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的教育生活,都有自己的伊甸园。最惬意的时候,能感觉到自己轻轻的心跳,能呼吸到沁人心脾的空气,能清晰地记得那些细节和感动。我是个恋旧的人,回首,一次次地,擦拭着那明亮的教育情境,并以此温暖我的行程。
那是一所有二百多个孩子和十七八个老师的山村小学,三面环山,一条小河从校园的西侧缓缓流过,很简单的校园里,一棵芙蓉树摇曳着。
然而在最初,我并没有感觉到它的美,那些教育的艰涩,一次次把我推逼到难以呼吸的境地里。从最初的忙忙碌碌,到成为校长之后的束手无策,教育的痛随时都在,常常,我想自己并不是一个适合当老师的人。还记得,为了筹集微机款,我和同事一起到各村的领导家“化缘”。近乎是哀求,我们放下了为人师表的尊严,在领导面前强作笑颜。夜深了,我们走在崎岖的路上,不知道领导们到底会“赏几个钱”……还记得,有些蛮横无理的家长冲进学校来,要找老师的麻烦。还记得,各项教育检查一次次地突击而来,颇有“不查个底朝天,誓不罢休”的架势。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常常否定自己,否定我所在的教育,我知道这不是我要的教育生活。
感觉到痛,于是不甘这样的生活。学会挣扎,在每一天。面对不能改变的环境,我需要做的是学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奇怪得很,人所处的环境越恶劣,挣扎的欲望竟会越强烈,内心的声音会越坚定。我这种心境的改变,需要感谢刘良华老师,他的那句“一个好老师一定是始终保持一种挣扎的生命状态”,像黑暗里闪过的一道光,给我无穷的力量。
尝试着从繁杂的事务中挣脱出来,对每个孩子保持更多的善意。这样的转变,从一个微笑开始,从一次次的问候开始。我喜欢在校园里走走,围绕着那棵芙蓉树,踱步而行。“老师好!”纯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问候着,那声音是一种有温度的表达。
摸摸这个孩子的脸蛋,拍拍那个孩子的肩膀,抑或顽童般地和他们疯跑起来……在孩子们中间,我就是一个大孩子。那棵树下,我常是游戏的主角,孩子们原汁原味的地方腔调回响在整个校园。一个个跑远了,校园里像炸开了锅。我这个校长,微笑地看着,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那些矫健的身影告诉我:运动中的孩子最有魅力,喊叫、奔跑、追逐……也是最好的教育。
我成了“孩子王”,孩子们的小事儿也愿意跟我说,我的校长室渐渐成了孩子们的会议室。不用敲门,一个个就可以往里闯。“老师,他刚才扔垃圾了。”“老师,她不让我和他们一起玩。”……一天天,沉浸在这些孩子们的是是非非中,竟也乐此不疲了。有时,我是父母,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有时我是警察,和他们一起调查取证;有时我是法官,判决谁是谁非;有时我是保姆,擦眼泪,擤鼻涕,外加端水。
有领导对我说:“你这校长室也太不安静了,那些孩子怎么什么事情都找你呢!”我只会笑笑,他们怎么知道这其中的乐趣呢。若是把一件件事情都推到班主任那里,我是轻快了,可孩子的心还会聚在我这里吗?孩子们还会无拘无束地和我谈天说地吗?在校园里,最不能忽略的是孩子们,他们给予教师最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一直以为每一个学校都应该有个小舞台,阳光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还记得,学校的东侧是我们的乐园。每逢周一,升国旗结束,总有几个孩子上台去为大家表演。不怕幼稚,不怕简单,笑声里,我们见证一个个幸福的瞬间。老师们站在孩子们身后,目光如此深情,那是他们的骄傲啊,每一点每一滴都像花儿一样美好。胖胖的张同学吹得一手好萨克斯,眯着眼睛,陶醉状;电子琴才女吴迪小朋友镇定自若,一曲曲令人魂牵梦萦……那段日子,我一走进学校,就会有孩子围上来询问:“老师,这一周谁展示啊?”开始相信有期待的学校生活是甜蜜的。
从舞台想开去,我们的教育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个体验的机会。在体验中,孩子作为个体生命才会更张扬。以前听到的“学校处处是教育”,绝不仅仅是教师的说教,而更多的应是参与和体验。这样的想法,我把它写在我对面的黑板上,时时提醒着自己。
一个学校不要太大,能够彼此叫出名字就好。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正是让孩子们之间彼此交流,彼此认识,彼此了解的好机会。课间操,每一天都有十几个孩子上台去示范,一天一换,谁都有机会;少队执勤,每周都有新的队员出现,岗位轮换,都来当当值勤生;就是班里的课代表,也不是固定的……这一些做法,我想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是这所小学校的主人,我们彼此平等,我们彼此影响。
