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主题的语言文字训练策略研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ge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涵,而基于人文主题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大自然的认知与感悟,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与工具性,促使学生正确掌握、有效理解语言文字的方法,进而促使学生语言文字运动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论述了人文主题融入语言文字训练的必要性和原则,并探究了人文主题视角下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
   关键词:人文主题;语言文字;训练策略;小学语文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再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特别要注重培養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材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载体,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为此作为当代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读教材,精准把控语文教材的“脉络”,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针对性地提出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通过研读当前使用的语文教材发现,教材有两个主要的线索,分别是“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且这两个线索融会贯通到教材中。基于此,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访问学者等方式,论述了人文主题融入语言文字训练的必要性与原则,并探究了人文主题下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人文主题融入语言文字训练的必要性与原则
   1.融入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的价值不仅仅体现于教育理论层面,其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将人文主题引入到语言文字训练的课堂上,可以潜移默化地将“人文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又可以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认知特征等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的着手点与参照系,进而促使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除此之外,将人文主题引入到语言文字训练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人生以及大自然的认知与体会,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使学生乐于发现“美”,善于创造“美”,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养成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宝贵品质,从容地应对学习、生活乃至人生中的艰难,更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其潜移默化地具备深入“观”世界、“品”人生的意识与能力。概括来讲,将人文主题引入到语言文字训练中,能够丰富语言文字训练活动,强化其有效性与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融入三大原则
   人文主题引入语言文字训练具有良好的价值,但是也不能够盲目地引入,否则会适得其反。为此,笔者结合文献资料、教学实践经验,归纳了人文主题引入语言文字训练的“三大原则”:
   (1)基本性原则。浅显的剖析与入微的体会是完成语言文字训练目标的保障。人文精神往往隐含于文本中,而要想融入人文主题,就要善于观察、乐于体悟,才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人文精神的内涵。简单来讲就是,基于人文主题的语言文字训练要遵守基本性原则,始终立足文本内容,尊重文本作者的情感。
   (2)扩展性原则。语言文字训练往往比较枯燥,而引入人文主题,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为此基于人文主题的语言文字训练,要遵守扩展性原则,适切地进行扩展性的分析与体会,使学生领悟人文精神,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生观。
   (3)实践性原则。语言文字训练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够获得的。然而,小学生往往依靠感性行事,导致语言文字训练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基于人文主题的语言文字训练要尊重实践性原则,使学生通过参与生动、形象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基于人文主题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语言文字训练已然成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结合实践经验发现,语言文字训练要做到“贵、妙、美、高”四字真言,具体来说就是:“贵”在水到渠成,“妙”在动静有法,“美”在以德服人,“高”在渐至佳境。除此之外,作为当代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还要认识到语言文字训练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落实,而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人文主题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如下:
   1.脚踏实地,零距离接触钻研语言
   相比较而言,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内容较为浅显,但其确实蕴含着广泛、丰富的内容,特别是蕴含了人文精神。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众多语言文字训练内容都停留于“蜻蜓点水式”的叙述,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都是架空进行分析,完全犹如“空中楼台”,华而不实。这样的过程,无疑是剥夺了学生零距离接触语言、分析语言、钻研语言的机遇,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不会形成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因此,为了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必须要坚持“语言思想语言”的基本线路,避免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落的分析沦为“镜中花”,同时也能够避免训练处于“腾云驾雾”的尴尬境地,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训练语言,促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才能真真切切地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与效率。
   如,为了让学生体会文本作者“悲痛之情”,笔者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读”,首先将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标注出来,其次将关键词语标注出来,最后分析修辞方法,引导学生体悟。“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们,一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通过反复“诵读”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沉重”与“悲痛”两个词语,而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作者情感的体会,笔者让学生关注“见不到”“听不到”以及“得不到”三个词,认识到该句运用了“排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失去伯父时的所思所感,也是文本的情感主线,更将作者难过、悲痛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同时也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这样一来,语言文字训练“着地”,一步一脚印地进行了落实,最终学生会形成扎实的语言基础。    2.主题明确,局部与整体协同发展
   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活动时,要注重练习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却也要认识到,这里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是相对于“局部性”与“单项性”而言的。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促使学生各个感知器官配合参与,联合发展,定然能够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促使语言文字训练的水平得到提高。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中,通过笑谈“碰壁”,精准地描述出鲁迅先生不畏挫折、不怕迫害,顽强斗争的精神以及革命乐观主义态度。为了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筆者抓住了笑谈“碰壁”,但不适宜展开“长篇大论”的分析,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进而“化整为零”地点拨学生体会语感。课堂上,笔者侧重让学生分析“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学生认识到“四周黑洞洞”,比喻当时社会非常黑暗,看不到一丝光明,人民毫无民主与自由而言,而“碰壁”就是指受到的“挫折”与“迫害”,进而深入地体会鲁迅先生身上可贵的品质,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将其作为自己的榜样,逐步养成良好的“三观”。
   3.夯实基础,积累与迁移齐头并进
   语言文字训练并非单一理解、掌握“书面语言”的训练,而是要注重小学生语言积累与迁移的协同发展,促使小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培养。如若教师单一注重“书面语言”训练,那么语文课也就仅仅处于“读懂”的位置上,根本不可能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换言之,教师要精准地把握“阅读课”与“说写课”的区别,同时不能够急功近利,生硬地组织开展“说写”训练,否则既不会实现训练学生理解能力的目标,也不会实现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目标。如,“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与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运用语言描绘“求助车夫”这一场景。这样一来,完成了“文本语言”向“个性语言”的转化,且由于未曾设定答案,使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得到了保障。
   综上所述,将人文主题融入小学阶段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人文素养的熏陶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来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而作为当代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性,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实现人文主题与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机融合,促使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培养,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虞红敏.人文主题融入高中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马米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
   [3]宋月红,黎文丽,何琳,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研究[A].第十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论文集(议题三:教学管理视点),2017(9):216-224.
