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是一种阅读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g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游走是一种阅读,在读一部厚重的大书。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认识和感受。鲁迅先生说的眼睛,也是指心灵的体悟,他把生活当作活书。
   近日读游记《林语堂,阳明山上的生活家》,这是作家马犇去台湾时,拜访林语堂故居写下的作品。游是行走,记下观看的所有事情,当它们组合成词的时候,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游记是指在游览经历过的文章,有议论、科学和抒情的色彩,更需要独特的感悟和发现。
   林语堂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966年定居台湾, 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台北林语堂故居在位于台北市阳明山风景区的一所老房子内,他在这里走完生命中的最后10年。在当代通信发达的时代,借助电光视觉和无线电视觉,远程在场的游览,不是什么神话。只要动一下手指,便可实现。作家马犇却从遥远的东北,穿越大半个国土,去台湾看林语堂。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指出:“我相信,如果一个人喜爱一位作家,那他一定也会喜爱这位作家所属的文化。如果一个人觉得这种文化是无关紧要的或令人讨厌的,那他对这位作家的赞美就会冷淡下来。”作家马犇相信哲学家的话,他关注文学大师生活的那片土地和文化。“除了看重生命的享受、旅行的享受、文化的享受以及享受大自然,他还很重视生活的享受。他的不少文学作品、哲学思想和发明设计图确实诞生于床上。他有靠在床上看书的照片,那张旧照上,他床的右侧贴墙放置着一排与床头的木板平齐的书架,如今,故居将贴床的书架换成了一个床头柜和两把椅子,或许是为了集中管理他的藏书。”在故居中作家马犇看到林语堂的床,还有床头的书架,这些平常的摆设,透出文化的元素。
   作家马犇穿山越水的来到林语堂的故居,不是旅游观光,而是从内心发出的敬畏。他生活过的地方和文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个精神的,一个是现实的生活,它们的结合,还原真实的人。
   建筑涂抹历史的锈痕,历史不是可凭空想象的文学作品,建筑是真实的,它经受漫长时间的考验。从一点来说,从文献档案记载的史料、图片,以及现存的建筑物,寻找的是真实,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一座建筑,也是一部史书,它有自己诞生、生存的痕迹。在这里人们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一切贮存记忆中。它总要找到读懂它的人,讲述过去的事情。老建筑的颜色,不是人工涂抹上去的,做成怀旧色,煽动人的情感。它在时间耗尽颜值,布满沧桑的肤色。
  作家马犇在林语堂的故居里,察看每一处情景,他虔诚地写道:“后院里植有一排松树,还有几株南方特有的树,院外则是一小片蕉田,附近的农人在此种植香蕉。林先生在香港病逝,但遵其遗嘱,他被安葬在阳明山寓所的后院。墓很简约,墓前放着花草、几粒花生和一杯咖啡。可惜我不吸烟,否则会立即掏出一支点好置于墓前。做不成‘烟友’的我只好以‘文友’的名义向其鞠躬。”在大师面前的真情,不是伪装出来的,所有的尘俗之气,涤荡清净,绝无杂质的想法。静下心来,回想读过他的作品,一生游走的经历,对于自己的创作是滋养和指引。
   林语堂人生最后的时候,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和创作,是有他的选择。汪曾祺说:“寂寞安静,是艺术创作所必需的气质。一个热衷于利禄、心气浮躁的人,是不能接近自然,也不能接近生活的。”这句话符合林语堂的艺术和人生观。
   当代一些写作者,热衷于文字的游戏,朴素和准确,使他们厌恶。使用大量的形容词和成语,抬高自己的身份。媚俗败坏崇高的美,一些丧尽道德底线的所谓作家们,写小感怀的文字。来不及捂热,急忙发往微信圈子里,乞讨人们的点赞和溢美之詞,满足虚荣心。现代人们用网络,湮没一切空间,琐碎的电子信息,铺天盖地,一潮潮的扑来,吞噬情感。人们忙着应付,没有一点时间,让自己沉静下来,更谈不上读书。即便走进大自然,不是倾听鸟儿鸣叫,呼吸清新空气。来到一座老建筑、名人故居,也不过是瞅几眼,不时地看手中的电话。电子瘾浸染身心,使人丧失理性的控制。
   虚伪的写作泛滥成灾,文字的雕琢,水肿的夸张,没有独特的感受,更谈不上创造性。 作家不是商品生产者,在流水线上制造出批量的产品。作家是没有家园的漂泊人,苦苦地找寻,向世界述说所经历过的事情。雨果指出:“决定一部作品的地位,不是它的形式,而是它内在的价值。”在浮躁的时代,一个80后的青年作家,不受任何东西的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用诗性的激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家马犇走进台湾林语堂的故居,面对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在这空间中留下的痕迹。作家马犇的记录,是后辈发自对文学大师的真挚情感,还有内心的思索和感悟。情感在思想中冶炼,产生深刻的变化,不是表面的光彩,而是金子一般的闪光。
   高维生,著名散文家,出版散文集、诗集三十余种,主编“大散文”“独立文丛”等书系,现居山东滨州。
其他文献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播报的小行家,一边走一边报。今天的热点真正好,快来组队看报道。   “一条胡同地下藏,列列车厢跑得忙。先下后上秩序好,方便出行它很棒。”这说的就是地铁,人们坐上它就能“嗖”地一下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还不用担心堵车。地铁给我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同时它本身也藏着一些有意思的知识。想必大家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了,那么就请各位小旅客系好安全带,开往“知识乐园”的地铁马上出发喽!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  生活,是蔚蓝的天宇;  學习,是青春的天地;  数学,是前进的指引。  小数的循环,标志学海没有边际;  自然数的无限,象征学习永无止境;  分数的意义,指引我们不断前进。  四则混合运算,是通往学海的路标;  比(比例),是通往学海的钥匙;  应用题,开启无涯学海的大门。  最终,我们将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徜徉在数学里,  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  徜徉在数学里,  让学
喏,他是你二哥,他張开双臂正好是180°。他可厉害了,你跟着他去寻找其他兄弟吧!
