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琴瑟和鸣“人”“文”和谐共振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我们通常接触的是现代白话文,可是新课程改革犹如一夜春风,吹得“千树万树梨花开”,也吹来了高段语文一项崭新的教学内容——文言文。“文”即文章,也指书面语言;“言”即写、表述。那么,顾名思义,“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文言文的出现,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带来了新的舞台。
  可是,文言文作为一项崭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也让教师们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如何寻求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从而合理、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应合理处理文本与生本的关系,讲究教学策略,让“文”和“言”琴瑟和鸣,“文”与学生和谐共振,使文言文教学成为一块欣欣向荣的语文教学园地。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简析
  
  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块软肋。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种现状。
  1.任意拔高,苦不堪言
  教师把小学文言文和初中文言文教学混为一谈,把小学生当做中学生教。在课堂中,不从学生实际和课程理念出发,操之过急,任意拔高,如过分地强调文言文中的语法、写作特点,过分地进行拓展等,使学生苦不堪言,从而导致学生在接触文言文的初始就失去了对它的好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形式单一,索然寡味
  教师缺乏教学的手段及灵动,有的形式单调,采用师问生答;有的在教学中采用一板一眼的教学流程:如新课伊始,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接着师生逐词逐句共议,然后人文提炼,说说读懂了什么,最后读读背背。这样的课堂形式单一,学生何来的期待,何来的兴趣?长此以往,也把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期待给消磨殆尽。
  3.走马观花,轻“描”淡“写”
  教师认识不够清楚,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是一种调剂,于是教学时带着学生走马观花,不痛不痒讲一点就草草了事。如学习《学弈》一文时,有一位学生把“惟弈秋之/为听”读成了“惟弈秋/之为听”,教师虽纠正了这位学生的错误,但为何要读成“惟弈秋之/为听”却没剖析,致使一部分学生直至下课还继续读错。显然,这位教师并未抓住教学契机,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二、正确归因,明确目标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共安排了三次:第十册《杨氏之子》、第十一册《伯牙绝弦》、第十二册《文言文两则》。这体现了编者重视文言文教学,也适应新课程标准课总目标提到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体现出现代语文教学对文言文的重视。但是,以上三种教学现状,却严重违背了新课程选编文言文的初衷。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细细读来,《新课程标准》的确没有明确细致的目标及要求,连“文言文”这三个字也只字未现,只是把它和古诗词合在一起,称为“古诗文”,笼统地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直到第四学段(7~9年级)才有了对文言文教学的具体明确的目标:“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样,小学文言文的教学在很多人看来,就成了一个难以琢磨的“盲点”,成了一块把握不定的“软肋”。那么,该如何正确制定它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要认真透彻地遵循课标要求,一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二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为初中学习文言文作好铺垫;三是借助注释及教师的点拨,能理解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三、讲究策略,有效教学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要讲究策略,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策略一:以“趣”为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中,我就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经线,贯穿文言文教学。
  1.接触前——“随风潜入夜”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来自于古代的故事。在正式学习文言文之前,就可作铺垫,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学“文”时——“春风花草香”
  《杨氏之子》是第一篇正式登堂亮相的文言文。它的教学,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如何开好这“头一炮”,让这股“春风”拂来“文言”之香?我作了与常规教学不同的设计,下面选取几个环节说明。
  第一环节:在让学生第一次接触文本之前,教师作摇头晃脑状,吟诵《杨氏之子》全文,让学生猜测老师吟诵的文章主要讲什么?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理,纷纷表现出高涨的学习情绪。
  第二环节:让学生打开书本自由读,但有要求:模仿教师刚才吟诵的节奏,读好这篇文章,于是学生又摇头晃脑地朗读起来,接着指名读,并及时纠正。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这篇文言文的朗读节奏,不读破句,为下面的正确理解文意作铺垫,同时也顺应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三环节:让学生体会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有何不同。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是文言文,里面的很多词跟我们现代文中的词意思不一样,我们学习时可以借助下面的注释来读完它,接着让学生自学,理解内容。
  学生通过这几个环节,明白了文言文具有独特的节奏和声调,朗读时应按照特殊的停顿和声调来读,还知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3.学“文”后——“千树万树梨花开”
  学生在兴趣盎然地学了“文言”之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语言呢?我想,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表达,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策略二:以“读”为纬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在文言文教学中,以“读”为纬,能使学生理解文意、积累语言。
  《伯牙绝弦》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二篇文言文,我就采用“以读为纬”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
  1.初读——感受文美
  (1)学生初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好课文。
  (2)检查指导,读好学生读得不美的句子。
  学习《伯牙绝弦》时,虽然有了前一册的铺垫和平时适时的补充,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学生来说,“文言”总是有些艰涩、难懂,尤其是“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几个句子,是读的难点。经过指正,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具有的音韵美:很多句子的末尾都押了“in”韵,读来朗朗上口;明白文本还具有节奏美:读时要适当停顿,读出节奏美。
  2.自读——理解文意
  再读文本,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初解“绝弦”。在学生再读课文之后,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再说说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学生依托注释解释为“伯牙断绝了琴弦”,此时可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文言的理解并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以词解词,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变通理解为“伯牙不再弹琴了”。
  3.品读——领悟文境
  品读,即在读中细细品味。教学中,“伯牙对友谊忠贞”的品读: (1)文中哪句话写伯牙不再弹琴了?学生交流找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你读出了什么?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伯牙的决绝。(3)伯牙为什么要绝弦,课文是怎样描写伯牙绝弦这件事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伯牙绝弦的原因。学生有的读,有的批注……几分钟后结束,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甲回答:“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没有自己的知音了,所以他就绝弦不弹琴了。”
