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曹雪芹先生的代表作品《红楼梦》中,诗歌也有所体现。由于《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很多人都对其进行了英译,在这些英译本中,杨宪益夫妇以及大卫·霍克斯的译本较为突出。本文就这两个译本从信息功能,美学功能,文化传递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对译本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红楼梦》;诗歌翻译;信息功能;美学功能;文化传递功能
在我国的小说中,《红楼梦》是非常重要的典范,其中对诗歌的运用尤为突出。在小说中,诗歌的使用和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整个故事的情节联系都非常密切,一首诗歌常常会与一个人物的命运发展密切相关,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正是由于《红楼梦》中的诗歌含义丰富、特色明显,因而当译者要对其进行翻译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就比较多:首先,诗歌本身所传递出的信息要进行准确的翻译;其次,诗歌语言常常具有音韵美、形式美、意象美、含蓄美等特点,在翻译时,这些特征都要有所体现;最后,诗歌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中蕴含的丰富民族文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将中国优秀文化翻译出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红楼梦》的众多译本中,杨宪益夫妇以及大卫·霍克斯的译本影响力是比较大的,下面笔者将就这两个译本,对其中有关诗歌的翻译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一、两译本中的信息功能对比
翻译本身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不同的文化间进行信息的传递,在诗歌的翻译中,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对《红楼梦》原著中所蘊含的语言文化信息要有基本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以便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著,从句义、词义以及语体色彩等各方面进行考虑,使得译本能够与原著内容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译,杨宪益夫妇认为,翻译应当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背景出发进行考虑,在其译本中,尤其是在诗歌的翻译中,对异化这一翻译手法的使用比较普遍;而大卫·霍克斯作为一个生活在英文母语背景下的人,他更多地从读者的角度进行考虑,强调读者的阅读感受,因此在他的译本中,对归化翻译法的使用是比较突出的。下面笔者将就具体的诗句,分析两位译者的译本在信息传递上的特色。例如《红楼梦》中对惜春的判词这样写道:“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一判词对惜春的命运进行了预示,“缁衣”“青灯”等词语是佛门用语,透露出了一种清冷悲凉的信息,而“绣户”“候门”则是富贵的重要象征,中国读者在进行阅读时,由于长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对这些词语的含义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而对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有一定的认知;而对于英文读者来说,就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译者进行恰当的翻译。针对惜春的判词,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是这样进行翻译的:“She sees through this transience of spring,Dark Bud-dhist robes replace her garments fine; Pity the child of a wealthynoble house,Who now sleeps alone by the dimly lit old shrine.”从中可以看出,杨宪益的翻译不管是对“缁衣”还是“绣户”“侯门”的翻译,都比较好地传达出了原诗的意义,但是将“灯”翻译成”dimly fit”则是不够准确的,用”shrine”来表示寺庙也有些不妥,用这两个词无法表现惜春出家这样一个孤寂与清冷的意境。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是:“When you sawthrough the spring scene’s transient state,A nun’s black habitshall replace your own,Alas,that daughter of so great a house,By Buddha’s altar lamp should sleep alone.”大卫·霍克斯在翻译时,为了让读者有更深入的了解,用“nun”这样一个词,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宗教属性没有确切的认识,对惜春出家的具体情况也难有深入的了解。再如,在对妙玉判词的翻译中,二位译者也有显著的区别,在感情色彩上处理的差异也较大,“云空”这一词本身是表达一种超脱的境界,而大卫·霍克斯用“vaunt”这一词,有吹嘘、自夸的含义在其中,明显和原著的意思有所差别。另外,在其翻译中,还使用了“impure”这样一个词,这个词本身也含有贬义,但是在原著中,关于妙玉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并没有对其进行刻意贬低的意思,但是大卫·霍克斯在翻译中,贬义过于明显,很显然没有做到忠实于原著。而杨宪益的译本中,对原著的感情色彩翻译比较恰当,尤其是对“玉”这样一个含义丰富的中国器物,进行了恰当的翻译,这是非常值得以后译者借鉴的。
二、两译本中的美学功能对比
