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iawe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五育之首,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基础学科的数学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可数学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德育功能相对于文科来讲是隐性、潜在的.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和贯穿德育任务呢?
  
  一、用我国光辉的数学史、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古往今来,我国数学有灿烂的历史,伟大的成就.《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类似的素材还有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的“杨辉三角”,古代的“勾股定理”等.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引用有关例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从而激励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刻苦学好数学.
  
  二、应用有关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有很多,如方程应用中的行程、工程、商品利润率、存款利息等,函数知识中的手机费和电费等.课堂上教师应用通俗易懂的实例讲解这些知识,课余给学生布置一些实习作业,如建议学生交一次电话费,到银行存钱时计算应得的利息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变化,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培养和发展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数学之美表现在和谐、对称、统一等方面,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体现在它的对称性.又如美学造型方面注重的“黄金分割”在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就连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中也使用了“黄金分割法”.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鉴赏、体会数学美,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自身存在着矛盾、运动和变化,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分类、运算法则是对立统一的具体体现,一些概念、法则、公式之间的相互制约、依赖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反证法是否之否定规律的体现,教师在讲解相关的知识点时,要适当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一个重要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教学实践时,教师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细无声.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那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呢?这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就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推进方法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思维”。杨振宁说:“优秀的学生倒不在于他的优秀成绩,而在于他的优秀思维”。苏霍姆林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过去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面对学生、课程、教学形式的变化,有着太多的疑问和困惑.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有如下反思.    一、新课程可喜变化    1.学生更喜欢数学了.新课程重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传统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引导学生的兴趣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符合教育规律发展的趋势.兴趣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智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心理条件,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動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把心理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上来.这是符合教育规律发展的一个趋势.引导学生的兴趣已成为数学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课标、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
多媒体电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特别多媒体电脑是能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工具,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环境,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这将使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将会导致教学内容、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体制的变革.“CAI中学数学教学”(以下简称“CAI数学”)已经普遍被接受.但是,为“公开课”而使用CAI、为评比而使用CAI,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