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要好好预习”,一直以来都是许多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做法:让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先有一个大概地了解,课堂上就比较容易跟上老师的节奏了。但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传统预习模式的弊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逐渐显露出来了,并与新课标的理念发生了一定地冲突。
2011版的《初中物理新课标》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说明相比于书上的结论而言,现代的初中物理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并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如果让学生在课前先将教材看一遍的话,学生很容易失去探究物理现象和相关原理的欲望,而且也无法体验到经历猜想、实验、交流讨论后最终得出结论的喜悦。长此以往,虽然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影响可能不大,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是非常不利的,更何况失去了探究的课堂是比较无趣的,学生也将在这样的课堂中逐渐失去对物理的兴趣。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抛弃“预习”这个环节,这毕竟是前人的经验之谈,只不过作为当代教师的我们,应该找出一种更为合理方式去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既与所学知识息息相关又不至于让学生直接知道相关结论。本文介绍笔者在教学中用到的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与大家一起讨论。
1课前小制作——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物理学是离不开动手操作的,杜威认为 :“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孩子的活动能力, 使孩子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实践。”我们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小制作,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使用并评价他们的制作。这样学生在进行制作的时候必然会产生一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而且在使用和评价他们作品的时候学生也会比较投入,同时也会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这也可以算是一举而多得了吧。
笔者在讲声音的时候每次都会让学生做一做“土电话”(两个一次性杯子中间连一根细线),并且要让这根线的长度和教室的长度差不多(可以锻炼他们的估算能力),然后在课上用他们制作的土电话演示:“声音在棉线中的传播效果比在空气中好”、“棉线在松弛状态下还能不能传递声音”、“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中间位置,对面的同学是否还能听到声音”等物理现象,这样的课堂学生既喜欢又容易接受。
在讲《光的直线传播》之前,我会让学生做一个简易的“针孔相机”,在课上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倒立的实像,还可以研究“烛焰到小孔的距离对像的大小的影响”、“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同学们做的针孔相机有大有小)对像的大小的影响”、“孔的形状不一样对像的形状是否有影响”等物理现象,比老师在黑板上画图分析的效果要好得多。
2素材收集和整理——增加知识面,学会科学表达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一部分知识是常识了解性质的,并不需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出结论,这部分内容就可以提前让学生去收集并整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纠错。经过分享,同学们所得到的知识可能比书本上的还要全面,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远比教师照本宣科来得好。
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他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章内容分为:“能源的分类”、“核能的利与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电热水壶能源利用的转化效率”、“能源危机的产生及对策”、“社会发展与能源的运用”等几个课题,然后将班级的同学分为几组,每组选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最后在课堂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交流。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是新颖的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为了积极的收集和传播者,课堂也因学生角色的转变而变得更加灵动。除此之外,《探索更小的微粒》、《宇宙探秘》、《电磁波与现代通讯》等章节内容,也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让学生提前收集和整理好相关资料,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让这些看似并不是很重要的内容,也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教学环节。
3生活体验——寻找身边的物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物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初中物理探究的许多现象及结论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提升或改造,让他们产生新的经验或修正他们原本不是很科学的经验。但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每个学校的硬件设施各不相同,这就有可能导致在课堂上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实践和体验。如果教师能在课前布置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并在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体验活动,那对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识和课堂效率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的,比直接让学生看书(直接知道结论)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比如在讲到《平面镜成像》这节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去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像和人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让他们逐渐远离镜子,看看像是否也会远离镜子;可以让他们先把手按在镜面上,看看像和手的大小是否相等,再把手离开镜子一段距离,感觉一下像的大小变了没有。这样到了课堂上,“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相比,上下不变,左右相反”这个知识点就可以一带而过,同时又可以很顺地引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因为在家体验时,只能发现当人远离镜面时,像也远离镜面,无法证明它们移动的距离是否相同)”和“当物体远离后,像的大小是否改变?(一般学生在家感受时,都会觉得如果手远离镜面的话,像会变小)”这两个探究主题,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流畅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和逻辑思维,学生接受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另外,在讲“分子”这部分知识之前,可以让他们在家找一个大一点的盆,里面放点水,然后在水面上再漂一个小一点的盆,让他们感受从水里把小盆拿起来和地面上把小盆拿起来有什么不同,并试着想想为什么(一般学生都会说:感觉到水有吸力),到课堂上讲完分子后,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了“分子之间有引力”。在讲“摩擦力”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家里的自行车,找出自己认为自行车上可能产生摩擦的地方,然后再想一想人们一般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这些摩擦的,这样对于他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就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容易出现“猜不出”或“胡乱猜”的现象了。
行文至此,不少老师可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如果有的学生回去不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这些预习任务怎么办?其实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就像我们不可能奢望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认真听讲,我觉得只要有一部分同学能够按照老师的布置进行预习并对他们思维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我们就成功了。同时我们在布置任务时也要注意实施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我相信随着一部分同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课堂氛围逐渐由枯燥转为精彩,一定会有更多的同学加入这简单而又有趣的预习工作中,我们的教学将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效。
