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仁,一座美丽而幽静的江南千年古镇,保持了宋代遗风,明清特色。众多的庙宇、祠堂、古戏台、牌坊、药铺、店房、桥梁、池塘、水井等自然乡镇的公用传统建筑,大片的江南传统民居,共同构成了崇仁镇的古典特色。一脉秀水婀娜地穿镇而过,温婉柔润中带来无限灵动。有山有水,藏风纳气,耕读传家,家学远源;恍兮惚兮中有千年的宋韵唐音流过。
棋盘格局的古老街巷
崇仁原名杏花村,据说晚唐著名诗人杜牧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指的这里。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其地为崇仁。镇内以玉山公祠为中心,完整地保留了一百多座台门建筑,各台门既各自独立,又以跨街楼廊相连接,体现了先辈“分户合族”的传统观念。许多台门用跨街楼钩连,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
古镇东西方向有上、下直街,南北方向有后军家路、石马路、横街官路、下横路,分别与直街相连,形成一竖四横的棋盘格局。如此布局让人不由得想起崇仁底蕴深厚的围棋文化。传说光绪年间,崇仁有围棋五虎。清末,上海围棋名手潘朗东设擂杭州,被崇仁五虎之首的沈守庚击败。民国时,又有一个上海名手在杭州摆擂,崇仁新五虎的裘忱法,又大胜对手。当然,最令崇仁人骄傲的就是咱们的国手马晓春,马晓春祖籍崇仁。一颗颗卵石铺就一条条巷道,精致古雅,布满了人迹的味道,如一枚枚棋子弈出一方水土一方人生。巷道深深,迂回曲折,七拐八扭,别有情趣。最喜欢巷子的转角,每个转角都是一幕风景,转角之后再回眸经过的巷子,又可以看出另一番风景来。穿巷转角地在窄巷的迷宫里流连,循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漫游,浏览着两旁的房子,仿佛迷失在千百年前深巷老宅的悠远回忆中。传统的明清建筑以沉静的方式展现自我,毫不喧哗。民居外观庄重典雅,青砖灰瓦,山墙高耸。但是走近细看,江南的秀雅却在每一个细节中充分地展现出来,照墙、马头墙、屋檐、隔断的砖雕;门框、楼窗、牌坊、柱础、井栏的石雕:梁、枋、斗拱、隔扇、雀替、窗棂、藻井的木雕,皆精致华美。各种花乌虫鱼、吉祥动物、人物山水、传奇故事、神话仙迹等,细腻动人,栩栩如生。每一幢房子都让主人铸就成自己的个性。一栋一栋的楼房慢慢地看,细细地品味,有一种细嚼细品的精彩。或者抬头看看一座座跨街楼廊,想象相互贯通的廊楼是怎样把一份亲情、乡情扯得细密悠长;或者让自己的视线停留在老台门角落一丛怒放的菊花里,以及像菊花一样的老太太的笑脸上;我以这样的方式接近古镇,在温暖的秋阳中感受着古镇的迷人风韵。
古风洋溢的商业街,各种卖土特产的店家比邻而立,令人目不暇接。一排排的木板门,高高的门槛,显出苍老,可这样的苍老是入眼的:有肩挑手提来赶市的乡人,有买菜回来站在街角拉家常的居民,来往穿梭的人们融洽地舞动着生活中的种种。看着小街的鸡、狗、打闹的孩子,一股古老的情怀,淳朴的民风,荡然而生。置身于这样一幅迷人的美景中,只需要一点小小的想象力,思绪就能够完全地回到明清时期的景象。
