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考已经引入了说理题这个题型,但很多学生在这一题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得分率普遍较低。本文主要从学生在解答说理题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对教师提高学生的说理题得分率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说理题;问题;解答
说理题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原理,使用较多科学语言,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解答说理题是一个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过程,要求語言精炼、论理充分、解释合理、条理清楚、推理严密和结论准确。学生通过对说理题的作答,即可加深对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的理解,又可训练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自己的思维、养成逻辑地阐明某一问题本领。
大多数的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浅薄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解答说理题时常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审题能力欠缺
现在的初中生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一点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分析错误的原因,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是学生对题目的审题能力的欠缺,是缺少审题的习惯和审题的技能。学生没能把握住“题眼”,没能调用自己贮存的知识块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不能准确理解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或一个符号或一张图表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如2015年温州中考题“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很多同学由于缺乏审题能力,所以只看到了无风的夜晚和晴朗的白天在蒸腾作用上的差距,却忽视了题中所给的“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从而没有从水分的吸收,运输,散失和积累上面去考虑此现象的成因,导致大量的失分。
2对科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含糊不清
科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科学说理题表述的基础,基础打不好,一切无从谈起。解答说理题所存在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基础知识教学的问题。比如拎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行走拉力做功了吗?很多同学是这么回答的:人拎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行走拉力做了功,因为做功要满足两个要素:一是受到力的作用,二是要移动一段距离。而人拎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行走既有拉力的作用,又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拉力做了功。其实功是力跟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强调的是力和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由于学生对做功的概念含糊不清,一知半解,导致了不能正确分析题中的信息。
3对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没有作出具体的分析
说理题要求学生要根据条件和原理去分析过程,来解释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而很多同学只能简单说出有关科学概念,却没能对问题作具体、详细的分析。要根据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通过分析和综合,找出和找准题目所提供的条件与题目要求的结论之间的关系。比如在解释“人用塑料管喝炊料时,液体为什么会流人口内?”学生答:“因为受大气压强的作用。”学生虽然明白这个现象的科学原理但却忽略了分析的过程。人用塑料管喝饮料,人吸走了塑料管中的空气,导致塑料管内部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把饮料压入人的口中。
4语言不完整、论述不严密
说理题要求学生要通过科学的语言,严密的推理来解释科学问题。而初中生作答时抓不住实质,加上口头和文字作答能力较差,常出现有据不会依,有理不会用,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回答“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时,学生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答案一“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答案二“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要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答案三“空气中有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而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这三种答案语言都欠完整,论述的欠严密。其实正确的答案不仅要讲到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的外因(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和水),也要讲到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的内因(氢氧化钠有吸水和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同时要讲到没有密封保存时发生的变化(裸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最后写上结果(所以固体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
为了更好的能让学生在说理题上取得较好的分数,我们老师平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多姿多彩的新课标,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审题方法的指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排除题中的干扰因素,推敲题中的关键词句,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从而获得更多的解题信息。
2.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教师在讲授课本中的每一个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包括阐述的每一个科学现象时,语言要做到通俗、准确、科学.同时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有层次、有条理地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科学教学应时刻注意讲清科学概念,揭示出其本质特征,对定义中的关键因素和重要词语尤其不能放过.对某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还要注意运用对比、列表等方法讲清它们的区别联系,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3.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课堂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知识的传授是许多教师很注重的,但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去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不光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知道是怎么样的,我们更要运用一些切实可操作的方法来关注学生思维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
参考文献:
[1]朱家平.“示范—模仿—迁移”谈初中物理说理题教学[J].技术物理教学,2012(12):26-27.
关键词:说理题;问题;解答
说理题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原理,使用较多科学语言,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解答说理题是一个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过程,要求語言精炼、论理充分、解释合理、条理清楚、推理严密和结论准确。学生通过对说理题的作答,即可加深对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的理解,又可训练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自己的思维、养成逻辑地阐明某一问题本领。
大多数的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浅薄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解答说理题时常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审题能力欠缺
现在的初中生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一点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分析错误的原因,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是学生对题目的审题能力的欠缺,是缺少审题的习惯和审题的技能。学生没能把握住“题眼”,没能调用自己贮存的知识块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不能准确理解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或一个符号或一张图表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如2015年温州中考题“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很多同学由于缺乏审题能力,所以只看到了无风的夜晚和晴朗的白天在蒸腾作用上的差距,却忽视了题中所给的“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从而没有从水分的吸收,运输,散失和积累上面去考虑此现象的成因,导致大量的失分。
2对科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含糊不清
科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科学说理题表述的基础,基础打不好,一切无从谈起。解答说理题所存在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基础知识教学的问题。比如拎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行走拉力做功了吗?很多同学是这么回答的:人拎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行走拉力做了功,因为做功要满足两个要素:一是受到力的作用,二是要移动一段距离。而人拎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行走既有拉力的作用,又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拉力做了功。其实功是力跟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强调的是力和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由于学生对做功的概念含糊不清,一知半解,导致了不能正确分析题中的信息。
3对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没有作出具体的分析
说理题要求学生要根据条件和原理去分析过程,来解释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而很多同学只能简单说出有关科学概念,却没能对问题作具体、详细的分析。要根据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通过分析和综合,找出和找准题目所提供的条件与题目要求的结论之间的关系。比如在解释“人用塑料管喝炊料时,液体为什么会流人口内?”学生答:“因为受大气压强的作用。”学生虽然明白这个现象的科学原理但却忽略了分析的过程。人用塑料管喝饮料,人吸走了塑料管中的空气,导致塑料管内部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把饮料压入人的口中。
4语言不完整、论述不严密
说理题要求学生要通过科学的语言,严密的推理来解释科学问题。而初中生作答时抓不住实质,加上口头和文字作答能力较差,常出现有据不会依,有理不会用,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回答“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时,学生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答案一“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答案二“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要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答案三“空气中有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而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这三种答案语言都欠完整,论述的欠严密。其实正确的答案不仅要讲到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的外因(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和水),也要讲到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的内因(氢氧化钠有吸水和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同时要讲到没有密封保存时发生的变化(裸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最后写上结果(所以固体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
为了更好的能让学生在说理题上取得较好的分数,我们老师平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多姿多彩的新课标,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审题方法的指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排除题中的干扰因素,推敲题中的关键词句,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从而获得更多的解题信息。
2.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教师在讲授课本中的每一个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包括阐述的每一个科学现象时,语言要做到通俗、准确、科学.同时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有层次、有条理地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科学教学应时刻注意讲清科学概念,揭示出其本质特征,对定义中的关键因素和重要词语尤其不能放过.对某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还要注意运用对比、列表等方法讲清它们的区别联系,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3.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课堂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知识的传授是许多教师很注重的,但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去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不光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知道是怎么样的,我们更要运用一些切实可操作的方法来关注学生思维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
参考文献:
[1]朱家平.“示范—模仿—迁移”谈初中物理说理题教学[J].技术物理教学,2012(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