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课堂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mum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种业发展而诞生的专业,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专业之一,建设时间短、建设基础弱,但在学院升本之前,已有较长的校企合作历史,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与地方企业建立了稳定而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地方培养新型实践型服务人才,是信阳农林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为此,学院进行了专业教学改革,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将课堂搬到企业,进行学校与企业的“跨界”,将企业角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跨界课堂;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025-03 中图分类号: G642.3; S330-4 文献标志码: A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扩大农业生产及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在粮食生产的所有要素中,种子的贡献率可达60%左右,种子在农业中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生产资料都无法比拟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种子在农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2011年《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使现代种业门槛抬高,大批企业兼并重组,上市种业数目不断增加。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种子法》,标志着我国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格局面临深刻调整,现代种业发展时代来临。种业的崛起和兴盛,亟待大量能够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创新实践人才的产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和种子产业发展的需求而诞生的新专业[1]。自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建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后,目前全国已有30多所农业院校开设了此专业。
  2015年,我国政府首次公开明确提出应用型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向应用型教育转变的范围,也再次明确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再次提及应用型教育,“十三五规划”第五十九章第二节提到:“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从政府的一系列公开报告中可以看出,应用型教育是大势所趋,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的转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实现应用型教育的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当其冲。
  信阳农林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是一所以为地方培养新型实践型服务人才为宗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方式关系着整个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
  1 传统课堂与跨界课堂
  传统的课堂是一种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场景通常是一位教师,站在一个讲台上,手捧一本书,向一群学生讲授知识。所以传统歌颂教师的文章往往写成:“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谱春秋”。传统课堂的模式在以往科技不发达、信息传导速度相对较慢的背景下曾经是古今中外所有教师久用不衰、用无不利的教学工具。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化传播速度加快,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工具越来越方便。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中讲授的对象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若仍然一成不变,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教学形势。有人总结,现今高校教育是在“用昨天的知识去教今天的学生做明天的事”,现在看来,用这句话来形容高校教育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弊端再合适不过。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环境的变化,各地高校逐渐从以往“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中走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包括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2]。
  “跨界”是指从某一属性的事物进入另一属性的运作,是各个独立行业的主体不断融合、渗透的合作方式。近年来,“跨界”成为高频词汇出现在各个领域,通过各种整合手段,将自身资源的某一特性与其他表面上不相干的资源进行搭配利用,可以放大相互资源甚至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体。高等教育学校的教育制度一直在主张“产、学、研”相结合,高校进行“跨界课堂”,就是与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理念的应用型人才模式相结合,将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文化与学校的教育文化融合,形成职教文化,并进一步通过职教文化,完成普通教育的人向具备职业素养的人转变[3]。跨界课堂既可以使学生接触企业真实环境,体验职业真实概况,也可以将课堂教育在职业体验中灵活应用,现需现学、现学现用,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 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基础与现状
  信阳农林学院前身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建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是一所办学时间较长、以服务地方为宗旨的高职高专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信阳农林学院,首批部分专业对外进行本科招生,到2017年9月为止,已有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内的24个本科专业。虽然本校升本时间较晚,本科建校基础薄弱,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不够完善、本科办学经验不足等问题,但在长达10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农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积累了丰富的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经验,同时也与大量的地方企业建立了稳定而良好的合作关系。
  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前身为农学专业(专科),专业建设与学校发展基本同步,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2005年,专科专业目录调整时,信阳农林学院农学专业(专科)调整为种子生产与经营和作物生产技术两个专科专业;2015年,信阳农林學院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正式对外招生,目前该专业在校生为273人。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信阳农林学院的支柱专业与特色专业,也是与地方接轨、服务地方的重要介质。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阳农林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因此,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受到了信阳农林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进行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是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既是信阳农林学院立足于应用型本科建设对国家产业发展战略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响应及行业发展人才培养需要,也是其专业建设的迫切需求。2017年,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校外16家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为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教学改革过程中“跨界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 “跨界课堂”在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应用
