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应时的隐藏信息测试研究进展与趋势

来源 :心理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隐藏信息测试是一种检测被测人是否具有某个特定事件隐藏信息的测试技术,目前已成为测谎研究领域的主流方法之一。反应时指标作为心理学领域研究最广泛的行为指标,也慢慢被纳入到隐藏信息测试的研究之中。研究表明,使用基于反应时的隐藏信息测试(RT-CIT)具有良好的测试效度,同时有助于理解和探索个体在说谎时的认知加工过程,但其测试程序要求严格,易受到反测试的干扰。未来的研究应考察RT-CIT在实案测试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完善测试程序以对抗反测试的干扰,并与自主神经指标相结合,扩大应用范围;同时选取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以更有效地提升测试效度,更好地解释测试结果。
  关键词 隐藏信息测试;反应时;记忆检测;执行功能
  分类号
  1 引言
  隐藏信息测试(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CIT)指的是通过编制多组多选项的情节问题,每组问题包含一个关键项目和多个无关项目,以检测被测人是否拥有某些事件的隐藏信息,对被测人角色进行认定的测试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验证,CIT已经开发出一套完善的自主神经指标体系用于检测隐藏信息(Meijer et al.,2014),在实案测试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测试效果(范刚,2010)。然而自主神经指标在研究应用中也存在自身的问题,皮肤电、呼吸、脉搏各指标间个体差异较大,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且精确测量生理指标的仪器一般造价昂贵,难以普及(Verschuere and De Houwer,2011)。还有研究表明CIT的假阴性错误率(false-negative rate)较高(Bradley et al.,1996)。因此,研究者提出开发新的行为指标加入测试以提高CIT的测试效度(Seymour et al.,2000)。反应时指标作为行为指标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指标,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线。
  基于反应时的隐藏信息测试(Reaction Time-based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RT-CIT)以被测人的认知信息加工过程为理论基础,通过检测被测人在识别测试相关项目时的反应时,对被测人的案件角色进行认定。尽管目前的RT-CIT还只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较易受到反测试的干扰,但因其具有测试效度高、施测程序简便、应用成本低、被测人主动参与等特点,目前正成为最受重视的测谎研究范式之一。本文主要对RT-CIT的理论假设、近期RT-CIT的实验研究进行回顾,指出现有RT-CIT研究存在问题及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在CIT的测试中,只有犯罪被测人会在面对犯罪关键项目刺激时产生特异的行为和心理生理反应,显著区别于无辜被测人。当前,大部分研究者倾向使用认知加工理论,而非情绪理论来解释犯罪被测人在测试中表现出的此种特异性反应(Ben-Shakhar and Furedy,1990)。而这一理论解释框架正是建立在众所周知的定向反应理论之上。定向反应是一种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的生理和行为反应(Sokolov,1963),指的是个体在面对新异或有意义事件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注意定向,同时调动相关资源对该刺激进行认知加工(Maoz et at.,2012)。Lykken(1959)研究表明只有犯罪被测人在隐藏信息时才会增强这种定向反应。
  支持定向反应作为解释理论最重要的研究证据就是:犯罪被测人在测试过程中隐藏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皮肤电增强、心率下降、呼吸抑制和瞳孔放大等生理反应均属于典型的定向反应特征(Ben-Shakhar,2012)。尽管目前有关隐藏信息测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被测人的生理指标中去寻求对定向反应理论的证据支持,有研究者提出,被测人的行为指标(反应时和反应准确率)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Verschuere等人(2005)在研究中就认为隐藏信息之所以能够促使被测人产生较强的定向反应源于其刺激内容的相关性,其研究的行为指标数据对他的这一观点提供有力支持。CIT测试时,犯罪被测人试图隐藏的信息会储存在其短时记忆之中。任何新刺激的传入都将自动地与这一关键项目进行匹配。如果匹配的结果一致,被测人就会产生一个较强的定向反应,中断被测人正在进行的行为,迫使其将注意力分配到该关键项目上,从而使其在这一项目刺激上的反应时变长(Verschuere et al.,2005)。
  2 反应时指标检测隐藏信息的早期研究