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而服务的,如果在有的章节开始之前,我们找不到一种合理有效的预习方式,那索性就不要让学生预习了,何况有的内容本就不需要学生提前预习,我们切不可为了预习而预习。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将继续对这一方面进行探索,争取找到更多、更合理的模式,让“预习”这个环节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2011版的《初中物理新课标》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说明相比于书上的结论而言,现代的初中物理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并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如果让学生在课前先将教材看一遍的话,学生很容易失去探究物理现象和相关原理的欲望,而且也无法体验到经历猜想、实验、交流讨论后最终得出结论的喜悦。长此以往,虽然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影响可能不大,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是非常不利的,更何况失去了探究的课堂是比较无趣的,学生也将在这样的课堂中逐渐失去对物理的兴趣。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抛弃“预习”这个环节,这毕竟是前人的经验之谈,只不过作为当代教师的我们,应该找出一种更为合理方式去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既与所学知识息息相关又不至于让学生直接知道相关结论。本文介绍笔者在教学中用到的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与大家一起讨论。
1课前小制作——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物理学是离不开动手操作的,杜威认为 :“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孩子的活动能力, 使孩子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实践。”我们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小制作,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使用并评价他们的制作。这样学生在进行制作的时候必然会产生一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而且在使用和评价他们作品的时候学生也会比较投入,同时也会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这也可以算是一举而多得了吧。
笔者在讲声音的时候每次都会让学生做一做“土电话”(两个一次性杯子中间连一根细线),并且要让这根线的长度和教室的长度差不多(可以锻炼他们的估算能力),然后在课上用他们制作的土电话演示:“声音在棉线中的传播效果比在空气中好”、“棉线在松弛状态下还能不能传递声音”、“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中间位置,对面的同学是否还能听到声音”等物理现象,这样的课堂学生既喜欢又容易接受。
在讲《光的直线传播》之前,我会让学生做一个简易的“针孔相机”,在课上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倒立的实像,还可以研究“烛焰到小孔的距离对像的大小的影响”、“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同学们做的针孔相机有大有小)对像的大小的影响”、“孔的形状不一样对像的形状是否有影响”等物理现象,比老师在黑板上画图分析的效果要好得多。
2素材收集和整理——增加知识面,学会科学表达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一部分知识是常识了解性质的,并不需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出结论,这部分内容就可以提前让学生去收集并整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纠错。经过分享,同学们所得到的知识可能比书本上的还要全面,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远比教师照本宣科来得好。
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他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章内容分为:“能源的分类”、“核能的利与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电热水壶能源利用的转化效率”、“能源危机的产生及对策”、“社会发展与能源的运用”等几个课题,然后将班级的同学分为几组,每组选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最后在课堂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交流。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是新颖的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为了积极的收集和传播者,课堂也因学生角色的转变而变得更加灵动。除此之外,《探索更小的微粒》、《宇宙探秘》、《电磁波与现代通讯》等章节内容,也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让学生提前收集和整理好相关资料,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让这些看似并不是很重要的内容,也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教学环节。
3生活体验——寻找身边的物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物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初中物理探究的许多现象及结论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提升或改造,让他们产生新的经验或修正他们原本不是很科学的经验。但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每个学校的硬件设施各不相同,这就有可能导致在课堂上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实践和体验。如果教师能在课前布置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并在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体验活动,那对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识和课堂效率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的,比直接让学生看书(直接知道结论)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比如在讲到《平面镜成像》这节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去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像和人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让他们逐渐远离镜子,看看像是否也会远离镜子;可以让他们先把手按在镜面上,看看像和手的大小是否相等,再把手离开镜子一段距离,感觉一下像的大小变了没有。这样到了课堂上,“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相比,上下不变,左右相反”这个知识点就可以一带而过,同时又可以很顺地引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因为在家体验时,只能发现当人远离镜面时,像也远离镜面,无法证明它们移动的距离是否相同)”和“当物体远离后,像的大小是否改变?(一般学生在家感受时,都会觉得如果手远离镜面的话,像会变小)”这两个探究主题,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流畅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和逻辑思维,学生接受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另外,在讲“分子”这部分知识之前,可以让他们在家找一个大一点的盆,里面放点水,然后在水面上再漂一个小一点的盆,让他们感受从水里把小盆拿起来和地面上把小盆拿起来有什么不同,并试着想想为什么(一般学生都会说:感觉到水有吸力),到课堂上讲完分子后,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了“分子之间有引力”。在讲“摩擦力”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家里的自行车,找出自己认为自行车上可能产生摩擦的地方,然后再想一想人们一般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这些摩擦的,这样对于他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就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容易出现“猜不出”或“胡乱猜”的现象了。
行文至此,不少老师可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如果有的学生回去不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这些预习任务怎么办?其实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就像我们不可能奢望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认真听讲,我觉得只要有一部分同学能够按照老师的布置进行预习并对他们思维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我们就成功了。同时我们在布置任务时也要注意实施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我相信随着一部分同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课堂氛围逐渐由枯燥转为精彩,一定会有更多的同学加入这简单而又有趣的预习工作中,我们的教学将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效。
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而服务的,如果在有的章节开始之前,我们找不到一种合理有效的预习方式,那索性就不要让学生预习了,何况有的内容本就不需要学生提前预习,我们切不可为了预习而预习。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将继续对这一方面进行探索,争取找到更多、更合理的模式,让“预习”这个环节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