玉山公祠的家族神话
耕读传家的乡风令崇仁这个古镇代有才人峥嵘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南宋以来,就出了不少人才,单裘氏一族,就有4个进士,38名举人,仕宦者几十人。家族的记忆常常用祠堂这个符号来书写。崇仁裘氏一脉始于玉山公。这座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的古祠堂面积948平方米,基本上保持三进三出的格局,是裘氏先祖玉山公建造。玉山公字佩,号玉山,附贡生,敕赠儒林郎,生于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玉山公一生勤俭持家,待人仁厚,乐善好施,娶有五房妻室,生五子六女。在世时玉山公广做善事,荒年施米赈粥救济灾民,出资修棺木建义冢,安葬无钱贫民,广为人所称道。玉山公活了89岁,80高龄时还好学不倦,拄着拐杖诵读诗文。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互敬互爱,他给五个儿子建造了五座骑楼相连的台门。
祠堂翘檐斗拱,白墙黑瓦,光是一大片屋宇相连,就透出一种森然大气的气象。金黄的阳光叮叮当当地落在黑黝黝的瓦片上熠熠闪光,房脊上雕的双龙似欲乘风起飞。迎面是飞檐的照壁,壁上一对一雌一雄砖雕狮子精巧灵动,用一脸灿烂接受阳光的抚爱。照壁下的青石长条盆景架上花木葱茏。绕过照壁,便是前厅的一排雕花门组成的门墙,窗户上镂空雕刻着的窗花,温婉柔润中透露出古色古香。壁上有着精美的灰塑,左边是《西厢记》人物,右边是几个威风凛凛的武将,皆细腻传神,栩栩如生。正碰上电视台的人在拍灰塑,申报非物质遗产。廊下木雕的雀替、牛腿都完整地保持着旧貌。门口还摆放着一对石戏箱,这在别处是没有的,和里面正厅廊下的一对石鼓相互呼应,反映了越乡戏曲文化的源远流长。
走入门内,整个祠堂屋架构筑均采用穿斗式,彻上露明造,柱下用石质柱础,石质柱础均作雕饰,防潮防霉:柱桁为圆形,搁棚有方、圆两种,二层铺设楼板:出檐深远,用挑檐枋,施挑檐梁和牛腿,屋顶坡度平缓,用木椽,盖小青瓦。我是读不懂明清建筑的诸多精妙玄奥的,只能在一个个美丽的细节前瞠目结舌,频频惊艳。前厅是戏台,戏台的藻井、廊柱、柱础、牛腿、雀替都美轮美奂,屋顶的瓦将军左边塑着哪吒,右边塑着杨戬和啸天犬,中间还有砖雕的福禄寿,尤其是牛腿,整个的镂空木雕,是不能打样雕刻的,须得工匠成竹在胸,一气呵成,显示出精湛的技艺。戏台下闲置着一副石捣臼,一副石磨,让人一下子回味起农耕时代的种种生活情趣。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个越剧伶人,一个叫马潮水的人,他创办了越剧史上的第一个男科班。15岁开始“唱书”生涯,作为崇仁人的他是否在这里的戏台上娱乐过乡亲?
