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设计提问的几种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新课程理念要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历史教师应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本文分知识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探讨了几种方法,供大家研究。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堂提问 开放性 启发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如何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有人说过“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产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基于此,笔者仅就历史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预设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往里面“钻”。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提问。
  1.知识性的问题
  (1)综合归纳法。让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或纵向或横向,分门别类一一说明,达到编织经纬,表现全貌的目的。如“中国古代有哪几个政治清明的统治时期?”“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其纵横交叉,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
  (2)直观设问法。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发问。如“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
  2.开放性的问题
  (1)逆向思维法。即从问题的反面发问,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
  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时,向学生提问:“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一战的发生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产物,也是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疯狂扩充军备的结果。
  (2)对比区别法。即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例如“西安事变与皖南事变有何异同?”“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有何异同?”这种提问多用于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或事物。要确定好对比项,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3)层层剖析法。即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历史的本质。例如围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提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这样经过四步设问,加上教者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就会得出有关结论,因而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4)学生质疑法。让学生学会质疑,并探索解疑的方法,是进行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目标不仅是预设的,更是在人性化的课堂中生成的。为此,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的师生多元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此外,还有深入讨论法、转换角度法、联系现实法等方法。
  开放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设计这类问题时,要求教师关注史学界的研究动态,了解各种观点,以保证问题设计的质量以及思路点拨的恰当、到位。
  
  二、课堂提问的意义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所以,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要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
  
  三、课堂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认为,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要素:(1)围绕着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便于使学生领会要求;(3)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4)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5)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又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经过努力是可以回答的,等等。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用灌输知识代替学生的思考,历史教师要注意设计问题的语言要带有启发性,做到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在学生想搞懂而搞不懂时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风,放弃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避免强迫依从、嘲笑讽刺的“家长作风”。
  
  参考文献:
  [1]齐健编.初中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11,第1版: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第一版:11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津]叶小兵.历史老师的提问.历史教学,2005,(11).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工程与日俱增。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确保建筑整体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
信号的正交分解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前提条件。信号的正交分解可以应用模拟的正交电桥,也可以应用数字正交分解方法。通信对抗系统要求对虚假信号的抑制度达60dB以上,如应用模拟正
摘要: 中学历史教学互动方式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教材的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这有利于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互动 教师 学生 教材    一、历史教学中互动存在的现状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互动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师生互动是一种非对称性相倚性互动。教师根据自己的计划作出反应,学生则以教师的反应作为自己行为的根据,教师能引导和控制互动的
阐述了电力系统的业务需求与发展,说明了电力专用通信网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和比较了SDH技术、ATM技术和IP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提出了电力系统组建宽带综合业务
摘要: 听课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的好坏及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差,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最枯燥乏味”课程之一的思想政治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广大从事教学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想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探究。  关键词: 听课效率 上课形式 教师因素    听课效率是指学生在单元时间内和一定教学条件下接受、消化、吸收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的自然恰当与否,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复习式导入    复习式导入即教师根据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设置问题,启发思考,以达到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题的目的。  如在讲述“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得出太阳、月球、地球这三个天体同属于太阳系这个范围;然后设问在宇宙中离地球最近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教育技术现代化是加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实践中,课堂教学的优化,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的意义。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了课堂教学。现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技术在德育课中的作用。    一、应用多媒体,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因此,如何用改革初中政治教学观念,指导活动课教学,创造性地上好活动课就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师探讨的课题。笔者就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探。    一、初中政治课上怎样进行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能力培养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