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非遗”及其相关专业也在高校普遍开花。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开设“非遗”专业,培养相关人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自2009年招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本科生,旨在培养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具备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经过五年的教学与实践,学院及全体老师对该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任务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在高校“非遗”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涵盖的内容包括: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公约进一步阐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内容,其“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结合以上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且具有活态传承的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十分丰富,基于此,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不应只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应当与实践密切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能共举,正如有学者所言:“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是研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基于这样的特点,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问题讨论。”也正是从这一人才培养理念出发,南京艺术学院“非遗”专业的教学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技艺实践;二、田野调查实践;三、社会服务实践,以下逐一阐释。
技艺实践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口传心授为延续方式,注重的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与见证,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表演形式,都代表着人类在某一方面所取得的独特成就,蕴含着人类文化精神和创造智慧。因此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中,技艺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掌握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技艺,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体会中华造物技术思想及其文化内涵,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首先需要传承者从主观上体认(学习)到相应的技艺、技巧,通过主体的演化,成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然后才可以谈得上传承和延续。南京艺术学院“非遗”专业重视技艺实践的教学,将《艺术技能》作为专业必修课,纳入教学体系,具体体现在:1、结合本校资源,设有《古琴艺术》、《传拓技艺》等非遗课程,由专业教师教学、讲解,结合社会实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古琴艺术》课程中,教授古琴演奏技艺、技巧外,还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古琴工厂与博物馆,邀请古琴名家弹奏、讲解等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琴制作工艺、过程及其历史文化和艺术,教学中注意多层面知识的传输,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其既会弹琴,又懂古琴的内涵。再如在《传拓技艺》的课程教学中,该专业不仅编印教学实践教材,举办作品展,还组织学生赴苏州碑刻博物馆、南京江宁杨柳村等地开展传拓技艺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结合本地非遗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教授传统技艺。如学院联合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邀请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玲玲、曹真荣分别为学生们传授南京白局的说唱技法和秦淮灯彩的制作技艺。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们掌握南京白局说唱的主要技巧和秦淮灯彩制作的主要技术,从中挖掘和发现人才,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此外,学院还利用本地资源,通过邀请南京博物院、江苏昆剧院等文化单位的“非遗”保护专家、传承人举办讲座、论坛,开设选修课的形式,提高“非遗”专业的实践教学建设。如在学院开设的文人素质名师课《昆曲演唱与赏析》中,邀请到江苏昆剧院柯军院长、李鸿良副院长授课、讲演,以及苏昆优秀青年演员的示范演出。昆曲专家们精彩的演绎、讲授,使学生对昆曲的不同角色、扮相、身段、唱腔、技艺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他们专业的学习注入了深厚的养料。
田野调查实践方面:在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技艺传授的同时,培养其田野调查的实践能力。如前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诸如确认、立档、研究、保存等各个方面,而田野调查是这一切工作的基础。通过田野调查,锻炼学生普查、记录、绘图、访谈、统计、撰写等技能,是“非遗”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南京艺术学院“非遗”专业十分重视学生田野调查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师课程教学和学生专业实践中融入此环节。如在《中国民俗学》课程中,教师安排课时,带领学生开展南京老城南走访调研活动,具体内容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不超过4人),确定调查主题,围绕南京老城南的地名、建筑、民俗、传统技艺等方面展开调查,包括对居民的问卷、访谈,对实物、活动的摄像摄影等,学生们分工协作,最后撰写调研报告,课堂上各组交流调研心得。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田野调查技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在学生专业实践方面,学院携手地方文化馆、博物馆等,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到调研活动中。如联合南京市鼓楼区文化馆,组织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的南京鼓楼区历史文化街巷的调查。在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实地考察了鼓楼区的街巷及其现存文物古迹,拍摄了大量的图像资料,对长期居住的老人进行采访,收集了很多关于历史文化街巷的民风民俗传说等史料,填补了部分街巷在文献记载上的空白,形成了丰富、可贵的调查材料。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学以致用,也锻炼了综合能力。
社会服务实践方面:社会服务实践是指把社会服务应用到高校“非遗”专业的实践教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其教育更多地建立在学生直接的印象和切身的感受的基础上”,重视“做”中学的教学过程。而社会服务是在真实的服务情境中开展,学生面对真实的人群和各种事务,其积极主动性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学业水平、服务技能得到了提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说,社会服务是“非遗”专业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南京艺术学院“非遗”专业在实践教学建设中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的联系,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以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社会服务能力。如学院与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金陵记忆———探寻南京的文化遗产”系列展览活动,主要由学生自主发起和组织。在展览筹备和举办的过程中,学生们收集素材、整理资料、制作图版、撰写文稿、担任讲解员,全情投入,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升。学院还结合“非遗”专业特点,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社区送去精神食粮。如学院联合南京市鼓楼区江东街道,举办“声音里的南京———南京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活动从筹备到呈现,历时5个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策划、宣传、外联、协调、编创等工作,从声音的视角,以声音的形式,展示南京传统文化。这些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使学生的项目策划、管理、执行等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艺术院校在此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不仅体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和研究上,更体现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南京艺术学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将“非遗”技艺实践纳入教学体系,通过田野调查实践、社会服务实践,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将不断总结经验,整理教学成果,探索教學途径,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扎实理论、较强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非遗”及其相关专业也在高校普遍开花。