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传奇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dongyan90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0年前,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双城记》(ATale ofTwoCities),以小说之笔讲述了一部发生在巴黎与伦敦的革命与爱情传奇。如今,一部学术文化版的东西方历史名城的“双城记”———《长安与罗马———公元前后三世纪欧亚大陆东西帝国的双城记》(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自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考古学家之手,叙写了一部视野宏阔的历史文化之传奇。
  公元前3世纪末,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至前195年)立于渭水之畔的关中平原,在秦朝的废墟上建立了又一个统一且更为持久的帝国———汉(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以秦始皇的离宫为基础,创建了“长治久安”的帝都长安城。公元前1世纪,奥古斯都带领地中海世界进入早期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城被扩建为都市。公元1世纪初西汉覆灭,长安历经战火大部沦为废墟,接下来的东汉王朝不再以其为都。而此时的欧亚大陆西端,罗马城刚刚进入它最为辉煌的时期,享受着作为地中海中心城市的无限尊崇。公元3世纪开始,形势急转直下,史家所谓的“晚期罗马帝国”再无法葆有昔日的荣光,罗马城也时时面临外敌之威胁,而随着帝国的东、西分治,它再也不是唯一的都城。
  尽管西汉帝国和早期罗马帝国之间存在着时间差,然而从历史发展阶段和地位来看,它们旗鼓相当,同样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这两座帝都遥相对望,各自矗立在亚欧大陆的一端,统治着前所未有的版图。它们是时人津津乐道的谈资和向往,是后人追忆不尽的兴亡故事,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两座城市,是“丝绸之路”象征的始终,也造就了现代中国与欧洲挥之不去的文化基因。
  一个有趣的比较,是这两座古都的“前世今生”,也许能引发世人更多的历史兴趣与情怀。在汉朝之后长安城再度复兴,经历了东晋十六国时代的纷乱,至隋唐王朝最终迎来它的巅峰时代———这就是隋朝创建的大兴城、唐朝恢宏的长安城。唐、五代之后,关中衰落,长安“气数已尽”,千年的宫阙、墙垣、武库、集市,连同诉说不尽的人事、传说、爱恨情愁,深埋于渭水之畔的黄土,化作考古学家的探险事迹。而罗马城在长期的衰落后,其都城之運却绵绵不绝,延续至今。由于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当年罗马帝国的神庙、斗兽场、剧院等的遗迹,还存留在今日罗马故城的各处。
  对读者来说,有关长安与罗马的各自的历史、考古书是众多的,但是本书作者独具慧心,以学术研究为底色,以历史文化情愫为构思,用晓畅隽永的美文与佳图将亚欧大陆这两座古都的历史与考古尽情地展示出来。关于那个时代的东西方帝国如何设计、建造与管理它们的首都,关于那些壮丽宫室与庙堂以及寻常市井与巷陌,关于帝王的生活与人间的烟火,关于激荡人心的历史事件与平民百姓的一饮一啄,从世俗到神圣,从生到死,这两部分别上演在东西方的历史剧,都被这部书描述出来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长安是一部史诗;“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是一幅古画。
  本书的开卷之益,除了告诉我们那些汉长安与古罗马的历史、考古知识,还可能引发我们怀古与思今的幽情。当走在关中平原与台伯河畔,面对着千年的遗址与故地,你会想起这本书里所描述过的那些物事,细心者甚或可以觉出作者笔下的情怀。毕竟,对作者来说,当年为了学业曾在这些城址里徘徊良久,时间无情历史有情,这些文字也是对作者学术生涯的一种纪念。对不具此缘的读者来说,且让我们纵情于《长安与罗马》的文字中吧。
其他文献
2016年的中国文坛,可谓长篇小说的“大年”,诸多作家在这一年捧出了新作:贾平凹《极花》[1]、方方《软埋》、格非《望春风》、薛忆沩《希拉里,密和,我》、张炜《独药师》、徐则臣《王城如海》、葛亮《北鸢》、张忌《出家》……这批作品一方面构筑起我们有关文学和生活的“常识”,另一方面,又以“反常识”的姿态解构现实。综观这些长篇小说,尽管所叙故事迥异,叙事上也各具风格,但仔细追溯其文学脉络,仍旧可在芜杂中
期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系统规划了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伟大宏图。毫无疑问,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权力运行方式、国家治理方式的一种全方位革故鼎新,其价值可横亘时空,但其难度亦超乎想象。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每一个法律人都不应置身其外,而应当对其做出思考。然而两年来,几经翻来覆去,我却很难获得一本给人带来惊喜的法治理论书籍,直到一天发现了《法治的中国道路》这本书。从前到后,细细品读,
期刊
