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具有内容少、容量小、时间短等特点,在小学中年段习作评改中可以起到突出知识点、突破重难点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分类批注,制作微课”“依据微课,分类评讲”“共享微课,分类修改”把微课与批、评、改以及堂上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师、学生、家长互动起来,达到突破中年段学生修改习作难题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微课;习作评改;教学策略
小学中年段修改习作,一直是困扰学生、家长、教师的大难题。而随着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已经有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好帮手——微课。如何利用微课突破中年级学生修改习作难题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习作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一、以微课指导小学中年段修改习作的现状
(一)教学优势
微课具有内容少、容量小、时间短、生动有趣、突出知识点、便于网络传播等教学优势。微课时代,许多老师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来突破习作评讲时的难点,如:在评讲“如何写出一个人的动作特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微课展示一个人的动作细节,进行评讲。这样形象生动,而且可以随意播放暂停,深入剖析。也可以用微课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在教给学生方法时融入了“美羊羊、熊大、熊二”等动漫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存在问题
微课具有“微”的局限性,只突出知识点,不能面面俱到。小学中年段习作修改,一直存在教师吃力不讨好,学生不会修改,家长爱莫能助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批改难——数量多、样式多;二是学生修改难——阅历少、词汇少;三是家长辅导难——没方法、没尺度。但是,习作修改的现状,也不能靠单独播放微课来改变。
二、以微课指导中年段修改习作的对策
如何使用微课让教师批改习作的量减少,学生收益又大?教师可以采用分类批注,制作微课;依据微课,分类评讲;共享微课,分类修改的对策,让教师、学生、家长互动起来。以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习作为例。
(一)分类批注,制作微课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内容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明确,详略是否得当,条理是否清楚,这些理应以教师批改为主,而句、词、字、标点等明显错误的地方是中年级学习习作修改的重点。教师先把学生的习作分四类:一类为不符合题意;二类为符合题意但选材和构思有问题;三类为符合题意,但字、词、句处有明显错误;四类为符合题意,语句通顺,有个别错字。同一分类写类似的批语,并且在学生的习作草稿上标示出习作类别。这些分类及批语是制作习作评讲微课的依据。
(二)依据微课,分类评讲
1. 回顾习作要求
回顾习作要求,点拨一类习作,在评讲习作前,引导学生再次明确习作要求,要跟学生分析,要求只写一处地方,最好写一处小的景物,如公园一角、校园一角、池塘等。
2. 典型讲评
在鉴赏优秀的习作前,选朗读较好的第四类习作的同学,让这位同学读出自己的文章,并且拍摄成微课。在朗读中,加强习作的感染力,激起学生的兴趣,要一边读,一边指出写得好的詞句,展示“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等”为习作树立典范,使学生知道本单元怎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让学生成为视频中的“影视主角”,这对于调动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比用语言表扬要好得多。
3. 病例剖析
(1)提示修改常见习作毛病。在三、四类习作修改前,要提示修改常见的习作毛病“的、地、得”的不正当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的不正当使用等。如:“蜻蜓在上面欢快的飞来飞去”中,“欢快的”应改为“欢快地”。“这棵大榕树的叶子绿极了,绿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中,“绿的像”应改为“绿得像”。“我和妈妈走到了西湖边的那棵大树下休息,这棵大树不但可以乘凉,还点缀着西湖的美景,大树下的桂花也开了,桂花很香”中,“那棵大树下休息”和“西湖的美景”后面都应该用句号。
(2)展示修改习作方法的微课,为三、四类习作提供修改范例。播放“增、删、调、改”方法修改习作的微课,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增、删、调、改”习作修改方法。
(三)共享微课,分类修改
1. 堂上修改
在班内成立若干习作修改小组,成员以第三、四类习作的学生为主,指定一位悟性高的第四类习作的学生做组长,第四类学生的习作基本可以根据红色圆圈通过查字典、百度搜索等方法自改、互改。第三类习作,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修改句、词、字、标点等错处,尤其是标上红色横线的明显错处。讨论修改时,组长要带头修改,做一个示范,然后再组员交换修改。
第一类习作学生先根据批语和习作讲评重新列写作提纲,再进行写作。第二类习作,学生根据批语调整习作内容。学生将一、二类习作修改成三、四类习作后,再组织参与讨论互改活动。
2. 堂上修改注意事项
(1)展示修改方法
要注意在学习修改的初期,展示“增、删、调、改”的符号及用法。最好能用投影展示。
(2)尽量安排在堂上修改
习作修改要尽量安排在课上进行。同学们会遇到一些组内争论不下的问题,需要向老师请教,尤其是不通顺的长句和一些似是而非的错别字。
(3)充分发挥读的作用
在自改、互改时,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重点看语句是否通顺,从头到尾,对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认真默读、思考、讨论。
(4)有效组织修改
在各小组修改好第一篇习作后,教师要及时检查,表扬改得好的小组,提点改得不够细心的小组,再接着开展习作修改活动。一、二类习作是修改习作难点,要留意一、二类习作的学生的自改情况,在合适时机面批指导修改,给予鼓励和方法指引、词句点拨。
3. 课外修改
课堂上没完成习作修改的同学,教师可以把“分类评讲习作”的微课、“增、删、调、改”方法修改习作的微课上传到微课掌上通的班级圈或家长微信群、QQ群中。家长可以在家参考习作上的批语和两个微课分类,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修改习作。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都能根据教师的指导来修改习作。“分类评讲习作”的微课能对家长、学生起到指导作用,也是促进学生修改习作的催化剂。
