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不少困境,包括社团定位模糊、自治不足、活动受限、内部官僚化等。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与学校选择模式高度相关,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必须从学校选择模式过渡到学生选择模式。
关键词学生社团 发展困境 路径选择 学校选择
作者简介:吴铭知,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1-230-02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自愿组成,按照一定规范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性团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社团类型丰富、参与人群广等特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制约了社团的长远发展。因此,反思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寻求可供选择的治理之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
客观地说,学生社团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需求,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是完善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但学生社团同样面临不少发展困境。
(一)社团定位模糊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有其“双重性”,一方面,学生社团在高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组成的,它不可能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独立性或自治性;同时,学生社团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符合广大同学的需求,否则得不到广大同学的支持和认可,从而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学生社团的“双重性”不可避免会造成社团定位的模糊。
第一,社团联合会的委托代理。学生社团联合会是学生组织,但校方色彩很浓。社团联合会的管理制度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受校团委指导监督,缺少学生或者学生社团代表的参与,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或学生社团的意愿。学生社团联合会独立空间狭小,自治有限。这必然使其他社团的独立性、自治性得不到有效保证。
第二,学校的直接管理。除了依靠社团联合会的委托代理,学校的影响渗透还表现为对部分社团的直接管理,理论学习型社团是典型代表。
第三,满足学生需求的压力。10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的变化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巨大转变,由注重理想转向强调实际,由注重义务转向强调权利,由注重集体转向强调个体。在这一嬗变过程中,当代大学生需求日益多样化。如何满足学生需求,是学生社团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社团的立足之本。
(二)社团自治不足
关于自治的概念,国外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自治的“自治”是指“自己管理自己,有自己立法、执法、司法的意思”。因此,社团自治就是学生在社团共同体中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行为和过程。
社团自治是社团赖以生存的核心理念,是社团独立性的保障,关系到社团的健康发展。然而,社团自治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团发展的关键障碍。
1.社团规范缺失
社团规范是社团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是社团文化的核心内涵,它使社团成员凝聚为社团共同体,规范、指导着社团行为。通过对学生社团的调查,我们发现社团规范缺失现象明显。
首先,正式性社团规范建构不完善。学生社团大都制定了社团宗旨、社团章程或社团管理办法,但这些社团规范不仅宽而不实,而且流于形式,也没有进行有效地传承。社团规范起不到规范社团行为、凝聚社团成员的作用。因此,正式性社团规范名存实亡。
其次,非正式社团规范缺失。非正式社团规范(不成文,但具有约束力的社团文化)形成于社团成员日常互动中,社团文化是其核心内涵。然而,在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社团氛围中,社团文化的培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受到限制。
2.社团民主受损
社团民主是社团自治的重要保障,要求社团成员对社团事务的有效参与。然而,社团民主正面临不同程度地威胁,民主受损现象比较突出。根据对社团成员的访谈资料表明,社团活动从策划、组织、开展到评比仅有少数社团干部参与决策,社团内部管理制度、社团章程的制定也缺少全体社团成员的民主协商。
此外,社团民主选举受损严重。尽管社团选举遵循自由竞争原则,但受限于外部力量干涉和内部非正当竞争,如社团指导老师和社团联合会的选择倾向直接或间接地左右了社团选举。为了赢取社团成员的选票,一些候选人采取了拉帮结派、请客吃饭、贿赂的非正当手段,破坏了自由竞争氛围。
(三)社团内部官僚化
目前,社团内部存在不同程度地官僚化现象,即社团内部的形式主义现象和社团干部官僚化作风:妄自尊大、发号施令、请客吃饭、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弄虚作假、追求私利。
1.社团内部形式主义
许多大学对学生社团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仅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管理制度和条例就高达10多条,实施社团干部考核制和社团评比制,因此社团疲于应付学校的各类考核指标。这种僵化的考评体制,特别是行事历、社团例会、对社联活动强制配合束缚了社团活动的自主性,也是滋生形式主义之风的温床。
2.社团干部官僚化
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一些社团干部存在不同程度地官僚化作风。学生社团组织结构与现代行政机构相似,将社团划分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将社团成员进行等级不同的职位安排,俨然是个微型的科层组织。
