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速度×时间=路程。同样的数量模型还有,效率×时间=工作量。举例来说:农民工A力气很大,一次可以挑40块红砖;农民工B力气较小,一次只能挑20块。假设来回一趟的时间相等,那么这两个农民工的工作效率就相差一半。如果按件计酬,农民工B要想取得与A同等的报酬,就得付出两倍于B的时间,即A如果每天干8小时,B每天就得干16小时。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真理再向前多走一步就变成了谬误——有人把它移之于读书。这些人的逻辑是:同一个学生,一天学习16个小时的效益是8小时的2倍。于是,为了分数,他们便拼命加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仅仅以“不出人命”为极限。看看现在普通高中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又有多少学校每天少于15小时?依此类推,他们认为,一周学习5天当然不如7天,于是,很多学生与教师的双休日就被无情地夺走了。
这里有两个谬误:
第一是工作性质不同。搬砖块是体力劳动,读书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包括操作机器)的效率一般不变,它的效益取决于劳动时间的长短;脑力劳动的效率变数极大,影响因素极多,它的效益根本不取决于时间,而是取决于效率。举个例子,做同样难度的一道数学题,脑子清晰时1分钟够了,脑子糊涂时1个小时也做不出来。再如作文,精神兴奋时,1个小时可以写1000字,精神萎靡时,坐一整天也写不出500字。由此可见,读书的效益取决于效率,而不是取决于时间。如此看来,拼命地延长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毫无意义。
第二是工作效益不同。体力劳动的效益是直观的,可以量化,而脑力劳动的效益往往很难直观,更无法量化。譬如两篇作文,到底哪一篇好,不能看字数多少,也不能看字写得好不好(尽管现在很多老师因为批阅任务繁重不得不“看字给分”)。再如在同样的时间内解出了同一道数学题,两个人的方法不一样,步骤有繁简,其中表现出来的“效益”也不一样:照老师教的或者按书上解的肯定比不上自己想出来的。读书不单要记忆,还要创造。"高分低能"的学子们创造力之所以差,是因为我们一直靠延长教学时间来提高教育效益。
人的劳动是有极限的,体力劳动有极限,脑力劳动也有极限。一个人如果突破了体力劳动的极限,马上就会累倒。累倒了,就不用继续劳动了。在这里,累倒是人天生的一种“保护机制”。这种“保护机制”特别敏感,有如电源线上的保安器。但是,一个人在突破脑力劳动的极限时,是不会马上累倒的,只会感到疲劳,倦怠。除非昏迷,只要心还在跳,血还在流,脑子就还可以思考。当然,这时的思考,不但不可能产生正面的“效率”与“效益”,而且必将严重地杀伤大脑的细胞;久而久之,必然降低人的智商,萎缩人的创造力。——请问问我们的孩子:你在一天中有多长时间是在疲劳中度过的?你在一年中有多长时间是在疲劳中度过的?长年处在疲劳状态,而且几年一贯制,孩子的学习效率会高吗?学习结果会好吗?
脑力劳动比之于体力劳动,更要特别重视效率,脑力劳动者必须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我国现代知名作家老舍说他一天只写500字,很多时间用来种花赏花。如果逼他每天写1000字,他的作品能保证有现在这样的质量吗?如果逼他每天写5000字,他的作品还可能有多大的价值?
脑力劳动者本该属于“有闲阶级”。只有有闲,才能有时间消化知识;只有有闲,才有条件创造发明。老牛吃草,吃完以后需要躺着悠悠地反刍咀嚼。一个人吃饭,如果只顾拼命地吃,没有消化的时间,不但会消化不良,而且必然厌食。学生读书,读过之后也需要时间慢慢地咀嚼消化。小猫小狗,只有有闲,才能玩出各种花样;学生读书,也只有有闲,才能偶然有意外之得。一个从来没有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创造”和“发明”这四个字该怎么写?
学习的效率取决于什么?第一是人的心情心态,心情好,心态好,效率就高。唱唱歌,打打球,散散步,听听音乐,精神放松了,心情愉悦了,学习效率肯定就高。第二是目标,目标明确而且正确,动力就强劲。动力强劲了,效率就高。第三是兴趣,兴趣浓厚时,效率就高;兴味索然时,效率就低。第四是方法,方法科学,效率就高;方法不当,效率就低。第五是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强,效率就高,自学能力差,效率就低。学校教育要提高效率必须在以上几个方面切实地下一番功夫,多做一些改进,怎么可以一味“拼时间”“拼管理”呢?历史进入了21世纪,体力劳动者都已经依靠科技进步不再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来争劳动效益了,而从事脑力劳动的学校里的教师与学生却在拼时间争效益,岂非咄咄怪事?
