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在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连接中的情况,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这个阶段既存在着连续性,又有它的独立性。因此应充分做好有效衔接教育,为幼儿顺利升学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家长;教师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及作用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
所谓幼小衔接指的就是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相连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相互应有的对接。而由幼儿园初升入小学的一定时间内也恰是幼儿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一个新的转折期,因此,幼小衔接其本质就是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心理和身体、社会性发展上的衔接。
(二)幼小衔接的作用
幼小衔接过程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处理得当,就会促进幼儿以后的发展;处理不当,就会阻碍幼儿日后的健康发展。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是儿童即将开始正规学习的起点。但由于处理不当,许多儿童存在入学适应困难。要让幼儿进入小学能快速并顺利适应环境,做好幼小衔接是很好的助推力,对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准备,并帮助他们顺利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有很大的帮助。据我们观察发现,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幼儿对小学生活常常存在不同的畏惧心理。幼小衔接工作就是要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幼儿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这个人生道路的第一个转折。
二、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与小学在受教育时间和休息时间上存在的较大差异
进入小学后,儿童在课堂上的受教育时间加长,由曾在幼儿园大班的每天两、 三节课时增加至小学固定的每天五、六节课时,且时间上也相应地由每节课 35分钟升至 40 分钟,整体的课堂时间增加了两倍还要多;在课间休息时间上,幼儿园的课间休息时间为 30 分钟,而小学的课间休息时间缩减至其三分之一。 另外,儿童的课外活动时间以及休息的睡眠时间也相应地减少。这些都给刚升入小学的儿童带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二)幼儿园与小学在教学的内容、方式和环境上均存在差别
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保教结合的原则,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孩子在幼儿园每天的各项内容学习中都渗透着与生活相关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且在安排上体现着科学和综合,尊重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通过无论以户外运动为主的户外教学活动,还是上课学习内容,都让幼儿在快乐的玩耍中,有趣的游戏活动中,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周围的人和物,寓教于乐。而对于进入小学后的教育教学则相对形式和内容规范很多,教学内容需要老师在课堂中主要通过口授,实现对小学生的听、说、读、写、做等知识传授,知识内容相对更理性化,思维开始偏向抽象性。这些教学内容和思维上的变化,都给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带来一定冲击,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枯燥、无趣等抵触心理,因此常常怀念幼儿园。
(三)家长在观念认识上的陈旧与缺失
家庭教育对幼儿从小的教育的影响是终身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有效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最终实现,家长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中,家长由于受当前社会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思想的影响,加之对教育缺乏科学的知识与认识,这使得很多家长在教育上体现出: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身心,总强调孩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孩子在教育上拔苗助长,强调短期有成效,进行超前教育学习,希望孩子在幼儿阶段就能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内容消化,这都严重违背了教育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压制了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爱好,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这些都给有效的衔接工作顺利进行带来了阻碍。
三、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讲
教育主管部门应 当组织和指导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开展在教育教学思想和经验上的沟通交流,让两者之间有更加协调、紧密和配合的衔接。幼儿园大班在后期进行上课时间、休息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循序渐进调整, 适当地组织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到小学一年级进行一些参观, 给学生在感官和心理上一定的适应和做好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师之间教育教学经验的双向交流工作,使双方互相了解、 配合和补充。 这对做好幼小衔接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前提。
(二)从幼儿园和小学方面来讲
1、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明确办园宗旨
一方面,幼儿园要注重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不能只是重视科学与知识而忽略幼儿情感态度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园长必须牢记:幼儿园是“培养人”的场所,而不是“利润” 机构。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组织活动要以游戏为主,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2、小学与幼儿园要相互联系,互相沟通,使幼儿身心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方面,幼儿园大班可以通过组织多种主题活动,使儿童熟悉了解小学生活和学习的情况。
另一方面,小学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多种学科知识, 教师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多关注儿童的生活,给予儿童必要的帮助与照顾。
最后,幼儿园和小学定期组织幼儿园大班教师与小学一二年级教师教育经验座谈会。通过双方的沟通,使他们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3、优化教师专业素养
我们有必要从教师专业素养入手,架起幼小教师衔接的桥梁。尤其是幼小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不断更新完善幼小两个阶段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相应的专业能力。另外,幼小教师的职前教育要注意幼小两阶段教师素质的综合培养,职后教育则可以通过交流学习、互换岗位、共同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对方对彼此教育情境、教学安排等方面的学习,在实践中完善个人素质。
4、搭建幼小衔接教研平台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幼小衔接上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无法发挥教育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此,有必要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搭建起幼小教研的平台,引导幼小教师在真实、鲜活的教育情境中,敏锐地捕捉衔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共同的研究探索或在专家的指引下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三)从家长方面来讲
1、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幼儿园生活结束了,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羡慕红领巾,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强烈愿望。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作为家长,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极大增强,入学后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家长要耐心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并帮忙解决;带他回幼儿园看看,请教过他的幼儿园老师做做思想工作;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增强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庞威,赵月娥.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2008(5).
