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家校教育的彩虹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p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校共育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作为一线的教师,面对实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唯有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在探索中反思、总结,才能提高家校共育的有效性,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案例背景;分析;指导;结论;反思
   一、案例背景
   今年开学初,我班李××同学奶奶经常给孩子请假,开学两周,仅上了三天的课,后来家长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告诉我实情,孩子不起床,在家哭闹,找各种理由不来上学,奶奶爷爷束手无措。于是我每天早上按时打电话催促他起床,洗漱,让奶奶送他到学校,前几次还见效,可后来他干脆不接我的电话。他从小是奶奶、爷爷带大,现在父母离异,他与爸爸、奶奶和爷爷在一起生活,但父亲常年不在家,最近妈妈也准备回安徽老家。家长焦虑不安,大伯也很担心从西安特意赶来商议解决的办法,却都不知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我决定上门家访,可他知道我要来时夺门而出,不愿见我。当我来到他的卧室看到他的小床上布满了毛绒玩具,对一个六年级的男孩子来说,这种情况引起了我的注意。奶奶告诉我,孩子说抱着它们睡觉有安全感。还了解到一天孩子在楼顶沙堆上画了桃心,写了“我爱您”。平时妈妈来看他,他不愿意见妈妈,也不让奶奶和妈妈讲话。妈妈很伤心,决定过几天回安徽老家打工。
   二、案例分析
   1.在对家长的了解中得知他的作业每天在家也能按要求完成,说明孩子并不是厌学。我回想那天在家看到的他每天抱着睡觉的布绒玩偶,及孩子曾说抱着它们睡觉觉得安全。于是我想到问题出在孩子的心理方面,告知家长孩子的表现说明他缺乏安全感,问题可能出在爸爸妈妈的关系上,他感受到了家长对他的忽视,特别是最近妈妈提出要回老家,他的内心不爽不安,但无法表达这种想法,不上学这种极端的做法,是情感的宣泄,希望能引起大人的关注。
   2.孩子爸爸长期在外不务正业,无暇顾及孩子学习、生活。妈妈离婚后搬出家。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又处在单亲家庭,通常处于感情半饥渴状态,不会与家人沟通,又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桀骜不驯,情绪波动大。如何有效高度关注,对单亲家庭孩子进行教育管理,为他们的生活开启绿灯,成为老师及家长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家庭教育指导
   1.学生方面。一天,带班干部去家访,我不急于谈到学校上学的事情,只是关心询问他的身体恢复得怎么样,借口课本剧表演,同学们一致推选他担任其中一个角色,今天和同学来给他讲讲剧本,看能否参加这次表演,以消除他的戒备心,让他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他也愉快答应,第二天主动来到学校。在课间我找他谈话,了解到了他的真实想法:怨妈妈要离开自己,不爱自己;这样做妈妈就会每天来家里看自己,是为了留住妈妈。于是乘机告诉孩子要学会沟通,学会表达爱,否则带来了反作用,让妈妈误解了自己,认为不爱她,她很伤心,失望才决定离开。听了我的话他连连点头。
   2.家长方面。找妈妈谈话,告诉他孩子的真实想法,“我爱您”是写给她的。孩子需要妈妈的关爱与陪伴,以及孩子的未来是很重要的,因为是六年级了,能不能较好地顺利升入中学,对他今后的人生是相当重要的,提出让妈妈暂时留下来陪伴孩子度过最近的这一时期。孩子母亲含泪答应克服自己的困难留下来陪伴孩子。在孩子不知情况下约他的妈妈来校见面,一声惊喜的“妈妈!你怎么来了?”一个紧紧的拥抱消除了母子之间的隔阂。
   我又与孩子奶奶沟通,希望她找孩子母亲商量解决家庭矛盾,教育孩子的事放手交给孩子的母亲,老人也痛快答应。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现在孩子每天到校快乐学习,笑容又浮现在他的脸上,他也变得自信和开朗了。在国庆节表演那天,妈妈、奶奶都来学校观看孩子的表演,拍照,也同时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
   四、结论与反思
   1.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首先要充分分析家庭教育情况,找出问题症结,使家长认识到问题,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达成共识,取得积极配合,同时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技巧,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调整。
   2.由于孩子年龄小,还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只能以自己最极端的方式,用这种挫败感而產生的攻击性行为对待周围的人,使自身这种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让他人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是个体心理现象中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御机制,但结果让别人更加排斥和不接纳他,这使得他与家长的关系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所以,作为家长或教师对问题孩子进行重点观察与指导,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困境和问题,教他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一定不要让孩子与家长发生冲突了才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3.心理疏导,调整心态。父母离异的孩子不愿向别人说心里话,长期压抑在心里,就成了一种心理负担,会产生心理疾病。所以进行有效及时的心理疏导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和教师应经常主动地接近,谈心,使他心中有一种亲切感,能把心里话说出来,排除心中的烦恼,用正常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以此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郭瑜.成才视阈下离异家庭学生教育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14(11).