天井打扫得很干净,用鹅卵石铺出蝙蝠、双鱼、花瓶、花卉等吉祥图案,左右各有厢房,铺着大块的青石板,廊楼下关于玉山公的文字介绍和某些大人物参观后的巨幅照片今昔对比着。环顾四周,随处可见雕刻精美、寓意吉祥的花纹;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应有尽有,精美绝伦。众多的人物、山水、禽鸟刻画入微,布局奇巧,越品越有味儿,简单的,构图简单,线条简单,没什么场面,只是人物的某个细节,但意蕴情趣却更见功力更有味道,灵感的火花里透着沉厚的艺术积淀。天井里还放着两口硕大的太平缸,紫砂烧制,缸上青苔点点,塑有大象、青蛙等,一缸上书“一片冰心”,另一缸上书“一天水色”。大缸设计巧妙,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过满便会从蛙嘴里溢出。据同行的文化站长介绍,现在已经很难烧制出这样工艺精美、面积巨大的缸了。
整座祠堂建造用料精良,正厅廊柱更为高大恢宏,气度不凡,梁、椽、柱之间十分整洁,没有丝毫蛛丝灰尘,据说建造时就加了硫磺等材料,经过了特殊处理。正厅廊下的青石台阶,被屋檐的滴水打出了一个个一寸见方的润圆,见证着这滴水石穿般的岁月。
穿过中天井、后天井,就来到后厅。后厅以前是 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特别幽静,现在是阅览室,厅中放一张长案桌,两旁几张太师椅,就可以坐下清净地阅读了。厅堂的上位变成了紫砂工艺的陈列架,各式紫砂壶、人物、动物千姿百态,令人赞叹。左边还开辟了一间民间文化如崇仁舞狮、大头荷等道具陈列室。值得一提的是,后天井廊下牛腿上的木雕,不光工艺精美,而且其内容十分有教育意义。右边分别是愚公移山、济公助人、三娘教子、真假猴王、司马光砸缸等,教人坚韧不拔,助人为乐,明辨是非,智勇皆备等美德。左边则是薛平贵回窑、路边施茶、归乡看父、锄地耕作、泼水浮球、洒扫庭除等各个场景,蕴含着情、义、孝、勤、慧、俭几种教义,人物个个形神兼备,细致传神。尤其是表现“节俭”,竟然通过正在洒扫的一把光秃的扫帚来体现,极具匠心。那一刻寂静无声,我伸出双手触摸着雕花木板上斑驳的旧痕,指与缝契合,历史中沧桑的故事仿佛点点滴滴地印在指间。
台门里静默的灵魂
到了崇仁不能不去看的还有几个著名的台门:朝北台门、老屋台门、静轩台门、百乌台门、八字台门、恒济台门、敬承书房等。台门最典型的是大多数用石门槛、石门框,因此经久耐用,保存完好。每座台门各有特色,各有传奇,台门内相似的烟火生活串起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又赋予了台门不同的品性。它们就像一个个静默的灵魂架构起古镇的前世今生。就如敬承书房是以前裘氏子孙启蒙求知的地方,院落精致,紧凑,虽少了玉山公祠的恢宏,却又添了些许儒雅与清朗,书香之气自那些敞开的窗棂中流淌,汇入潺潺的溪滩江,潜流进剡溪几百里的绵延里,书墨淡雅的香汁润泽了整个古镇,甚至整个江南。
古镇还星罗棋布着老井无数,石做的井栏打制成各种形状,有方有圆,还有六边形的,井水清冽,冬暖夏凉。冬天,井内水气蒸腾,井水温润。一到夏天却清冽彻骨,镇里人常在水井中放一个西瓜,提上来后,西瓜透着井水的沁冽,咬一口,那瓜好像不是在嘴里而是与身体中的每一根神经亲密接触,那清凉的感觉神秘地游走,抵达指尖、足尖,喊醒每一个细胞,人仿佛变成了一个透明的器皿,被灌满了那鲜红的透着山泉般清凉的汁液。我学着镇人从古井里打一桶清冽的井水,洗濯了满身的风尘。立即有老人从旁递过毛巾擦手,慈祥的笑脸像台门斑驳的粉墙,胸中顿时涌出一股暖流由,心窝一直抵达记忆深处。
