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承载着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价值观塑造以及实践育人等多方面功能,当医教协同成为医疗教育的新模式,如何建构医教协同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新路径成为当下重要研究命题。
关键词:医教协同 建构 志愿服务体系
当代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彰显,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日益淡薄。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的强化和培养与扎实的理论操作技能同样重要,而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往往需要依托于高校社团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组织。
对于广大医学生而言,医教协同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将临床实际结合理论教学,整合学科体系的一种系统性、连贯性的教学模式。“随着医教协同培养模式的深入,临床带教老师逐渐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护理查房、护理技术操作、病历分析等,提高护生在团队活动中协调和决策; 同时鼓励护生充分利用信息化途径获取前沿护理知识,促进科研精神。”
高等教育除了专业系统的知识建构以外,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的培养刻不容缓。对于医教协同语境下的大学生而言,既需要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加强人道、博爱、奉献的道德品质教育,同时也面临区别于高校环境下的新挑战。针对传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性缺乏、形式大于内容以及渠道与资源的局限性,医教协同模式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为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新可能。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道德是社会性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自愿性、主体的广泛性、活动的开放性都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有效形式,它在塑造个人美德的同时,也传播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促进了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高校志愿服务类社团,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传播社会正能量,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与此同时,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开展,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自觉约束自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培养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同时,多样性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時也促进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二、医教协同模式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
1.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的精准性。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往往立足校园,结对社区,从而服务社会。此类活动的服务对象广泛,主要集中在社区、定点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的受众较为宽泛。对于临床学习的学生而言,志愿服务的对象与场地较为固定,主要是医院定点帮扶的机构和场所,服务的对象也更具针对性。
2.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高校社团开展的志愿服务类活动往往以健康知识宣讲、测量血压血糖等常规活动为主,虽然一定程度也能体现作为一名医学生的专业素养,但因技术以及设施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医教协同模式下的医学生而言,临床上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更具专业性与系统性。一次义诊活动的组织或许囊括了专业的各个二级分类,组织机构的细化也对服务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这样的服务过程中不仅能在大的语境下了解自己提供服务的专业性,更能通过参与者的角色学习掌握书本以外的专业知识。
3.以制度为保障,实现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平衡。在校期间,大学生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的形式大于内容。医学生的志愿服务主要集中于社区义诊、健康宣讲等方面,往往受时间与场地的局限,活动的收效甚微,从而也影响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医教协同模式下的志愿活动的开展往往结合专业的医护团队,运用专业的医疗设备,提供服务的项目丰富,加强了服务内容的专业性,从而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有效统一。
三、医教协同模式下志愿服务体系的建构路径
当临床教学成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何在这一模式下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构建医教协同模式下志愿服务体系则成为题中应有之意。
1.实行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医教协同模式由于学生流动的周期性,无法有效建立相应的社团或志愿服务活动的自发组织,这就造成志愿服务的常态化的缺失。为进一步促进临床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必要将临床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定“点”定“时”定“人”,从前期的活动准备到后期活动成效反馈,建立完整有效的常态化机制。
2.以点带面,建立特色服务项目。“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收获的成效取决于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不同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形成不同主题特质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受一定局限,往往流于窠臼,为保证服务活动的成效,应充分结合专业特色与临床实践,探索满足受众需要的特色化服务项目。同时,能够特色辐射全面,深耕临床志愿服务项目的品牌推广,实现志愿服务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统一。
3.加强临床教师的指导,提升服务水平。临床上专业老师的参与指导能够让大学生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同时也能保证活动开展的成效。因此,为使保证活动质量,应建立一支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从活动的目的到活动的执行,进行全方位指导,从而提升服务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层次。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道德水平的重要载体。在医教协同话语背景下,只有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建构、以点带面建立特色化志愿服务项目,以及不断加强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才能谋划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崭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夏立平.医教协同培养基层护理人才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01).79.
[2]吕宗瑛.论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59.
[3]宋来,钱嫦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研究[J].青年探索,2008,(05).29.