校园的中间有一棵芳龄十余载的芙蓉树。听说,是一位老校长在办公室门口栽下这棵树的,指头般粗的样子,没有指望能够长成怎样。而这倔强的树硬是扎下根去,吮吸着一旁小河里渗过来的水,一个劲儿地长啊长,十余年的光阴,出落成了学校里的一道风景。学校建教学楼那会儿,几位领导意欲把这棵树“解决”掉。不知哪来的勇气,我滔滔不绝说出一大堆的理由,硬生生把树留了下来。最后,整个校园的中央,就它一棵树,像一把巨型大伞,蔚为壮观。
你说,多奇妙啊,夏日的清晨,跨过一座石桥,校门未进,芙蓉花香已经扑面而来。转过一道弯,太阳正从东山照过来,那温存的光被芙蓉树拥抱成丝丝缕缕,投射在树下孩子们嬉戏的身影之上,我常常驻足,陶醉于这般的美景。课间里,大树下成了大家的乐园。漂亮的女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跳绳,丢沙包,把善意和幸福传递给每一个孩子;几位年长的男老师也抡起羽毛球拍,和孩子们“开战”。喜欢那个时候不可言说的情愫,流淌在心底间,温润无比。
记得那几个夏日的夜晚,我一个人守护整个校园。半夜时分,我起身去校园里巡视,会坐在芙蓉树下,坐很久,很久……与一棵树对话,不用语言,默默相守,静静相对,我喜欢这样的夜晚,喜欢这样的情境。月光皎洁,芙蓉静谧,我坐在那里,遇到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
孩子们毕业的时候,我的感慨不请自来:芙蓉花开,我的孩子们却要离开了……围聚在芙蓉树下,左边牵一个,右边拉一个,就坐在那树下的方凳上,我们一起回忆6年的过往。咔咔声响,毕业照片上的我们笑靥如花,而身后的那棵芙蓉树也正繁花似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芙蓉花开,孩子们也将远行,哀伤与祝福交织在一起。芙蓉树见证了这一切的一切。
怀念过去这些温馨的画面,心里会泛起阵阵暖意。是不是自己已经到了怀旧的年龄?还是这风牵惹了我的思绪?重温过去,或许才可以好好地享受当下,才可以从容地面对明天。没有教得最好的时候,那一幕幕是一种感觉,来过,并留下真实的感动。
我现在做的,能不能成为明天最美的回忆呢——我轻轻地问自己。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滩头小学)
责任编辑赵霭雯
那是一所有二百多个孩子和十七八个老师的山村小学,三面环山,一条小河从校园的西侧缓缓流过,很简单的校园里,一棵芙蓉树摇曳着。
然而在最初,我并没有感觉到它的美,那些教育的艰涩,一次次把我推逼到难以呼吸的境地里。从最初的忙忙碌碌,到成为校长之后的束手无策,教育的痛随时都在,常常,我想自己并不是一个适合当老师的人。还记得,为了筹集微机款,我和同事一起到各村的领导家“化缘”。近乎是哀求,我们放下了为人师表的尊严,在领导面前强作笑颜。夜深了,我们走在崎岖的路上,不知道领导们到底会“赏几个钱”……还记得,有些蛮横无理的家长冲进学校来,要找老师的麻烦。还记得,各项教育检查一次次地突击而来,颇有“不查个底朝天,誓不罢休”的架势。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常常否定自己,否定我所在的教育,我知道这不是我要的教育生活。
感觉到痛,于是不甘这样的生活。学会挣扎,在每一天。面对不能改变的环境,我需要做的是学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奇怪得很,人所处的环境越恶劣,挣扎的欲望竟会越强烈,内心的声音会越坚定。我这种心境的改变,需要感谢刘良华老师,他的那句“一个好老师一定是始终保持一种挣扎的生命状态”,像黑暗里闪过的一道光,给我无穷的力量。
尝试着从繁杂的事务中挣脱出来,对每个孩子保持更多的善意。这样的转变,从一个微笑开始,从一次次的问候开始。我喜欢在校园里走走,围绕着那棵芙蓉树,踱步而行。“老师好!”纯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问候着,那声音是一种有温度的表达。
摸摸这个孩子的脸蛋,拍拍那个孩子的肩膀,抑或顽童般地和他们疯跑起来……在孩子们中间,我就是一个大孩子。那棵树下,我常是游戏的主角,孩子们原汁原味的地方腔调回响在整个校园。一个个跑远了,校园里像炸开了锅。我这个校长,微笑地看着,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那些矫健的身影告诉我:运动中的孩子最有魅力,喊叫、奔跑、追逐……也是最好的教育。