触摸古镇也许只能在零散的印象中感受着千百年崇仁的风云变幻,在抚摩细节中一点点扩展着关于崇仁明天的想象。
TIPS
·交通 从嵊州经过崇仁的班车每天大概有38辆左右,在嵊州西站上车每隔6分钟就有一趟班车,票价6元,20分钟可到。
·食宿 崇仁古镇内有很多旅馆,也可以住在嵊州市区。
·美食 嵊州小吃很多,比较有名的有:嵊州小笼馒头、炒年糕、笋干菜榨面等。在崇仁可以买点溪滩榨面、西青豆腐皮、桂岩雾尖茶叶等当地土特产品。
其它 紧邻崇仁有一个浙江温泉湖国际度假旅游区。温泉常年润洽,水土得天独厚,生态良好,山环水绕。泉眼密集,泉口气泡滚滚,热气腾腾。主要有温泉小镇、森林浴场、温泉客栈、康疗中心、悬崖瀑布等活动项目与景观设施。
棋盘格局的古老街巷
崇仁原名杏花村,据说晚唐著名诗人杜牧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指的这里。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其地为崇仁。镇内以玉山公祠为中心,完整地保留了一百多座台门建筑,各台门既各自独立,又以跨街楼廊相连接,体现了先辈“分户合族”的传统观念。许多台门用跨街楼钩连,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
古镇东西方向有上、下直街,南北方向有后军家路、石马路、横街官路、下横路,分别与直街相连,形成一竖四横的棋盘格局。如此布局让人不由得想起崇仁底蕴深厚的围棋文化。传说光绪年间,崇仁有围棋五虎。清末,上海围棋名手潘朗东设擂杭州,被崇仁五虎之首的沈守庚击败。民国时,又有一个上海名手在杭州摆擂,崇仁新五虎的裘忱法,又大胜对手。当然,最令崇仁人骄傲的就是咱们的国手马晓春,马晓春祖籍崇仁。一颗颗卵石铺就一条条巷道,精致古雅,布满了人迹的味道,如一枚枚棋子弈出一方水土一方人生。巷道深深,迂回曲折,七拐八扭,别有情趣。最喜欢巷子的转角,每个转角都是一幕风景,转角之后再回眸经过的巷子,又可以看出另一番风景来。穿巷转角地在窄巷的迷宫里流连,循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漫游,浏览着两旁的房子,仿佛迷失在千百年前深巷老宅的悠远回忆中。传统的明清建筑以沉静的方式展现自我,毫不喧哗。民居外观庄重典雅,青砖灰瓦,山墙高耸。但是走近细看,江南的秀雅却在每一个细节中充分地展现出来,照墙、马头墙、屋檐、隔断的砖雕;门框、楼窗、牌坊、柱础、井栏的石雕:梁、枋、斗拱、隔扇、雀替、窗棂、藻井的木雕,皆精致华美。各种花乌虫鱼、吉祥动物、人物山水、传奇故事、神话仙迹等,细腻动人,栩栩如生。每一幢房子都让主人铸就成自己的个性。一栋一栋的楼房慢慢地看,细细地品味,有一种细嚼细品的精彩。或者抬头看看一座座跨街楼廊,想象相互贯通的廊楼是怎样把一份亲情、乡情扯得细密悠长;或者让自己的视线停留在老台门角落一丛怒放的菊花里,以及像菊花一样的老太太的笑脸上;我以这样的方式接近古镇,在温暖的秋阳中感受着古镇的迷人风韵。
古风洋溢的商业街,各种卖土特产的店家比邻而立,令人目不暇接。一排排的木板门,高高的门槛,显出苍老,可这样的苍老是入眼的:有肩挑手提来赶市的乡人,有买菜回来站在街角拉家常的居民,来往穿梭的人们融洽地舞动着生活中的种种。看着小街的鸡、狗、打闹的孩子,一股古老的情怀,淳朴的民风,荡然而生。置身于这样一幅迷人的美景中,只需要一点小小的想象力,思绪就能够完全地回到明清时期的景象。
玉山公祠的家族神话
