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招建筑班学生的基本情况:
2013届建筑专业二班,全班共71人,其中男生43人,女生28人。据调查,春招建筑班学生较其他专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70%以上的学生家庭或家中的亲戚朋友在从事建筑业,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及学习习惯很差。他们存在一系列心理矛盾,如自高而自卑、坚毅而脆弱、野蛮而懦弱、独立而依附、进取而自暴自弃、目中无人、待人缺乏基本的礼节礼貌、不愿参加学校及班上组织安排的公益活动或劳动、做事不讲诚信等等。一句话,不服从任何人的管理,这是所有当过春招建筑班班主任都能感受到的。那么怎样做好建筑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从而提高班级学生巩固率呢?下面就带2013届建筑专业二班班主任工作谈一些点滴体会:
一、“后进生”教育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要使进入职中的建筑专业新生对专业感兴趣,在校期间学有所获,最终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教师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切实抓好素质教育,必须摆脱为分数而教、为分数而学的枷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育观念的转变,使教师的学生观也发生了变化,埋怨学生的少了,主动关心学生的多了,老师越来越重视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个性特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即:教师是教的主体,发挥老师在教这方面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对建筑专业的兴趣与爱好;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脑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奠定基础。
二、“后进生”转化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不偏心;其次,要尊重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好朋友看待。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要认真研究青春期学生的特点,综合多个方面去看待他们,着重看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的缺点当作不懂事孩子的必经阶段。建筑专业学生缺点较多,素质普遍不高,不良习惯突出,甚至屡教屡犯。同时社会的偏见使他们有更多的自卑感、失落感,甚至自暴自弃。可以说,大多数学生来职校是抱着“混”的态度。但是,同学们都希望有愿意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的老师,都希望有渊博的知识和善解人意的好老师,都希望有真正理解帮助他们的好老师,他们对能与他们沟通的老师的感情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母。因此,老师一定要站在同辈群体的角度与学生沟通。
学习中,有的同学思想上有顾虑,遇到问题害怕遭老师和学生们的笑话,所以不愿意主动向老师和学生们请教。对于这类学生,我会主动提问,热心地重复讲解,并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会耐心开导他们,用自己和身边的实际例子来劝导他们。有的同学情感不稳定,遇事容易产生冲动和不理智,造成同学关系紧张,我会同班委一起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同学之间能在一起就是缘份,同学间无利益关系又无利害冲突,只有纯洁的友谊。同时我会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寝室与他们拉家常,进一步了解他们各自的想法与愿望。通过沟通,师生间的距离更近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了。
三、“后进生”需要老师的尊重和理解
一个班级中有少数“后进生”是很正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样齐”,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的学生,尊重和理解他们是前提。
首先,只有尊重和理解“后进生”,才能消除他们与老师之间在心理上的鸿沟。“后进生”往往有以下几种心理:应付心理,恐惧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归纳到一点就是不愿与家人、老师、同学沟通,其中逆反心理最为突出。同时,他们又极易受到他人的歧视、嘲笑和指责,因此也就形成了孤僻、粗野、不合群的个性,不能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久而久之,他们在人格上受到了扭曲,往往会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己的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较差,常常误以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他们、嫌弃他们,无形中在自己和老师、同学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如果老师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后进生”,同学们不是接近而是疏远“后进生”,鸿沟将越来越大,“后进生”会越来越远离集体。相反,如果老师能正确理解并尊重“后进生”,尊重和培养他们的“人格”并引导其他同学从人格上给他们以尊重,使他们感到班集体并未抛弃他,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就会使距离缩短、鸿沟填平。其次,只有尊重和理解“后进生”,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求知与进步的欲望。“后进生”并非一无长处,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优点,只是他们身上的优点往往被缺点所掩盖,或者不被老师所觉察。我们应当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长处,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上进的心理。同时要适时地指出他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告诉他们,一个人有缺点是难免的,应当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只要经过努力,缺点是一定可以克服的。当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任何点滴改变或学习成绩有任何提高时,老师和同学都应当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投去赞许的目光,这样对“后进生”的转化和进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后进生”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法有千条万条,归根结底一句话,必须用“爱心”来实现。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与优秀生相比,“后进生”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般来说,大部分建筑专业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周围环境都较好,物质丰富而精神匮乏,心灵上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但是,“后进生”也有自尊心,也有被同学和老师爱护的愿望,他们希望得到社会、家庭、学校老师的一视同仁,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爱”来对待“后进生”,才能打到他们心灵的深处;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才能帮助其解除身心痛苦,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后进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做他们的转化工作时,要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即所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五、“后进生”需要老师的包容与帮助
要认识“后进生”,“包容”与“帮助”是很重要的一环。“包容”与“帮助”的行为,可以导致信任和接受的行为反应。“后进生”对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为了寻找心理平衡,他们往往以违反校规校纪而宣告自己的存在。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个性,爱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真诚地关心、耐心地疏导和热情地帮助,消除与他们的对立情绪和对学习的困惑。当学生犯错时,要包容“后进生”的缺点,帮助其分析原因,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这样可以缩短师生的心理差距,扫清师生心理的障碍,给“后进生”一个台阶下,同时为进一步转化“后进生”创造条件。
总之,“后进生”不是天生的,他们也不是心甘情愿地走下坡路的。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思想反复、信心动摇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更加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克服急躁情绪,不断地从反复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从动摇中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帮助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向好的方面转化。只要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后进生”是一定能转化为好学生的。通过近两个多月的努力,我们全班71名同学最终留下了70人,大部分后进生都得到了转化,班风也进一步好转,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13届建筑专业二班,全班共71人,其中男生43人,女生28人。据调查,春招建筑班学生较其他专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70%以上的学生家庭或家中的亲戚朋友在从事建筑业,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及学习习惯很差。他们存在一系列心理矛盾,如自高而自卑、坚毅而脆弱、野蛮而懦弱、独立而依附、进取而自暴自弃、目中无人、待人缺乏基本的礼节礼貌、不愿参加学校及班上组织安排的公益活动或劳动、做事不讲诚信等等。一句话,不服从任何人的管理,这是所有当过春招建筑班班主任都能感受到的。那么怎样做好建筑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从而提高班级学生巩固率呢?下面就带2013届建筑专业二班班主任工作谈一些点滴体会:
