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开始意识到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阶段,利用语文学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同时也有助于传承经典,培养小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围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价值、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展开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经典诵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86-01
国学经典中蕴含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世界观。立足于长远视角而言,小学阶段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对于培养民族复兴人才也非常有利。可以说,无论是从学生个人层面而言,还是从国家发展层面而言,在小学语文学科体系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环节,有着重大意义。
1.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价值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在小学教育阶段,重视对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教学,让学生长时间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非常有利。
1.2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国学经典作为语文学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效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学科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完整程度。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体系中,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让学生接触到内涵丰富的经典篇章,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重大举措。
2.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
2.1诵读范围不够广泛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国学经典诵读指的就是:围绕课本上的古诗文进行诵读。基于这种认知观念,教师只带领学生诵读教材上的经典古诗文。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范围局限于教材,涉及面非常狭窄。
2.2诵读时间缺乏保障
由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时间有限,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频繁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会延误教学进度,不利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科素质。这部分教師很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而是仅仅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由朗读和背诵部分国学篇章。教师对国学经典诵读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经典诵读时间缺乏保障。
2.3诵读方法过于单一
在指导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时候,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初步朗读国学经典以及简单的讲解了经典内容之后,要求学生背诵经典篇章。这种诵读方式,强调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死记硬背,过于单一,并且还会让学生感觉国学经典枯燥无味,造成学生丧失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对策
3.1拓宽诵读范围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突破传统认知,将古诗文之外的国学经典以及课外书籍中的国学经典篇章引入课堂,有效丰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使得学生的经典诵读范围得以拓展。
3.2保障诵读时间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时间的保障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一是,晨读。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借助晨读时间,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意义非常重大。在实践指导环节,教师可以与小学生一起相约晨读,让小学生利用早上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篇章,使得学生能够逐步积累国学经典内容。二是,将经典诵读环节纳入校本课程体系中。经典国学诵读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了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重视,教育部门可以将经典诵读纳入语文学科课程体系中,保障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时间。如,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孔孟之道》等校本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每周利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专门讲解国学经典内容,并且指导学生进行诵读。
3.3丰富诵读方法
3.3.1范读
例如,针对《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采取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对诵读节奏进行准确把握,为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内涵,奠定基础。
3.3.2摘录
很多千古名句都来自于国学经典篇章,而这些名句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摘录一些名句,让学生加深对这些名句的印象,强化国学经典诵读效果。例如,《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史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摘录这类千古名句,实现对国学经典内容的有效积累。
结束语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握正确的经典诵读指导方法,让小学生真正爱上国学经典,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实现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彬.试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 农家参谋, 2017(13):97.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经典诵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86-01
国学经典中蕴含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世界观。立足于长远视角而言,小学阶段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对于培养民族复兴人才也非常有利。可以说,无论是从学生个人层面而言,还是从国家发展层面而言,在小学语文学科体系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环节,有着重大意义。
1.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价值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在小学教育阶段,重视对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教学,让学生长时间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非常有利。
1.2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国学经典作为语文学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效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学科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完整程度。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体系中,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让学生接触到内涵丰富的经典篇章,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重大举措。
2.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
2.1诵读范围不够广泛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国学经典诵读指的就是:围绕课本上的古诗文进行诵读。基于这种认知观念,教师只带领学生诵读教材上的经典古诗文。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范围局限于教材,涉及面非常狭窄。
2.2诵读时间缺乏保障
由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时间有限,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频繁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会延误教学进度,不利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科素质。这部分教師很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而是仅仅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由朗读和背诵部分国学篇章。教师对国学经典诵读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经典诵读时间缺乏保障。
2.3诵读方法过于单一
在指导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时候,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初步朗读国学经典以及简单的讲解了经典内容之后,要求学生背诵经典篇章。这种诵读方式,强调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死记硬背,过于单一,并且还会让学生感觉国学经典枯燥无味,造成学生丧失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对策
3.1拓宽诵读范围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突破传统认知,将古诗文之外的国学经典以及课外书籍中的国学经典篇章引入课堂,有效丰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使得学生的经典诵读范围得以拓展。
3.2保障诵读时间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时间的保障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一是,晨读。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借助晨读时间,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意义非常重大。在实践指导环节,教师可以与小学生一起相约晨读,让小学生利用早上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篇章,使得学生能够逐步积累国学经典内容。二是,将经典诵读环节纳入校本课程体系中。经典国学诵读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了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重视,教育部门可以将经典诵读纳入语文学科课程体系中,保障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时间。如,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孔孟之道》等校本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每周利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专门讲解国学经典内容,并且指导学生进行诵读。
3.3丰富诵读方法
3.3.1范读
例如,针对《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采取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对诵读节奏进行准确把握,为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内涵,奠定基础。
3.3.2摘录
很多千古名句都来自于国学经典篇章,而这些名句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摘录一些名句,让学生加深对这些名句的印象,强化国学经典诵读效果。例如,《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史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摘录这类千古名句,实现对国学经典内容的有效积累。
结束语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握正确的经典诵读指导方法,让小学生真正爱上国学经典,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实现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彬.试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 农家参谋, 2017(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