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主要方式,没有探索就不可能有发现,没有发现就更谈不上创新。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在教学实践和平时听课中,我感受到了给学生构建开放空间的重要性,只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才能发展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习者之间制造一种“冲突”,把学生引入一个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改变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而是举行了一次师生对抗赛,由学生任意报一些自然数,看谁先说出能否被3整除。当学生还在计算时,我已全部答出,学生惊讶不已:老师为何如此神速,肯定有什么好方法。是否与判断能否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类似呢?这样使得学生带着一种好奇心、渴求心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给予独立探究的机会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再创造的过程。独立探究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在学生简单的认识了长方体的形状及各部分名称后,我并没有着急讲解长方体的棱、面的特征,而是让学生利用学具(几组长短不同的小棒和几组大小不同的白纸)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当学生做成了长方体时,我再让他们说出制作的体会,从而引导出长方体棱的特征,然后我再请学生用白纸把长方体的表面围起来。这样独立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并理解了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使学生不仅理解透彻了所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开展合作交流
交流是一种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生成的主动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新理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交流,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性,顾及学生的知识经验、教学的重点及课堂特定的环境而灵活运用。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班集體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互相讨论、分析,使各种观点趋于完善,同时在合作交流中也学会了相互帮助,增强了合作意识。
例如,教学“分数化成小数”时,书上只介绍了用分子除以分母的一般方法,对于分母是20、25、40、50、125等特殊分数,我引导学生采用新的化法。出示1/8=()(小数),让学生讨论:“你能想出简便的化法吗?”学生带着疑问,找同桌、同组的同学研究。通过激烈讨论,有学生想到:“看到125想到8,我们可以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上8变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这样就能很快化成小数0.008了。”经过他这么一说,其他学生茅塞顿开,纷纷鼓掌。这样,在思考的基础上再讨论,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四、注重实践运用
实践运用就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新课标将以前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改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应用。所以,教师设计的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巩固、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学习“最小公倍数”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小明、小刚两人练跑步,小明跑一圈要1分40秒,小刚跑一圈要1分25秒,两人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后,他们又会在起点处相遇?”这样的练习不仅深化了最小公倍数的理解,而且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
五、重视评价方式
教学中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我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将学生的自我评价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小组内的成员或其他学生的互评,最后由教师评价。当然,学生回家后家长也可进行相应的评价。
比如在做一些开放题时,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会对不同的方法持不同的态度。这时,我会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让其他学生发表看法,对其方法进行评价。教师在这一交流活动中充当小组中的一员加入到讨论评价中去,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这一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获得正确、深刻的认识。
总之,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做,给他们构建开放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责编杜华)
一、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习者之间制造一种“冲突”,把学生引入一个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改变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而是举行了一次师生对抗赛,由学生任意报一些自然数,看谁先说出能否被3整除。当学生还在计算时,我已全部答出,学生惊讶不已:老师为何如此神速,肯定有什么好方法。是否与判断能否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类似呢?这样使得学生带着一种好奇心、渴求心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给予独立探究的机会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再创造的过程。独立探究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在学生简单的认识了长方体的形状及各部分名称后,我并没有着急讲解长方体的棱、面的特征,而是让学生利用学具(几组长短不同的小棒和几组大小不同的白纸)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当学生做成了长方体时,我再让他们说出制作的体会,从而引导出长方体棱的特征,然后我再请学生用白纸把长方体的表面围起来。这样独立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并理解了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使学生不仅理解透彻了所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开展合作交流
交流是一种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生成的主动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新理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交流,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性,顾及学生的知识经验、教学的重点及课堂特定的环境而灵活运用。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班集體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互相讨论、分析,使各种观点趋于完善,同时在合作交流中也学会了相互帮助,增强了合作意识。
例如,教学“分数化成小数”时,书上只介绍了用分子除以分母的一般方法,对于分母是20、25、40、50、125等特殊分数,我引导学生采用新的化法。出示1/8=()(小数),让学生讨论:“你能想出简便的化法吗?”学生带着疑问,找同桌、同组的同学研究。通过激烈讨论,有学生想到:“看到125想到8,我们可以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上8变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这样就能很快化成小数0.008了。”经过他这么一说,其他学生茅塞顿开,纷纷鼓掌。这样,在思考的基础上再讨论,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四、注重实践运用
实践运用就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新课标将以前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改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应用。所以,教师设计的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巩固、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学习“最小公倍数”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小明、小刚两人练跑步,小明跑一圈要1分40秒,小刚跑一圈要1分25秒,两人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后,他们又会在起点处相遇?”这样的练习不仅深化了最小公倍数的理解,而且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
五、重视评价方式
教学中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我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将学生的自我评价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小组内的成员或其他学生的互评,最后由教师评价。当然,学生回家后家长也可进行相应的评价。
比如在做一些开放题时,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会对不同的方法持不同的态度。这时,我会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让其他学生发表看法,对其方法进行评价。教师在这一交流活动中充当小组中的一员加入到讨论评价中去,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这一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获得正确、深刻的认识。
总之,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做,给他们构建开放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