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手法,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语言与文化联系的纽带。本文基于平行语料库,根据纽马克七种隐喻翻译方法,对老舍小说《二马》四个英译本进行翻译方法研究,旨在探讨源语言采取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效果及文化影响。
【关键词】隐喻;《二马》;中译英;翻译方法;语料库
【作者简介】赵丽杰,李林岚,李思慧,北京外国语大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20JX020)。
隐喻,指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分为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三种,本文主要探讨修辞隐喻。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将隐喻定义为:将属于另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称某一事物。认为隐喻主要是词汇层面上的修辞现象。另外,一些辞书也采用修辞角度定义隐喻,如: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中 Hartmann 与 Stork 将隐喻定义为:用某种名称或描写性词汇去描写人或物的譬喻……暗示一种类比之意。
尽管翻译任何文本最核心的问题是翻译方法的选择,但其中最重要和困难的是隐喻翻译 (Newmark, 1988:104)。本文旨在采用语料库方法,探讨源语言翻译采取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效果及文化影响。
一、隐喻的翻译
隐喻翻译的方法,分为规定性(Newmark, 1981/1988)和描述性(van den Broeck, 1988; Toury, 1995; Sch?ffner, 2004)两类。规定性的隐喻翻译方法中纽马克提出的七种规定性翻译方法相对比较完善:1.直译。目标语和源语出现相同喻体,且隐喻手法不变;2.意译或替换。用目标语中合适的喻体替换源语喻体;3.明喻代替隐喻;4.明喻与意译相结合;5.意译,明喻和喻底相结合转化为本体或喻底;6.删除或省略;7.直译加注,同一隐喻与本体结合。描述性的隐喻翻译方法中Sch?ffner将隐喻翻译方法总结为三类:直译法、意译法和注释法。
本研究希望详尽比对分析《二马》不同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方法,故采取纽马克提出的七种规定性翻译方法。前人很少采用语料库等实证方法,本文借用《二马》多译本语料库,基于数据、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规避前期研究中归纳自省式总结方法;同时,为隐喻翻译方法的多维研究提供语料支持,填补前期研究空白。
二、语料构成
本研究借用的语料库由《二马》四个英译本构成,分别为1980年Jean M. James版Ma and Son: A Novel by Lao She,1984年Kenney K.Huang和David Finkelstein版The Two Mas,1991年Julie Jimmerson版Mr. Ma and Son: A Sojournin London,和2013年William Dolby版Mr. Ma and Son。
《二马》原文以北京方言为特色,语言生动幽默,故本文选用词汇层面的修辞隐喻为隐喻识别标准。手动筛查《二马》中出现的隐喻并整理到Excel表格中。同时,分析所选句子是否符合修辞隐喻标准,筛查是否有遗漏,最终确定修辞隐喻。而后,依据纽马克 (2001)提出的七种隐喻翻译方法,分别在四译本相应译文下进行标注,并分类整理对应的译文。此后检查是否一句中包含多个翻译方法(进行特殊标注),从而完成利用语料库梳理分析《二马》隐喻现象及多译本对应翻译方法。
三、语料分析
经语料分析,发现《二马》四个译本中隐喻翻译的方法在比例上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将译本合并来看,采用频率最高的翻译方法为直译,91句符合条件的隐喻中有73句采取“直译”方法,占比80.2%;其次是意译,共56处,占比61.5%。此后,按使用频次排序为:替换法,34处;明喻、明喻加意译、删除或省略,各8处;直译加注,4处。
四个译本在各翻译方法中,直译法在1980年版本所占比例最大,意译法在1991年所占比例最大。
四、源语采取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探索
四译本使用最多的两种方法为直译和意译,而采取这两种方法的语句密集度(即某种隐喻翻译方法出现次数与应用该方法的句子数量之比)相当。此研究为四个译本,满分为4。直译法出现172次,应用在73个语句中,密集度约为2.36;意译法出现128次,应用在56个语句中,密集度约为2.29。根据语料库搜索情况,直译和意译法大多为三个及以上译本同时应用,因此笔者将从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出发,探寻不同的隐喻翻译方法密集应用背后原文文本的特点,从而就中译英的隐喻翻译给出方法选取意见。
1. 直译。根据纽马克对源语隐喻的七种规定性翻译法,直译法指在目标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二马》四译本中,三个及三个以上译本都采用直译法的语句共计30处。
从喻体的特点来看,对于同一喻体,若源语与目标语中存在相似的意象图式映射及映射的信息,则可采用直译法。
例1,原文:作买卖,拿着血汗掙钱,没出息!
①1980版:To be a merchant, struggling for your money with your blood and sweat—there is no profit in it!
②1984版:To be a businessman was to earn money through one’ s sweat and blood. That was beneath his station.