诗歌常常给人以美的感受,这种美既包括诗歌表达上的含蓄美和音韵美,也包括诗歌所体现的形式美和意象美。中国的诗歌善于去营造一种含蓄、朦胧的意境,从而在读者的心中形成独特的感受,在诗歌的翻译中,怎样将诗歌中的意象恰当地翻译出来,是非常具有挑战的,这需要译者对词语音调、押韵、诗词技巧以及格律等都进行恰当的处理,从而使原著中诗歌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得以体现,给读者以非常突出的审美感受。在《红楼梦》中,两位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在这一点上也都有着各自的翻译特色。例如,在对晴雯判词的翻译上,其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样一句诗词内涵就非常丰富,这里的“霁月”指出了“晴”这样一个特征,而“晴”既是她名字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其高洁人品的暗示;而“彩云”则指出了“雯”字,有美好纯净的含义,而“难逢”和“易散”这两个词则是暗示了晴雯的命运,将会受到封建制度的迫害。大卫·霍克斯在对前半句进行翻译时,将其译为:“Seldom the moonshines in a cloudless day”,这样的翻译很显然与原著的意思是不符合的;而杨宪益则将前半句翻译为:“A clear moon israrely met with”,这与原著的含义是较为一致的。在对后半句的翻译中,大卫·霍克斯进行归化直白的翻译,将所有的意象和描述都概括为一个“晴”字,这使得原诗的美大打折扣;杨宪益的翻译中,依然遵循原诗,保留了原来的意象,比较适当地体现了含蓄美与意象美。当然,在对晴雯判词的整体翻译上,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都非常注重押韵和形式,从而使得原著诗歌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在翻译中得到了恰当的体现。 三、两译本中的文化传递功能对比
翻译本身就是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一项工作,在中国文化中,诗歌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红楼梦》的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非常多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本身能够提供一种审美情趣,而且其中也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对《红楼梦》中的诗歌进行翻译时,不仅要翻译出诗歌原本的含义,对其中的文化意义也要进行恰当的翻译,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尽量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即使一定要使用归化的方法,也要注意尽量使其中的文化含义得以保留,下面笔者将就大卫·霍克斯以及杨宪益的译本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惜春的判词中,两位译者的翻译就有所不同,针对“缁衣”这一词,大卫·霍克斯将其翻译成“a nun’s black habit”,这显然是不恰当的,“habit”本是英美国家修道士的服装,这和中国佛教中尼姑的服装有显著区别,其中蕴含的宗教文化意义更是截然不同,而杨宪益将其翻译为“dark Buddhist robes”則更为符合原诗的文化含义。再如,在《红楼梦》的第一回中,就有“世人都晓神仙好”,原著中的神仙是一种道教观念,在对“神仙”这个词进行翻译时,应使得原著中的道教文化得到保留,也方便读者去了解中国的宗教文化。杨宪益将其翻译成“im-mortals”,是一种直译,而大卫·霍克斯则从基督教文化的角度考虑,为了方便英美读者的理解,将其翻译成“salvation”,这显然是不恰当的,译文没有传递出中国的道教文化,《红楼梦》中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也没有得到体现,不利于读者加深对中国宗教文化的理解。这些告诉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对原著中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语,一定要进行深入的分析考虑,尽量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避免在翻译中导致其中文化含义的缺失。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读者就很难通过文学作品去了解不同的文化,也使得翻译本身的目的大打折扣。
总之,《红楼梦》作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其产生的影响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非常突出的,为了使得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走向世界,对其进行翻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红楼梦》的译本也非常多,以上笔者就大卫·霍克斯以及杨宪益夫妇的两种译本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中国元素体现得非常明显,并且遵循了翻译的“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在翻译方法上,大多使用了异化和直译,使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得以传递,同时对中国诗歌的优雅和韵味也进行了展示,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则是从读者的角度进行考虑,从英语的语言文化背景出发进行翻译,虽然便于英语读者进行阅读,但是却使得原诗的风味和意蕴没有得到很好地展现,其中很多中国文化元素也没有传递出去,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进行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对不管是诗文中含义的传递、诗句中各种美的传递,还是诗歌所包含的文化,都是需要译者进行充分考虑的,从而使得整个译本既能够为目标读者所理解,也能够传递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各种意境,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博.《红楼梦》诗词风格翻译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姜秋霞,郭来福,杨正军.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识差异一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描述性对比研究[J].中国外语,2009(4).
[3]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2).
[4]朱敏虹.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的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教学科研),2008(23).
[5]张帆,译者的主体性对译本的影响—《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J].文学界(理论版),2012(5).
[6]周丽丽.从《红楼梦》两译本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学理论2015(15).