“分类批注,制作微课”“依据微课,分类评讲”“共享微课,分类修改”的微课使用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把微课与批、评、改,堂上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师、学生、家长互动起来,让学生修改习作更容易,更有趣。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微课;习作评改;教学策略
小学中年段修改习作,一直是困扰学生、家长、教师的大难题。而随着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已经有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好帮手——微课。如何利用微课突破中年级学生修改习作难题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习作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一、以微课指导小学中年段修改习作的现状
(一)教学优势
微课具有内容少、容量小、时间短、生动有趣、突出知识点、便于网络传播等教学优势。微课时代,许多老师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来突破习作评讲时的难点,如:在评讲“如何写出一个人的动作特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微课展示一个人的动作细节,进行评讲。这样形象生动,而且可以随意播放暂停,深入剖析。也可以用微课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在教给学生方法时融入了“美羊羊、熊大、熊二”等动漫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存在问题
微课具有“微”的局限性,只突出知识点,不能面面俱到。小学中年段习作修改,一直存在教师吃力不讨好,学生不会修改,家长爱莫能助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批改难——数量多、样式多;二是学生修改难——阅历少、词汇少;三是家长辅导难——没方法、没尺度。但是,习作修改的现状,也不能靠单独播放微课来改变。
二、以微课指导中年段修改习作的对策
如何使用微课让教师批改习作的量减少,学生收益又大?教师可以采用分类批注,制作微课;依据微课,分类评讲;共享微课,分类修改的对策,让教师、学生、家长互动起来。以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习作为例。
(一)分类批注,制作微课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内容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明确,详略是否得当,条理是否清楚,这些理应以教师批改为主,而句、词、字、标点等明显错误的地方是中年级学习习作修改的重点。教师先把学生的习作分四类:一类为不符合题意;二类为符合题意但选材和构思有问题;三类为符合题意,但字、词、句处有明显错误;四类为符合题意,语句通顺,有个别错字。同一分类写类似的批语,并且在学生的习作草稿上标示出习作类别。这些分类及批语是制作习作评讲微课的依据。
(二)依据微课,分类评讲
1. 回顾习作要求
回顾习作要求,点拨一类习作,在评讲习作前,引导学生再次明确习作要求,要跟学生分析,要求只写一处地方,最好写一处小的景物,如公园一角、校园一角、池塘等。
2. 典型讲评
在鉴赏优秀的习作前,选朗读较好的第四类习作的同学,让这位同学读出自己的文章,并且拍摄成微课。在朗读中,加强习作的感染力,激起学生的兴趣,要一边读,一边指出写得好的詞句,展示“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等”为习作树立典范,使学生知道本单元怎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让学生成为视频中的“影视主角”,这对于调动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比用语言表扬要好得多。
3. 病例剖析
(1)提示修改常见习作毛病。在三、四类习作修改前,要提示修改常见的习作毛病“的、地、得”的不正当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的不正当使用等。如:“蜻蜓在上面欢快的飞来飞去”中,“欢快的”应改为“欢快地”。“这棵大榕树的叶子绿极了,绿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中,“绿的像”应改为“绿得像”。“我和妈妈走到了西湖边的那棵大树下休息,这棵大树不但可以乘凉,还点缀着西湖的美景,大树下的桂花也开了,桂花很香”中,“那棵大树下休息”和“西湖的美景”后面都应该用句号。
(2)展示修改习作方法的微课,为三、四类习作提供修改范例。播放“增、删、调、改”方法修改习作的微课,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增、删、调、改”习作修改方法。
(三)共享微课,分类修改
1. 堂上修改
在班内成立若干习作修改小组,成员以第三、四类习作的学生为主,指定一位悟性高的第四类习作的学生做组长,第四类学生的习作基本可以根据红色圆圈通过查字典、百度搜索等方法自改、互改。第三类习作,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修改句、词、字、标点等错处,尤其是标上红色横线的明显错处。讨论修改时,组长要带头修改,做一个示范,然后再组员交换修改。
第一类习作学生先根据批语和习作讲评重新列写作提纲,再进行写作。第二类习作,学生根据批语调整习作内容。学生将一、二类习作修改成三、四类习作后,再组织参与讨论互改活动。
2. 堂上修改注意事项
(1)展示修改方法
要注意在学习修改的初期,展示“增、删、调、改”的符号及用法。最好能用投影展示。
(2)尽量安排在堂上修改
习作修改要尽量安排在课上进行。同学们会遇到一些组内争论不下的问题,需要向老师请教,尤其是不通顺的长句和一些似是而非的错别字。
(3)充分发挥读的作用
在自改、互改时,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重点看语句是否通顺,从头到尾,对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认真默读、思考、讨论。
(4)有效组织修改
在各小组修改好第一篇习作后,教师要及时检查,表扬改得好的小组,提点改得不够细心的小组,再接着开展习作修改活动。一、二类习作是修改习作难点,要留意一、二类习作的学生的自改情况,在合适时机面批指导修改,给予鼓励和方法指引、词句点拨。
3. 课外修改
课堂上没完成习作修改的同学,教师可以把“分类评讲习作”的微课、“增、删、调、改”方法修改习作的微课上传到微课掌上通的班级圈或家长微信群、QQ群中。家长可以在家参考习作上的批语和两个微课分类,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修改习作。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都能根据教师的指导来修改习作。“分类评讲习作”的微课能对家长、学生起到指导作用,也是促进学生修改习作的催化剂。
“分类批注,制作微课”“依据微课,分类评讲”“共享微课,分类修改”的微课使用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把微课与批、评、改,堂上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师、学生、家长互动起来,让学生修改习作更容易,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