  使用反应时指标进行测谎研究已有多年历史,期间研究者们使用各种研究范式试图考察个体说谎与其反应时之间的联系,均未能取得一致的结果(Gronau et al.,2005;Locker and Pratarelli,1997;Koster et al.,2004)。直到研究者将反应时指标与CIT结合起来,考察被测人在隐藏信息时的反应时差别时,才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表明,犯罪被测人在对关键项目刺激进行反应时,相比于无关项目,其反应时变长、反应准确率下降。正如Ben-Shakar(2012)所说的,意义刺激会吸引被测人的注意,从而要求更多的加工时间,所以检测被测人对刺激的反应时能够有效地区分犯罪被测人和无辜被测人。大量的ERP研究表明,将反应时指标与ERP指标协同使用能够有效地检测被测人是否具有隐藏信息(Ben-Shakhar,2012)。数个协同使用反应时指标的ERP研究使用oddball范式表明,犯罪被测人在面对关键项目时反应时变长(Farwell and Donchin,1991)。而且,Allen等人(1992)在他们的对比研究中认为,行为指标(反应时和准确率)认定犯罪被测人的效度还要略高于ERP指标。
  Seymour等人(2000)最先使用反应时作为唯一的测试指标检测隐藏信息,研究表明反应时指标能够有效地对被测人的角色进行认定。实验要求被测人尽可能快的对三种类型的项目刺激进行认知判断,分别是:探针项目(probes)、目标项目(targets)和无关项目(irrelevants)。其中,探针(关键)项目指的是从案件信息中挑选出的,与犯罪细节直接相关的项目;目标项目和无关项目则是与探针项目同类型的,不与犯罪细节相关的项目,且此两类项目的数量通常要数多于探针项目。目标项目与无关项目的区别在于,被测人在测试前会对目标项目进行深加工和记忆,达到对目标项目的完全再认。因此在测试中,犯罪被测人一方面要唤醒其对目标项目的认知,对目标项目作“是”的按键反应;另一方面要对其在探针项目上的认知进行抑制,作“否”的按键反应,即在对探针项目反应时说谎,从而导致其在探针项目的反应时长于无辜被测人。因为对无辜被测人来说,探针项目和无关项目是没有区别的,他们只需在测试中对目标项目进行再认即可。这一研究范式,正是前文提到的RT-CIT(Seymour and Kerlin,2008)。数个研究已经表明使用该研究范式能够有效地检测隐藏信息,为RT-CIT的效度提供了证据支持(Verschuere and De Houwer,2011;Verschuere et al.,2010)。   3 RT-CIT的实验室研究
  基于这些实验室研究,Seymour等人(2000)认为反应时指标的效度很高,应当考虑将其作为心理测试自主神经指标的一个替代指标。然而,Farwell和Donchin(1991)则在研究中对反应时指标在CIT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将反应时指标应用于一个如此复杂现实任务中并不合适,因为反应时本身是受到被测人自主控制的。Gronau等人(2005)也认为能否利用反应时指标检测隐藏信息值得商榷。
  针对这些问题,Verschuere等人(2010)将RT-CIT和测谎测试做了一次直接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RT-CIT区分隐藏信息和无关信息的效应量非常高;其测试效度显著高于使用自主神经指标的测谎测试。此外,还有研究考察了RT-CIT与传统CIT在同一模拟犯罪情景中的测试效力。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版本的测试技术均能够有效检测隐藏信息,且二者的测试准确率相近(Visu-Petra et al.,2011)。这些研究支持了RT-CIT检测隐藏信息的高效度,说明其检测效力与传统测试方法相当,巩固了RT-CIT的在测谎领域的研究地位。
  在随后开展的有关RT-CIT的研究中,研究者逐渐发现了其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研究价值。正因为RT-CIT施测的简便性,使其有潜力成为一个对人类说谎行为进行认知研究的研究工具。此项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被测人隐藏信息时的认知机制。Visu-Petra等人(2012)的研究就表明反应时指标与个体的执行加工过程有关。Gronau等人(2005)的研究认为个体的定向反应与其高阶执行功能高度相关,而非视觉注意本身。Visu-Petra等人(2014)在其另一项研究中使用RT-CIT,通过采集被测人执行功能的指标(抑制、转换和工作记忆)和焦虑指标完成了对被测人隐藏信息的检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RT-CIT的检测效力与除词语工作记忆之外所有的执行功能指标相关。而后Visu-Petra等人(2013)的研究使用干扰设计,考察了在测试中提高被测人的执行负荷能否进一步提高RT-CIT的检测效力。通过要求被测人完成不同的协同任务,研究者试图找出哪一具体执行功能在被测人隐藏信息时起主导作用(Visu-Petra et al.,2013)。有其他研究表明存在一个更为综合的心理机制同时推动被测人的执行功能和说谎反应(Johnson et al.,2004),因此干扰任何一个执行环节都将直接影响被测人隐藏信息的能力(Visu-Petra et al.,2013)。同时,一项使用点探测(dot-probe)任务范式的RT-CIT的研究验证了此研究结论(Hu et al.,2013)。这些发现共同表明,使用行为指标检测隐藏信息时,被测人认知负荷越高测试的检测效力也越高(Hu et al.,2013)。毫无疑问,使用RT-CIT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人类说谎行为中执行功能的参与情况。
  4 RT-CIT的不足与研究趋势
