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针对来华外国留学生开展文化教育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来华外国留学生中,有一类特殊的群体——华裔留学生,他们具有华人血统,与中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中华文化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华裔留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根”,还能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民族之“魂”,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促进者。
目前,高校针对华裔留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现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只重视语言技巧的培训,忽略了对汉语文化的深入挖掘;文化教学方式老套,仍然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不能很好地建立对中华文化的直观感受;没有认识到华裔学生的特殊性,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教育。
二
北京华文学院是国内专门针对华裔留学生从事华文教育的专业院校,绝大部分學生都是华裔学生。学院一直坚持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相结合的特色教育,在强化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加强中华文化熏陶,让华裔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人文特点和文化精髓,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学院针对华裔学生特点,开展了“旅游+教学”相结合的游教项目,学生可以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旅游见闻相结合,从而更深入地感知中国。近年来,为了顺应学生特点和时代需求,学院着力改革、加强建设,在“游教”结合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一套多方位、立体化、沉浸式的教学模式。
为了让华裔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将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分为“展示”“体验”“学习”和“活动”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以“学习”为中心,互为补充,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展示环节主要展示大量的名家书画作品、玉器和瓷器等艺术珍品。与此同时,学院正在编撰适合华裔学生的鉴赏类教材《中国艺术赏析——走进泰来馆》,让学生在参观中赏析艺术珍品,并感受这些艺术作品所传达出的文化魅力和审美取向。
中华文化体验式教学中心是学院全力打造的特色项目之一。该中心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华服馆、文字馆、武术馆、民乐馆以及陶瓷馆。学生可以在华服馆通过3D技术试穿不同民族的服装,在文字馆拿起毛笔现场挥毫泼墨,在武术馆拿起十八般武器小试身手,在民乐馆试弹古筝等民族乐器,在陶瓷馆现场制作、烧制属于自己的陶瓷作品。这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体验、分享和学习中华文化的主要场所。
文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语言文字的精髓所在,也是来华留学生深入学习汉语的必经之路。针对汉语水平较高的华裔留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从2013年开始,学院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联合培养以华裔学生为主体的华文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为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培养后备师资。第二年就将“早读”引入本科生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早晨的记忆优势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特别是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逐渐将视角和兴趣点转向了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学院还专门组织编纂了《留学生汉语诵读精选100篇》辅助学生早读。
此外,学院还将中华文化分为中华传统艺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经典文学等几个板块。中华传统艺术板块开设书法、工笔画、篆刻、传统舞蹈、民乐、武术等选修科目,中华传统文化包括茶艺课、中国传统结绳课、串珠课、剪纸课和京剧脸谱制作课等选修课程,中华经典文学课程开设占代文学经典、《论语》研读等选修课程。
上述文化课程,主要针对在学院学习的长期班(学习超过3个月)学生。针对短期(3个月以下,游学项目居多)学习的华裔学生,我院还特别开设了不同文化主题的冬、夏令营,如“中华舞蹈营”“中华书画营”“中国功夫营”等,为短期来华的华裔青少年提供专门的特色内容。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学院还从学生活动人手,增设了特色活动和比赛,作为中华文化学习的必要补充。为了检验学生经典早读的学习成果,学院每学期会举办经典诗文朗诵大赛,通过比赛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每逢传统佳节,还会举办相应的讲座、知识竞赛和庆祝活动,让学生感知不同节日背后的知识和风俗习惯,增强学习兴趣。
除文化选修课外,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也因为有了良好的教育平台而丰富起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讲解文化类语言点时尝试采用体验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汉字文化》课为例,教师在讲授汉字知识的时候可以直接把课堂搬到“文字馆”,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更好地体验汉字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文字馆”内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查找、临摹某些汉字并生动再现其发展演变过程,归纳出演变规律,分析汉字符号化的关键期等。
三
这套文化教学模式已初见成效,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针对华裔留学生开展的语言文化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笔者认为至少可以有三个层次的目标。
第一层次的目标是构建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是指海内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最有意义的属性的肯定性体认,核心是对其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建立华裔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基础。因此,我们实施文化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展示”“体验”“学习”和“活动”来构建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让他们明白每一项活动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既包括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也包括具有中华特色的独特的价值理念、审美取向等。在构建文化认同后,华裔学生才会建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才能达到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
第二层次的目标是塑造人才。在构建认同的基础上,塑造有中华优秀气质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公民是更进一步的目标。华裔学生是生活在国外的华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华人的形象,也决定着他们身边的其他族裔对华人乃至中国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学院着力培养能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特性、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充满中华人文精神的华裔学生,以他们作为楷模,用行为去影响和感染他们身边的人,争取更多对中国有好感的外国友人。同时,这些学生通过语言文化学习,开阔了视野,在比较中外文化的过程中,拥有了跨文化的视角和国际化的眼光,是未来难得的国际公民,也是受其他国家欢迎的优秀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对华裔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更高层次的目标。
第三层次的目标是主动行动。这个目标可以说是我们对华裔学生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更高层次的目标。激发优秀华裔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鼓励他们主动传播中华文化,要求我们在各类课程及教学活动中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敢于开口,主动开口;在教学及活动中主动发现那些热爱中华文化,有组织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华裔学生,并予以重点培养;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成为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总之,在初步构建起文化教育的模式后,除了进一步扎实推进,我们还需要继续思考如何完善,如何细化,如何实现文化教育的目标,并把这份事业做得更好,让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针对来华外国留学生开展文化教育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来华外国留学生中,有一类特殊的群体——华裔留学生,他们具有华人血统,与中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中华文化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华裔留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根”,还能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民族之“魂”,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促进者。
