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几点感想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asea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运用多媒体技术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状态,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与展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也经常会利用微课辅助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运用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触,文章仅就微课在课堂教学辅助方面的运用与大家共同探讨。
其他文献
文章以"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的教学为例,思考学生在感受叠词内容、叠词形象、叠词情感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运用叠词表达语言情感的方式与方法,感受语言文字自身隐含的美、
目的探讨自制加温水囊在俯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俯卧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俯卧体位垫,实验组使用自制加温水囊。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手
知识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传承。而传承的希望与关键所在,正是少年一代。因此,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与形成,成为了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科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精神则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包括理性求知精神、实证求真精神、质疑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1]其中批判和实证是科学精神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学生比较缺少的.为此我们在初中物理学科中,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建构了“批判与实证”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含义及流程  批判是指不迷信权威,不满足现成的答案和说明,大胆质疑,批判地、怀疑地考查已学的知识,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要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题,讲解高效做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考试中才能发挥好,才能根据教师教的方法
近年来,我省各地(市)的思想品德试卷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凸现主干知识,形式活泼,题量适中,难度控制较好;试题坚持能力立意,联系实际,具有综合性、时代性,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和思维价值;试题具有开放性,创新形式和方法,渗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求体现三维目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本文拟对
化学教材是理所当然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我们应当做到课内外结合,用活教材。从苏教版的化学教材的微观结构看,教材栏目丰富多彩,如拓展视野、问题解决、资料卡、调查研究、活动与探究等,都可延伸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此外《实验化学》作为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化学选修的六个模块之一,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课题化的素材。这就是我们基于化学教材内容的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一、选题指导  我们经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姆做了个心理学实验,证明了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而正是这样的天性,让人类错失了不少进步的机会。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严肃缜密的高考也可能出现纰漏,出色高明的专家也有马虎之时。当英国作家戈尔丁变成了“美国的”,当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变成了“1942年”,我们自可质疑高考。  质疑是创造的基础,没有质疑与否定的精神,几乎等于“没有追求”。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