  尽管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RT-CIT的效度很高,但此技术至今还未能真正地应用于司法实践领域(Nahari and Ben-Shakhar,2011)。外部效度的缺乏明显限制了RT-CIT在这个高应用型学科的发展。实案测试中,犯罪被测人往往不会轻易的配合主测人员完成测试,又因为反应时指标自身的特点,被测人进行反测试的手段要明显多于其他指标的测试。比如在测试中不依照指导语随意按键、故意等待延迟按键消极反应,甚至转移注意力等逃避测试。RT-CIT要求被测人更加主动的参与测试(Matsuda et al.,2012),也为被测人创造了更多进行反测试的机会。也就是说,反应时指标相比于其他自主神经指标更易受到反测试的影响。这一点对于反应时指标在测谎领域,尤其是实践领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今后的研究应当注重考察被测人反测试将会对反应时指标造成何种影响,将RT-CIT应用于实践,掌握其在实案测试中检测隐藏信息的应用情况,从而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方法。此外,当前自主神经指标的实验室研究与实案测试已日趋完善,反应时指标想要进一步发展,还应考虑如何与使用自主神经指标的传统CIT相结合,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测试指标纳入到同一测试程序之中,这将对扩大隐藏信息测试应用范围、提高测试的效度大有脾益。
  目前,已有一些国家的执法部门将CIT纳入到刑事案件的调查之中,甚至日本将CIT的结论作为其刑事法庭所采纳的证据来使用,但研究者依然认为当前CIT结果的证据能力还未能达到法庭证据的标准。而且,CIT的实案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对于主测人员资格的认定、测试环境的设置以及测试结果的评定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是在CIT应用水平相对较高的日本,主测人员仍依靠经验进行图谱评分和数据处理工作(Osugi,2011)。为了进一步提高CIT结果的证明能力,一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评分方法和评判标准;另一方面就应当使用更为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从而更加科学、可靠地解释测试结果。有研究者就提出在对RT-CIT的原始数据进行传统分析之前,可以先对每个被测人的数据进行Z分数转换,以消除组内各被测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影响(Matsuda et al.,2012)。除Z分数转换之外,还可以使用逻辑回归分析、潜在类别分析、贝叶斯分类、多元正态分布分析和动态混合分布分析等(Matsuda et al.,2012)。使用不同的数据统计方法会对测试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何种方法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RT-CIT的效度,更好地解释测试结果,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范刚. (2010). 从连破六起疑难命案谈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价值与应用.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 131-134.
  Allen, J. J., Iacono, W. G., & Danielson, K. D. (1992).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ncealed Memories Using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and Implicit Behavioral Measures: A Methodology for Prediction in the Fa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sychophysiology, 29(5), 504-522.   Ben-Shakhar, G., & Furedy, J. (1990).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Detection of Deception. New York,America: Springer-Verlag.
  Ben-Shakhar, G. (2012). Current research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an overview.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3.
  Bradley, M., MacLaren, V., & Carle, S. (1996). Deception and nondeception in guilty knowledge and guilty actions polygraph tes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1(2), 153.
  Farwell, L. A., & Donchin, E. (1991). The Truth Will Out: Interrogative Polygraphy (“Lie Detection”) With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Psychophysiology, 28(5), 531-547.
  Gronau, N., Ben-Shakhar, G., & Cohen, A. (2005).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measures in the detection of concealed inform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0(1), 147.