  基于“为地方培养新型实践型服务人才为宗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信阳农林学院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2017年,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入第4、5学期的学习阶段,开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安排了《种子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等课程,并各安排一定时间的课程实习。除此之外,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时,从第4~7学期,每学期安排有7 d的专业综合实训,实训的时间和内容根据当地农忙季节而定。
  课程实训及专业综合实训的设置,在信阳农林学院执行不是首次,但在以往的执行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教师辛苦讲、学生认真听,教师示范、学生验证,由传统“一位教师,一个讲台,一本书,一群学生”变成了“一位教师,一个讲台,一个道具,一群学生”,只是地点稍有变化,道具稍有变化,但场景依然如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而专业与企业签订的协议,往往只限于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学生就业时提供的一个平台,很多校企之间的合作长期处于“有协议、无执行”的一种状态,达不到校企合作、校企共建的真正目的。
  为了有效利用该专业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优质关系,创建真正的校企合作模式,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践行“教、学、做”的真正合一,信阳农林学院将课程实践的课堂搬到企业中,进行教育教学与企业职业之间的“跨界”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3.1 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水稻生产实践
  2017年春,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借助《种子生物学》7 d的实训时间,安排学生到信阳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信阳市农科院进行水稻生产实践。育秧季节,安排学生参与到信阳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厂化育秧过程中,看似简单便捷的工厂化育秧过程,由于亲身的参与使得学生产生了各种疑问:除了工厂化育秧,还有哪些育秧方式?各种育秧方式有何优缺点?工厂化育秧的投资成本问题、技术问题、效率问题、配套插秧机械问题……新奇的育秧方式打破了学生对传统育秧的认知,引起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发了学生对农业新技术的思考。插秧季节,安排学生到信阳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信阳市农科院进行插秧,传统插秧带给学生的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切身体会,而新型机械插秧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多不一样的新型农业方式体验,使得他们不仅对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对专业产生一种敬畏,更加懂得尊重那些为农业而作出贡献的人,并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
  3.2 利用“企业忙时、学生闲时”,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2017年春夏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对7 d的专业综合实训执行时间作了调整,将执行时间调整至暑期进行。这时种子企业处于收种、制种、种子质量管控的“忙时”。利用“企业忙时、学生闲时”,将种子科学与工程2015级学生分派到不同的企业进行锻炼:在大北农金色农华鄂州种子生产加工基地、隆平高科甘肃玉米制种基地、信阳市农科院水稻试验基地,让学生成为种子检验员、制种技术员、科研工作人员,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从事不同的技术工作。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将来可能要从事的工作有个初步的认识,使他们明确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为之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因为是学生课程,不是真正职员,企业对学生工作的数量不抱较高的期望值,只力求准确;因为是综合实训课程,学生没有职业的压力,不一味追求数量,做起来比较轻松,可以确保质量;而且综合实训有专业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带队,学生可以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提问、现场解决。这种将课堂搬到企业的“跨界”形式,受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既解决了学校实践条件不足、教师教学喋喋不休收效甚微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上课兴趣度不高、企业忙时用工难的问题。
  3.3 将课堂搬进种子加工基地,提高学生对种子质量的认识
  2017年秋冬学期,结合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级第5学期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学生到信阳市穗源种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水稻种子清选加工实习。从种子清选加工的意义到种子加工的流程、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再到种子加工之后的储藏环境、质量检测,学生在作为种子“加工员” “管理员”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了解工作流程、熟悉工作环境、熟练操作程序,在专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初步接触工作原理,为以后《种子加工与贮藏》《作物种质资源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4 “跨界课堂”在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中取得的进展
  信阳农林学院属于新升本科院校,与老本科院校相比科研能力不足,与高职院校相比,又存在学生专业技能不够扎实的弱点。针对学校条件以及当今学生现状,响应我国政府“应用型教育”的号召,为地方建设培养出新型实践型服务人才,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刻不容缓。传统课堂按部就班、“涛声依旧”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将课堂教学与企业结合起来,实现“跨界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对企业工作流程、企业要求有了深刻的認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更具有“功利性”,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让企业提前接触学生,为自己未来员工的接纳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校企合作”不再是一句空话,可以在校企合作中真正做到互利共赢。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级学生在第4、5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多次采用“将课堂搬到企业”的“跨界”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得到了学校、任课教师、学生、企业的一致好评,也吸引着更多更优秀的企业与专业之间的合作,相信最终将大大推进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 1 ] 张文明,常成,郑文寅,等.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综合改革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5):364-366.
