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 :语文建设·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1]统编本教材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一,识字课程内容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意义,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其二,所编排的识字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的识字学习与今后的语文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统编本教材为例,就小学识字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一、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缺失
  受传统识字教学形式的囿限,许多教师多从汉字的音、形、义三个维度分析和讲解汉字。如教学“水”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反复念读该字,其次是对该字正音,最后分析字形(包括该字的结构、组件、组词等)。这种识字教学的弊端在于学生的识字效率低下,更严重的是肢解了汉字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识字课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学生的识字能力依然不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识字教学中,尽管我们反复提醒学生要注意字形的结构和特点,但学生在书写时仍频频出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会认”与“会写”已经作了明确要求,提出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2]可见,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只要求其能够认识,并不要求其会默写。但实际情况是,不少教师为提高学生的识字量,采用同一标准衡量“认识”和“学会”,对学生进行“大剂量”的教学灌输,将原本只求认识不求会写的汉字强行灌输给学生。我们看到,长期以来,枯燥繁复的识字模式不仅使教师难以开拓新的识字途径,滞留于原有的狭小天地,更打击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消磨了他们的识字兴趣。必須承认,指导学生对汉字进行反复研读和抄写,或多或少都能够帮助其进行读写和识记,但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识字规律来看,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科学。
  如果我们回到课标,就会发现:“少写”的目的是“多认”。但需要注意的是,“多认”并非单纯追求高识字量,而是引导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识字量的优势,激发学生对汉字本身的兴趣,进而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认为,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避免对目标进行过多的人为解读,因为目标只是一种外在的存在,浮于形式的目标解读又无意间增加了教师的额外负担,可谓得不偿失。实际上,我们只需领会课标精神,落实课标精神,就能在识字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其独有的音、形、义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任何文字。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寄望于学生对汉字体系有所领悟,但识字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又必须契合儿童识字的规律。所谓“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3]如果汉字教学跳不出音、形、义三维解读的桎梏,那么,汉字教学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和成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口号也只能流于空谈。
  此外,急功近利,片面追求识字效率等工具性思想都制约着优秀传统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传承。可以看出,识字教学的效果不是教师和学生单方面起作用,而是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识字教学除了必须重视学生的识字规律外,还要创设各种情境,利用各种“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找到一条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迫在眉睫。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做法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两面性: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对于学科而言,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对于文化而言,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蕴含着厚重的人文底蕴和民族情怀。我们认为,统编本教材的编排既体现了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又关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教材更在编写布局上下足了功夫,努力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翻阅统编本教材,不难发现,其在识字教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量增加传统蒙学内容
  从西周时的《史籀篇》,到秦汉时《急就篇》等识字读本,再到对后世影响甚深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古代蒙学教材在编写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大量采用韵语的方式,使之“谐于唇吻”。低年段学生正处于知识习得的黄金时期,如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科学地编排教学内容呢?统编本教材通过借鉴古代蒙学读物,融入现代表达元素加以改造,引导学生通过吟诵进行识字。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对韵歌》《口耳目》《天地人》,下册第五单元的《人之初》《古对今》等,其教学内容都有传统蒙学读物的影子,学生听起来悦耳,读起来顺口,既契合学生兴趣,又易于其记诵。
  2.凸显汉字构字规律
  与拉丁语系的表音文字不同,汉字是象形文字,不表音,人们常常口头上会说却不能书面认读。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十分困难,而且枯燥乏味,这是汉字难学的根本所在。基于这样的事实,统编本教材抓住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进行内容安排。比如,一年级上册中的《日月明》和《日月水火》展现了会意和象形的造字方法,易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本义,感悟其独特内涵。又如,一年级下册中《小青蛙》一课,以形声字的特点为依据,展示了“青字族”的识字策略,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3.体现文化渗透梯度
  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多是统编本教材的一个特色和亮点。篇目的增加,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本,提升其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古诗文篇目的增加建立在原有教材“儿童化”教学内容减少的基础之上,其目的就是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认真体味上述识字教学编排,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新的识字策略。在识字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应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汉字中的渗透;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该不图快,只求精,反复“咀嚼”。统编本教材的问世并不是对原有教学经验和内容的否定,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与改进。当然,统编本教材也绝不是十全十美,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但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其在渗透传统文化方面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当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呈现,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才能真正落地。
  三、几点思考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智慧集成,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基因”。统编本教材尤其注意体现汉字的这一特点。比如,编者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在一年级教材中借鉴了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方式。