  Hu, X., Evans, A., Wu, H., Lee, K., & Fu, G. (2013). An interfering dot-probe task facilitates the detection of mock crime memory in a reaction time (RT)-based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Acta psychologica, 142(2), 278-285.
  Johnson Jr, R., Barnhardt, J., & Zhu, J. (2004). The contribution of executive processes to deceptive responding. Neuropsychologia, 42(7), 878-901.
  Koster, E. H., Crombez, G., Verschuere, B., & De Houwer, J. (2004). Selective attention to threat in the dot probe paradigm: Differentiating vigilance and difficulty to disengage.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2(10), 1183-1192.
  Locker, L., & Pratarelli, M. (1997). Lexical decision and the detection of concealed information. The Journal of Credibility Assessment and Witness Psychology, 1(1), 33-43.
  Lykken, D. T. (1959). The GSR in the detection of guil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3(6), 385.
  Maoz, K., Breska, A., & Ben‐Shakhar, G. (2012). Orienting response elicitation by personally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under subliminal stimulus presentation: demonstration using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Psychophysiology, 49(12), 1610-1617.
  Matsuda, I., Nittono, H., & Allen, J. J. (2012). The current and future status of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for field us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3.
  Meijer, E. H., Selle, N. K., Elber, L., & Ben‐Shakhar, G. (2014). Memory detection with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A meta analysis of skin conductance, respiration, heart rate, and P300 data. Psychophysiology, 51(9), 879-904.
  Nahari, G., & Ben‐Shakhar, G. (2011). Psycho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measures for detecting concealed information: The role of memory for crime details. Psychophysiology, 48(6), 733-744.   Osugi, A. (2011). Daily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Japan. In B.Verschuere, G. Ben Shakhar, and E. Meijer(Eds.) ,Memory Detec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253–275).Cambridge,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sugi, A. (2011). 14 Daily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Japan. Memory detec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253.
  Seymour, T. L., & Kerlin, J. R. (2008). Successful detection of verbal and visual concealed knowledge using an RT‐based paradigm.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2(4), 475-490.
  Seymour, T. L., Seifert, C. M., Shafto, M. G., & Mosmann, A. L. (2000). Using response time measures to assess" guilty knowledg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5(1), 30.
  Sokolov, E. (1963). Perception and the conditioned re?ex. New York,Amercia: Macmillan.
  Verschuere, B., Crombez, G., De Clercq, A., & Koster, E. H. (2004). Autonomic and behavioral responding to concealed information: Differentiating orienting and defensive responses. Psychophysiology, 41(3), 461-466.
  Verschuere, B., Crombez, G., De Clercq, A., & Koster, E. H. (2005). Psychopathic traits and autonomic responding to concealed information in a prison sample. Psychophysiology, 42(2), 239-245.
  Verschuere, B., Crombez, G., Degrootte, T., & Rosseel, Y. (2010). Detecting concealed information with reaction times: Validity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polygraph.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4(7), 991-1002.
  Verschuere, B., & De Houwer, J. (2011). Detecting concealed information in less than a second: Response latency-based measures. . In B.Verschuere, G. Ben Shakhar, and E. Meijer(Eds.) ,Memory Detec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46–62).Cambridge,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isu-Petra, G., Bus, I., & Miclea, M. (2011). Detecting concealed information from a mock crime scenario by using psychophysiological and RT-based measures. Cognitie, Creier, Comportament, 15(1), 19.
  Visu-Petra, G., Miclea, M., Bu?, I., & Visu-Petra, L. (2014). Detecting concealed information: The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social desirability. Psychology, Crime & Law, 20(1), 20-36.
  Visu‐Petra, G., Miclea, M., & Visu‐Petra, L. (2012). Reaction Time‐based Detection of Concealed Information in Relation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xecutive Functioning.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6(3), 342-351.   Visu-Petra, G., Varga, M., Miclea, M., & Visu-Petra, L. (2013). When interference helps: increasing executive load to facilitate deception detection in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4.
  Abstract: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in polygraph research area,which can detect whether the suspects have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of the events.Reaction time as the most widely studied behavioral measures in Psychology research,but also has being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udy of the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RT-based CIT has high test validity,can help to understand and explore the human lying cognition process,but it requires a strict testing procedures,and easily interfered by the Countermeasure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RT-based CIT in the real cases,improve the testing procedures to combat the interference by the Countermeasures,and combine with the autonomic measures to expand the score of the application,simultaneously select the appropriat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test,to better interpret the test results.