(收稿日期:2015-12-16)
[基金项目]西安市2015年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专项重点项目),编号:15XF03。
[作者简介]王颖慧(1981-),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西安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方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红楼梦》;诗歌翻译;信息功能;美学功能;文化传递功能
在我国的小说中,《红楼梦》是非常重要的典范,其中对诗歌的运用尤为突出。在小说中,诗歌的使用和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整个故事的情节联系都非常密切,一首诗歌常常会与一个人物的命运发展密切相关,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正是由于《红楼梦》中的诗歌含义丰富、特色明显,因而当译者要对其进行翻译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就比较多:首先,诗歌本身所传递出的信息要进行准确的翻译;其次,诗歌语言常常具有音韵美、形式美、意象美、含蓄美等特点,在翻译时,这些特征都要有所体现;最后,诗歌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中蕴含的丰富民族文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将中国优秀文化翻译出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红楼梦》的众多译本中,杨宪益夫妇以及大卫·霍克斯的译本影响力是比较大的,下面笔者将就这两个译本,对其中有关诗歌的翻译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一、两译本中的信息功能对比
翻译本身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不同的文化间进行信息的传递,在诗歌的翻译中,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对《红楼梦》原著中所蘊含的语言文化信息要有基本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以便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著,从句义、词义以及语体色彩等各方面进行考虑,使得译本能够与原著内容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译,杨宪益夫妇认为,翻译应当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背景出发进行考虑,在其译本中,尤其是在诗歌的翻译中,对异化这一翻译手法的使用比较普遍;而大卫·霍克斯作为一个生活在英文母语背景下的人,他更多地从读者的角度进行考虑,强调读者的阅读感受,因此在他的译本中,对归化翻译法的使用是比较突出的。下面笔者将就具体的诗句,分析两位译者的译本在信息传递上的特色。例如《红楼梦》中对惜春的判词这样写道:“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一判词对惜春的命运进行了预示,“缁衣”“青灯”等词语是佛门用语,透露出了一种清冷悲凉的信息,而“绣户”“候门”则是富贵的重要象征,中国读者在进行阅读时,由于长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对这些词语的含义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而对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有一定的认知;而对于英文读者来说,就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译者进行恰当的翻译。针对惜春的判词,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是这样进行翻译的:“She sees through this transience of spring,Dark Bud-dhist robes replace her garments fine; Pity the child of a wealthynoble house,Who now sleeps alone by the dimly lit old shrine.”从中可以看出,杨宪益的翻译不管是对“缁衣”还是“绣户”“侯门”的翻译,都比较好地传达出了原诗的意义,但是将“灯”翻译成”dimly fit”则是不够准确的,用”shrine”来表示寺庙也有些不妥,用这两个词无法表现惜春出家这样一个孤寂与清冷的意境。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是:“When you sawthrough the spring scene’s transient state,A nun’s black habitshall replace your own,Alas,that daughter of so great a house,By Buddha’s altar lamp should sleep alone.”大卫·霍克斯在翻译时,为了让读者有更深入的了解,用“nun”这样一个词,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宗教属性没有确切的认识,对惜春出家的具体情况也难有深入的了解。再如,在对妙玉判词的翻译中,二位译者也有显著的区别,在感情色彩上处理的差异也较大,“云空”这一词本身是表达一种超脱的境界,而大卫·霍克斯用“vaunt”这一词,有吹嘘、自夸的含义在其中,明显和原著的意思有所差别。另外,在其翻译中,还使用了“impure”这样一个词,这个词本身也含有贬义,但是在原著中,关于妙玉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并没有对其进行刻意贬低的意思,但是大卫·霍克斯在翻译中,贬义过于明显,很显然没有做到忠实于原著。而杨宪益的译本中,对原著的感情色彩翻译比较恰当,尤其是对“玉”这样一个含义丰富的中国器物,进行了恰当的翻译,这是非常值得以后译者借鉴的。
二、两译本中的美学功能对比
诗歌常常给人以美的感受,这种美既包括诗歌表达上的含蓄美和音韵美,也包括诗歌所体现的形式美和意象美。中国的诗歌善于去营造一种含蓄、朦胧的意境,从而在读者的心中形成独特的感受,在诗歌的翻译中,怎样将诗歌中的意象恰当地翻译出来,是非常具有挑战的,这需要译者对词语音调、押韵、诗词技巧以及格律等都进行恰当的处理,从而使原著中诗歌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得以体现,给读者以非常突出的审美感受。在《红楼梦》中,两位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在这一点上也都有着各自的翻译特色。例如,在对晴雯判词的翻译上,其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样一句诗词内涵就非常丰富,这里的“霁月”指出了“晴”这样一个特征,而“晴”既是她名字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其高洁人品的暗示;而“彩云”则指出了“雯”字,有美好纯净的含义,而“难逢”和“易散”这两个词则是暗示了晴雯的命运,将会受到封建制度的迫害。大卫·霍克斯在对前半句进行翻译时,将其译为:“Seldom the moonshines in a cloudless day”,这样的翻译很显然与原著的意思是不符合的;而杨宪益则将前半句翻译为:“A clear moon israrely met with”,这与原著的含义是较为一致的。在对后半句的翻译中,大卫·霍克斯进行归化直白的翻译,将所有的意象和描述都概括为一个“晴”字,这使得原诗的美大打折扣;杨宪益的翻译中,依然遵循原诗,保留了原来的意象,比较适当地体现了含蓄美与意象美。当然,在对晴雯判词的整体翻译上,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都非常注重押韵和形式,从而使得原著诗歌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在翻译中得到了恰当的体现。 三、两译本中的文化传递功能对比