一、“后进生”教育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要使进入职中的建筑专业新生对专业感兴趣,在校期间学有所获,最终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教师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切实抓好素质教育,必须摆脱为分数而教、为分数而学的枷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育观念的转变,使教师的学生观也发生了变化,埋怨学生的少了,主动关心学生的多了,老师越来越重视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个性特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即:教师是教的主体,发挥老师在教这方面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对建筑专业的兴趣与爱好;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脑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奠定基础。
二、“后进生”转化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不偏心;其次,要尊重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好朋友看待。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要认真研究青春期学生的特点,综合多个方面去看待他们,着重看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的缺点当作不懂事孩子的必经阶段。建筑专业学生缺点较多,素质普遍不高,不良习惯突出,甚至屡教屡犯。同时社会的偏见使他们有更多的自卑感、失落感,甚至自暴自弃。可以说,大多数学生来职校是抱着“混”的态度。但是,同学们都希望有愿意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的老师,都希望有渊博的知识和善解人意的好老师,都希望有真正理解帮助他们的好老师,他们对能与他们沟通的老师的感情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母。因此,老师一定要站在同辈群体的角度与学生沟通。
学习中,有的同学思想上有顾虑,遇到问题害怕遭老师和学生们的笑话,所以不愿意主动向老师和学生们请教。对于这类学生,我会主动提问,热心地重复讲解,并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会耐心开导他们,用自己和身边的实际例子来劝导他们。有的同学情感不稳定,遇事容易产生冲动和不理智,造成同学关系紧张,我会同班委一起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同学之间能在一起就是缘份,同学间无利益关系又无利害冲突,只有纯洁的友谊。同时我会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寝室与他们拉家常,进一步了解他们各自的想法与愿望。通过沟通,师生间的距离更近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了。
三、“后进生”需要老师的尊重和理解
一个班级中有少数“后进生”是很正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样齐”,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的学生,尊重和理解他们是前提。
首先,只有尊重和理解“后进生”,才能消除他们与老师之间在心理上的鸿沟。“后进生”往往有以下几种心理:应付心理,恐惧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归纳到一点就是不愿与家人、老师、同学沟通,其中逆反心理最为突出。同时,他们又极易受到他人的歧视、嘲笑和指责,因此也就形成了孤僻、粗野、不合群的个性,不能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久而久之,他们在人格上受到了扭曲,往往会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己的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较差,常常误以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他们、嫌弃他们,无形中在自己和老师、同学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如果老师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后进生”,同学们不是接近而是疏远“后进生”,鸿沟将越来越大,“后进生”会越来越远离集体。相反,如果老师能正确理解并尊重“后进生”,尊重和培养他们的“人格”并引导其他同学从人格上给他们以尊重,使他们感到班集体并未抛弃他,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就会使距离缩短、鸿沟填平。其次,只有尊重和理解“后进生”,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求知与进步的欲望。“后进生”并非一无长处,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优点,只是他们身上的优点往往被缺点所掩盖,或者不被老师所觉察。我们应当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长处,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上进的心理。同时要适时地指出他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告诉他们,一个人有缺点是难免的,应当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只要经过努力,缺点是一定可以克服的。当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任何点滴改变或学习成绩有任何提高时,老师和同学都应当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投去赞许的目光,这样对“后进生”的转化和进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后进生”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法有千条万条,归根结底一句话,必须用“爱心”来实现。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与优秀生相比,“后进生”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般来说,大部分建筑专业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周围环境都较好,物质丰富而精神匮乏,心灵上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但是,“后进生”也有自尊心,也有被同学和老师爱护的愿望,他们希望得到社会、家庭、学校老师的一视同仁,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爱”来对待“后进生”,才能打到他们心灵的深处;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才能帮助其解除身心痛苦,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后进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做他们的转化工作时,要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即所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五、“后进生”需要老师的包容与帮助
要认识“后进生”,“包容”与“帮助”是很重要的一环。“包容”与“帮助”的行为,可以导致信任和接受的行为反应。“后进生”对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为了寻找心理平衡,他们往往以违反校规校纪而宣告自己的存在。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个性,爱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真诚地关心、耐心地疏导和热情地帮助,消除与他们的对立情绪和对学习的困惑。当学生犯错时,要包容“后进生”的缺点,帮助其分析原因,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这样可以缩短师生的心理差距,扫清师生心理的障碍,给“后进生”一个台阶下,同时为进一步转化“后进生”创造条件。
总之,“后进生”不是天生的,他们也不是心甘情愿地走下坡路的。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思想反复、信心动摇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更加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克服急躁情绪,不断地从反复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从动摇中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帮助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向好的方面转化。只要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后进生”是一定能转化为好学生的。通过近两个多月的努力,我们全班71名同学最终留下了70人,大部分后进生都得到了转化,班风也进一步好转,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