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我们通常接触的是现代白话文,可是新课程改革犹如一夜春风,吹得“千树万树梨花开”,也吹来了高段语文一项崭新的教学内容——文言文。“文”即文章,也指书面语言;“言”即写、表述。那么,顾名思义,“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文言文的出现,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带来了新的舞台。
可是,文言文作为一项崭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也让教师们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如何寻求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从而合理、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应合理处理文本与生本的关系,讲究教学策略,让“文”和“言”琴瑟和鸣,“文”与学生和谐共振,使文言文教学成为一块欣欣向荣的语文教学园地。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简析
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块软肋。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种现状。
1.任意拔高,苦不堪言
教师把小学文言文和初中文言文教学混为一谈,把小学生当做中学生教。在课堂中,不从学生实际和课程理念出发,操之过急,任意拔高,如过分地强调文言文中的语法、写作特点,过分地进行拓展等,使学生苦不堪言,从而导致学生在接触文言文的初始就失去了对它的好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形式单一,索然寡味
教师缺乏教学的手段及灵动,有的形式单调,采用师问生答;有的在教学中采用一板一眼的教学流程:如新课伊始,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接着师生逐词逐句共议,然后人文提炼,说说读懂了什么,最后读读背背。这样的课堂形式单一,学生何来的期待,何来的兴趣?长此以往,也把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期待给消磨殆尽。
3.走马观花,轻“描”淡“写”
教师认识不够清楚,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是一种调剂,于是教学时带着学生走马观花,不痛不痒讲一点就草草了事。如学习《学弈》一文时,有一位学生把“惟弈秋之/为听”读成了“惟弈秋/之为听”,教师虽纠正了这位学生的错误,但为何要读成“惟弈秋之/为听”却没剖析,致使一部分学生直至下课还继续读错。显然,这位教师并未抓住教学契机,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二、正确归因,明确目标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共安排了三次:第十册《杨氏之子》、第十一册《伯牙绝弦》、第十二册《文言文两则》。这体现了编者重视文言文教学,也适应新课程标准课总目标提到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体现出现代语文教学对文言文的重视。但是,以上三种教学现状,却严重违背了新课程选编文言文的初衷。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细细读来,《新课程标准》的确没有明确细致的目标及要求,连“文言文”这三个字也只字未现,只是把它和古诗词合在一起,称为“古诗文”,笼统地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直到第四学段(7~9年级)才有了对文言文教学的具体明确的目标:“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样,小学文言文的教学在很多人看来,就成了一个难以琢磨的“盲点”,成了一块把握不定的“软肋”。那么,该如何正确制定它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要认真透彻地遵循课标要求,一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二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为初中学习文言文作好铺垫;三是借助注释及教师的点拨,能理解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三、讲究策略,有效教学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要讲究策略,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策略一:以“趣”为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中,我就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经线,贯穿文言文教学。
1.接触前——“随风潜入夜”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来自于古代的故事。在正式学习文言文之前,就可作铺垫,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学“文”时——“春风花草香”
《杨氏之子》是第一篇正式登堂亮相的文言文。它的教学,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如何开好这“头一炮”,让这股“春风”拂来“文言”之香?我作了与常规教学不同的设计,下面选取几个环节说明。
第一环节:在让学生第一次接触文本之前,教师作摇头晃脑状,吟诵《杨氏之子》全文,让学生猜测老师吟诵的文章主要讲什么?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理,纷纷表现出高涨的学习情绪。
第二环节:让学生打开书本自由读,但有要求:模仿教师刚才吟诵的节奏,读好这篇文章,于是学生又摇头晃脑地朗读起来,接着指名读,并及时纠正。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这篇文言文的朗读节奏,不读破句,为下面的正确理解文意作铺垫,同时也顺应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三环节:让学生体会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有何不同。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是文言文,里面的很多词跟我们现代文中的词意思不一样,我们学习时可以借助下面的注释来读完它,接着让学生自学,理解内容。
学生通过这几个环节,明白了文言文具有独特的节奏和声调,朗读时应按照特殊的停顿和声调来读,还知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3.学“文”后——“千树万树梨花开”
学生在兴趣盎然地学了“文言”之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语言呢?我想,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表达,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策略二:以“读”为纬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在文言文教学中,以“读”为纬,能使学生理解文意、积累语言。
《伯牙绝弦》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二篇文言文,我就采用“以读为纬”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
1.初读——感受文美
(1)学生初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好课文。
(2)检查指导,读好学生读得不美的句子。
学习《伯牙绝弦》时,虽然有了前一册的铺垫和平时适时的补充,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学生来说,“文言”总是有些艰涩、难懂,尤其是“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几个句子,是读的难点。经过指正,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具有的音韵美:很多句子的末尾都押了“in”韵,读来朗朗上口;明白文本还具有节奏美:读时要适当停顿,读出节奏美。
2.自读——理解文意
再读文本,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初解“绝弦”。在学生再读课文之后,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再说说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学生依托注释解释为“伯牙断绝了琴弦”,此时可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文言的理解并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以词解词,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变通理解为“伯牙不再弹琴了”。
