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保罗?奥斯特小说《幻影书》中的“追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asdf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幻影书》是奥斯特的第十部小说,一经出版便被认为是自《纽约三部曲》后,“最成熟的一部作品”。“追寻”作为线索贯穿全篇,是理解小说的出发点。本文聚焦于“追寻”这一线索,通过文本分析,结合奥斯特的犹太身份,法国存在主义的影响,探析作者通过“追寻”所表达的寓意。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幻影书》;“追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2
  保罗·奥斯特(194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译者及导演,其作品曾获“莫顿·道文·萨贝尔奖”、“福克纳文学奖”提名、“法国最佳外国小说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同时他也是每年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之一。
  《幻影书》是奥斯特的第十部小说,一经出版它便被《纽约时报》评为“最佳小说”,同时也被认为是自《纽约三部曲》后,“最成熟的一部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齐默在妻儿所乘飞机失事后,陷入悲痛、無法自拔,几次尝试自杀,因追寻一位失踪了半个多世纪的喜剧演员海克特,重新寻得希望的故事。
  “追寻”这一线索贯穿小说全篇,海克特失踪,是因为他寻求救赎,他的未婚妻失手开枪打死了怀孕的情妇,为了避免事情败露,他掩盖尸体,隐瞒身份,远走他乡;齐默追寻海克特,是为海克特的喜剧电影逗笑了他,他想摆脱丧妻丧子的悲痛;他们在美国各州徘徊,穿梭于欧洲大陆,最后,海克特重新拍起了电影,获得了内心的平静,然而每一部电影都不发行,最后也付之一炬。齐默追寻海克特之旅,也以他的《海克特的默片世界》出版而结束,然而海克特死了,他所有的电影胶片也付之一炬,种种追寻,似乎寻得,但恍然间又有如梦幻泡影。
  全书以夏多布里昂的名句开头,“人不只有一次生命。人会活很多次,周而复始,那便是人生之所以悲惨的原因”。本文认为,《幻影书》不是一部讲述悲惨的书,它更多是在讲述“追寻”,它不仅代表着齐默对海克特地理意义上的追寻,也有生命的意义的追寻,也正由于此,尽管人生悲惨,“抱着那样的希望,我继续活下去”(279),本文结合奥斯特的犹太血统和法国的留学经历,探析书中“追寻”的深刻意义。
  一、“追寻”寄予了奥斯特对父亲的怀念
  《孤独及其孤独所创造的》是奥斯特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前半部分是奥斯特关于父亲的回忆录,后半部分是奥斯特为父亲所做的自传,在父亲猝死之后,这是奥斯特为纪念父亲所做的努力。这一经历恰好与《幻影书》中开头的情节有重合。“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当一九八八年我那本关于他电影的书出版时,海克特·曼已经消失了将近六十年”(1)。与《孤独极其孤独所创造的》一样,“关于他电影的书”是齐默为纪念海克特所作的。而且《幻影书》中,海克特的形象与《孤独极其孤独所创造的》中描写的父亲形象极为相似。首先,在追寻海克特之路中,齐默没有机会和海克特直接接触,这就导致海克特的形象神秘而且零碎,与《孤独》中,奥斯特通过家庭相簿和亲友回忆相似;其次,海克特的性格特征也与《孤独》中描绘的相似,时常随着情况的变化,带上不同的面具,让人无法捉摸;最后,《幻影书》中暗示海克特的犹太人身份却没有透露齐默的身份,和现实中奥斯特不愿意被称为犹太作家相仿。由此来看,齐默对海克特的追寻,更像是一种孩子对父亲的精神上的追寻,寄托了作者奥斯特对父亲的记忆和怀念。
  二、“追寻”代表了奥斯特对犹太文化的思考
  如果说齐默对海克特的追寻寄托了了奥斯特对父亲的怀念,那么奥斯特如此精心设计一对犹太父子的奇妙经历,结合犹太民族的历史,本文认为这些叙事隐含着作者对于犹太民族文化的思考。
  詹姆斯·皮科特,《理解保罗·奥斯特》的作者,他认为:“奥斯特作品中所涉及的所有内容,包括那些毫无意义的死亡,都可以从他的犹太背景中寻求解读”(12)。法国教授弗莱德曼曾指出,“对于奥斯特这样生于二战后的犹太裔作家来说,有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学想象:一是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二是1948年的以色列建国”(30)。前者对犹太民族来说是极大的苦难,而后者大约抵得上是重生。在《幻影书》中,奥斯特也设置了类似的情节,“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沙俄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开始,成千上万的意第绪语移民逃往了西欧和美国,也有很多人去了南美”(74)。海克特就属于其中一员,后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九一九年的拉塞马拉惨案中”,海克特的父亲被“一名反布尔什维克和反犹太的暴徒打得半死”(111),这促使他前往美国。海克特的出生和童年充满苦难。最终在经历一系列颠沛流离的流浪后,“他们买了四百英亩的土地”,在沙漠边缘,建立了“蓝石农场”(176)。
