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与含义,分析了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因素,提出了一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操作模式,并论述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关键词:特征与含义 情感因素 认知因素 自主学习 合作精神
一、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二、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在外语教学中,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兴趣、态度等。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合作学习在关注情感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学习者的焦虑感。(1)合作学习中,每个学习者都是小组的一员,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因此,即使个人单独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他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他个人,他还代表他所在的整个小组。因而被评价的焦虑感降低。(2)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在向全班同学表达看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因此犯错误的机率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加大,焦虑感也随之降低。
2、增强学习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每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都在小组成绩中得以体现,从而每个人的自尊都受到保护。(2)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使学习者愿意为学习付出更大的努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3、有助于学习者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外语课堂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教师进行教学的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交流的社会环境。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对外语学习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三、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认知因素。
关注情感问题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认知的发展。语言学习最终是通过认知过程实现的。
1、合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充足的运用目标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这也是合作学习最明显优越于传统外语教学方法的地方。
2、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运用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促进了语言的习得。因为:①合作学习中学习者获得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②合作学习中学习者获得的语言输入是适合个人发展的,③合作学习中的语言交际活动近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流。
四、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每学期调整一次。
2、有效地开展活动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
(1)课前小组学习活动一般可设计两种:
A、预习课文。
B、课前表演。
(2)、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
(3)、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活动,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
3、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能力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意识应体现在:
(1)协调意识。合作学习涉及多个要素,涉及多名学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
(2)激发意识。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要能起到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的作用。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审美需、言语交往需要、言语求知需要等。
(3)参与和监控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并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为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
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1)合作学习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
(2)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之间的关系
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五、结语
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较快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合作式学习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学科教育》2000年第6期
2、郭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5期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2003年第8期
4、《中小学外语教学》“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2003年第12期
关键词:特征与含义 情感因素 认知因素 自主学习 合作精神
一、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二、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在外语教学中,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兴趣、态度等。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合作学习在关注情感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学习者的焦虑感。(1)合作学习中,每个学习者都是小组的一员,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因此,即使个人单独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他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他个人,他还代表他所在的整个小组。因而被评价的焦虑感降低。(2)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在向全班同学表达看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因此犯错误的机率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加大,焦虑感也随之降低。
2、增强学习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每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都在小组成绩中得以体现,从而每个人的自尊都受到保护。(2)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使学习者愿意为学习付出更大的努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3、有助于学习者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外语课堂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教师进行教学的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交流的社会环境。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对外语学习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三、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认知因素。
关注情感问题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认知的发展。语言学习最终是通过认知过程实现的。
1、合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充足的运用目标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这也是合作学习最明显优越于传统外语教学方法的地方。
2、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运用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促进了语言的习得。因为:①合作学习中学习者获得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②合作学习中学习者获得的语言输入是适合个人发展的,③合作学习中的语言交际活动近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流。
四、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每学期调整一次。
2、有效地开展活动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
(1)课前小组学习活动一般可设计两种:
A、预习课文。
B、课前表演。
(2)、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
(3)、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活动,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
3、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能力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意识应体现在:
(1)协调意识。合作学习涉及多个要素,涉及多名学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
(2)激发意识。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要能起到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的作用。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审美需、言语交往需要、言语求知需要等。
(3)参与和监控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并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为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
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1)合作学习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
(2)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之间的关系
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五、结语
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较快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合作式学习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学科教育》2000年第6期
2、郭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5期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2003年第8期
4、《中小学外语教学》“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