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教学实践的反思与创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an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地球的运动”教学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对学生具有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推演地理现象动手能力强、以及准确理解相关地理概念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 “地球的运动”高考模拟题以及教材,探讨“地球的运动”的一些教学心得,力求突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的能力要求。
  【关键词】 地球的运动 新课标 反思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175-02
  0
  “地球的运动”是自然地理学习的难点,教师需要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细心准备教学材料,让课堂变得轻松,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地球运动知识点。
  一、“地球的运动”的基本考查内容
  按照考纲以及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地球的运动”的考点在历年的广东高考题里面,多以明确的考点内容形式出现,注重考查了时差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问题,如:
  高考题目表现出“地球的运动”的内容,着重分析了地理现象的推演过程,更多的强调思维过程,避免了简单的重复记忆。
  二、学生学习以及答题情况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历年高考模拟题的热点,让学生学以致用,运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作为第一学习用具的教材,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让学生看懂教材,学会运用教材。实践证明,学生对于一般的“地球的运动”单独考点,不会出现很大的失误。但是,如果当地球的运动内容里面大部分的考点出现在同一道题目里面,常常会因为陷入思维思考的误区,造成审题、判断的错误。
  如下例题:
  读图1,回答第1小题。
  1.当东半球恰好全部为夜半球时
  A.太阳直射在太平洋上
  B.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比旧一天的范围大
  C.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半球多
  D.东半球的平均气温比西半球高
  题目分析:A选项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的内容,B选项重点考查了日界线的知识点,C、D选项分析了昼夜交替、节气与太阳辐射的关系,总的来说题目具有考点多、容量大、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
  学生测验情况分析(共600人):
  “地球的运动”的考点,需要学生找准关键词,理解好相关的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标准答案A需要运用到“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为春(秋)分日、12(0)时所在经线”等相关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教材中只有“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中有相关涉及到的内容,文字解释相对较少,对学生的理解延伸、教师教学课堂的分析要求很高。选择B选项的学生占的比重最大,有可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到了日界线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强调了日界线的作用,学生接触得最多,所以在对于其他选项不能判读的情况下,选了自己认为勉强可以分析的一个答案。C、D选项如果能够理解春秋分日的背景,相信学生也不会出现理解偏差的问题。
  題目的准确率反映学生做题的思维习惯以及思考误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会强调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结果的表现,把“地球的运动”的地理意义分开来,作为单独的知识点讲解。例如,在昼夜长短的教学章节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注意“昼夜长短的情况”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的区分,过度依赖“直射点回归运动图”来进行教学,往往会形成学生对“地球的运动”现实情况的脱节,无法正确使用课本知识来解决问题,无法整合、归纳“地球的运动”考点问题。
  三、应对的教学策略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地球的运动”作为自然地理知识的核心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抽象的、空间思维能力转化为学生身边地理现象表现,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分析地理现象,提高学习的能力。
  1.适当调整课时
  按照常规的地理教学,“地球的运动”教学进度,应该适当的延长课时。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观察中发现,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讲、练时间给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如人意。学生具有挑易避难的心理惯性,对于他们感兴趣、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学生愿意花时间在上面去研究掌握相关的内容。所以,对于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地球的运动”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习题量,才能全面的掌握、理解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应该在集中讲解教材之后,在余下的复习时间里,不定时的专门抽测“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反复的锤炼学生的动手计算、理解、画图能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2.注意框架式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尽可能在题目里面展现更多的知识点
  “地球的运动”教学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反复向学生强调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单纯的教学更重要。
  常见的“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以及重难点分类归纳。
  把上述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透彻,对于以后的“地球的运动”其他知识点的学习就起到铺垫的作用。
  而学生对与“地球的运动”的综合题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选择题里面熟练的转换思维,反复的通过画地理简图等方式来进行学会融会贯通。所以教师在选题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考点多的题目。
  例如: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读图回答问题
  10.由图文信息可知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于的季节
  C.此季节是南极考擦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11.图示时刻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探究式活动去完成相关的练习或者地理课外小活动,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
  3.课堂上注意引用生活中“地球的运动”的地理现象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效率,前提就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所以,不管是新课或者复习课也好,融入生活中的地理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此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复习昼夜长短的变化时,教师可以通过本地的昼夜长短模式图,设计提问的问题,让学生学习之后,再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推演其他的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设计思路如下:(1)投影封开某日天气图
  (2)提出问题:这一天,封开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怎样?怎么判读?