我成了“孩子王”,孩子们的小事儿也愿意跟我说,我的校长室渐渐成了孩子们的会议室。不用敲门,一个个就可以往里闯。“老师,他刚才扔垃圾了。”“老师,她不让我和他们一起玩。”……一天天,沉浸在这些孩子们的是是非非中,竟也乐此不疲了。有时,我是父母,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有时我是警察,和他们一起调查取证;有时我是法官,判决谁是谁非;有时我是保姆,擦眼泪,擤鼻涕,外加端水。
有领导对我说:“你这校长室也太不安静了,那些孩子怎么什么事情都找你呢!”我只会笑笑,他们怎么知道这其中的乐趣呢。若是把一件件事情都推到班主任那里,我是轻快了,可孩子的心还会聚在我这里吗?孩子们还会无拘无束地和我谈天说地吗?在校园里,最不能忽略的是孩子们,他们给予教师最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一直以为每一个学校都应该有个小舞台,阳光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还记得,学校的东侧是我们的乐园。每逢周一,升国旗结束,总有几个孩子上台去为大家表演。不怕幼稚,不怕简单,笑声里,我们见证一个个幸福的瞬间。老师们站在孩子们身后,目光如此深情,那是他们的骄傲啊,每一点每一滴都像花儿一样美好。胖胖的张同学吹得一手好萨克斯,眯着眼睛,陶醉状;电子琴才女吴迪小朋友镇定自若,一曲曲令人魂牵梦萦……那段日子,我一走进学校,就会有孩子围上来询问:“老师,这一周谁展示啊?”开始相信有期待的学校生活是甜蜜的。
从舞台想开去,我们的教育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个体验的机会。在体验中,孩子作为个体生命才会更张扬。以前听到的“学校处处是教育”,绝不仅仅是教师的说教,而更多的应是参与和体验。这样的想法,我把它写在我对面的黑板上,时时提醒着自己。
一个学校不要太大,能够彼此叫出名字就好。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正是让孩子们之间彼此交流,彼此认识,彼此了解的好机会。课间操,每一天都有十几个孩子上台去示范,一天一换,谁都有机会;少队执勤,每周都有新的队员出现,岗位轮换,都来当当值勤生;就是班里的课代表,也不是固定的……这一些做法,我想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是这所小学校的主人,我们彼此平等,我们彼此影响。
校园的中间有一棵芳龄十余载的芙蓉树。听说,是一位老校长在办公室门口栽下这棵树的,指头般粗的样子,没有指望能够长成怎样。而这倔强的树硬是扎下根去,吮吸着一旁小河里渗过来的水,一个劲儿地长啊长,十余年的光阴,出落成了学校里的一道风景。学校建教学楼那会儿,几位领导意欲把这棵树“解决”掉。不知哪来的勇气,我滔滔不绝说出一大堆的理由,硬生生把树留了下来。最后,整个校园的中央,就它一棵树,像一把巨型大伞,蔚为壮观。
你说,多奇妙啊,夏日的清晨,跨过一座石桥,校门未进,芙蓉花香已经扑面而来。转过一道弯,太阳正从东山照过来,那温存的光被芙蓉树拥抱成丝丝缕缕,投射在树下孩子们嬉戏的身影之上,我常常驻足,陶醉于这般的美景。课间里,大树下成了大家的乐园。漂亮的女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跳绳,丢沙包,把善意和幸福传递给每一个孩子;几位年长的男老师也抡起羽毛球拍,和孩子们“开战”。喜欢那个时候不可言说的情愫,流淌在心底间,温润无比。
记得那几个夏日的夜晚,我一个人守护整个校园。半夜时分,我起身去校园里巡视,会坐在芙蓉树下,坐很久,很久……与一棵树对话,不用语言,默默相守,静静相对,我喜欢这样的夜晚,喜欢这样的情境。月光皎洁,芙蓉静谧,我坐在那里,遇到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
孩子们毕业的时候,我的感慨不请自来:芙蓉花开,我的孩子们却要离开了……围聚在芙蓉树下,左边牵一个,右边拉一个,就坐在那树下的方凳上,我们一起回忆6年的过往。咔咔声响,毕业照片上的我们笑靥如花,而身后的那棵芙蓉树也正繁花似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芙蓉花开,孩子们也将远行,哀伤与祝福交织在一起。芙蓉树见证了这一切的一切。
怀念过去这些温馨的画面,心里会泛起阵阵暖意。是不是自己已经到了怀旧的年龄?还是这风牵惹了我的思绪?重温过去,或许才可以好好地享受当下,才可以从容地面对明天。没有教得最好的时候,那一幕幕是一种感觉,来过,并留下真实的感动。
我现在做的,能不能成为明天最美的回忆呢——我轻轻地问自己。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滩头小学)
责任编辑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