  以《人之初》为例,其以三字为一组,每组字又通俗易懂、内涵丰富,再加上合辙押韵的诵读方式,学生在诵读中很容易体会汉字独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抓住文本特点,以反复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上采用生字卡片教学,仍以三字为一组,每组字由易至难,从文字形体、演变过程等方面对其进行剖析,根据“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及其字形结构等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汉字的读音及意义,消除以往肢解汉字、零散识记的弊端,变单个识字为整体识字。
  《人之初》取材于《三字經》,将其编入教材,既考虑了传统蒙学读物在识字教学上的优势,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识字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做到既不偏离主题,又不抛弃文化,有效开展识字教学呢?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如多媒体课件等,将文化渗透与识字教学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前面说过,汉字有其独特的构字规律,因此要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知能力、识记能力等,必须依照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来进行,努力打破学生在汉字记忆中的误区和盲区,真正顺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当然,汉字本身就是对规律的表达,蕴含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所以无论是字音、字形还是字义都有其内在的依据。根据这样的一种“依据”进行识字,就是顺应字理和字义,就是一种识字的最佳路径。
  总之,识字教学必须追根溯源,使学生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及其独特的结构,使学生真正学会体悟和欣赏汉字之美。要为学生打通一条通往汉字文化深处的主干道,让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养。因此,我们在低年段的识字教学中要注重汉字文化的熏陶,通过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讲有趣的汉字故事等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感知和发扬汉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
其他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的结晶。它不仅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而且体现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等。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每一个国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责任和使命。提高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对于培育人才,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论语》为例,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为了
期刊
一、现代性视域中《苔》的解读  2018年春节期间,清代袁枚的一首小诗《苔》,借助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随着这首诗的广为流传,许多人在为之感动的同时,对诗中“也学牡丹开”一句却多有不满,认为苔花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尊严,不应该“学”牡丹。在微信朋友圈里,一些著名学者也发表了类似的意见,认为“也学”应该改为“也似”或者“胜似”,甚至是“不学”。人们为什么要通过改字来强调苔花与牡丹的
期刊
语文教学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前者主要指学生个人品质、思想的养成。阅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信息、积累阅历的基本途径,传统经典阅读教学更是以其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体现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传统经典文本时,应该有选择地强化其中的德育内容,更加充分地展示其中的精神价值,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孟子》是儒家“四书”之一,记录了“亚圣”孟子的言行
期刊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章节之一,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保留篇目,但部分教师由于观念陈旧,教学时仍在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中“转圈”;加上文本细读耐心不够,对小说中诸多关涉全篇的细节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思,致使学生既不能在涵泳文字中获得必要的语言素养,不能读出名篇艺术构思的秘妙,也不能从“这一篇”中窥见“这一本”的奥秘。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经典文本的细节中发现矛盾并
期刊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构成要件之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其语言能力为根本目标。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设科之根本,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诉求,也是突破语言困境的重要途径。教师须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其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从而令其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  一、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选择平面化  一般而言,语言应当是立体多
期刊
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名作《皇帝的新装》充满奇特的想象,拥有完整流畅的结构,是一篇优美的诗性童话。《语文建设》2018年第1期刊载的《〈皇帝的新装〉文本意义新解与教学重建》一文,提出了从“文本意义的自我性”“生成性的对话教学”“童话的生活教育价值”等三个方面对《皇帝的新装》进行教学重建。[1]这三个方面的逻辑依照文本—对话—生活顺序,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套路。该文的实质性问题在于:对《皇帝的新装》的
期刊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向来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处世态度闻名,并被选入人教版、苏教版等多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之中。但是作为教学文本,教参对它的解读往往集中于从文本自身出发进行名句鉴赏与主旨探微,忽略了作者范仲淹的人生经历与文章创作背景所带来的文化观照方面的内蕴。笔者以为,如果从知人论世角度出发去探索《岳阳楼记》的文化内涵,必然会对文本的解读和学生的学习
期刊
《故乡》自1921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后,人们对它的解读就从未停止过。这种阅读史既包括藤井省三所考察的与意识形态和中学教育联系起来的阶级分析[1],也包括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之后城市知识分子从“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归乡模式,城乡对立,精神家园的失落等角度出发进行的“再解读”[2]。随着思想和文化市场的愈加多元化,《故乡》的内涵不断被改写和重构。中国现代作家当中,还鲜有作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明确提出“高考语文科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2],探究能力作为最高能力层级,表现为“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3]。探
期刊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安徽中考”)语文试卷遵循“面向全体,稳中有变”的指导思想,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欣赏评价”五个层级,在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以及品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试卷结构与往年一致,分为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三大板块(另有卷面书写5分),共19道题,总分为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