翻译本身就是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一项工作,在中国文化中,诗歌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红楼梦》的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非常多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本身能够提供一种审美情趣,而且其中也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对《红楼梦》中的诗歌进行翻译时,不仅要翻译出诗歌原本的含义,对其中的文化意义也要进行恰当的翻译,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尽量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即使一定要使用归化的方法,也要注意尽量使其中的文化含义得以保留,下面笔者将就大卫·霍克斯以及杨宪益的译本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惜春的判词中,两位译者的翻译就有所不同,针对“缁衣”这一词,大卫·霍克斯将其翻译成“a nun’s black habit”,这显然是不恰当的,“habit”本是英美国家修道士的服装,这和中国佛教中尼姑的服装有显著区别,其中蕴含的宗教文化意义更是截然不同,而杨宪益将其翻译为“dark Buddhist robes”則更为符合原诗的文化含义。再如,在《红楼梦》的第一回中,就有“世人都晓神仙好”,原著中的神仙是一种道教观念,在对“神仙”这个词进行翻译时,应使得原著中的道教文化得到保留,也方便读者去了解中国的宗教文化。杨宪益将其翻译成“im-mortals”,是一种直译,而大卫·霍克斯则从基督教文化的角度考虑,为了方便英美读者的理解,将其翻译成“salvation”,这显然是不恰当的,译文没有传递出中国的道教文化,《红楼梦》中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也没有得到体现,不利于读者加深对中国宗教文化的理解。这些告诉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对原著中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语,一定要进行深入的分析考虑,尽量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避免在翻译中导致其中文化含义的缺失。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读者就很难通过文学作品去了解不同的文化,也使得翻译本身的目的大打折扣。
总之,《红楼梦》作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其产生的影响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非常突出的,为了使得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走向世界,对其进行翻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红楼梦》的译本也非常多,以上笔者就大卫·霍克斯以及杨宪益夫妇的两种译本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中国元素体现得非常明显,并且遵循了翻译的“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在翻译方法上,大多使用了异化和直译,使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得以传递,同时对中国诗歌的优雅和韵味也进行了展示,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则是从读者的角度进行考虑,从英语的语言文化背景出发进行翻译,虽然便于英语读者进行阅读,但是却使得原诗的风味和意蕴没有得到很好地展现,其中很多中国文化元素也没有传递出去,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进行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对不管是诗文中含义的传递、诗句中各种美的传递,还是诗歌所包含的文化,都是需要译者进行充分考虑的,从而使得整个译本既能够为目标读者所理解,也能够传递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各种意境,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博.《红楼梦》诗词风格翻译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姜秋霞,郭来福,杨正军.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识差异一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描述性对比研究[J].中国外语,2009(4).
[3]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2).
[4]朱敏虹.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的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教学科研),2008(23).
[5]张帆,译者的主体性对译本的影响—《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J].文学界(理论版),2012(5).
[6]周丽丽.从《红楼梦》两译本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学理论2015(15).
(收稿日期:2015-12-16)
[基金项目]西安市2015年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专项重点项目),编号:15XF03。
[作者简介]王颖慧(1981-),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西安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方文化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