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班级整本小说学习》简介
1.书籍简介和作者介绍
《班级整本小说学习》作者是美国纽约的初中教师Ariel Sacks,她有着九年教龄和不同学校的丰富教学经验,书中全面记述了作者采用整本小说教学的原因、方法,包括整本小说的阅读和写作。这本书体现了作者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
该书具有实践性和可测试性,适用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也给其他实践者留有发挥空间的教学指导。这本书展示了整本小说的教学实施指南,包含众多课程、活动、教师教学策略,书中的材料、案例主要源自真实的课堂教学。
2.《班级整本小说学习》的章节简介
《班级整本小说学习》分为两大部分,共九章内容。第一章论述了“整本小说学习”的含义和意义,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和针对全班学生的整本小说教学。第二章展示了从五个方面选择书籍的方法。第三章记录了作者教学生用文本思维、推理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作出反馈,并用便利贴记录自己的想法。第四章描述了在学生完成整本小说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工作。第五章概述了整本小说阅读对学生写作的激励作用。第六章是第二部分的开篇,描述了教师对整本小说学习活动的掌控,包括设置阅读时间表、阅读计划,对便利贴笔记进行检查评分,对未完成者或完成不佳者的处理,与家庭合作和布置好整个教室的环境来保证学生在整本小说学习中的参与,等等。第七章描述了小组微项目和附加材料,文学要素是小组微项目的关键,即让学生调查文本中的文学要素,如人物、情节、背景等;附加材料可以是与主题相关的文本、图书、电影等。第八章讨论了《班级整本小说学习》如何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即平衡基础薄弱者和基础良好者的学习。第九章以展示整本小说阅读对学生学习影响的数据资料结束,并说明了整本小说阅读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
作者基于两种思考来推行整本小说学习,一是弥补以往“片段式解读文本”的不足,二是避免“教师权威解读”剝夺学生真实阅读体验。“片段式解读文本”会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其让他们阅读书籍片段再回答教师问题,不如让他们阅读一整本书,并像成年人在读书俱乐部那样进行讨论,体验文本并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师权威解读”会阻碍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许多教师总是认为自己对学生的提问和解答优于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解答,但是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剥夺学生的阅读体验。
3.《班级整本小说学习》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学生在整本小说阅读中,遵循这样一个流程:文学作品一读者体验和主观反馈一读者分享、检查、比较他们的反馈一读者调查引起反馈的文本要素一读者评价作者的写作目标和达成情况(批判性分析作家写作技巧)。
(1)整本小说的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要基于学生发展、鉴定层次、阅读水平、主题链接和作品文学性五个维度来选择适合全班学生阅读的书籍。选择一本书后,要制订学习日程表,确定每天阅读的最少页数,确定小组讨论时间、写作时间等。
其次,用三种思维方式记录三种反馈。作者提出了用三种思维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思维、推断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文本思维的基础是直接出现在文本中的信息;推断思维的基础是文本中暗示、建议或隐含表达的信息;批判性思维是自己的想法、观点以及关于文章的连接性或批判性等问题。教师在开展整本小说学习前,引导学生分辨这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使学生将自己的反馈归类为三种类型。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自己阅读时的想法,并尽早给他们发出两个重要信息,让他们成为批判型读者:一是阅读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二是真实想法很重要。
让学生用便利贴记录自己对文本的反馈。在课程开始,教师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和学生共同讨论学生反馈的分类,也要留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加以巩固,并且鼓励思维多样化,最后对学生笔记作出评改。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阅读辅助,对便利贴记录的内容提供方向上的指导,把列表张贴在教室墙上。在开始学习一本书时,教师对这本书的笔记方向会提供较为详细的结构化辅导,标注学生需要注意的文学元素。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将文学元素内化后,就需要去掉这些结构化的辅助,重新回到开放式笔记中。
学生每天阅读一定页数的书籍,记下不同的便利贴并贴在书上。随着学生阅读疑惑的出现,教师应根据对学生便利贴的掌握情况,进行小组微项目、合作或独立阅读、提供并讨论附加文本或电影、创意写作、戏剧化小说场景等活动,并在完成书籍阅读后开展讨论、创意写作及分享。小组微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探索作品的重要文学元素。附加文本或电影是小说学习的补充材料,它们与小说学习相连接,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创意写作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戏剧化小说场景有时与创意写作结合使用,能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深入探究作品内涵。
最后是整本小说的讨论。笔者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充分融入讨论,将班级划分为两个大组,每组依次进行讨论,当一组进行讨论的时候,另一组就安静地进行阅读、写作。讨论课并没有固定的话题列表,问题来源于学生记录的便利贴。在开始时,教师会让每人发言一次,一轮发言结束后,学生开始自由讨论,并把讨论的话语指导和讨论守则张贴在墙上。通常每组需要三个层次递进的讨论,才能达到深刻分析文本和批判性思考的程度。为了让讨论持续多次,教师需要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当好学生的发言记录者和讨论主持人,标注出学生笔记中可深入讨论的部分,但要将确定话题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师还要学会应对讨论中的各种情况,如学生发言过多或过少,或讨论不充分,或不喜欢这本书乃至沉默的情况等。最终,教师要将讨论作为一个跳板,引出对文学要素的介绍和具体应用。