  学者李琼提出过“受难-赎罪-重生”的犹太生命观,从某两个节点上来看,这与奥斯特所描写的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异。在“受难”和“重生”这两个节点下,奥斯特所描写的是重生之后,苦难和偶然事件依然存在,“关键不在于你要怎么去躲避麻烦,麻烦来临时你要怎么去应付他”(29)。而且这种应对之后,可能没有实体,有的可能仅仅是“建立在幻影之上”(251)。这些差异就体现了奥斯特在自身犹太文化和西方文化交织下的一种新的思考。面对苦痛,不惧承受,“追寻”,可能只是幻影,还仍然坚持向前。
  三、“追寻”是一种“西西弗”式的幸福
  对于犹太民族苦难的历史的思考,增添了奥斯特写作的复杂性,也促使他不断向前追寻。同样,在法国居住的时光,也增加了奥斯特作品的厚度。1971年到1974年,奥斯特在法国游学,以翻译法国的诗歌和散文为生。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法国哲学家加缪、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十分风靡。本文认为《幻影书》中的“追寻”受到了加缪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幻影书》中,我们会为齐默对追寻生命的意义而感动,为海克特追寻救赎而感叹,但常常疑惑,为什么齐默和海克特的追寻里面,常常夹杂了一些无效、无望和无助。奥斯特为何要如此安排?通过加缪的“西西弗”,我们才能更了解奥斯特为齐默和海克特的形象注入了什么。   《西西弗的神话》是加缪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作之一,西西弗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因为惹怒了众神,被罚去一个山上,将一块巨石推到山顶,可是巨石过于沉重,精疲力竭的西西弗还没将巨石推至山顶,巨石就自己滚下山坡,“诸神认为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行动更有力的惩罚了”(155)。于是日复一日,西西弗每天拼尽全力,但仍然看不到有成功的希望。加缪借用这个神话里的形象阐释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他爬上山顶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当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181)。从这一点来看,《幻影书》中的“追寻”就不再显得迷茫了。
  海克特和齐默就是现代社会的“西西弗”,命运给他们安排了苦难,可是他们带着自己的追求,他们知道前方可能沒有希望,但是这一路与命运的抗争就是一种幸福,应当认为“齐默和海克特是幸福的”。
  四、“追寻”是一种对社会权威话语的对抗
  《幻影书》中,还有两个点,很让人疑惑。齐默在痛失子女后,这是他“追寻”生命意义的原因,他原本可以接受朋友的安慰和帮助,但是齐默却特别回避他的朋友,甚至不惜“多开二十英里的车,避免碰见任何熟人”(61),这种与社会关系的特意回避很奇怪;其次,海克特在追寻自己的救赎时,他本可以不用过得那么痛苦,但他似乎故意去折磨自己,“强迫自己在严酷的环境里受苦,让自己尽可能的不舒适”,“感觉自己越缺什么,就越不给自己什么”(127)。
  这种自我折磨与奥斯特的受难观有关系,这种“受难观”显然受到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家,他认为:“在社会权威话语的控制下,个体往往会被动认同公共解释,从而丧失自己的独立性,要改变这种状态,个体就必须面对死亡”(李琼 70)。齐默回避社会关系,甚至搅黄了朋友特地为他举办的聚会。海克特背弃美国的富裕生活,在社会底层自我折磨,这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死亡。这样他们才能脱离社会权威话语的控制,追寻到生命的意义和救赎,这也是一种自由的解放,生命的重生。
  结论:
  本文聚焦于《幻影书》中的“追寻”,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首先,齐默对海克特的追寻仅仅是一笑之间的触动,可是越追寻两人之间的共鸣就越多,奥斯特究竟为两人之间注入了什么情感?其次,海克特的救赎之路,始于苦难,但总算得到新生,可是这种新生却总是笼罩在幻影之中,前路看不明;齐默的生命意义追寻,也类似。可是不管前方的幻影,“我抱着这样的希望活下去”,奥斯特安排这样坚定的“追寻”意志和如此模糊的“幻影”为什么?第三,在两人的“追寻”之路中,他们不断降低自己物质上的要求,对社会关系异常敏感,这样一种自我折磨,为了什么?