耕读传家的乡风令崇仁这个古镇代有才人峥嵘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南宋以来,就出了不少人才,单裘氏一族,就有4个进士,38名举人,仕宦者几十人。家族的记忆常常用祠堂这个符号来书写。崇仁裘氏一脉始于玉山公。这座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的古祠堂面积948平方米,基本上保持三进三出的格局,是裘氏先祖玉山公建造。玉山公字佩,号玉山,附贡生,敕赠儒林郎,生于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玉山公一生勤俭持家,待人仁厚,乐善好施,娶有五房妻室,生五子六女。在世时玉山公广做善事,荒年施米赈粥救济灾民,出资修棺木建义冢,安葬无钱贫民,广为人所称道。玉山公活了89岁,80高龄时还好学不倦,拄着拐杖诵读诗文。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互敬互爱,他给五个儿子建造了五座骑楼相连的台门。
祠堂翘檐斗拱,白墙黑瓦,光是一大片屋宇相连,就透出一种森然大气的气象。金黄的阳光叮叮当当地落在黑黝黝的瓦片上熠熠闪光,房脊上雕的双龙似欲乘风起飞。迎面是飞檐的照壁,壁上一对一雌一雄砖雕狮子精巧灵动,用一脸灿烂接受阳光的抚爱。照壁下的青石长条盆景架上花木葱茏。绕过照壁,便是前厅的一排雕花门组成的门墙,窗户上镂空雕刻着的窗花,温婉柔润中透露出古色古香。壁上有着精美的灰塑,左边是《西厢记》人物,右边是几个威风凛凛的武将,皆细腻传神,栩栩如生。正碰上电视台的人在拍灰塑,申报非物质遗产。廊下木雕的雀替、牛腿都完整地保持着旧貌。门口还摆放着一对石戏箱,这在别处是没有的,和里面正厅廊下的一对石鼓相互呼应,反映了越乡戏曲文化的源远流长。
走入门内,整个祠堂屋架构筑均采用穿斗式,彻上露明造,柱下用石质柱础,石质柱础均作雕饰,防潮防霉:柱桁为圆形,搁棚有方、圆两种,二层铺设楼板:出檐深远,用挑檐枋,施挑檐梁和牛腿,屋顶坡度平缓,用木椽,盖小青瓦。我是读不懂明清建筑的诸多精妙玄奥的,只能在一个个美丽的细节前瞠目结舌,频频惊艳。前厅是戏台,戏台的藻井、廊柱、柱础、牛腿、雀替都美轮美奂,屋顶的瓦将军左边塑着哪吒,右边塑着杨戬和啸天犬,中间还有砖雕的福禄寿,尤其是牛腿,整个的镂空木雕,是不能打样雕刻的,须得工匠成竹在胸,一气呵成,显示出精湛的技艺。戏台下闲置着一副石捣臼,一副石磨,让人一下子回味起农耕时代的种种生活情趣。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个越剧伶人,一个叫马潮水的人,他创办了越剧史上的第一个男科班。15岁开始“唱书”生涯,作为崇仁人的他是否在这里的戏台上娱乐过乡亲?
天井打扫得很干净,用鹅卵石铺出蝙蝠、双鱼、花瓶、花卉等吉祥图案,左右各有厢房,铺着大块的青石板,廊楼下关于玉山公的文字介绍和某些大人物参观后的巨幅照片今昔对比着。环顾四周,随处可见雕刻精美、寓意吉祥的花纹;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应有尽有,精美绝伦。众多的人物、山水、禽鸟刻画入微,布局奇巧,越品越有味儿,简单的,构图简单,线条简单,没什么场面,只是人物的某个细节,但意蕴情趣却更见功力更有味道,灵感的火花里透着沉厚的艺术积淀。天井里还放着两口硕大的太平缸,紫砂烧制,缸上青苔点点,塑有大象、青蛙等,一缸上书“一片冰心”,另一缸上书“一天水色”。大缸设计巧妙,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过满便会从蛙嘴里溢出。据同行的文化站长介绍,现在已经很难烧制出这样工艺精美、面积巨大的缸了。