目前,高校针对华裔留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现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只重视语言技巧的培训,忽略了对汉语文化的深入挖掘;文化教学方式老套,仍然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不能很好地建立对中华文化的直观感受;没有认识到华裔学生的特殊性,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教育。
二
北京华文学院是国内专门针对华裔留学生从事华文教育的专业院校,绝大部分學生都是华裔学生。学院一直坚持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相结合的特色教育,在强化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加强中华文化熏陶,让华裔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人文特点和文化精髓,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学院针对华裔学生特点,开展了“旅游+教学”相结合的游教项目,学生可以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旅游见闻相结合,从而更深入地感知中国。近年来,为了顺应学生特点和时代需求,学院着力改革、加强建设,在“游教”结合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一套多方位、立体化、沉浸式的教学模式。
为了让华裔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将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分为“展示”“体验”“学习”和“活动”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以“学习”为中心,互为补充,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展示环节主要展示大量的名家书画作品、玉器和瓷器等艺术珍品。与此同时,学院正在编撰适合华裔学生的鉴赏类教材《中国艺术赏析——走进泰来馆》,让学生在参观中赏析艺术珍品,并感受这些艺术作品所传达出的文化魅力和审美取向。
中华文化体验式教学中心是学院全力打造的特色项目之一。该中心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华服馆、文字馆、武术馆、民乐馆以及陶瓷馆。学生可以在华服馆通过3D技术试穿不同民族的服装,在文字馆拿起毛笔现场挥毫泼墨,在武术馆拿起十八般武器小试身手,在民乐馆试弹古筝等民族乐器,在陶瓷馆现场制作、烧制属于自己的陶瓷作品。这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体验、分享和学习中华文化的主要场所。
文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语言文字的精髓所在,也是来华留学生深入学习汉语的必经之路。针对汉语水平较高的华裔留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从2013年开始,学院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联合培养以华裔学生为主体的华文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为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培养后备师资。第二年就将“早读”引入本科生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早晨的记忆优势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特别是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逐渐将视角和兴趣点转向了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学院还专门组织编纂了《留学生汉语诵读精选100篇》辅助学生早读。
此外,学院还将中华文化分为中华传统艺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经典文学等几个板块。中华传统艺术板块开设书法、工笔画、篆刻、传统舞蹈、民乐、武术等选修科目,中华传统文化包括茶艺课、中国传统结绳课、串珠课、剪纸课和京剧脸谱制作课等选修课程,中华经典文学课程开设占代文学经典、《论语》研读等选修课程。
上述文化课程,主要针对在学院学习的长期班(学习超过3个月)学生。针对短期(3个月以下,游学项目居多)学习的华裔学生,我院还特别开设了不同文化主题的冬、夏令营,如“中华舞蹈营”“中华书画营”“中国功夫营”等,为短期来华的华裔青少年提供专门的特色内容。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学院还从学生活动人手,增设了特色活动和比赛,作为中华文化学习的必要补充。为了检验学生经典早读的学习成果,学院每学期会举办经典诗文朗诵大赛,通过比赛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每逢传统佳节,还会举办相应的讲座、知识竞赛和庆祝活动,让学生感知不同节日背后的知识和风俗习惯,增强学习兴趣。
除文化选修课外,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也因为有了良好的教育平台而丰富起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讲解文化类语言点时尝试采用体验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汉字文化》课为例,教师在讲授汉字知识的时候可以直接把课堂搬到“文字馆”,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更好地体验汉字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文字馆”内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查找、临摹某些汉字并生动再现其发展演变过程,归纳出演变规律,分析汉字符号化的关键期等。
三
这套文化教学模式已初见成效,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针对华裔留学生开展的语言文化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笔者认为至少可以有三个层次的目标。
第一层次的目标是构建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是指海内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最有意义的属性的肯定性体认,核心是对其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建立华裔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基础。因此,我们实施文化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展示”“体验”“学习”和“活动”来构建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让他们明白每一项活动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既包括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也包括具有中华特色的独特的价值理念、审美取向等。在构建文化认同后,华裔学生才会建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才能达到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
第二层次的目标是塑造人才。在构建认同的基础上,塑造有中华优秀气质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公民是更进一步的目标。华裔学生是生活在国外的华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华人的形象,也决定着他们身边的其他族裔对华人乃至中国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学院着力培养能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特性、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充满中华人文精神的华裔学生,以他们作为楷模,用行为去影响和感染他们身边的人,争取更多对中国有好感的外国友人。同时,这些学生通过语言文化学习,开阔了视野,在比较中外文化的过程中,拥有了跨文化的视角和国际化的眼光,是未来难得的国际公民,也是受其他国家欢迎的优秀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对华裔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更高层次的目标。
第三层次的目标是主动行动。这个目标可以说是我们对华裔学生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更高层次的目标。激发优秀华裔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鼓励他们主动传播中华文化,要求我们在各类课程及教学活动中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敢于开口,主动开口;在教学及活动中主动发现那些热爱中华文化,有组织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华裔学生,并予以重点培养;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成为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总之,在初步构建起文化教育的模式后,除了进一步扎实推进,我们还需要继续思考如何完善,如何细化,如何实现文化教育的目标,并把这份事业做得更好,让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