  明日的昼夜长短情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怎么把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联系起来?
  探究式活动:如果我是在哈尔滨的一个同学,请问哈尔滨的昼夜长短比封开是长还是更短呢?你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这个数据?又是怎样与课本的昼夜长短知识点联系起来的?
  设计目的通过问题的导入,在教师的反复提问、引导下,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学习,也达到了综合融合“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的目的,利用每个学生的反应去反思提问的方式以及讲解难度,直观的突出复习效果。
  地理的课堂教学是案例的重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力求把知识点的过程在学生脑海里演示出来。“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更多的强调了地理原理的规律,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捕捉学生的不足之处,改变教学方法,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融合在课堂里面,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具有科学地理素养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罗华明;“地球运动”中的支架式教学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8):32-34.
  [2]王珏.从“问题”走近学生——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提问的实践与思考.地理教学,2011(15).
其他文献
【摘要】 唐宋散文教学,常常是让人带着满腹的疑惑开始的,20篇课文,一下子展现眼前,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种不知所措之感。能否让学生通过唐宋散文学习从必修的教师带领学习转移到选修的自主学习鉴赏,是唐宋散文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评价基准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疑惑、教学措施两方面的探讨,对如何在唐宋散文课堂教学中达到高效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唐宋散文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疑惑 教
【摘要】 本文从一件班级换座位风波的发生出发,记录了矛盾发生的过程,处理的过程及最后的反思,在教育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剖析事情,往往就是一次德育教育的契机,当代孩子个性更加鲜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真正理解学生,希望学生正向善意理解教师用意的同时,教师本身也应正向善意理解学生。   【关键词】 换位思考 正向理解 教育契机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
【摘要】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使其与我们的教学融合会是教学的一大助力,而人工智能强大的功用运用于英语的词汇学习中,会使词汇学习的效果倍增。经过多方考虑,笔者选择了“一起中学”学习平台进行英语词汇学习的探究,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和效果。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一起中学 英语词汇学习 实施操作 学习效果 困惑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
【摘要】 数字网络时代的整本书阅读正遭遇“费时”与“低效”的尴尬,要确保阅读真正发生,老师就不能生活在真空时代,而应充分利用各类网络APP小程序来帮助阅读活动的推进。事实上,不论是前期共读书目的选择、中期阅读行为的督促帮助还是后期阅读成果的整合迁移,各种网络APP小程序都能大有作为。   【关键词】 APP小程序 真阅读 自主选择 督促帮助 整合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32.4
【摘要】 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换,还要让德育能够真正地融入进课堂中,从而影响学生,让学生内心深处牢记中华优秀传统,让英语课堂更加多样化。本文从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作用以及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课堂德育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德育 作用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
【摘要】 “新五环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潜能。“五环”指“教师导引——自主探究——互助交流——展示点拨——巩固提升”。 高中政治复习课中,可以应用“新五环教学法”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 教学法 新五环 政治复习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中政治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中政治不仅是高中教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是高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学生的升学以及思想政治的提高都会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中政治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有利于避免政治课程的枯燥,对学生政治成绩的提高意义重大。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故事导入法在高中政治课程新授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同时对故事导入实施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
【摘要】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关键词】 语言文字训练 读 说 练   【中圖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134-
【摘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快速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生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
【摘要】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而作文就是能最好体现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创新进行探究,希望能给出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 语文作文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15-01  0  作文,是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