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红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y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红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库获取红花的有效药物成分,利用数据库预测红花的成分靶点与AD的靶点,并对红花靶标基因进行标准化。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红花-成分-靶点”网络,利用红花的靶标基因与AD的靶标基因的交集基因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Le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21种红花有效成分和391个作用靶点,AD的疾病靶点535个,其中红花与AD的共同作用靶点有94个。共得到535个GO分析,43个KEGG通路,主要涉及阿尔茨海默病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红花治疗由微循环障碍引起的AD的潜在作用机制,且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其他文献
<正>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如何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好,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强化实训教学,化解专业技能课的重点难点,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关键。对此,笔者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与检修课程作了探索和研究。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除了需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外,还需要让学生不断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一种隐性的知识点,它可以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数学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正>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将紧紧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一总目标,围绕“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在增强综合发展实力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在建设人民城市上实现新突破。其中,“两个城市愿景”——“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是青岛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质。“活力海洋之都”抓住了“海洋”这一最大特点和
期刊
针对智能车辆并道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五次多项式的并道轨迹,以乘车人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并道效率建立目标函数来求解最优并道参考轨迹;其次,根据智能车辆并道过程中横摆角的变化关系,提出了一种自适应MPC控制器,提高了车辆并道道路径跟踪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智能车辆的并道行为,同时具有稳定性,安全性。
<正>1基本信息产品名称:建筑楼地面高抗裂混凝土保温隔声材料生产企业:上海复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企业介绍上海复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以及新型绿色环保节能建材研发、生产、销售、推广及工程应用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产品有“超高性能混凝土”“建筑楼板高抗裂混凝土保温隔声系统”“脱硫石膏粉刷保温砂浆”等,已广泛应用
期刊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数学思想的培养。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相较于小学数学难度有所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效率,教师则可以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数量和图形之间的内在关系,将数学问题简单化,快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准确率,还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而人工智能技术是这个时代的代表性科技,且在整个工业时代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但是其应用价值正在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出来;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有着很大的依赖性,特别是在现代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更是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该文主要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实践运用展开全面深入
UBD模式由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杰伊·麦克泰(Jay Mc Tighe)为解决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UBD模式注重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与当前高中历史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契合。将UBD教学设计模式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改善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还适应了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发展的需要。基于此,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