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让学生掌握用轴对称变换的方法,解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路径问题,教师要题目分析到位,将问题转化明确,从而让学生把握住重点,明确好方向.教师还要做好引导,引领学生总结结论.
[关键词]有效教学;最短路径;轴对称;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19-0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一上册的内容.教材通过生活实例解释,比如说用相同速度从学校到家,走什么路线最快到家?最短的距离当然是走直线,可以测量距离.而如何使用这个知识点,是到了初二的时候学生才有所接触,那就是“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问题”看似困难,而当学生想清楚了解决起来就比较简单.教师要把这个知识点的问题提得到位、讲透彻却并不容易.学生会有一系列问题,如怎么去看图?哪里才有直线?怎样构成线段?怎么寻找对称轴、对称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广西师大附中张知莹老师如何解决问题.
一、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转化思想
广西师大附中张知莹老师从中考考题出发,讲解初二上册书本13.4课题学习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问题1: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牧马人到河边的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如果把河边L近似地看成一条直线,如图1,P为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那么,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当点P在L的什么位置时,AP与PB的和最小”.解决这类题型的方法是运用轴对称变换,把同侧的两个点变成异侧,如图2,将点A的对称点A′与点B相连,构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引出今天的知识点.
2.延伸练习,巩固结论
课程中教师让学生解释了A′B为何是最短距离之后给出了变式练习,再结合三角形、四边形、坐标系等学习内容,把图形转变成“点变线不变”的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印象,再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将背景图形不断变换,把四边形的基础知识结合在一起加强巩固,最后“点不变增加线”,升华内容变成两个点和两条对称轴的情况,如图3和图4,期望能够通过不断地强化“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思想达到训练的目的.
二、课堂评价
第一,教师对教材的整合比较到位.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同时归纳了整个初中阶段可能会遇到的有关距离最短的问题,将材料很好地展现到了学生面前.如上题中,先从基本图形入手,让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再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加以拓展.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的积累还不够,网络虽然已经搭建起来,学生能够往里面填的材料却不足,不知道要如何去找對应的对称点和对称轴.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比较到位.学生对基础知识有疑问,不知道是如何作关于直线L的对称,找到一个点的对称点,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这种理解做了相应的改变,加入了推导过程和解释的过程,并且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这条直线是最短的,如图5所示.
第三,教师注重学生思维培养.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优点,教师问到关键的点:你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拓展和延伸.比如学生在做出相应的习题后,教师抓住时机问他们是如何想的,把学生的思维方式总结归纳出来,使得大部分学生有了数感,以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就知道这样去想了.
三、探索实践
在听完课后,我做了大胆的尝试,用了连续两节课的时间,在自己的班上把课程再上一遍.
1.提出问题,总结归纳
对于“点A、B位于直线L一侧,在L上找到一点P使得AP BP最短.”我会归纳出几个核心问题提问学生:“对称的点是哪个?对称轴是哪条?所用的思想方法是什么?”总结归纳,让学生从一道题中得出自己的思维方法,从而举一反三.
2.同类问题,举一反三
根据例题的结论,学生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对称的点和对称轴.如果出现图像变换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答题.如练习:如图6所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 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学生很容易发现点D、E是对称点,而对称轴是AC.在比较两个对称点D和E后,大家会发现点D更容易找到对称点B,这样将问题中的[PD PE]转化成了求BE的长度,从而使问题简单化.
学生明白了要找的目标后,题目就会变得简单,学生在背景图形不断变换的情况下,较好地掌握了解题的思想和方法.
3.衍生方法,讨论结果
题目出现两条对称轴.例题:如图3,已知牧马营地在A处,放马到草地吃草后,再到河边L处喝水后回到点B处,牧马人到草地和河边的什么位置放马,才能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学生刚开始听到题目时有点懵,但当我问道:“这是不是我们之前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时,大家还是能够很肯定的回答.接着我又问:“那么如何才能出现‘两点’,使得线段最短呢?”学生很快想到一定还是使用对称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尝试去将两个点分别对称.最后发现两个点同时作对称就能够达到最短的要求.但同时遇到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是不是可以作两个点关于任意一条对称轴的对称点呢?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四种情况:1.关于草地作对称;2.关于河边L 作对称;3.点A、B分别关于河边L、草地作对称;4.点A、B分别关于草地、河边L作对称.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结果产生矛盾,问题发生争执,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大家讨论可以发现,图7和图8的画法只能完成牧草或者是喝水一件事,都不符合题意.图9很多学生有了争议,通过讨论学生发现A-C-D-B这条路线,只是做了所谓的对称,并没有体现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怎么体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有没有具体的实例验证?只有图10能给出正确答案.总结大家的结论,学生发现这样的对称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对称点距离哪条对称轴近,就作关于这条对称轴的对称.
4.追加问题,提升思维难度
借助学生讨论出正确答案的那股劲,我追加问题:如图1,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可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
通过本节课的尝试,我发现问题式教学可以改变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好的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注重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和探索的能力.学生从讨论中自我寻找正确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目标明确,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来.学生对自己讨论的题目更有兴趣,并能够不断地质疑.让学生学会探索,让学生学会学习,我想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本质.
[ 参 考 文 献 ]
[1] 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 何伟方.最短路径问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3(21):52-53.