[4]潘涛.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才智,2017,(23).181-182.
关键词:医教协同 建构 志愿服务体系
当代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彰显,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日益淡薄。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的强化和培养与扎实的理论操作技能同样重要,而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往往需要依托于高校社团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组织。
对于广大医学生而言,医教协同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将临床实际结合理论教学,整合学科体系的一种系统性、连贯性的教学模式。“随着医教协同培养模式的深入,临床带教老师逐渐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护理查房、护理技术操作、病历分析等,提高护生在团队活动中协调和决策; 同时鼓励护生充分利用信息化途径获取前沿护理知识,促进科研精神。”
高等教育除了专业系统的知识建构以外,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的培养刻不容缓。对于医教协同语境下的大学生而言,既需要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加强人道、博爱、奉献的道德品质教育,同时也面临区别于高校环境下的新挑战。针对传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性缺乏、形式大于内容以及渠道与资源的局限性,医教协同模式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为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新可能。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道德是社会性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自愿性、主体的广泛性、活动的开放性都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有效形式,它在塑造个人美德的同时,也传播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促进了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高校志愿服务类社团,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传播社会正能量,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与此同时,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开展,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自觉约束自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培养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同时,多样性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時也促进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二、医教协同模式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
1.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的精准性。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往往立足校园,结对社区,从而服务社会。此类活动的服务对象广泛,主要集中在社区、定点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的受众较为宽泛。对于临床学习的学生而言,志愿服务的对象与场地较为固定,主要是医院定点帮扶的机构和场所,服务的对象也更具针对性。
2.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高校社团开展的志愿服务类活动往往以健康知识宣讲、测量血压血糖等常规活动为主,虽然一定程度也能体现作为一名医学生的专业素养,但因技术以及设施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医教协同模式下的医学生而言,临床上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更具专业性与系统性。一次义诊活动的组织或许囊括了专业的各个二级分类,组织机构的细化也对服务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这样的服务过程中不仅能在大的语境下了解自己提供服务的专业性,更能通过参与者的角色学习掌握书本以外的专业知识。
3.以制度为保障,实现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平衡。在校期间,大学生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的形式大于内容。医学生的志愿服务主要集中于社区义诊、健康宣讲等方面,往往受时间与场地的局限,活动的收效甚微,从而也影响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医教协同模式下的志愿活动的开展往往结合专业的医护团队,运用专业的医疗设备,提供服务的项目丰富,加强了服务内容的专业性,从而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有效统一。
三、医教协同模式下志愿服务体系的建构路径
当临床教学成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何在这一模式下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构建医教协同模式下志愿服务体系则成为题中应有之意。
1.实行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医教协同模式由于学生流动的周期性,无法有效建立相应的社团或志愿服务活动的自发组织,这就造成志愿服务的常态化的缺失。为进一步促进临床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必要将临床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定“点”定“时”定“人”,从前期的活动准备到后期活动成效反馈,建立完整有效的常态化机制。
2.以点带面,建立特色服务项目。“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收获的成效取决于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不同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形成不同主题特质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受一定局限,往往流于窠臼,为保证服务活动的成效,应充分结合专业特色与临床实践,探索满足受众需要的特色化服务项目。同时,能够特色辐射全面,深耕临床志愿服务项目的品牌推广,实现志愿服务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统一。
3.加强临床教师的指导,提升服务水平。临床上专业老师的参与指导能够让大学生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同时也能保证活动开展的成效。因此,为使保证活动质量,应建立一支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从活动的目的到活动的执行,进行全方位指导,从而提升服务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层次。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道德水平的重要载体。在医教协同话语背景下,只有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建构、以点带面建立特色化志愿服务项目,以及不断加强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才能谋划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崭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夏立平.医教协同培养基层护理人才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01).79.
[2]吕宗瑛.论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59.
[3]宋来,钱嫦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研究[J].青年探索,2008,(05).29.
[4]潘涛.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才智,2017,(2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