   [4]朱荣萍.人文精神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5(33):94.
   [5]余锦云.小学低段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7(4):56-57.
   [6]黄玉平.抓住本真,训练语言:试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J].黑河教育,2016(2):43-44.
   [7]朱姝.强化小学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以《一张珍贵的照片》为例[J].江西教育,2013(12):54.
   [8]袁聪维.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为例[D].杭州师范大学,2017.
   [9]康玉岩,郭彦彦.加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商榷[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8-79.
   [10]杜英英.利用任务单,提高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9.
   [11]程彬彬.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J].学周刊,2018(4):119-120.
   作者简介:刘立英,男,汉族,1963年7月生,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人,大专学历,一级教师,现任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中心小学教学,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
  编辑 高 琼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对学生后期学习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教学基础,促进学生发展,是课程改革下的主要教学理念,从这一角度出发,小学教师应当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运用创新性策略,改变以往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模式,可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加扎实地掌握概念知识。   关键词:基础教学;学生发展;教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理论性内容,也是学生后期学习
期刊
摘 要: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面对“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新课程观念,身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由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全能型的教师’,要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学者型’教师,而要实现这种转变,教师就必须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因而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形式“语文说课”就应运而生了。由于它是一个新生事物,从某种程度上讲还缺乏明确的理论认识和指导,语文说课该说什么?怎么去说?这是一个值得探究
期刊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经历了长期的改革发展过程,为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发挥了积极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改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实施后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研究,对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提升
期刊
摘 要:习作教学应该在一种真实或拟真环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与人交流的社会活动,因此任何一次写作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一场特定语境下的对话交流。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做有心人,细心地研读教材,充分利用微信现代自媒体平台,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对话式教学。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交际情境;对话式教学   许多语文教师都发现有这样的一种现象:课余与学生聊天,他们总会眉飞色舞,惟妙惟肖且毫不掩饰地告诉你曾经发
期刊
【课例一】   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分别写出2~12的所有约数。   生:独立写,并上台展示。   师:观察2~12的所有约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又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最大的约数都是它们本身。   生:它们最小的约数都是1。   生:它们的约数个数不同。   师:你能根据约数的个数把2~12分一分类吗?(用笔一类一类地写在练习本上,小组间进行交流,再分组上台汇报。)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如何更好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是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当前有效实施核心素养的重要课题。以人教版五年级的《位置》为例,分别从四个环节阐述数学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策略,即借助交流对话,发展情育诚毅;尝试动手探索,理倡诚毅品质;塑造能力养成,内化行践诚毅;发展数学素养,构建悦悟诚毅;四环节实施课程思政,能较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做好教书育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政;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评价目的在于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通过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认识自我,学会生活。具体做法是:善用鼓励性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巧用导向性评价,引导学生思考;活用自省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堂评价;鼓励性;导向性;自省性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家校教育愈来愈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发挥家校合作教育的优势作用,深化德育与智育的双重目标,成为当前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追求。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如何做好他们的习惯养成教育,需要教师仔细思考和探究。将家校教育与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相融合,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展开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家校教育;习惯养成;教学策略;小学   习惯
期刊
摘 要:家校共育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作为一线的教师,面对实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唯有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在探索中反思、总结,才能提高家校共育的有效性,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案例背景;分析;指导;结论;反思   一、案例背景   今年开学初,我班李××同学奶奶经常给孩子请假,开学两周,仅上了三天的课,后来家长无奈的情况下,只好
期刊
摘 要:有效管理可以让教师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会控制和规范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加以保持。除此之外,有效的管理可以让学生形成自学的习惯,并确保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效学习到良好的学习途径。叶圣陶曾说:“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在教育和培训方面,我们发现智力水平相同的儿童有可能会因为教育管理的不同而导致最后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同。所以,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以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了在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