应该说,诗歌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诗人的面貌和他对世界形态的认知。如果承认诗歌的这种“干预”作用,那么诗歌对于诗人的“建构”也一定存在着一个“普遍法则”。不过,从一定意义上看,诗歌对于诗人的这种“建构”很难觅踪寻影。如此,反过来洞察诗人对于诗歌及其力量的问诘、分辨、想象或者践履就成为趋向这种“建构”的一条终南捷径。  诗歌是一束可见的“光”,对于它及其所蕴藏力量的企及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其实决定了诗人文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小时候就十分聪明。有一次,苏老爷想试试孙儿们的智力,把一篮果子挂在长竹竿的顶部,竖着竹竿,对孙儿们说:“不许爬高,不许用工具,谁能把篮子取下来?”只见小苏轼不慌不忙地把长竹竿插入院中的井里,轻而易举就取到了篮子。
实验日记:  我需要:  一些玉米粉  一把大汤勺  一个碗  用量杯准备好200毫升的水  一把木勺和一把茶匙  绿色的食物色素  我的做法:  1.我在碗里盛了10大汤勺的玉米粉,一次加入50毫升的水,搅拌,直到做出黏稠的面糊为止。然后,用木勺继续搅拌这团混合物。  2.接着,加2茶匙色素进去,面糊呈现出外星小绿人的可爱颜色。我继续搅拌,直到颜色均匀。  3.现在,需要勇气的时刻到了……我把手
3月6日  17:00:31  现在坐下来要写这篇数学博客了,我觉得自己还是非常激动。今天数学课上,我第一次感觉到数学是这么神奇,没想到从一年级起就学习的自然数,居然还有许多奥妙是我们不知道的。  刘老师先在黑板上从1写到20,然后问我们:“你们认识这些数吗?”  “哈哈,我们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啦。”姚力承还是第一次在数学课上这么大声回答问题。  “我还没上幼儿园就会数到一百了!”孙希航也不甘示弱
夏小姐拖着沉悶的心情慢慢地走远了,秋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了。秋姑娘吐气如兰,染红了枫叶。她摘下枫叶,在上面轻轻写字,委托秋风叔叔把信件传递给要冬眠的动物,提醒他们及时准备好过冬的粮食和被子,因为转眼的工夫,秋姑娘也要走了。  松鼠爸爸收到了秋姑娘的枫叶信,于是开始四处寻找食物。一天早上,松鼠爸爸在对面的那座大山上发现了一棵松树,上面结满了松果。松鼠爸爸兴奋地回到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的孩子们——
年度最后一次考试,本以为是万无一失,万万没想到还是有一个红叉叉。  胡图:唉,为什么离完美总差那么一点点?  爸爸:(拿過试卷)嗯,确实!不过,你这错得也太不应该了!  胡图:此话怎讲?  爸爸:我印象中你做过这道题。  胡图:那道题的三个田字格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长方形。  爸爸:噢,它们不一样。这里是一个正方形为单位“1”。
“吃早饭啰!”只见奶奶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煎饼。我急匆匆地坐下来,刚想拿起一个煎饼,妈妈却笑眯眯地拦住说:“别急,先让我考考你!”“小菜一碟,放马过来!”我胸有成竹地说。“那好,请仔细听!”妈妈不紧不慢地说,“煎饼沿直径对折后,在它的上面只能切三刀,你能切出五块到十三块吗?”  我灵机一动,哈,这好简单呀,顿时“唰唰唰”地拿出纸和笔,一眨眼就画出了三幅示意图。  我得意洋洋地给妈妈瞧,妈妈笑而不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