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工的安分与不安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毕飞宇曾经把自己的短篇小说文集之一命名为《轮子是圆的》,他在自序中反省了过去的创作之后非常认真地提醒自己和读者:“我们常常在出奇制胜面前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好奇心,同时表现出争先恐后的功利心,恰恰忽视了最基础、最根本、最恒常、最原始的那个部分。”巧合的是,几年之后,“轮子是圆的”被同是江苏籍的青年作家徐则臣演绎成一篇引人入胜的小说。毕作家自审式的思辨短文精粹深沉,小徐洋洋洒洒上万字的小说则借叙述一个底层民工的半生沉浮体现出他对人物性格、小说叙事及当下现实的独特理解。一短一长两篇好文,竟然都由“轮子是圆的”生发出创作的灵感与叙述的冲动,也堪称文坛佳话了。
  司机咸明亮似乎是七十多年前老舍笔下的洋车夫骆驼祥子的现代传人,他无父无母、由乡下进城的出身,安分隐忍的性格,被动走入婚姻围城、始终努力却又始终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的不幸命运都无不令人联想起那个倒霉的祥子。可是,细细辨别,他们骨子里的精神和各自遭逢的境遇及其寓意却又是差异较大的。咸明亮酷爱开车、摆弄车更多地是出于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与挣钱、成家、营生都没有太多关涉,只要能开车,随便怎么着都行。小说的大幅笔墨几乎都花在塑造这个人的“安分”性格上。除了车之外的一切他都不愿多想,算命先生神神秘秘的“前定婚姻”真的是窥破天机的神通,还是出于某种目的的故弄玄虚?他不管这些,不讲条件地被结婚,不计屈辱地被离婚,他对生活中我们认定的大事统统采取了安分认命的态度,其唯一的前提条件是“能开我的车就行了,轮子是圆的”。在“我们”这一群小年青高谈阔论的鼓动之下,他非常慎重地道出了自己的理想:“我就想有辆车。”而且他真的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用修车铺的破烂捣鼓出了一辆 “野马”,虽然它与我们眼中真正的“车”相距甚远,可好歹也算具备了上路行驶的功能。小说在这打了折扣的理想实现之处收束也未为不可,可是对于作者来说,这还只是精彩的重头戏上演的前奏。波澜横生之处在于,这部被咸明亮看得如同生命一样宝贵的“理想之车”竟然被一位富人当做一件另类艺术品看中了,而且,他要以“足够买一辆新款本田车的价钱”买下它。这才是咸明亮在新时代遭逢的隐秘却又致命的困境:不是兵祸匪患、白日抢劫,而是极度的贫富分化衍生出来的新问题——穷人的一切,不仅仅是劳动,也包括身体、感情、理想、生命,在富人眼中无不可以转化为商品,估个价,然后轻轻松松地就可以购买。更悲惨的是这种购买一般都不会直接发生,现实空间的重重分野使这两类人的生活几无交集,连购买也只能通过中介才能成为可能,于是有了暴利之下“胖老板”对于“野马”的巧取豪夺。胖老板步步紧逼,没想到最后竟殒命于“野马”车祸,司机咸明亮也是多处重伤,死里逃生。“胖老板为什么不系安全带呢?”米箩的疑问也正是我们的疑问。意味深长的结尾并不点明这是否是一场蓄谋的车祸,只留下蛛丝马迹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好的小说无不讲究人物性格自身的连贯统一性,咸明亮看似自相矛盾的安分与不安分,正是吸引读者索解其内心世界与小说主题的正负两极。安分隐忍是为了开车,最后不惜孤注一掷地与车、与夺车的人同归于尽也是为了捍卫开车的理想,形式有别实则殊途同归。其惨烈的“不安分”经过叙事结构的精心安排不仅具有了堪与“安分”匹敌的分量,也使小说产生出强烈的震撼效果,它以瞬间的强度照亮了隐藏在小说字里行间、也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之下盘根错节的尖锐冲突。叙事的轻与重、虚与实之间的对比恍若武林高手的功夫一样神奇莫辨,那在人前腾挪跳跃的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寻常手法,真正的独门绝活往往隐藏在常人不见之处。
  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咸明亮的故事置于“我们”这一群京漂小青年的观察之下,随着咸明亮与“我们”的命运交集越来越大,读者十分自然地经由叙述人的引导去体会咸明亮拼凑汽车的创造热情与其中沉淀的另一种生命痛感。“我们”因为涉世不深的幼稚无知恰好保证了叙事的含蓄与暧昧,比如算命、车祸;“我们”发自内心的同情与愤慨也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作者关注底层人物生存境况的伦理立场。像“明亮哥”一样充满理想却又前途未卜的“我们”,充满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怎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价值在层层盘剥之后不至于仅仅等同于几张钞票,这是被社会机制所掩盖、也是“我们”无力去关心、追问的问题。骆驼祥子在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变成了“社会病态的产儿,个人主义的陌路鬼”。《轮子是圆的》的作者并不评判什么,他只是不动声色地触摸到了咸明亮这个新世纪底层民工的安分与不安分、疼痛与希望、热情与尊严,还有,生活逼迫之下的善与恶。
  王海燕,青年评论家,现任教于湖北文理学院。
其他文献
依据我多年的求学生涯和数年的教学实践,赏识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让师道尊严回归人性化,如何让赏识风范走进语文课堂,我认为需要改变几个固有观念。    一、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业功能,但我们不能因这种“师范”的作用而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平等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常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学生渴望平等,教学理念呼唤平等,然而实际教学中能做到平等的师生关系