  结合奥斯特本身的犹太身份和法国的游学经历,本文提出,齐默对奥斯特的“追寻”,更像是一种子对父的精神追求,寄托了奥斯特对父亲的怀念;坚定地“追寻”意志,是对犹太文化的思考,受难之后,通过努力“追寻”,获得重生;模糊的“幻影”下,是一种“西西弗”的幸福,前方道路崎岖,幻影遮盖希望,但每行一步,都是对命运的抗争;自我折磨,是对社会权威话语的反抗,“追寻”,是独立人格的解放,生命的重生。
  参考文献:
  [1]Fredman, Stephen. “How to Get Out of the Room That Is the Book.” Paul Auster. Ed. Harold Bloom. Philadelphia: Chelsea, 2004.
  [2]Peacock, James. Understanding Paul Auster. South Carolina: U of South Carolina P, 2010.
  [3]阿尔贝·加缪. 西西弗的神话-论荒诞. 杜小真, 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2.
  [4]保罗·奥斯特.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Btr, 译.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5]保罗·奥斯特. 幻影书. 孔亚雷, 译.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
  [6]李琼.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创造了什么?-论奥斯特小说的若干重要主题和基本叙事模式.” 外国文学, 2013年第二期.
其他文献
在学校中开展经典诵读和经典教育,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精神,也是一项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传统美德教育.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校偏重知识教育,语文、数学、外语等知识学
作者简介:魏英杰(1991-),女,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2  1775年,著名的浪漫主义散文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诞生于英国伦敦。自幼视书为友,勤奋好学并以读书为乐。由于生活所迫,兰姆未能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教育,只能在工
期刊
摘 要:该文试从精神分析下的霍尼焦虑理论来解读托尼·莫里森的短篇小说《宣叙》。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对民族身份的焦虑,对缺失母亲的焦虑以及对过去记忆的焦虑,揭示出莫里森在小说中呼吁一个自由平等、友爱互助的社会,体现了莫里森的人文主义关怀。  关键词:焦虑理论;《宣叙》;人文主义  作者简介:雷清平,1994年生,女,江西抚州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
王景桂老师任教于崇文区金台小学,她把“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高尚的师德.无私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尤其是“特需生”.
在韩国朋友的安排下,我参观了首尔的一所私立幼儿园,名字叫做“格瑞姆”.格瑞姆是图画的意思,园长说他们就是要把自己的园办得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使孩子们生活在美的意境中.
“水手10”号初探水星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直径的平均值为4 879千米,约是地球的1/3。论个儿大小,它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排行老末,但比起太阳系所有大行星,水星的绕日轨道最为扁长。作为类地行星的水星,有些物理参数接近地球,如密度和年龄:其表面形状和对阳光反射率又与月球类似,因而对其探测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深化对地球与月球演变历史和趋势的认识。  在此之前,人类只向水星发射过一个航天器,
鉴于铜素营养与小麦雄蕊育性关系密切,故有可能利用铜螯合剂使小麦缺铜,从而达到杀雄的目的。[Graham,1986]。本研究旨在明确现有几种铜螯合剂对小麦生育的影响,并分析它们
美国IBM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日本佳能公司等企业是如何驰名世界的?除了靠一流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外,他们还无一例外地运用了CI战略。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
传统的课堂是一种知识中心主义的课堂,即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