[4] 陶卫东.探究“最短路径”问题[J].数学教育通讯(初等教育),2013(9):62-64.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关键词]有效教学;最短路径;轴对称;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19-0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一上册的内容.教材通过生活实例解释,比如说用相同速度从学校到家,走什么路线最快到家?最短的距离当然是走直线,可以测量距离.而如何使用这个知识点,是到了初二的时候学生才有所接触,那就是“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问题”看似困难,而当学生想清楚了解决起来就比较简单.教师要把这个知识点的问题提得到位、讲透彻却并不容易.学生会有一系列问题,如怎么去看图?哪里才有直线?怎样构成线段?怎么寻找对称轴、对称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广西师大附中张知莹老师如何解决问题.
一、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转化思想
广西师大附中张知莹老师从中考考题出发,讲解初二上册书本13.4课题学习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问题1: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牧马人到河边的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如果把河边L近似地看成一条直线,如图1,P为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那么,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当点P在L的什么位置时,AP与PB的和最小”.解决这类题型的方法是运用轴对称变换,把同侧的两个点变成异侧,如图2,将点A的对称点A′与点B相连,构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引出今天的知识点.
2.延伸练习,巩固结论
课程中教师让学生解释了A′B为何是最短距离之后给出了变式练习,再结合三角形、四边形、坐标系等学习内容,把图形转变成“点变线不变”的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印象,再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将背景图形不断变换,把四边形的基础知识结合在一起加强巩固,最后“点不变增加线”,升华内容变成两个点和两条对称轴的情况,如图3和图4,期望能够通过不断地强化“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思想达到训练的目的.
二、课堂评价
第一,教师对教材的整合比较到位.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同时归纳了整个初中阶段可能会遇到的有关距离最短的问题,将材料很好地展现到了学生面前.如上题中,先从基本图形入手,让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再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加以拓展.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的积累还不够,网络虽然已经搭建起来,学生能够往里面填的材料却不足,不知道要如何去找對应的对称点和对称轴.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比较到位.学生对基础知识有疑问,不知道是如何作关于直线L的对称,找到一个点的对称点,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这种理解做了相应的改变,加入了推导过程和解释的过程,并且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这条直线是最短的,如图5所示.
第三,教师注重学生思维培养.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优点,教师问到关键的点:你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拓展和延伸.比如学生在做出相应的习题后,教师抓住时机问他们是如何想的,把学生的思维方式总结归纳出来,使得大部分学生有了数感,以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就知道这样去想了.
三、探索实践
在听完课后,我做了大胆的尝试,用了连续两节课的时间,在自己的班上把课程再上一遍.
1.提出问题,总结归纳
对于“点A、B位于直线L一侧,在L上找到一点P使得AP BP最短.”我会归纳出几个核心问题提问学生:“对称的点是哪个?对称轴是哪条?所用的思想方法是什么?”总结归纳,让学生从一道题中得出自己的思维方法,从而举一反三.
2.同类问题,举一反三
根据例题的结论,学生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对称的点和对称轴.如果出现图像变换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答题.如练习:如图6所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 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学生很容易发现点D、E是对称点,而对称轴是AC.在比较两个对称点D和E后,大家会发现点D更容易找到对称点B,这样将问题中的[PD PE]转化成了求BE的长度,从而使问题简单化.
学生明白了要找的目标后,题目就会变得简单,学生在背景图形不断变换的情况下,较好地掌握了解题的思想和方法.
3.衍生方法,讨论结果
题目出现两条对称轴.例题:如图3,已知牧马营地在A处,放马到草地吃草后,再到河边L处喝水后回到点B处,牧马人到草地和河边的什么位置放马,才能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学生刚开始听到题目时有点懵,但当我问道:“这是不是我们之前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时,大家还是能够很肯定的回答.接着我又问:“那么如何才能出现‘两点’,使得线段最短呢?”学生很快想到一定还是使用对称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尝试去将两个点分别对称.最后发现两个点同时作对称就能够达到最短的要求.但同时遇到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是不是可以作两个点关于任意一条对称轴的对称点呢?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四种情况:1.关于草地作对称;2.关于河边L 作对称;3.点A、B分别关于河边L、草地作对称;4.点A、B分别关于草地、河边L作对称.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结果产生矛盾,问题发生争执,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大家讨论可以发现,图7和图8的画法只能完成牧草或者是喝水一件事,都不符合题意.图9很多学生有了争议,通过讨论学生发现A-C-D-B这条路线,只是做了所谓的对称,并没有体现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怎么体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有没有具体的实例验证?只有图10能给出正确答案.总结大家的结论,学生发现这样的对称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对称点距离哪条对称轴近,就作关于这条对称轴的对称.
4.追加问题,提升思维难度
借助学生讨论出正确答案的那股劲,我追加问题:如图1,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可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
通过本节课的尝试,我发现问题式教学可以改变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好的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注重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和探索的能力.学生从讨论中自我寻找正确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目标明确,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来.学生对自己讨论的题目更有兴趣,并能够不断地质疑.让学生学会探索,让学生学会学习,我想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本质.
[ 参 考 文 献 ]
[1] 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 何伟方.最短路径问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3(21):52-53.
[4] 陶卫东.探究“最短路径”问题[J].数学教育通讯(初等教育),2013(9):62-64.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