  [ 2 ] 林海荣.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种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6(36):176-177.
  [ 3 ] 张丽,阮彩灵.从传统课堂到跨界课堂转变的思索[J].经营管理者,2017(08)(上半期):346-347.
  (收稿日期:2017-12-25)
其他文献
中国人的餐桌离不开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近日共同印发《关于将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目录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种业发展。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摘 要: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创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目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实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实践应用。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实践研究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目前,水稻是我国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现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创新
期刊
摘 要:就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展开研究,分析了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林业的发展前景,然后提出提高林业科技化水平的一些相关措施。  关键词:林业科技;种植技术;运用  发展林业科技、推广新兴林业种植技术,对于我国林业管理水平与发展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林业种植水平与科技水平都比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就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展开研究,分析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林
期刊
摘 要: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质量检验机构,依据有关规定,对种子企业生产、销售的农作物种子进行扦样、检验,并按规定对抽查结果进行公布和处理的活动。笔者从事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多年,经过摸索、归纳和总结,拟提出如何规范开展农作物种子市场质量监督抽查工作。  关键词:规范开展;农作物种子;市场;质量监督;抽查  1 市场监督抽样  1.1 扦样方法  按国
期刊
摘 要:作为对林业发展造成重要阻碍的美国白蛾,由于其繁殖速度较快、传播能力较强,使得这种虫害对林木正常生长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对美国白蛾产生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进行研究,是实现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林业害虫;美国白蛾;发生;防治   美国白蛾,作为全球性的一种对树木生长造成较为严重危害的林业虫害,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近些年来林业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美国白蛾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瑞丽市橡胶白粉病的防控存在职能部门虚设、农场和民营防治不同步、预警监测体系不完善、防治专用机械和药物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整合职能部门、统一管理,依托科研完善预警监测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统防统治队伍等对策。  关键词:橡胶;白粉病;防控;存在问题;对策  瑞丽市橡胶产业自1959年由国营农场开始发展,至2017年全市种植面积达7 053.55 hm2,年平均产量约500万kg
期刊
摘 要:通过对19个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和筛选,综合分析各项性状,筛选出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新品种。  关键词:鲜食玉米;新品种展示;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主要是甜玉米、糯玉米,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农作物,而其中以甜玉米生产面积最大,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显著,农民收入倍增。由于甜玉米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赖氨酸、胡萝卜素、亚油酸等营养成分,集中了水果
期刊
在2月23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向大会作了关于检查《种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在新修订的《种子法》实施一年多即开展执法检查。2017年7—11月,执法检查组分别赴河北、江西、海南等6省开展检查,并委托北京、内蒙古、辽宁等12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种子法实施情况进行
期刊
摘 要:随着种子市场越来越开放,宾川县种子市场暴露出诸多问题,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及时解决种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形成开放的、竞争有序的种子市场,对宾川县至关重要。对宾川县种子市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不断提升种子市场管理水平。  关键词:宾川县;种子市场管理;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036-02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自2016年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后,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去库存、调结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许多加工企业及贸易商陆续回归市场,玉米价格出现反弹,关于玉米“种还是不种、结构调还是不调”的疑惑又开始出现。对此,在日前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建议农民不要盲目扩种玉米。这一话题也引起了关注“三农”问题的两会代表委员热议。  市场供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