(2)整本小说的写作教学
整本小说的讨论引发了写作项目的出现,这种写作项目可以是创意写作也可以是议论文写作,即用写作连接整本小说阅读,实现读写结合。写作的基础首先是有话要说。在学校里,学生通常被要求按一个确定的主题,去完成符合教师期望的写作,而不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整本小说学习通过给学生减轻这种压力,鼓励他们对书籍畅所欲言,并将想法转化为文字。 通常到最后会进行议论文写作,学生已有想法,教师就可以教授学生写作技能了,如展示论据、嵌入、分析引用等。这些技能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孤立教学的,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学生没有真正的动机和需求去学习这些技能。“这是核心标准”或“这个考试要考”对学生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当学生最终将这些技能应用到写作中,他们的作文风格也是机械和干瘪的。而真实的阅读体验和自主讨论对学生写作非常有利,关于文章的争论很容易成文,对情节的批判性阅读于创作也有启发作用。
除了议论文外,还有创意写作这一形式,而且这通常是最受学生喜爱的写作方式之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借此转化为写作能力。作者经常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包括给一个角色写信、写诗,或以一个角色的声音写独白,可以模仿原著的风格或结构元素。或者以不同的目的和形式改编小说的某一部分。
4.《班级整本小说学习》中的后进生教学和学力超前者教学
对于后进生来说,整本小说学习是有很多好处的,它可以让学生先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阅读,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再参与阅读后的讨论。教师对于便利贴的检查,也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帮助。作者将班级中学习困难者的情况作了分类,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还为其提供音频阅读、差别化学习、伙伴支持、外部支持等帮助。
对于学力超前者,他们可以短时间内阅读多本书。在整本小说学习中,教师不应该让这类学生放慢学习速度去将就大多数学生,也不要安排其他任务将他们与班级分开。作者为这类学生提供了一些拓展延伸内容,有时是文本,有时是电影,都与要学习的小说主题相关。作者还给此类学生提供了多种反馈方式,比如雕塑或者制作微电影,或者写一篇书评,还可以抛开三种思维方式的便利贴来写长评。
二、《班级整本小说学习》对国内教学的启示
国内整本书阅读研究都注意到了整本书阅读的优点,这与国外研究整本书阅读的初衷大同小异。《班级整本小说学习》的作者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推进整本小说的课程教学,让学生自行阅读小说,记录对文本的反馈,参与讨論并写作。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规划的作用,既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发挥了教师的能动作用。但是国内对于整本书教学还缺乏理论支持,没有一个较好的教学支点来支持整本书的教学,如果继续采用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非是让教师从单篇文本教学变成内容更多的整本书教学而已,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如何教好整本书阅读,其核心也是如何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文学体验。
国内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建构提出了许多思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实践、课程评价等。如郑桂华老师在《整本书阅读:应为和何为》中论述了应从课程标准中落实整本书阅读,也谈到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困境,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指导框架。也有学者提出了阅读、写作、讨论、成果展示等设计环节,如蒋军晶和李怀源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已形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模型。
现阶段国内的成果有很多,如果我们能在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再多些实证研究,落实到整本书教学的细节,研究出可以推广的教学模型,我们的研究也将日趋完善。目前一线教师对于整本书教学这种要改变诸多教学元素、教学方法的新模式有些不适应,对其投入还不够,但国外先例已经用数据告诉我们此模式可行,对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生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只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学生从整本书阅读中得到的知识和技能一定不少于片段式文本教学。我们应对此有信心。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班级整本小说学习》带给我们的启示。
1.整本书阅读的时间安排
整本书阅读较难推行的一个原因就是费时,一本几百页的书需要学生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读完。但真实的阅读会引出真实的教学,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文学要素和困难都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教学内容,一本富有文学性的书籍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班级整本小说学习》的作者一学期也只能教授四五本小说,但在学生阅读小说的过程中穿插微项目的文学要素教学和写作教学,使得整本书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对文学课的基本需求。整本书阅读的时间问题实质上是整个语文课程的安排问题,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本学期要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何种能力,有哪些知识能力是整本书教学可以承担的。
2.整本书阅读的书籍选择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整本书教学,比如短篇小说集或某些诗歌合集,其中每个故事或每篇诗歌之间都没有具体的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时书籍进行选择?