第一,社团等级分化明显。社团成员被划分为会长(副会长)、部长(副部长)、干事、普通成员四个等级,不少社团干部以领导自居,社团干部错位现象较为突出。有些社团干部只重视“干部”角色,忽视“社团人”角色,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独断专行,妄自尊大,善于发号施令。
第二,社团内部请客吃饭、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弄虚作假现象突出。在社团内部,选举形式上遵循自由竞争的民主程序,但实际操作中人情因素不容忽视。社团内部考核中,人情分同样存在。此外,社团干部官僚化还体现在社团之间的“互帮互助”中。为了与其他社团或社团联合会建立必要的关系,社团内部请客吃饭、相互送礼、互颁荣誉、弄虚作假现象开始显现。
第三,功利主义倾向凸现。为调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高校制定了社团干部奖励制度。一些社团干部为了在考评中胜出,不惜以牺牲社团团结为代价,大搞恶性竞争。在争权夺利中,社团干部的服务意识被大大削弱,社团成员的价值倾向也随之影响。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路径:从学校选择到学生选择
(一)学校选择与学生选择
在造就当下高校学生社团困境的诸多因素中,社团选择模式的偏差最具统摄性,影响也最为深刻,从学校选择转向学生选择是破解社团困境的路径选择。
学校选择,是指高校在建设、发展学生社团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以“服务学校”为行为导向对学生社团实施全程管理的社团发展模式。学校选择模式作为自上而下的社团管理模式,是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高校和谐文化目标为核心内容。这种模式下,学校与学生社团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生自主性受到侵蚀。
学生选择,是指社团在成立、管理、注销全过程中由学生全权负责,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理念的社团发展模式。学生选择是自下而上的自主行为,它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过程,是社团自治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学生选择模式契合社团发展实际。
(二)学生社团改革:从学校选择到学生选择
学校选择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学生选择的功能作用,使我们做出这样一个判断:高校学生社团改革的路径选择应该是从学校选择过渡到学生选择。其实,从学校选择转向学生选择也是国外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强调高等教育要培养“完整学生”,提出“学生人事服务”和“服务学生”的理念。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生社团不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还拥有社团经营权,如经营餐饮、零售服务等。日本和香港的大学学生社团也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在社团转变过程中,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社团改革的必要性和过渡性
从学校选择转向学生选择要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与自下而上的选择过程的有机统一。过渡性同样是国外社团改革的宝贵的历史经验。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几个世纪之久,其间几经波折,最后在20世纪中后期走向全面复兴之路。我国学生社团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兴起以来不过20余年,在社团自治精神、自治能力、自治环境相对不足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自上而下的社团培育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随着全球“社团革命”浪潮的兴起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学生自主意识、自治能力的增强,学生社团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要明确学生社团改革的必要性和过渡性。
2.学校致力于建设社团发展的外部环境
首先,做好指导者。学校有关部门应转变思路,从社团管理者角色中退出来,还学生充分自主的社团自治权。其次,充当资源提供者。高校是学生社团的依托,是其资源的提供者。因此,高校应该创造有利于社团发展的制度环境。如加大对社团扶持力度、范围,提供专项资金、活动设施、场地等;赋予社团经营权,创造经营环境;扩宽社团培训渠道,提升培训质量;拓宽社团活动范围,鼓励社团走出校门。最后,扮演秩序维护者。学生选择模式同样存在不少危险,如恶性竞争、社团活动私利化、社团目标、行为偏离校园文化等,需要学校必要的秩序维护。
3.社团需致力于社团自治精神培养和自治能力建设
学生自治运动是西方学生社团兴起的重要原因,它弘扬了社团自治精神,提升了社团自治能力。历史和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国学生并不缺乏自治精神和自治能力。早在清末民初,留美、留日、留欧学生社团便相继成立,为推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五四时期,学生社团成为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的生力军。抗战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多样性、爱国性、学术性、民主性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学生社团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全球化、社会转型和全球社团革命的时代背景中,中国迎来了学生社团改革绝佳的历史契机。因此,培育社团自治精神、提升自治能力成了当下学生社团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于伟,韩丽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若干问题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10).
