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ngha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效教学”历来是教育界人士的不懈追求,教育实践者们也一直在追求更好的教学方式,并试图在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下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当今的教师仔细审视现今的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 智慧 生命 主体性
  
  一、人们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追求
  自从教育产生以来,诸如“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名成功的教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又可以学有所成”等问题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有人说,现代教学论就是追求以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的理想落实在“班级教学”中,它是“有效教学”的初始状态。这时人们想到的是“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后来,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而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再后来,人们认识到无论是“大”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所以,现今的课堂教学就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在有效的教学生活中得到发展。
  人类初始的教学方式往往显示为“个别化教学”。后来出于追求效率的需要,“个别化教学”逐渐演化为“小组教学”,再由“小组教学”演化为“班级教学”。不过现代教学的危机使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显示出由“班级教学”转向“小组教学”,进而由“小组教学”转向“个别化教学”的趋势。其实,这样的转变并不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循环或轮回,更不是重复或倒退,它是当今人们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结果,是关注人的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人类发展到今天,个别化教学向今天的班级授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一突出的矛盾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作为在课堂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教师首先就要考虑到如何优化课堂结构,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当今的课堂教学缺少什么
  新课程的推广确实使当今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应该说当下的课堂教学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改革的热情,也不缺少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用。但仔细思考起来,似乎还缺少了许多重要的东西。就教师要克服旧有的教学习惯来说,要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行为就十分艰难,这中间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当今的课堂教学多“牵引”,少正确“引导”。
  在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试问:这样做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方?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在哪里?这样的启发教学能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吗?依我看,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且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我曾在上海某中学听了一节初三英语课。整节课学生都整齐、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讲,除了时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外一直都保持鸦雀无声。我当时就在想:学生为什么那么安静?学生为什么那么服服帖帖?每一个要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唯一想要的就是让学生背下答案和一字不落地听写在黑板上。难怪她自己下了课也无可奈何地说:“我们其实还是在搞应试教育。”
  所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因为,教学方式的变革的背后是师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学习从形成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有很大关系的。实践证明,接受式学习至今仍是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认为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就要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以致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难于控制课堂而觉得无所适从;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敢越雷池半步。
  2.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都知道要吃透教材,也知道要有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却没能做到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保持镇定,随机应变,从容应对。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最后,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许多教师更是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
  3.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智慧的生成。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今天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也就是教师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告诉学生,学生若有疑问,教师不是启发他去思考,而是说“照我说的没错”或“参考书上就是这么讲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中,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了。缺少智慧的生成说到底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层层束缚造成的。20世纪初,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倡导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时就提出过著名的“六大解放”。今天的课堂教学更需要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手脚、时间和空间,让师生在教学交往互动中自主发展。
  4.当今课堂教学缺少对生命的关照。
  我们似乎从未怀疑过“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句话,但以学习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这一工作却很少有人能出色完成。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今天的大多数课堂中教师还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并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往往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说什么“你看你的作业像什么样,闭着眼睛做”、“重做”之类的话。更可气的是,有的教师竟打着“今天打你是为了你好,将来你就明白了”的幌子,漠视甚至戕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殊不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的情感的唯一载体。舍却生命,还谈什么教育?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有的品质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说到底这是一个课堂教学评价或诊断问题,它应以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为取向。也可以说,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但问题是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如何最优化的组织教学环节,怎样的教学效果才算是有效的或是高效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被看成是一种学生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将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作为衡量标准;以有效教学理念为比照。我们认为,当今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解构,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换句话说,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应是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应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
  1.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现实的课堂中,许多教师为了体现教学向生活的回归,往往致力于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所以说,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这一点上,我奉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2.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彰显教师的主体性。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除教师的主体性。因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教师的生活,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只有具有主体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识的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如何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上,体现在和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怎样发挥引导的作用,更体现在对自我的认同和自我反思上。所以说,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艺术,而且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3.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
  有研究者提出,要“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实际上,评价一节课质量的高低,关键应看教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怎样在师生的教学交往、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也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4.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师生生命成长。
  叶澜教授早就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冯建军教授也说,要“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其他文献
摘 要: 改变一个视角,眼前将是一片全新的风景;转变一种思路,作文教学也许就能海阔天空。如何改变视角、转变思路,关键是要对症下药,创新教学模式:一要加强口头作文训练,提高写作综合能力;二要加强即兴作文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三要加强作文写生训练,激发学生创作灵感。而为师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耐得住寂寞,不可急功近利。  关键词: 作文教学模式 创新 实践    语文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读写。而
意志是人们确定目标、采取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四个方面。苏轼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意志是一个人成事、成才和成人的关键。有志者,事竞成,这已成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儿童入学以后,必须按照教师和学校的要求,克服种种困难,完成各门学科的学习任务;不仅如此,他们还必须严格
摘 要: 教师是中学外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之一。在中美中学外语教学中,由于国情、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因素作用,教师各自所担当的角色有很大的区别,从而对学生外语学习也产生相应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两种教育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差异,相互借鉴,提出中国中学外语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 中美中学外语教学 教师角色 文化差异    一、背景概述  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在外界没有外语运用
摘 要: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生命。有效导入是有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有意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环境和状态的行为方式。文章作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初中政治课有效导入的三个特点,并提出具体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 有效导入 特点 方法    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那么一堂课的开始,也应该如此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新世纪的体育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教师 素质 培养途径    新课程以来,我们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在知识日异更新、信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体育教师没有文化内涵,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怎么能
摘 要: 在课改形势下,本文作者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绿化工程施工技术》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职业类学校、教师、学生需共同面对和正视的教育现状,是学校、教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我校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日,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课程标准已经制定,但如何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施到
摘 要: 小说《沉沦》是郁达夫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文中大量的直白描写,自发表之日起就被认为“色情”,备受非议;又因主人公自杀前的爱国哭诉而得到“爱国主义作品”的冠名。其实这两种解读都是不准确的。小说大胆直率地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一个因正常青春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留日青年学生的扭曲心理和变态行为,是个性压抑和时代局限导致的后果,他本人是当时“时代病”的牺牲品。小说“自叙传”式的写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
摘 要: 我国的教育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比较落后,基本就是一本美术教材加少量的练习,而近年来虽然提出了不少辅助教学的思路与方法,但是因为缺乏一个核心思想来宏观引导,所以这些方法一方面显得零散,另一方面推广也显得不足。其实中学美术教育要得到升华,教育理念也必须有相应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从接受美到感受美的变革,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育 接受美 感受美    美是人类执
摘 要: 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依赖优秀精干的学生干部来协助完成。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抓好学生干部的梯队建设,对于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高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干部培养与使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干部 培养 使用    “学生干部是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指出,教师在传授机械制图知识时,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机械制图》 培养兴趣 从易到难 讲练结合 课后巩固    对于刚刚跨入职业技术学校大门的学生来说,从初中到技校,经历了人生历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职业学校的学习同初中相比,其重点由文化课转向专业课,而且教学内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