选择书籍需要严谨科学的态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学上的年龄分段的方法,依据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来指导学生选择书籍。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书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一般来说,与学生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书会更受欢迎。教师还可以用阅读测试、谈话等方法评估学生个人阅读水平、阅读兴趣。选择书籍时还要综合考虑学期单元学习主题;作品的文学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要考察一本书的文学要素和突出特征等。
我们对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也需要更加细致,应该对“书”有所分类,可以是整本小说阅读、整本诗歌阅读、整本戏剧阅读、整本散文阅读、整本实用类文本阅读等。
3.整本书教学
整本书阅读不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读完即可,而教师完全不加干涉。教师需要切实思考整本书教学和以往片段式教学究竟有何区别。整本书的内容更为庞杂,究竟该如何教学,究竟教授什么?又该如何保持学生与文本的联系?如何检查学生是否完成阅读?
《班级整本小说学习》对以上问题都给予了解答,但如何将国外的教学方法本土化是我们要长期探索的问题。国外整本小说教学的核心在文学要素上,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国外教师对于文本的选择、学生学分的评定、课程的控制权都远远大于国内教师,在应试的压力下,国内教师又该如何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研究。
4.学生个体差异性问题
在班级整本书学习中,教师需要注意困难学生和学力超前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支持。比如阅读困难者可能很难完成任务,并对某些地方存有疑惑,而学力超前生可能会提前完成任务,并且对书籍有着更多的思考和好奇,需要更大的空间去拓展。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1.书籍简介和作者介绍
《班级整本小说学习》作者是美国纽约的初中教师Ariel Sacks,她有着九年教龄和不同学校的丰富教学经验,书中全面记述了作者采用整本小说教学的原因、方法,包括整本小说的阅读和写作。这本书体现了作者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
该书具有实践性和可测试性,适用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也给其他实践者留有发挥空间的教学指导。这本书展示了整本小说的教学实施指南,包含众多课程、活动、教师教学策略,书中的材料、案例主要源自真实的课堂教学。
2.《班级整本小说学习》的章节简介
《班级整本小说学习》分为两大部分,共九章内容。第一章论述了“整本小说学习”的含义和意义,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和针对全班学生的整本小说教学。第二章展示了从五个方面选择书籍的方法。第三章记录了作者教学生用文本思维、推理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作出反馈,并用便利贴记录自己的想法。第四章描述了在学生完成整本小说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工作。第五章概述了整本小说阅读对学生写作的激励作用。第六章是第二部分的开篇,描述了教师对整本小说学习活动的掌控,包括设置阅读时间表、阅读计划,对便利贴笔记进行检查评分,对未完成者或完成不佳者的处理,与家庭合作和布置好整个教室的环境来保证学生在整本小说学习中的参与,等等。第七章描述了小组微项目和附加材料,文学要素是小组微项目的关键,即让学生调查文本中的文学要素,如人物、情节、背景等;附加材料可以是与主题相关的文本、图书、电影等。第八章讨论了《班级整本小说学习》如何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即平衡基础薄弱者和基础良好者的学习。第九章以展示整本小说阅读对学生学习影响的数据资料结束,并说明了整本小说阅读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
作者基于两种思考来推行整本小说学习,一是弥补以往“片段式解读文本”的不足,二是避免“教师权威解读”剝夺学生真实阅读体验。“片段式解读文本”会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其让他们阅读书籍片段再回答教师问题,不如让他们阅读一整本书,并像成年人在读书俱乐部那样进行讨论,体验文本并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师权威解读”会阻碍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许多教师总是认为自己对学生的提问和解答优于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解答,但是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剥夺学生的阅读体验。
3.《班级整本小说学习》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学生在整本小说阅读中,遵循这样一个流程:文学作品一读者体验和主观反馈一读者分享、检查、比较他们的反馈一读者调查引起反馈的文本要素一读者评价作者的写作目标和达成情况(批判性分析作家写作技巧)。
(1)整本小说的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要基于学生发展、鉴定层次、阅读水平、主题链接和作品文学性五个维度来选择适合全班学生阅读的书籍。选择一本书后,要制订学习日程表,确定每天阅读的最少页数,确定小组讨论时间、写作时间等。