体力劳动要重视效率,重视效率与效益的统一;脑力劳动更要重视效率,重视效率与效益的统一。效益是投入与产出之比,高效益就是投入少而产出多。在人力的投入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社会,省时就是高效。教育要改革,"省时"是方向。真希望学生一生中在课堂里的学习时间能少到不能再少,而不再像现在这样,长到不能再长。
然而真理再向前多走一步就变成了谬误——有人把它移之于读书。这些人的逻辑是:同一个学生,一天学习16个小时的效益是8小时的2倍。于是,为了分数,他们便拼命加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仅仅以“不出人命”为极限。看看现在普通高中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又有多少学校每天少于15小时?依此类推,他们认为,一周学习5天当然不如7天,于是,很多学生与教师的双休日就被无情地夺走了。
这里有两个谬误:
第一是工作性质不同。搬砖块是体力劳动,读书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包括操作机器)的效率一般不变,它的效益取决于劳动时间的长短;脑力劳动的效率变数极大,影响因素极多,它的效益根本不取决于时间,而是取决于效率。举个例子,做同样难度的一道数学题,脑子清晰时1分钟够了,脑子糊涂时1个小时也做不出来。再如作文,精神兴奋时,1个小时可以写1000字,精神萎靡时,坐一整天也写不出500字。由此可见,读书的效益取决于效率,而不是取决于时间。如此看来,拼命地延长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毫无意义。
第二是工作效益不同。体力劳动的效益是直观的,可以量化,而脑力劳动的效益往往很难直观,更无法量化。譬如两篇作文,到底哪一篇好,不能看字数多少,也不能看字写得好不好(尽管现在很多老师因为批阅任务繁重不得不“看字给分”)。再如在同样的时间内解出了同一道数学题,两个人的方法不一样,步骤有繁简,其中表现出来的“效益”也不一样:照老师教的或者按书上解的肯定比不上自己想出来的。读书不单要记忆,还要创造。"高分低能"的学子们创造力之所以差,是因为我们一直靠延长教学时间来提高教育效益。
人的劳动是有极限的,体力劳动有极限,脑力劳动也有极限。一个人如果突破了体力劳动的极限,马上就会累倒。累倒了,就不用继续劳动了。在这里,累倒是人天生的一种“保护机制”。这种“保护机制”特别敏感,有如电源线上的保安器。但是,一个人在突破脑力劳动的极限时,是不会马上累倒的,只会感到疲劳,倦怠。除非昏迷,只要心还在跳,血还在流,脑子就还可以思考。当然,这时的思考,不但不可能产生正面的“效率”与“效益”,而且必将严重地杀伤大脑的细胞;久而久之,必然降低人的智商,萎缩人的创造力。——请问问我们的孩子:你在一天中有多长时间是在疲劳中度过的?你在一年中有多长时间是在疲劳中度过的?长年处在疲劳状态,而且几年一贯制,孩子的学习效率会高吗?学习结果会好吗?
脑力劳动比之于体力劳动,更要特别重视效率,脑力劳动者必须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我国现代知名作家老舍说他一天只写500字,很多时间用来种花赏花。如果逼他每天写1000字,他的作品能保证有现在这样的质量吗?如果逼他每天写5000字,他的作品还可能有多大的价值?
脑力劳动者本该属于“有闲阶级”。只有有闲,才能有时间消化知识;只有有闲,才有条件创造发明。老牛吃草,吃完以后需要躺着悠悠地反刍咀嚼。一个人吃饭,如果只顾拼命地吃,没有消化的时间,不但会消化不良,而且必然厌食。学生读书,读过之后也需要时间慢慢地咀嚼消化。小猫小狗,只有有闲,才能玩出各种花样;学生读书,也只有有闲,才能偶然有意外之得。一个从来没有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创造”和“发明”这四个字该怎么写?
学习的效率取决于什么?第一是人的心情心态,心情好,心态好,效率就高。唱唱歌,打打球,散散步,听听音乐,精神放松了,心情愉悦了,学习效率肯定就高。第二是目标,目标明确而且正确,动力就强劲。动力强劲了,效率就高。第三是兴趣,兴趣浓厚时,效率就高;兴味索然时,效率就低。第四是方法,方法科学,效率就高;方法不当,效率就低。第五是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强,效率就高,自学能力差,效率就低。学校教育要提高效率必须在以上几个方面切实地下一番功夫,多做一些改进,怎么可以一味“拼时间”“拼管理”呢?历史进入了21世纪,体力劳动者都已经依靠科技进步不再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来争劳动效益了,而从事脑力劳动的学校里的教师与学生却在拼时间争效益,岂非咄咄怪事?
体力劳动要重视效率,重视效率与效益的统一;脑力劳动更要重视效率,重视效率与效益的统一。效益是投入与产出之比,高效益就是投入少而产出多。在人力的投入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社会,省时就是高效。教育要改革,"省时"是方向。真希望学生一生中在课堂里的学习时间能少到不能再少,而不再像现在这样,长到不能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