叔本华在谈到小说创作时曾说:“小说家的任务不是讲述那些伟大事件,而是使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变得趣味盎然。”郝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如此。他的小说很少有宏大的叙事,也难见离奇曲折的情节,只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点,耐心地,平静地站在这个点上观察周遭世界,得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独到感触。这种类似于《核舟记》的微雕技艺,使他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动人的情感力量。他的《卖果》,就是一篇源自生活的佳作。  小
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简洁含蓄,极富韵味和美感。品古诗,如同饮一杯纯美的佳酿,在幽香中荡气回肠。引导学生记忆、积累古诗文,有助于夯实语文基础,增强鉴赏能力,感悟人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有相当数量的古诗,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语文材料的精华。它们以短小凝练、鲜明优美的形式描
“我们”是谁?在80后小说家手指的《寻找建新》中,“我们”也是一群来自乡村却打算在城市生存下去的80后年轻人。在小说的叙事时间二零零四年,城市对于“我们”尚是十分陌生的“他者”——城市里最普遍的出租车、电梯、抽水马桶都会使“我们”感到手足无措,更不用说装修豪华的大商场、名牌专卖店、麦当劳、夜总会等等了。“我们”落脚在城中村简陋的出租房里,干着随时都有可能结束且工资不能按时兑付的工作,穿着皱巴巴的劣
说明文阅读可采用“读”、“审”、“找”、“比”、“定”五字法。讀,就是读文章题目,读正文,读考查题目,目的是了解文章内容和考查的能力。审,就是审题,要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理解词语题,是理解文意题,还是推断题;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找,就是根据题目的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信息,并做上标记。比。就是比对分析,将选项文字和找到的原文的相关信息。比对分析,求同存异。定,就是回视题目确定答案。而在实际阅读过
阅读教育即通过阅读进行的教育。阅读教育以“树人”为目标,旨在通过阅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拓展人的心灵空间。阅读教育要坚持经济性、渗透性、趣味性原则,对阅读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提供阅读精品,并对阅读教育进行延伸,善于运用、点化。    一、“阅读教育”的发现    通过阅读进行教育,古已有之。所谓发现,是指从我自身出发,对阅读教育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认识和有意运用。作为一线教师和班主任,我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
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的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基于此,平时的写作训练尤为重要,教师理应把它作为突破口,总结出一套点拨学生习作的技法,从而激活孩子们创作的源泉,放飞心灵,展现青春的个性风采。  一.感悟经典:让我欢喜让我忧  所谓“练技不如练意”,朱自清先生重视感情对于文学创作的作用。他曾说“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然而初中生学习科目多,精神压力大,无暇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和积累呢?下面结合《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人物故事,是一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好文章。我在这篇课文中主要采用
一、学生不能准确解读考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是根基,是行动的指南。细究江苏09高考农村学生作文遭遇厄运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缺乏分析探索问题的能力。不少江苏考生居然读不懂题目,不得不说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把“时尚”与“经典”混为一谈,依然出现了大量写屈原投江,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李清照“凄凄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年来的高考现代文考查试题。从2004年的《草堂·诗魂》到2010年的《溜索》,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年来的现代文阅读题有一些明显的变化趋势。1.材料选取上,更加注重文学性与思想性。2.考点安排上,更加注重“鉴赏评价”层面的考查。3.题型设计上,更加具体、灵活,富有人文性、开放性。如2009年江苏卷《都江堰》第14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2010年江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