其次,用三种思维方式记录三种反馈。作者提出了用三种思维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思维、推断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文本思维的基础是直接出现在文本中的信息;推断思维的基础是文本中暗示、建议或隐含表达的信息;批判性思维是自己的想法、观点以及关于文章的连接性或批判性等问题。教师在开展整本小说学习前,引导学生分辨这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使学生将自己的反馈归类为三种类型。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自己阅读时的想法,并尽早给他们发出两个重要信息,让他们成为批判型读者:一是阅读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二是真实想法很重要。
让学生用便利贴记录自己对文本的反馈。在课程开始,教师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和学生共同讨论学生反馈的分类,也要留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加以巩固,并且鼓励思维多样化,最后对学生笔记作出评改。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阅读辅助,对便利贴记录的内容提供方向上的指导,把列表张贴在教室墙上。在开始学习一本书时,教师对这本书的笔记方向会提供较为详细的结构化辅导,标注学生需要注意的文学元素。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将文学元素内化后,就需要去掉这些结构化的辅助,重新回到开放式笔记中。
学生每天阅读一定页数的书籍,记下不同的便利贴并贴在书上。随着学生阅读疑惑的出现,教师应根据对学生便利贴的掌握情况,进行小组微项目、合作或独立阅读、提供并讨论附加文本或电影、创意写作、戏剧化小说场景等活动,并在完成书籍阅读后开展讨论、创意写作及分享。小组微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探索作品的重要文学元素。附加文本或电影是小说学习的补充材料,它们与小说学习相连接,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创意写作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戏剧化小说场景有时与创意写作结合使用,能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深入探究作品内涵。
最后是整本小说的讨论。笔者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充分融入讨论,将班级划分为两个大组,每组依次进行讨论,当一组进行讨论的时候,另一组就安静地进行阅读、写作。讨论课并没有固定的话题列表,问题来源于学生记录的便利贴。在开始时,教师会让每人发言一次,一轮发言结束后,学生开始自由讨论,并把讨论的话语指导和讨论守则张贴在墙上。通常每组需要三个层次递进的讨论,才能达到深刻分析文本和批判性思考的程度。为了让讨论持续多次,教师需要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当好学生的发言记录者和讨论主持人,标注出学生笔记中可深入讨论的部分,但要将确定话题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师还要学会应对讨论中的各种情况,如学生发言过多或过少,或讨论不充分,或不喜欢这本书乃至沉默的情况等。最终,教师要将讨论作为一个跳板,引出对文学要素的介绍和具体应用。
(2)整本小说的写作教学
整本小说的讨论引发了写作项目的出现,这种写作项目可以是创意写作也可以是议论文写作,即用写作连接整本小说阅读,实现读写结合。写作的基础首先是有话要说。在学校里,学生通常被要求按一个确定的主题,去完成符合教师期望的写作,而不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整本小说学习通过给学生减轻这种压力,鼓励他们对书籍畅所欲言,并将想法转化为文字。 通常到最后会进行议论文写作,学生已有想法,教师就可以教授学生写作技能了,如展示论据、嵌入、分析引用等。这些技能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孤立教学的,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学生没有真正的动机和需求去学习这些技能。“这是核心标准”或“这个考试要考”对学生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当学生最终将这些技能应用到写作中,他们的作文风格也是机械和干瘪的。而真实的阅读体验和自主讨论对学生写作非常有利,关于文章的争论很容易成文,对情节的批判性阅读于创作也有启发作用。
除了议论文外,还有创意写作这一形式,而且这通常是最受学生喜爱的写作方式之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借此转化为写作能力。作者经常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包括给一个角色写信、写诗,或以一个角色的声音写独白,可以模仿原著的风格或结构元素。或者以不同的目的和形式改编小说的某一部分。
4.《班级整本小说学习》中的后进生教学和学力超前者教学
对于后进生来说,整本小说学习是有很多好处的,它可以让学生先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阅读,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再参与阅读后的讨论。教师对于便利贴的检查,也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帮助。作者将班级中学习困难者的情况作了分类,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还为其提供音频阅读、差别化学习、伙伴支持、外部支持等帮助。
对于学力超前者,他们可以短时间内阅读多本书。在整本小说学习中,教师不应该让这类学生放慢学习速度去将就大多数学生,也不要安排其他任务将他们与班级分开。作者为这类学生提供了一些拓展延伸内容,有时是文本,有时是电影,都与要学习的小说主题相关。作者还给此类学生提供了多种反馈方式,比如雕塑或者制作微电影,或者写一篇书评,还可以抛开三种思维方式的便利贴来写长评。
二、《班级整本小说学习》对国内教学的启示