   [2]由静.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J].新课程,2014(2).
  编辑 高 琼
其他文献
摘 要:被分设学科的语文与音乐在本质上皆属人文性学科,不同的是以文字书写或旋律表达的方式来描述事件,抒发感情。所以,二者在教学上的结合共促实为符合其理论渊源之举,亦是较为新颖创新的一种语文教育模式。对于其之间的契合点,则可在言辞、意境与情感三方入手,“化词入文”“化曲为境”,不仅对于小学生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意义重大,且对其文学音乐的启蒙与人文艺术素养的提升皆具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教育,关系着他们的未来发展,必须重视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轻松学习,快乐思考,实现快乐教学,才是教育的现代化目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快乐”教学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快乐”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学;作用;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快乐”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对学生后期学习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教学基础,促进学生发展,是课程改革下的主要教学理念,从这一角度出发,小学教师应当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运用创新性策略,改变以往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模式,可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加扎实地掌握概念知识。   关键词:基础教学;学生发展;教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理论性内容,也是学生后期学习
期刊
摘 要: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面对“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新课程观念,身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由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全能型的教师’,要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学者型’教师,而要实现这种转变,教师就必须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因而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形式“语文说课”就应运而生了。由于它是一个新生事物,从某种程度上讲还缺乏明确的理论认识和指导,语文说课该说什么?怎么去说?这是一个值得探究
期刊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经历了长期的改革发展过程,为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发挥了积极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改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实施后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研究,对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提升
期刊
摘 要:习作教学应该在一种真实或拟真环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与人交流的社会活动,因此任何一次写作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一场特定语境下的对话交流。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做有心人,细心地研读教材,充分利用微信现代自媒体平台,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对话式教学。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交际情境;对话式教学   许多语文教师都发现有这样的一种现象:课余与学生聊天,他们总会眉飞色舞,惟妙惟肖且毫不掩饰地告诉你曾经发
期刊
【课例一】   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分别写出2~12的所有约数。   生:独立写,并上台展示。   师:观察2~12的所有约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又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最大的约数都是它们本身。   生:它们最小的约数都是1。   生:它们的约数个数不同。   师:你能根据约数的个数把2~12分一分类吗?(用笔一类一类地写在练习本上,小组间进行交流,再分组上台汇报。)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如何更好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是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当前有效实施核心素养的重要课题。以人教版五年级的《位置》为例,分别从四个环节阐述数学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策略,即借助交流对话,发展情育诚毅;尝试动手探索,理倡诚毅品质;塑造能力养成,内化行践诚毅;发展数学素养,构建悦悟诚毅;四环节实施课程思政,能较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做好教书育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政;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评价目的在于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通过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认识自我,学会生活。具体做法是:善用鼓励性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巧用导向性评价,引导学生思考;活用自省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堂评价;鼓励性;导向性;自省性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家校教育愈来愈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发挥家校合作教育的优势作用,深化德育与智育的双重目标,成为当前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追求。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如何做好他们的习惯养成教育,需要教师仔细思考和探究。将家校教育与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相融合,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展开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家校教育;习惯养成;教学策略;小学   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