读黄蓓佳的长篇新作《童眸》,感觉是在读当代版的《呼兰河传》,又觉得是在读中国版的《布鲁克林有棵树》,而这部《童眸》本身亦有其独特的童年光影与力量。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界,难得有儿童小说能把童年的生活写得如此充满人间烟火气,不刻意渲染童年的诗意,不刻意夸张童年的游戏,也不刻意挖掘童年的哲思,抒情、象征、隐喻等那些能使小说变得优雅和高深的常用手法似乎都可以被搁置,而那真实的童年———繁衍着笑与泪、爱与恨
期刊
随着研究范式的调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代文学就开始呈现出“从史料再出发”的趋向。《当代参考资料与信息》在1991年第2期曾以“面对历史的挑战:当代中国文学史料学研究笔谈”为题发表了韩毓海、孟繁华、张颐武等人的笔谈,对“建设当代文学史料学”这一“迫切需要”提出了各自的设想。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研究者意识到史料工作之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于是主动“从‘前沿’状态抽身退却,不参与各
期刊
由韦勒克主笔的堪称20世纪西方最为流行、经典的文艺学教材《文学理论》在其开篇便抛出了一个关于文学研究的基本论断:“问题在于如何对艺术,尤其作为文学的艺术,做理智性的探讨。”[1]韦勒克当然肯定这种理智性的方法是可能的,并且自信他的这本书能够开启对文学的理智性探讨。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才可能”。韦勒克的观点极具启发性,因为对于众多的文学研究者来说,进行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自然是研究展开的首
期刊
2016年的中国文坛又迎来了长篇小说大年。贾平凹的《极花》、王安忆的《匿名》、张炜的《独药师》、曹文轩的《蜻蜓眼》、格非的《望春风》、孙慧芬的《寻找张展》、刘继明的《人境》、张翎的《流年物语》等,赋予了长篇小说更为丰富的意蕴。70后作家中路内的《慈悲》、葛亮的《北鸢》、付秀莹的《陌上》、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和80后作家张悦然的《茧》等都在2016年问世。相较于长篇小说的“先声夺人”,2016年的短
期刊
纵观文学史,动物的身影始终若隐若现地穿插其中。史前壁画、部落图腾和蛮荒神话,无不昭示着人类文化萌芽之际与动物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公元2世纪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开始,具有突出动物形象的西方文学作品可谓层出不穷。塞万提斯《双犬对话录》、霍夫曼《雄猫穆尔的生活观》、麦尔维尔《白鲸》、海明威《老人与海》等,虽然具有较为鲜明的动物描写,但将人凌驾于动物之上,动物不过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传声筒。19至2
期刊
作为西方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卡夫卡从未踏足过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但却创作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有关中国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卡夫卡在布拉格著名的黄金巷22号创作了这篇小说,并将其看作他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写作于1917年3、4月间,没有完成。1919年12月,卡夫卡在《乡村医生》结集出版时将其中的一个片段抽出来,以《一道圣旨》为题先行发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说稿本是卡夫卡的朋友布洛德编辑整理的,1
期刊
欧亚大陆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片陆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两大文明,二者恰好处于大陆两端,构成饶有趣味的比照。西方是以新月沃地为起点,经由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流传下来的欧洲文明,东方是以中国为核心,涵盖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亚洲文明。一方面,由于高山和沙漠的阻隔,这两大文明独立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这两大文明又常遥相呼应。  建筑是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来考察东西方文化是很自
期刊
作为一种独特的问题架构,文化研究从来不是一个线性或进步的发展过程,它兼容着多种主张和立场,是各种学术思想和方法的生产场域。它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也在批判实践中提出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中国内地的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冲击僵化学科体系的批判性力量。本次盘点主要围绕着文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译介、再解读与反思和年度热点话题研究这两个方向展开。  一、文化研究理论的译介、再解读与反思  在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