3.品读——领悟文境
品读,即在读中细细品味。教学中,“伯牙对友谊忠贞”的品读: (1)文中哪句话写伯牙不再弹琴了?学生交流找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你读出了什么?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伯牙的决绝。(3)伯牙为什么要绝弦,课文是怎样描写伯牙绝弦这件事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伯牙绝弦的原因。学生有的读,有的批注……几分钟后结束,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甲回答:“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没有自己的知音了,所以他就绝弦不弹琴了。”
对“知音”的品读:(1)何谓知音,伯牙与钟子期是知音吗?学生抓住文本语言“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必得之。”进行感悟,懂得“知音”的含义。(2)拓展语言,进一步悟得“知音”的真谛。文本中写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与我们今天的表述形式不一样,这时教师须作适当点拨,引导他们理解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太妙了,从你弹奏的乐曲中,我好像感受到一座高大的泰山出现在我面前。”“太妙了,从你弹奏的乐曲中,我好像感到有一条宽广的江河出现在我面前。”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读、想象伯牙弹琴时,还可能会“志”在什么?钟子期又会“得”什么?这一读,旨在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到文本以外的内容,他们思维活跃,有的说:“伯牙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有的说:“伯牙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朗朗兮若皎月。’”……在理解与拓展中,学生有了新的语言习得——创造性地模仿了文言文语言,并走进了文本。
当然,在品读悟文中还应落实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词的意思。本文教学中“善”“之”“哉”等词的意思,要引导学生理解。如“善”字,文中出现四次,意思不同,这时就要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第一、二处为“擅长”的意思,三、四处为“好、妙”的意思。
4.吟咏——升华文情
(1)拓展文本,吟咏佳句。创设语境: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音乐响起,出示诗句,学生吟咏:“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尽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在朗朗的吟诵声中,学生对文本中的内涵理解得更为深入、透彻。
(2)回归文本,有感情地吟咏。这时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吟咏,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生个性朗读等,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把这篇文言文熟读于心。
5.背诵——积累语言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同样对文言文也是如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背诵是积累的基础。文言文的篇幅短小,但历经千淘万漉,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课堂内要引导背诵,积累语言。这时,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小学文言文教学是课程改革带来的一方绿地,但要想使这块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富饶,唯有引导学生理解“文言”,热爱“文言”,做到“文”与“言”琴瑟和鸣,让“人”与“文”和谐共振。
可是,文言文作为一项崭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也让教师们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如何寻求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从而合理、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应合理处理文本与生本的关系,讲究教学策略,让“文”和“言”琴瑟和鸣,“文”与学生和谐共振,使文言文教学成为一块欣欣向荣的语文教学园地。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简析
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块软肋。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种现状。
1.任意拔高,苦不堪言
教师把小学文言文和初中文言文教学混为一谈,把小学生当做中学生教。在课堂中,不从学生实际和课程理念出发,操之过急,任意拔高,如过分地强调文言文中的语法、写作特点,过分地进行拓展等,使学生苦不堪言,从而导致学生在接触文言文的初始就失去了对它的好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形式单一,索然寡味
教师缺乏教学的手段及灵动,有的形式单调,采用师问生答;有的在教学中采用一板一眼的教学流程:如新课伊始,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接着师生逐词逐句共议,然后人文提炼,说说读懂了什么,最后读读背背。这样的课堂形式单一,学生何来的期待,何来的兴趣?长此以往,也把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期待给消磨殆尽。
3.走马观花,轻“描”淡“写”
教师认识不够清楚,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是一种调剂,于是教学时带着学生走马观花,不痛不痒讲一点就草草了事。如学习《学弈》一文时,有一位学生把“惟弈秋之/为听”读成了“惟弈秋/之为听”,教师虽纠正了这位学生的错误,但为何要读成“惟弈秋之/为听”却没剖析,致使一部分学生直至下课还继续读错。显然,这位教师并未抓住教学契机,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二、正确归因,明确目标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共安排了三次:第十册《杨氏之子》、第十一册《伯牙绝弦》、第十二册《文言文两则》。这体现了编者重视文言文教学,也适应新课程标准课总目标提到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体现出现代语文教学对文言文的重视。但是,以上三种教学现状,却严重违背了新课程选编文言文的初衷。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细细读来,《新课程标准》的确没有明确细致的目标及要求,连“文言文”这三个字也只字未现,只是把它和古诗词合在一起,称为“古诗文”,笼统地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直到第四学段(7~9年级)才有了对文言文教学的具体明确的目标:“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样,小学文言文的教学在很多人看来,就成了一个难以琢磨的“盲点”,成了一块把握不定的“软肋”。那么,该如何正确制定它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要认真透彻地遵循课标要求,一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二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为初中学习文言文作好铺垫;三是借助注释及教师的点拨,能理解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三、讲究策略,有效教学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要讲究策略,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策略一:以“趣”为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中,我就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经线,贯穿文言文教学。