国内整本书阅读研究都注意到了整本书阅读的优点,这与国外研究整本书阅读的初衷大同小异。《班级整本小说学习》的作者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推进整本小说的课程教学,让学生自行阅读小说,记录对文本的反馈,参与讨論并写作。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规划的作用,既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发挥了教师的能动作用。但是国内对于整本书教学还缺乏理论支持,没有一个较好的教学支点来支持整本书的教学,如果继续采用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非是让教师从单篇文本教学变成内容更多的整本书教学而已,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如何教好整本书阅读,其核心也是如何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文学体验。
国内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建构提出了许多思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实践、课程评价等。如郑桂华老师在《整本书阅读:应为和何为》中论述了应从课程标准中落实整本书阅读,也谈到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困境,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指导框架。也有学者提出了阅读、写作、讨论、成果展示等设计环节,如蒋军晶和李怀源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已形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模型。
现阶段国内的成果有很多,如果我们能在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再多些实证研究,落实到整本书教学的细节,研究出可以推广的教学模型,我们的研究也将日趋完善。目前一线教师对于整本书教学这种要改变诸多教学元素、教学方法的新模式有些不适应,对其投入还不够,但国外先例已经用数据告诉我们此模式可行,对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生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只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学生从整本书阅读中得到的知识和技能一定不少于片段式文本教学。我们应对此有信心。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班级整本小说学习》带给我们的启示。
1.整本书阅读的时间安排
整本书阅读较难推行的一个原因就是费时,一本几百页的书需要学生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读完。但真实的阅读会引出真实的教学,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文学要素和困难都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教学内容,一本富有文学性的书籍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班级整本小说学习》的作者一学期也只能教授四五本小说,但在学生阅读小说的过程中穿插微项目的文学要素教学和写作教学,使得整本书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对文学课的基本需求。整本书阅读的时间问题实质上是整个语文课程的安排问题,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本学期要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何种能力,有哪些知识能力是整本书教学可以承担的。
2.整本书阅读的书籍选择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整本书教学,比如短篇小说集或某些诗歌合集,其中每个故事或每篇诗歌之间都没有具体的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时书籍进行选择?
选择书籍需要严谨科学的态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学上的年龄分段的方法,依据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来指导学生选择书籍。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书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一般来说,与学生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书会更受欢迎。教师还可以用阅读测试、谈话等方法评估学生个人阅读水平、阅读兴趣。选择书籍时还要综合考虑学期单元学习主题;作品的文学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要考察一本书的文学要素和突出特征等。
我们对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也需要更加细致,应该对“书”有所分类,可以是整本小说阅读、整本诗歌阅读、整本戏剧阅读、整本散文阅读、整本实用类文本阅读等。
3.整本书教学
整本书阅读不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读完即可,而教师完全不加干涉。教师需要切实思考整本书教学和以往片段式教学究竟有何区别。整本书的内容更为庞杂,究竟该如何教学,究竟教授什么?又该如何保持学生与文本的联系?如何检查学生是否完成阅读?
《班级整本小说学习》对以上问题都给予了解答,但如何将国外的教学方法本土化是我们要长期探索的问题。国外整本小说教学的核心在文学要素上,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国外教师对于文本的选择、学生学分的评定、课程的控制权都远远大于国内教师,在应试的压力下,国内教师又该如何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研究。
4.学生个体差异性问题
在班级整本书学习中,教师需要注意困难学生和学力超前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支持。比如阅读困难者可能很难完成任务,并对某些地方存有疑惑,而学力超前生可能会提前完成任务,并且对书籍有着更多的思考和好奇,需要更大的空间去拓展。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