[2]朱碧莲. 浅谈搞好幼小衔接教育的一些思考[J].福建周刊,2008(1).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家长;教师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及作用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
所谓幼小衔接指的就是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相连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相互应有的对接。而由幼儿园初升入小学的一定时间内也恰是幼儿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一个新的转折期,因此,幼小衔接其本质就是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心理和身体、社会性发展上的衔接。
(二)幼小衔接的作用
幼小衔接过程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处理得当,就会促进幼儿以后的发展;处理不当,就会阻碍幼儿日后的健康发展。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是儿童即将开始正规学习的起点。但由于处理不当,许多儿童存在入学适应困难。要让幼儿进入小学能快速并顺利适应环境,做好幼小衔接是很好的助推力,对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准备,并帮助他们顺利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有很大的帮助。据我们观察发现,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幼儿对小学生活常常存在不同的畏惧心理。幼小衔接工作就是要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幼儿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这个人生道路的第一个转折。
二、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与小学在受教育时间和休息时间上存在的较大差异
进入小学后,儿童在课堂上的受教育时间加长,由曾在幼儿园大班的每天两、 三节课时增加至小学固定的每天五、六节课时,且时间上也相应地由每节课 35分钟升至 40 分钟,整体的课堂时间增加了两倍还要多;在课间休息时间上,幼儿园的课间休息时间为 30 分钟,而小学的课间休息时间缩减至其三分之一。 另外,儿童的课外活动时间以及休息的睡眠时间也相应地减少。这些都给刚升入小学的儿童带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二)幼儿园与小学在教学的内容、方式和环境上均存在差别
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保教结合的原则,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孩子在幼儿园每天的各项内容学习中都渗透着与生活相关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且在安排上体现着科学和综合,尊重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通过无论以户外运动为主的户外教学活动,还是上课学习内容,都让幼儿在快乐的玩耍中,有趣的游戏活动中,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周围的人和物,寓教于乐。而对于进入小学后的教育教学则相对形式和内容规范很多,教学内容需要老师在课堂中主要通过口授,实现对小学生的听、说、读、写、做等知识传授,知识内容相对更理性化,思维开始偏向抽象性。这些教学内容和思维上的变化,都给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带来一定冲击,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枯燥、无趣等抵触心理,因此常常怀念幼儿园。
(三)家长在观念认识上的陈旧与缺失
家庭教育对幼儿从小的教育的影响是终身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有效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最终实现,家长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中,家长由于受当前社会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思想的影响,加之对教育缺乏科学的知识与认识,这使得很多家长在教育上体现出: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身心,总强调孩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孩子在教育上拔苗助长,强调短期有成效,进行超前教育学习,希望孩子在幼儿阶段就能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内容消化,这都严重违背了教育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压制了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爱好,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这些都给有效的衔接工作顺利进行带来了阻碍。
三、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讲
教育主管部门应 当组织和指导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开展在教育教学思想和经验上的沟通交流,让两者之间有更加协调、紧密和配合的衔接。幼儿园大班在后期进行上课时间、休息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循序渐进调整, 适当地组织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到小学一年级进行一些参观, 给学生在感官和心理上一定的适应和做好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师之间教育教学经验的双向交流工作,使双方互相了解、 配合和补充。 这对做好幼小衔接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前提。
(二)从幼儿园和小学方面来讲
1、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明确办园宗旨
一方面,幼儿园要注重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不能只是重视科学与知识而忽略幼儿情感态度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园长必须牢记:幼儿园是“培养人”的场所,而不是“利润” 机构。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组织活动要以游戏为主,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2、小学与幼儿园要相互联系,互相沟通,使幼儿身心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方面,幼儿园大班可以通过组织多种主题活动,使儿童熟悉了解小学生活和学习的情况。
另一方面,小学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多种学科知识, 教师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多关注儿童的生活,给予儿童必要的帮助与照顾。
最后,幼儿园和小学定期组织幼儿园大班教师与小学一二年级教师教育经验座谈会。通过双方的沟通,使他们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3、优化教师专业素养
我们有必要从教师专业素养入手,架起幼小教师衔接的桥梁。尤其是幼小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不断更新完善幼小两个阶段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相应的专业能力。另外,幼小教师的职前教育要注意幼小两阶段教师素质的综合培养,职后教育则可以通过交流学习、互换岗位、共同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对方对彼此教育情境、教学安排等方面的学习,在实践中完善个人素质。
4、搭建幼小衔接教研平台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幼小衔接上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无法发挥教育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此,有必要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搭建起幼小教研的平台,引导幼小教师在真实、鲜活的教育情境中,敏锐地捕捉衔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共同的研究探索或在专家的指引下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三)从家长方面来讲
1、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幼儿园生活结束了,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羡慕红领巾,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强烈愿望。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作为家长,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极大增强,入学后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家长要耐心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并帮忙解决;带他回幼儿园看看,请教过他的幼儿园老师做做思想工作;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增强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庞威,赵月娥.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2008(5).
[2]朱碧莲. 浅谈搞好幼小衔接教育的一些思考[J].福建周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