1.接触前——“随风潜入夜”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来自于古代的故事。在正式学习文言文之前,就可作铺垫,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学“文”时——“春风花草香”
《杨氏之子》是第一篇正式登堂亮相的文言文。它的教学,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如何开好这“头一炮”,让这股“春风”拂来“文言”之香?我作了与常规教学不同的设计,下面选取几个环节说明。
第一环节:在让学生第一次接触文本之前,教师作摇头晃脑状,吟诵《杨氏之子》全文,让学生猜测老师吟诵的文章主要讲什么?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理,纷纷表现出高涨的学习情绪。
第二环节:让学生打开书本自由读,但有要求:模仿教师刚才吟诵的节奏,读好这篇文章,于是学生又摇头晃脑地朗读起来,接着指名读,并及时纠正。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这篇文言文的朗读节奏,不读破句,为下面的正确理解文意作铺垫,同时也顺应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三环节:让学生体会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有何不同。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是文言文,里面的很多词跟我们现代文中的词意思不一样,我们学习时可以借助下面的注释来读完它,接着让学生自学,理解内容。
学生通过这几个环节,明白了文言文具有独特的节奏和声调,朗读时应按照特殊的停顿和声调来读,还知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3.学“文”后——“千树万树梨花开”
学生在兴趣盎然地学了“文言”之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语言呢?我想,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表达,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策略二:以“读”为纬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在文言文教学中,以“读”为纬,能使学生理解文意、积累语言。
《伯牙绝弦》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二篇文言文,我就采用“以读为纬”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
1.初读——感受文美
(1)学生初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好课文。
(2)检查指导,读好学生读得不美的句子。
学习《伯牙绝弦》时,虽然有了前一册的铺垫和平时适时的补充,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学生来说,“文言”总是有些艰涩、难懂,尤其是“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几个句子,是读的难点。经过指正,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具有的音韵美:很多句子的末尾都押了“in”韵,读来朗朗上口;明白文本还具有节奏美:读时要适当停顿,读出节奏美。
2.自读——理解文意
再读文本,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初解“绝弦”。在学生再读课文之后,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再说说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学生依托注释解释为“伯牙断绝了琴弦”,此时可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文言的理解并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以词解词,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变通理解为“伯牙不再弹琴了”。
3.品读——领悟文境
品读,即在读中细细品味。教学中,“伯牙对友谊忠贞”的品读: (1)文中哪句话写伯牙不再弹琴了?学生交流找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你读出了什么?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伯牙的决绝。(3)伯牙为什么要绝弦,课文是怎样描写伯牙绝弦这件事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伯牙绝弦的原因。学生有的读,有的批注……几分钟后结束,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甲回答:“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没有自己的知音了,所以他就绝弦不弹琴了。”
对“知音”的品读:(1)何谓知音,伯牙与钟子期是知音吗?学生抓住文本语言“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必得之。”进行感悟,懂得“知音”的含义。(2)拓展语言,进一步悟得“知音”的真谛。文本中写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与我们今天的表述形式不一样,这时教师须作适当点拨,引导他们理解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太妙了,从你弹奏的乐曲中,我好像感受到一座高大的泰山出现在我面前。”“太妙了,从你弹奏的乐曲中,我好像感到有一条宽广的江河出现在我面前。”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读、想象伯牙弹琴时,还可能会“志”在什么?钟子期又会“得”什么?这一读,旨在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到文本以外的内容,他们思维活跃,有的说:“伯牙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有的说:“伯牙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朗朗兮若皎月。’”……在理解与拓展中,学生有了新的语言习得——创造性地模仿了文言文语言,并走进了文本。
当然,在品读悟文中还应落实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词的意思。本文教学中“善”“之”“哉”等词的意思,要引导学生理解。如“善”字,文中出现四次,意思不同,这时就要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第一、二处为“擅长”的意思,三、四处为“好、妙”的意思。
4.吟咏——升华文情
(1)拓展文本,吟咏佳句。创设语境: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音乐响起,出示诗句,学生吟咏:“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尽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在朗朗的吟诵声中,学生对文本中的内涵理解得更为深入、透彻。
(2)回归文本,有感情地吟咏。这时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吟咏,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生个性朗读等,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把这篇文言文熟读于心。
5.背诵——积累语言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同样对文言文也是如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背诵是积累的基础。文言文的篇幅短小,但历经千淘万漉,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课堂内要引导背诵,积累语言。这时,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小学文言文教学是课程改革带来的一方绿地,但要想使这块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富饶,唯有引导学生理解“文言”,热爱“文言”,做到“文”与“言”琴瑟和鸣,让“人”与“文”和谐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