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力是人获取知识与能力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所以,有些人一谈素质便强求能力,而不问开发智力,那是很荒谬的。另有一些人把非智力因素捧到天上去,又把最基本的智力因素束之高阁,也是很片面的。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固然重要,但我们如果不顾学生主体的智能,一味地追求表面效果,就会或多或少地扼杀少儿的天资、个性及其创造力。
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故只有严格而细心的老师才能真正掌握兒童的心理,也只有开放而富有远见的老师才会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和创造。
色彩知识中,红色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所以感觉温暖,又可联想到红十字、献血、闪电,感觉到危险;蓝色使人联想到大海、蓝天、夜空、冰雪,感觉到辽阔、寒冷。如果我们没有启发学生联想,直接描述,红色——暖色,蓝色——冷色,学生大脑中的概念则是非常模糊的。学生经过了联想(迁想思维)后产生的概念既明确又深刻,且便于记忆。
创造与想象是分不开的,想象是思维的高级特殊形式,联想则是想象的初级阶段。对少年儿童来说,想象的成份大多是再造想象,虽说想象丰富,但是零乱无章,不能要求过高。用联想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在学生中,常见的错误思维习惯有:1.画得像、准确才算美;2.片面地认为干净、整齐、规则便是美。这些框框根本不属美术普遍性规律的范畴,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表现力。就算涉及到一些规律,我们也不能把学生置于森严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管理状态下,否则,生命的创造欲望和创作力便无法向外澎湃。就像写作文一样,若一开始向百分看齐,便无从下笔。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永久的概念: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创造不等于绝对规则与准确,其准确性是相对的,只是生动比准确更有价值,特别是在少年儿童现有的知识水平下。因此,在美术课中,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多开展简易写生活动课,生动第一,准确第二;另一方面,要尽最大努力运用实物、幻灯、范图及音像设备于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灵感,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大川、大自然,使他们增加头脑中的表象贮备,为其正确定向与创造表现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初中学生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那么,教师应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面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1.直观演示,创设形象情境。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而利用直观演示可以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电教设备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等,让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
2.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
学生爱听故事,老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学生从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认,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3.设疑启智,创设问题情境。
要激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促使学生不断去思考,不断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
4.小品表演,创设实践情境。
爱表演是初中学生的天性,学生在表演情境中非常兴奋,会产生强烈的欲望,容易融入角色学习的情境中。
二、启发点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即在最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境、材料、提问,起到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1.当学习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提出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困惑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及时给予点拨,能为学生扫清参与学习的障碍,从而鼓励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
2.拓展升华,激活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兴趣。
在活动中,教师可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与创造,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新的高潮。
三、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学生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总之,教师应经常给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纲要中指出:学生美术活动应以学生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学生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接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赏。
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故只有严格而细心的老师才能真正掌握兒童的心理,也只有开放而富有远见的老师才会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和创造。
色彩知识中,红色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所以感觉温暖,又可联想到红十字、献血、闪电,感觉到危险;蓝色使人联想到大海、蓝天、夜空、冰雪,感觉到辽阔、寒冷。如果我们没有启发学生联想,直接描述,红色——暖色,蓝色——冷色,学生大脑中的概念则是非常模糊的。学生经过了联想(迁想思维)后产生的概念既明确又深刻,且便于记忆。
创造与想象是分不开的,想象是思维的高级特殊形式,联想则是想象的初级阶段。对少年儿童来说,想象的成份大多是再造想象,虽说想象丰富,但是零乱无章,不能要求过高。用联想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在学生中,常见的错误思维习惯有:1.画得像、准确才算美;2.片面地认为干净、整齐、规则便是美。这些框框根本不属美术普遍性规律的范畴,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表现力。就算涉及到一些规律,我们也不能把学生置于森严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管理状态下,否则,生命的创造欲望和创作力便无法向外澎湃。就像写作文一样,若一开始向百分看齐,便无从下笔。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永久的概念: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创造不等于绝对规则与准确,其准确性是相对的,只是生动比准确更有价值,特别是在少年儿童现有的知识水平下。因此,在美术课中,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多开展简易写生活动课,生动第一,准确第二;另一方面,要尽最大努力运用实物、幻灯、范图及音像设备于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灵感,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大川、大自然,使他们增加头脑中的表象贮备,为其正确定向与创造表现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初中学生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那么,教师应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面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1.直观演示,创设形象情境。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而利用直观演示可以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电教设备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等,让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
2.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
学生爱听故事,老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学生从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认,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3.设疑启智,创设问题情境。
要激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促使学生不断去思考,不断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
4.小品表演,创设实践情境。
爱表演是初中学生的天性,学生在表演情境中非常兴奋,会产生强烈的欲望,容易融入角色学习的情境中。
二、启发点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即在最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境、材料、提问,起到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1.当学习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提出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困惑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及时给予点拨,能为学生扫清参与学习的障碍,从而鼓励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
2.拓展升华,激活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兴趣。
在活动中,教师可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与创造,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新的高潮。
三、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学生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总之,教师应经常给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纲要中指出:学生美术活动应以学生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学生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接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