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开设“非遗”专业,培养相关人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自2009年招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本科生,旨在培养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具备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经过五年的教学与实践,学院及全体老师对该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任务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在高校“非遗”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涵盖的内容包括: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公约进一步阐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内容,其“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结合以上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且具有活态传承的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十分丰富,基于此,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不应只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应当与实践密切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能共举,正如有学者所言:“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是研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基于这样的特点,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问题讨论。”也正是从这一人才培养理念出发,南京艺术学院“非遗”专业的教学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技艺实践;二、田野调查实践;三、社会服务实践,以下逐一阐释。
技艺实践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口传心授为延续方式,注重的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与见证,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表演形式,都代表着人类在某一方面所取得的独特成就,蕴含着人类文化精神和创造智慧。因此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中,技艺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掌握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技艺,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体会中华造物技术思想及其文化内涵,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首先需要传承者从主观上体认(学习)到相应的技艺、技巧,通过主体的演化,成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然后才可以谈得上传承和延续。南京艺术学院“非遗”专业重视技艺实践的教学,将《艺术技能》作为专业必修课,纳入教学体系,具体体现在:1、结合本校资源,设有《古琴艺术》、《传拓技艺》等非遗课程,由专业教师教学、讲解,结合社会实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古琴艺术》课程中,教授古琴演奏技艺、技巧外,还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古琴工厂与博物馆,邀请古琴名家弹奏、讲解等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琴制作工艺、过程及其历史文化和艺术,教学中注意多层面知识的传输,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其既会弹琴,又懂古琴的内涵。再如在《传拓技艺》的课程教学中,该专业不仅编印教学实践教材,举办作品展,还组织学生赴苏州碑刻博物馆、南京江宁杨柳村等地开展传拓技艺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结合本地非遗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教授传统技艺。如学院联合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邀请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玲玲、曹真荣分别为学生们传授南京白局的说唱技法和秦淮灯彩的制作技艺。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们掌握南京白局说唱的主要技巧和秦淮灯彩制作的主要技术,从中挖掘和发现人才,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此外,学院还利用本地资源,通过邀请南京博物院、江苏昆剧院等文化单位的“非遗”保护专家、传承人举办讲座、论坛,开设选修课的形式,提高“非遗”专业的实践教学建设。如在学院开设的文人素质名师课《昆曲演唱与赏析》中,邀请到江苏昆剧院柯军院长、李鸿良副院长授课、讲演,以及苏昆优秀青年演员的示范演出。昆曲专家们精彩的演绎、讲授,使学生对昆曲的不同角色、扮相、身段、唱腔、技艺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他们专业的学习注入了深厚的养料。
田野调查实践方面:在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技艺传授的同时,培养其田野调查的实践能力。如前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诸如确认、立档、研究、保存等各个方面,而田野调查是这一切工作的基础。通过田野调查,锻炼学生普查、记录、绘图、访谈、统计、撰写等技能,是“非遗”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南京艺术学院“非遗”专业十分重视学生田野调查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师课程教学和学生专业实践中融入此环节。如在《中国民俗学》课程中,教师安排课时,带领学生开展南京老城南走访调研活动,具体内容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不超过4人),确定调查主题,围绕南京老城南的地名、建筑、民俗、传统技艺等方面展开调查,包括对居民的问卷、访谈,对实物、活动的摄像摄影等,学生们分工协作,最后撰写调研报告,课堂上各组交流调研心得。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田野调查技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在学生专业实践方面,学院携手地方文化馆、博物馆等,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到调研活动中。如联合南京市鼓楼区文化馆,组织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的南京鼓楼区历史文化街巷的调查。在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实地考察了鼓楼区的街巷及其现存文物古迹,拍摄了大量的图像资料,对长期居住的老人进行采访,收集了很多关于历史文化街巷的民风民俗传说等史料,填补了部分街巷在文献记载上的空白,形成了丰富、可贵的调查材料。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学以致用,也锻炼了综合能力。
社会服务实践方面:社会服务实践是指把社会服务应用到高校“非遗”专业的实践教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其教育更多地建立在学生直接的印象和切身的感受的基础上”,重视“做”中学的教学过程。而社会服务是在真实的服务情境中开展,学生面对真实的人群和各种事务,其积极主动性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学业水平、服务技能得到了提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说,社会服务是“非遗”专业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南京艺术学院“非遗”专业在实践教学建设中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的联系,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以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社会服务能力。如学院与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金陵记忆———探寻南京的文化遗产”系列展览活动,主要由学生自主发起和组织。在展览筹备和举办的过程中,学生们收集素材、整理资料、制作图版、撰写文稿、担任讲解员,全情投入,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升。学院还结合“非遗”专业特点,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社区送去精神食粮。如学院联合南京市鼓楼区江东街道,举办“声音里的南京———南京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活动从筹备到呈现,历时5个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策划、宣传、外联、协调、编创等工作,从声音的视角,以声音的形式,展示南京传统文化。这些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使学生的项目策划、管理、执行等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艺术院校在此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不仅体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和研究上,更体现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南京艺术学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将“非遗”技艺实践纳入教学体系,通过田野调查实践、社会服务实践,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将不断总结经验,整理教学成果,探索教學途径,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扎实理论、较强技能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