③2013版:Nothing good would come of trade and earning one’ s money by one’s own sweat and blood. “血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血和汗,借指辛勤的劳动。而据牛津词典,“blood and sweat” 为 “very hard work”。可见,两者存在相似的意象图式映射,并且映射的信息均指辛勤的劳动、工作。故而,可直接采用直译法。
McQuade
【关键词】隐喻;《二马》;中译英;翻译方法;语料库
【作者简介】赵丽杰,李林岚,李思慧,北京外国语大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20JX020)。
隐喻,指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分为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三种,本文主要探讨修辞隐喻。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将隐喻定义为:将属于另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称某一事物。认为隐喻主要是词汇层面上的修辞现象。另外,一些辞书也采用修辞角度定义隐喻,如: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中 Hartmann 与 Stork 将隐喻定义为:用某种名称或描写性词汇去描写人或物的譬喻……暗示一种类比之意。
尽管翻译任何文本最核心的问题是翻译方法的选择,但其中最重要和困难的是隐喻翻译 (Newmark, 1988:104)。本文旨在采用语料库方法,探讨源语言翻译采取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效果及文化影响。
一、隐喻的翻译
隐喻翻译的方法,分为规定性(Newmark, 1981/1988)和描述性(van den Broeck, 1988; Toury, 1995; Sch?ffner, 2004)两类。规定性的隐喻翻译方法中纽马克提出的七种规定性翻译方法相对比较完善:1.直译。目标语和源语出现相同喻体,且隐喻手法不变;2.意译或替换。用目标语中合适的喻体替换源语喻体;3.明喻代替隐喻;4.明喻与意译相结合;5.意译,明喻和喻底相结合转化为本体或喻底;6.删除或省略;7.直译加注,同一隐喻与本体结合。描述性的隐喻翻译方法中Sch?ffner将隐喻翻译方法总结为三类:直译法、意译法和注释法。
本研究希望详尽比对分析《二马》不同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方法,故采取纽马克提出的七种规定性翻译方法。前人很少采用语料库等实证方法,本文借用《二马》多译本语料库,基于数据、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规避前期研究中归纳自省式总结方法;同时,为隐喻翻译方法的多维研究提供语料支持,填补前期研究空白。
二、语料构成
本研究借用的语料库由《二马》四个英译本构成,分别为1980年Jean M. James版Ma and Son: A Novel by Lao She,1984年Kenney K.Huang和David Finkelstein版The Two Mas,1991年Julie Jimmerson版Mr. Ma and Son: A Sojournin London,和2013年William Dolby版Mr. Ma and Son。
《二马》原文以北京方言为特色,语言生动幽默,故本文选用词汇层面的修辞隐喻为隐喻识别标准。手动筛查《二马》中出现的隐喻并整理到Excel表格中。同时,分析所选句子是否符合修辞隐喻标准,筛查是否有遗漏,最终确定修辞隐喻。而后,依据纽马克 (2001)提出的七种隐喻翻译方法,分别在四译本相应译文下进行标注,并分类整理对应的译文。此后检查是否一句中包含多个翻译方法(进行特殊标注),从而完成利用语料库梳理分析《二马》隐喻现象及多译本对应翻译方法。
三、语料分析
经语料分析,发现《二马》四个译本中隐喻翻译的方法在比例上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将译本合并来看,采用频率最高的翻译方法为直译,91句符合条件的隐喻中有73句采取“直译”方法,占比80.2%;其次是意译,共56处,占比61.5%。此后,按使用频次排序为:替换法,34处;明喻、明喻加意译、删除或省略,各8处;直译加注,4处。
四个译本在各翻译方法中,直译法在1980年版本所占比例最大,意译法在1991年所占比例最大。
四、源语采取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探索
四译本使用最多的两种方法为直译和意译,而采取这两种方法的语句密集度(即某种隐喻翻译方法出现次数与应用该方法的句子数量之比)相当。此研究为四个译本,满分为4。直译法出现172次,应用在73个语句中,密集度约为2.36;意译法出现128次,应用在56个语句中,密集度约为2.29。根据语料库搜索情况,直译和意译法大多为三个及以上译本同时应用,因此笔者将从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出发,探寻不同的隐喻翻译方法密集应用背后原文文本的特点,从而就中译英的隐喻翻译给出方法选取意见。
1. 直译。根据纽马克对源语隐喻的七种规定性翻译法,直译法指在目标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二马》四译本中,三个及三个以上译本都采用直译法的语句共计30处。
从喻体的特点来看,对于同一喻体,若源语与目标语中存在相似的意象图式映射及映射的信息,则可采用直译法。
例1,原文:作买卖,拿着血汗掙钱,没出息!
①1980版:To be a merchant, struggling for your money with your blood and sweat—there is no profit in it!
②1984版:To be a businessman was to earn money through one’ s sweat and blood. That was beneath his station.
③2013版:Nothing good would come of trade and earning one’ s money by one’s own sweat and blood. “血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血和汗,借指辛勤的劳动。而据牛津词典,“blood and sweat” 为 “very hard work”。可见,两者存在相似的意象图式映射,并且映射的信息均指辛勤的劳动、工作。故而,可直接采用直译法。
McQu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