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视域下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城市经济分化的影响研究

来源 :城市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smos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鸿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大分流,而互联网的普及可以有效抑制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在研究了相关机理后,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城市经济分化的影响效应和机制,并基于不同区域划分和差分GMM模型检验了结论的稳健性.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对缩小中国城市经济分化具有正向效应,但其传导路径主要是数量型的经济增长,以技术创新为主的质量型路径发挥的作用偏弱;同时,互联网发展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其他文献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秉持多维度的、综合性的价值观.梁鹤年先生提出“城市人”(Homo-urbanicus)假设,强调个体在追求“自存”的同时追求“共存”,该假设从微观角度更好地揭示了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观和基本准则.规划技术的核心是如何将“共存”的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方法,以指导功能区的优化.其难点是在单项评价之后,如何设计出体现“共存”的“算法”,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效益最优策略.“非线性优化算法”是将“综合效益最优”这个定性目标转换为minZ这个定量的求极值运算,并给出可操作的运算过程.这种“算法”可以理解
司马迁《史记》对史统与文统的融合奠定了其在古文文统谱系中的重要地位.《史记》笔法对欧阳修的著述产生了深刻影响,“史迁风神”的叙事和言志传统为“六一风神”的形成提供了精神内涵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借鉴范本.“六一风神”在内涵和特征方面既有对“史迁风神”的传承,又有其独到之处.“风神”理论对明清唐宋派和桐城派的古文理论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古文文统建构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成效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以空间公平为核心构建城市群利益共同体关系模型,选择分别对我国北方地区、西南地区协调发展起到引擎作用的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进行一体化发展成效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两大城市群双中心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强度、一体化响应程度均远超群内其他城市.(2)两大城市群成员一体化响应程度两极分化明显,且差异不断扩大,多数城市处于一体化不响应状态.(3)距离摩擦是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响应现状的主导因素,而城市个体实力决定了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格局.研究建议:京津冀
城市间邻近性是影响其技术创新合作的重要因素.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8年城市群内部和对外合作申请专利数据,探究多维邻近性对城市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以及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差异.研究发现:(1)地理邻近性能够促进城市间技术创新合作,并在经济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对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2)城市间经济差异对技术创新合作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同等经济差异下,地理邻近性程度越高合作概率越低,存在核心城市“帮外不帮里”的现象;(3)城市更愿意寻找技术结构差异大的合作对象以谋求更大创新空间,地理
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是理解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范畴之一.立足规律、教师、机制等方面,把握教学规律“四环”,即从认知、情感、意志、实践入手,加强学生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考察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所言”“所用”“所行”能力,即从教师的理论功底、授课技艺、人格魅力入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说服力、课堂吸引力、道德感染力;优化“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即从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协同机制入手,种好育人“责任田”,科学统筹各阶段教学育人,发挥课堂育人合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非首都功能疏解已成为推动区域协同、优化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现有对功能疏解的认识多聚焦近年,还应重视首都规划的长期特征.研究建立二维功能疏解评分框架,系统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7版总体规划,绘制了 17项议题在总体规划中的脉络演进图,归纳出实践中规模型、布局型和综合型3类疏解策略,并预判各功能下阶段演进方向.研究提出一种长期视角的认识:市域“分散集团式”布局原则构成长期脉络,当前非首都功能疏解策略为其延续;不同时期“大城市病”治理策略构成阶段特征,各类功能围绕集聚与疏
融资冲突是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主要难题之一.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利用冲突分析图模型(Graph Model of Conflict Resolution,GMCR)理论,建立了历史街区更新的融资冲突分析模型,从而预测可能出现的融资冲突情景和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具体而言,通过模拟各方利益主体的出资策略和出资偏好,求解利益博弈下最稳定的融资均衡状态,从而分析融资方面可能存在的冲突情景;针对存在融资冲突的均衡状态,通过逆向分析获取解决融资冲突需要满足的出资偏好结构;根据逆向分析的结果,设计政策调整利益相关者的出资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城市创新一体化发展一直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既有区域城市创新网络的研究都以技术合作研发切入点,视角单一.依据“创新链”的理论,从技术转移的视角出发,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区域创新网络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直辖市、省会城市、制造业强市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节点作用,上海与临近的苏州和杭州构成“八字形”结构的核心技术关联;(2)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技术扩散能力远大于技术集聚能力,制造业强市正好相反,其中上海在长三角区域扮演着重要的“技术策源地”
结合最新发现的重要史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于“城市规划”术语的定名问题进行了再讨论.当时,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和具体化”,“城市规划”这一术语与“国民经济计划”概念既密切相关,同时又有显著差异,后来逐步发展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门类.当前正在推进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中,应当深入认识和利用城市规划专业的历史渊源及独特学术优势,团结和凝聚更多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共同参与到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国土空间规划实际业务工作之中.
美国海岸警卫队通过随船观察员项目与全球60多个国家开展了海上执法合作.作为美国追求其自身海洋利益的重要工具,“随船观察员协议”使沿岸国向美国让渡其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部分管辖权,成为美国开展全球综合性海上执法合作的法律基础.然而该协议并未充分尊重沿岸国的主权平等,也并不适用于存在海洋权利主张重叠的争议海域.美国既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也非南海沿岸国,若与菲律宾、越南等南海争议当事国通过签署“随船观察员协议”的方式开展联合海上执法活动,将成为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