  对“知音”的品读:(1)何谓知音,伯牙与钟子期是知音吗?学生抓住文本语言“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必得之。”进行感悟,懂得“知音”的含义。(2)拓展语言,进一步悟得“知音”的真谛。文本中写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与我们今天的表述形式不一样,这时教师须作适当点拨,引导他们理解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太妙了,从你弹奏的乐曲中,我好像感受到一座高大的泰山出现在我面前。”“太妙了,从你弹奏的乐曲中,我好像感到有一条宽广的江河出现在我面前。”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读、想象伯牙弹琴时,还可能会“志”在什么?钟子期又会“得”什么?这一读,旨在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到文本以外的内容,他们思维活跃,有的说:“伯牙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有的说:“伯牙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朗朗兮若皎月。’”……在理解与拓展中,学生有了新的语言习得——创造性地模仿了文言文语言,并走进了文本。
  当然,在品读悟文中还应落实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词的意思。本文教学中“善”“之”“哉”等词的意思,要引导学生理解。如“善”字,文中出现四次,意思不同,这时就要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第一、二处为“擅长”的意思,三、四处为“好、妙”的意思。
  4.吟咏——升华文情
  (1)拓展文本,吟咏佳句。创设语境: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音乐响起,出示诗句,学生吟咏:“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尽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在朗朗的吟诵声中,学生对文本中的内涵理解得更为深入、透彻。
  (2)回归文本,有感情地吟咏。这时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吟咏,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生个性朗读等,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把这篇文言文熟读于心。
  5.背诵——积累语言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同样对文言文也是如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背诵是积累的基础。文言文的篇幅短小,但历经千淘万漉,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课堂内要引导背诵,积累语言。这时,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小学文言文教学是课程改革带来的一方绿地,但要想使这块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富饶,唯有引导学生理解“文言”,热爱“文言”,做到“文”与“言”琴瑟和鸣,让“人”与“文”和谐共振。
其他文献
新的肝细胞作为体内平衡程序的一部分是怎样在成年肝脏中出现的仍不清楚。Roel Nusse及同事利用复杂细胞标记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在中央静脉附近识别出一类增殖的肝细胞,它们是双倍体(相比之下成熟细胞是多倍体),表达一个肝脏祖细胞标记。这些细胞对由来自中央静脉的相邻内皮细胞提供的Wnt信号做出反应,成为能够取代维持肝脏平衡所需的所有肝细胞类型的多倍体肝细胞。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一间简陋而整洁的实验室里,总是热闹非凡:有同学在喂桑养蚕。有同学在种草种菜,有同学在编织围巾和手套.有同学在拨弄着刚从外面采回来的芦苇絮……这一切竟都是实验室负责人王小聪老师交给同学们的科研任务。  在合欢花盛开的季节,他让学生收集合歡花去做扫描电镜,又让学生提取合欢花的色素,以此证明合欢花鲜艳的红色究竟是色素引起的,还是花的微观结构导致的。在柳絮飘飞时,他让同学收集飘飞
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心理学家大致将其划分为两大类: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接受式学习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学习方式,千百年来受到学校教育的推崇,数学课堂上占主导地位的也是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的接受式学习。当下的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发现式学习。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式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观摩
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墨梅》这首题画诗,将诗与画融为一体。如何让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这就必须关注到文本解读的多维视角。古诗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因其离儿童生活的时代较为遥远,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其文化的视角,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对话,寻语文的情调与性灵,更要从儿童的视角把握文本的精髓,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带领学生进行精神的穿越,方
新课标提出通过美术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基本是通过一些教学环节和学生美术作业来实施的。而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问题也不一样。如在低年级,孩子们喜欢做美术作业,表现和创作缺乏个性。另外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够,表现细节的能力不够,画面内容空洞等问题也是常见的。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该如何有效指导
随着资讯的发达和教研交流的日渐频繁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优秀课例与名师课堂进入广大教师的视野。在学习与吸收好的创意和理念的同时,我们会发现,优秀教师的课堂就犹如一位好厨师,他精选了上好的材料,经过他们一番巧妙处理——“烹”“闷”“炒”“煎”,就有了鲜美的“味道”和与众不同的“造型”。从中可以看出,素材的选择和处理不仅关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抽象与应用过程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潜能
全球表面平均温度(GMST)比率的有限上升激起了关于气候变化的争论,在一片辩论声中,Kevin Trenberth指出自然的气候通量可以压制全球背景下的变暖,造成稳定状态的比率,或者使其出现全球变暖停滞的hiatuses现象,而这具有极大的欺骗性。经过数年的监测,GMST的变化因年而异,甚至以十年为单位的变化也不同。Trenberth争论说,自然内部的变化是造成这些不同之处的原因,这些自然变异在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通过对专家理论的拜读和对实际教学效果的探索,笔者针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新课程改革下,阅读教学呈现的几种模式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不仅仅指阅读者之间展开对话,更深层次的还在于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
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影响,大力开发并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近几年,广大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公开课,已开始使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常遇到让教师意想不到的尴尬场景。  【案例】《分米、厘米、毫
动态照明深度学习关联成像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提出一种适用于傅里叶变换关联成像系统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该方法可实现关联成像动态解码,样品只需单次曝光即可获得高质量图像。相关论文发表于Optics Express。利用傅里叶变换关联成像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动态解码神经网络模型(Y-Net),只要训练过程和成像过程的散斑场统计特性一致,即可高质量重建样品图像,且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