  Key words: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 RT-based CIT;reaction time; executive functions
  责任编辑/王抒文 终校/丁尧
其他文献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其教育的理念、态度和方法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进而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团体辅导已被证实是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采用家长成长团体的形式,通过18次团体辅导,探讨其在改变家长教养态度、改善亲子沟通和家庭氛围上的作用。选取“父母教养态度量表”“亲子沟通问卷”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
期刊
摘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挫折经历,而这些挫折经历大多伴随着一些具体人物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体生命中的重要客体。“生命中的‘贵人’”积极心理技术,就是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中“呈现、表达、转换、升华”的科学流程,带领个体在具体的技术操作过程中,转换成长中负性生活事件中的重要他人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缓和情绪上的冲突,促进自我认识、自我领悟和自我成长,进一
期刊
摘要:本文对一例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进行心理分析与干预,使来访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掌握元认知干预技术,学会时刻调整自己以应对所发生的生活事件。以程序性知识为根本,以条件性情绪为杠杆,以放松训练和暗示学习为手段,对来访者的人际交往障碍进行全方位的干预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程序性知识;人际交往障碍;编制程序  本文借助对一例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的元认知干预过程,陈述程序性知
期刊
摘要:个体对过去经验中的消极体验,如果没有加以处理就可能会导致对当下的悲观和对未来的迷茫。“生命线”积极心理技术是一个检测,通过回顾过去、理清当下、展望未来,帮助个体澄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通过此技术可以检视个体现在的状态是否活在过去,体验、觉察自我消极模式的来源,并通过积极处理和干预,将过去的负性事件进行正向转化,重新赋予人生意义,明确未来方向,增强积极向上的动力。  关
期刊
“人生五味茶”积极心理技术,以具身认知理论为背景,以五种不同味道的茶水来刺激味觉,从而激发个体对相应经历的回忆,由此积极创设一个再经验的情境,并从正向加以引导,由个体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段经验的不同解读来重新认识现在的生活,从而体验幸福感。  摘要:心理学家作的有关幸福的研究中,有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可以提高幸福感。在中国社会管理中,也运用过“忆苦思甜”来实施对民众的思想教育。以上两
期刊
摘要:高三学生是一群高压易感的学生群体,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目标远大,关注者众多。在本个案中,小勇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个性敏感,又争强好胜,加上成长环境不是很理想,学习方法不太科学,导致考前焦虑显著,心态严重失衡。通过恰当运用心理暗示训练和自信心训练,高效快捷地处理了他的主要困扰,如期实现了咨询目标。  关键词: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暗示  一、个案背景  小勇,男,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父母
期刊
摘 要 使用专家评定法和问卷法对青岛市内13个绿化状况不同的社区以及该社区内700名居民进行调查,检验了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生活满意度、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生活满意度在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居民身心健康在年龄阶段、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和收入上差异显著,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生活满意度在以上人口学信息上均显示差异不显著。(2)居住区客观绿地环境、居住区主
期刊
摘要: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是可以改变的。本文利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简要分析了孩子性格的形成原因,并以临床案例为例,讲述了如何在临床上帮助学生高效塑造良好的性格。  关键词: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潜意识;性格  李笑笑,女,13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用她妈妈的话说:“笑笑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做事就要像淑女一样。”但事实上,笑笑活泼好动,不仅平日在家里上蹿下
期刊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13名微信朋友圈用户进行访谈,对微信朋友圈用户点“赞”的心理动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内容认同、经营人际关系以及自身积极情绪投射是点“赞”的主要动机,而从众效应、共同好友以及反馈情况都会对点“赞”的行为倾向产生影响。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动机;“赞”  微信,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以其免费、便捷、实名、互动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追捧。微信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
期刊
一、元认知干预技术简介  (一)什么是元认知干预技术  元认知干预技术(简称CEI技术)是指通过心理辅导,使人们对自身的心理过程进行有效的自我觉知、反思、监督、调控,以解除心理困扰和发挥潜能的心理干预操作程序及其理论体系。“元认知干预”即自己站在高于自身心理活动之上对认知、情绪情感、行为及潜意识心理状态等心理过程进行反审、监督、调控,以更好地实施高效心理治疗、心态调试、人格修正,促进学习潜能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