整座祠堂建造用料精良,正厅廊柱更为高大恢宏,气度不凡,梁、椽、柱之间十分整洁,没有丝毫蛛丝灰尘,据说建造时就加了硫磺等材料,经过了特殊处理。正厅廊下的青石台阶,被屋檐的滴水打出了一个个一寸见方的润圆,见证着这滴水石穿般的岁月。
穿过中天井、后天井,就来到后厅。后厅以前是 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特别幽静,现在是阅览室,厅中放一张长案桌,两旁几张太师椅,就可以坐下清净地阅读了。厅堂的上位变成了紫砂工艺的陈列架,各式紫砂壶、人物、动物千姿百态,令人赞叹。左边还开辟了一间民间文化如崇仁舞狮、大头荷等道具陈列室。值得一提的是,后天井廊下牛腿上的木雕,不光工艺精美,而且其内容十分有教育意义。右边分别是愚公移山、济公助人、三娘教子、真假猴王、司马光砸缸等,教人坚韧不拔,助人为乐,明辨是非,智勇皆备等美德。左边则是薛平贵回窑、路边施茶、归乡看父、锄地耕作、泼水浮球、洒扫庭除等各个场景,蕴含着情、义、孝、勤、慧、俭几种教义,人物个个形神兼备,细致传神。尤其是表现“节俭”,竟然通过正在洒扫的一把光秃的扫帚来体现,极具匠心。那一刻寂静无声,我伸出双手触摸着雕花木板上斑驳的旧痕,指与缝契合,历史中沧桑的故事仿佛点点滴滴地印在指间。
台门里静默的灵魂
到了崇仁不能不去看的还有几个著名的台门:朝北台门、老屋台门、静轩台门、百乌台门、八字台门、恒济台门、敬承书房等。台门最典型的是大多数用石门槛、石门框,因此经久耐用,保存完好。每座台门各有特色,各有传奇,台门内相似的烟火生活串起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又赋予了台门不同的品性。它们就像一个个静默的灵魂架构起古镇的前世今生。就如敬承书房是以前裘氏子孙启蒙求知的地方,院落精致,紧凑,虽少了玉山公祠的恢宏,却又添了些许儒雅与清朗,书香之气自那些敞开的窗棂中流淌,汇入潺潺的溪滩江,潜流进剡溪几百里的绵延里,书墨淡雅的香汁润泽了整个古镇,甚至整个江南。
古镇还星罗棋布着老井无数,石做的井栏打制成各种形状,有方有圆,还有六边形的,井水清冽,冬暖夏凉。冬天,井内水气蒸腾,井水温润。一到夏天却清冽彻骨,镇里人常在水井中放一个西瓜,提上来后,西瓜透着井水的沁冽,咬一口,那瓜好像不是在嘴里而是与身体中的每一根神经亲密接触,那清凉的感觉神秘地游走,抵达指尖、足尖,喊醒每一个细胞,人仿佛变成了一个透明的器皿,被灌满了那鲜红的透着山泉般清凉的汁液。我学着镇人从古井里打一桶清冽的井水,洗濯了满身的风尘。立即有老人从旁递过毛巾擦手,慈祥的笑脸像台门斑驳的粉墙,胸中顿时涌出一股暖流由,心窝一直抵达记忆深处。
触摸古镇也许只能在零散的印象中感受着千百年崇仁的风云变幻,在抚摩细节中一点点扩展着关于崇仁明天的想象。
TIPS
·交通 从嵊州经过崇仁的班车每天大概有38辆左右,在嵊州西站上车每隔6分钟就有一趟班车,票价6元,20分钟可到。
·食宿 崇仁古镇内有很多旅馆,也可以住在嵊州市区。
·美食 嵊州小吃很多,比较有名的有:嵊州小笼馒头、炒年糕、笋干菜榨面等。在崇仁可以买点溪滩榨面、西青豆腐皮、桂岩雾尖茶叶等当地土特产品。
其它 紧邻崇仁有一个浙江温泉湖国际度假旅游区。温泉常年润洽,水土得天独厚,生态良好,山环水绕。泉眼密集,泉口气泡滚滚,热气腾腾。主要有温泉小镇、森林浴场、温泉客栈、康疗中心、悬崖瀑布等活动项目与景观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