阶段性的问题并商量调整的策略,学期末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下一轮教学方案。
3、结论
总之,反思性教学开拓了教师培养的新思路,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它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学者型教师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说,正在兴起之中的高中地理反思性教学并不十分完善,它只能寄希望于未来。但它有勇气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道路,引起人们的思考,这是它值得欣慰的。
参考文献:
[1]龚跃华.反思性教学方法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郭金花,吴星.反思性教学模型与实施程序[J].化学教育,2005年第10期
[3]李连英.反思性教学初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4]但琦.反思性教学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必经之路[J].训练与科技,第26卷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