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蕲春县檀林镇裴围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是省定特困村,“村部破房子、集体空壳子、田里乱石子、群众穷汉子”,欠银行、信用社外债高达30多万元。
为了改变裴围村贫穷落后的面貌,1992年,镇党委找到了我,想让我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但是此时我在镇办企业的一个商店当经理,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听说要我放弃“发财梦”,回去当“穷支书”,说实话,我心里头有些犹豫。“一个人富不算富嘛,大家伙可指望着你带领他们一起发财致富奔小康哩!”面对镇委书记的“软磨硬泡”,我仔细思索后,最终还是答应了。
“我有一个梦想:早日让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城市般的生活。”1992年10月,在刚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我面对全村党员动情地“表态”。如今,20年过去,昔日贫困落后的裴围村进入到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行列,农民收入倍增,村容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尽管20年来的创业发展之路布满荆棘,但我很是欣慰:“总算没辜负乡亲们的期望,也基本实现了我的梦想。”
裴围村位置偏僻,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要致富,先修路。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通连接山外的公路。那段时间,我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四处“化缘”,经常早上5点钟就起床摸黑去赶县城的班车,辗转于县直各单位和同学、朋友家中。为了一笔6万元的项目资金,有一个单位我先后跑了9次。项目争取来了,我又一心扑在工地上,几次晕倒在施工现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资金不足、施工方多次停工的困难情况下,我带头拿出个人办砖厂的流动资金5万元,投入60万元用不到6个月的时间修通了全长2.3公里的水泥路,此后又投入55万元修建了裴围大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这也是我“富民强村梦”的“序曲”。
路通了,就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我决心先从发展村办企业入手。经过多方努力,1995年,我创办了全镇第一家村办企业预制板厂,安排了十几名劳动力就业,也为村级发展积蓄了后劲。到1996年底,预制厂上缴国家税收2万多元,裴围村集体也一举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达到了全镇中等水平。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2003年,我被武汉协和医院诊断为双肾衰竭,最终做了肾移植手术。在住院期间,正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好,我不得不多次在病床上安排村里的工作,最终使全村的税改工作成为全镇标准最高、群众最满意的村之一。出院后,我没有听从专家的建议在家休养,而是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做肾移植手术要抗排异反应,每年需要药费2万余元,每天要服用抗排药,必须忍受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为此,我经常怀揣着药物跑项目、争资金。努力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裴围村建起了自来水厂,新建了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提速。
为了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通过实地考察,我决定带领村民发展茶叶产业,念好“茶叶经”。然而就在茶叶基地建设的关键时期,2010年9月10日,我在去县城办事归来的途中遭遇车祸,右脚小腿骨折,在县城住院20多天。为了不使工地停工,我先后在医院召开了5次村干会,安排布置工作。没等腿伤痊愈,我就想要出院,“老陈,你真是不要命了啊?”老伴心疼我,说什么也不同意我出院。我第一次冲老伴发火了:“村民还没有完全脱贫致富,我怎么能睡在这里享清福!”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我“顺利出院”了。我拄著拐杖到英山联系茶苗,一瘸一拐地到蕲春县移民局寻求项目扶持。3个多月后,占地200亩的茶叶基地初具雏形。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如今全村茶叶面积已达到250亩,解决了40多人就业,今年茶叶基地的收入突破45万元,已经成为裴围村的支柱产业。
路修通了,产业发展壮大了,群众的日子殷实起来了,裴围村也日渐成为蕲春县颇具影响力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多次荣获全镇十强村、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我本人也连年被蕲春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我当选为县人大代表。现在我的梦还没醒哩,我想在有生之年大干一番,搞好乡村生态游,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富足。
为了改变裴围村贫穷落后的面貌,1992年,镇党委找到了我,想让我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但是此时我在镇办企业的一个商店当经理,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听说要我放弃“发财梦”,回去当“穷支书”,说实话,我心里头有些犹豫。“一个人富不算富嘛,大家伙可指望着你带领他们一起发财致富奔小康哩!”面对镇委书记的“软磨硬泡”,我仔细思索后,最终还是答应了。
“我有一个梦想:早日让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城市般的生活。”1992年10月,在刚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我面对全村党员动情地“表态”。如今,20年过去,昔日贫困落后的裴围村进入到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行列,农民收入倍增,村容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尽管20年来的创业发展之路布满荆棘,但我很是欣慰:“总算没辜负乡亲们的期望,也基本实现了我的梦想。”
裴围村位置偏僻,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要致富,先修路。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通连接山外的公路。那段时间,我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四处“化缘”,经常早上5点钟就起床摸黑去赶县城的班车,辗转于县直各单位和同学、朋友家中。为了一笔6万元的项目资金,有一个单位我先后跑了9次。项目争取来了,我又一心扑在工地上,几次晕倒在施工现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资金不足、施工方多次停工的困难情况下,我带头拿出个人办砖厂的流动资金5万元,投入60万元用不到6个月的时间修通了全长2.3公里的水泥路,此后又投入55万元修建了裴围大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这也是我“富民强村梦”的“序曲”。
路通了,就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我决心先从发展村办企业入手。经过多方努力,1995年,我创办了全镇第一家村办企业预制板厂,安排了十几名劳动力就业,也为村级发展积蓄了后劲。到1996年底,预制厂上缴国家税收2万多元,裴围村集体也一举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达到了全镇中等水平。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2003年,我被武汉协和医院诊断为双肾衰竭,最终做了肾移植手术。在住院期间,正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好,我不得不多次在病床上安排村里的工作,最终使全村的税改工作成为全镇标准最高、群众最满意的村之一。出院后,我没有听从专家的建议在家休养,而是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做肾移植手术要抗排异反应,每年需要药费2万余元,每天要服用抗排药,必须忍受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为此,我经常怀揣着药物跑项目、争资金。努力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裴围村建起了自来水厂,新建了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提速。
为了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通过实地考察,我决定带领村民发展茶叶产业,念好“茶叶经”。然而就在茶叶基地建设的关键时期,2010年9月10日,我在去县城办事归来的途中遭遇车祸,右脚小腿骨折,在县城住院20多天。为了不使工地停工,我先后在医院召开了5次村干会,安排布置工作。没等腿伤痊愈,我就想要出院,“老陈,你真是不要命了啊?”老伴心疼我,说什么也不同意我出院。我第一次冲老伴发火了:“村民还没有完全脱贫致富,我怎么能睡在这里享清福!”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我“顺利出院”了。我拄著拐杖到英山联系茶苗,一瘸一拐地到蕲春县移民局寻求项目扶持。3个多月后,占地200亩的茶叶基地初具雏形。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如今全村茶叶面积已达到250亩,解决了40多人就业,今年茶叶基地的收入突破45万元,已经成为裴围村的支柱产业。
路修通了,产业发展壮大了,群众的日子殷实起来了,裴围村也日渐成为蕲春县颇具影响力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多次荣获全镇十强村、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我本人也连年被蕲春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我当选为县人大代表。现在我的梦还没醒哩,我想在有生之年大干一番,搞好乡村生态游,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