[2]沈杰.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之嬗变.北京日报.2005-06-06.
[3]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5]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6]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以美国哈弗大学为研究实例.青年研究.2005(4).
[7]王永胜.澳大利亚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路经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南方论刊.2008(11).
[8]马超.关于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6(8).
关键词学生社团 发展困境 路径选择 学校选择
作者简介:吴铭知,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1-230-02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自愿组成,按照一定规范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性团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社团类型丰富、参与人群广等特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制约了社团的长远发展。因此,反思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寻求可供选择的治理之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
客观地说,学生社团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需求,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是完善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但学生社团同样面临不少发展困境。
(一)社团定位模糊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有其“双重性”,一方面,学生社团在高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组成的,它不可能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独立性或自治性;同时,学生社团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符合广大同学的需求,否则得不到广大同学的支持和认可,从而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学生社团的“双重性”不可避免会造成社团定位的模糊。
第一,社团联合会的委托代理。学生社团联合会是学生组织,但校方色彩很浓。社团联合会的管理制度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受校团委指导监督,缺少学生或者学生社团代表的参与,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或学生社团的意愿。学生社团联合会独立空间狭小,自治有限。这必然使其他社团的独立性、自治性得不到有效保证。
第二,学校的直接管理。除了依靠社团联合会的委托代理,学校的影响渗透还表现为对部分社团的直接管理,理论学习型社团是典型代表。
第三,满足学生需求的压力。10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的变化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巨大转变,由注重理想转向强调实际,由注重义务转向强调权利,由注重集体转向强调个体。在这一嬗变过程中,当代大学生需求日益多样化。如何满足学生需求,是学生社团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社团的立足之本。
(二)社团自治不足
关于自治的概念,国外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自治的“自治”是指“自己管理自己,有自己立法、执法、司法的意思”。因此,社团自治就是学生在社团共同体中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行为和过程。
社团自治是社团赖以生存的核心理念,是社团独立性的保障,关系到社团的健康发展。然而,社团自治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团发展的关键障碍。
1.社团规范缺失
社团规范是社团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是社团文化的核心内涵,它使社团成员凝聚为社团共同体,规范、指导着社团行为。通过对学生社团的调查,我们发现社团规范缺失现象明显。
首先,正式性社团规范建构不完善。学生社团大都制定了社团宗旨、社团章程或社团管理办法,但这些社团规范不仅宽而不实,而且流于形式,也没有进行有效地传承。社团规范起不到规范社团行为、凝聚社团成员的作用。因此,正式性社团规范名存实亡。
其次,非正式社团规范缺失。非正式社团规范(不成文,但具有约束力的社团文化)形成于社团成员日常互动中,社团文化是其核心内涵。然而,在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社团氛围中,社团文化的培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受到限制。
2.社团民主受损
社团民主是社团自治的重要保障,要求社团成员对社团事务的有效参与。然而,社团民主正面临不同程度地威胁,民主受损现象比较突出。根据对社团成员的访谈资料表明,社团活动从策划、组织、开展到评比仅有少数社团干部参与决策,社团内部管理制度、社团章程的制定也缺少全体社团成员的民主协商。
此外,社团民主选举受损严重。尽管社团选举遵循自由竞争原则,但受限于外部力量干涉和内部非正当竞争,如社团指导老师和社团联合会的选择倾向直接或间接地左右了社团选举。为了赢取社团成员的选票,一些候选人采取了拉帮结派、请客吃饭、贿赂的非正当手段,破坏了自由竞争氛围。
(三)社团内部官僚化
目前,社团内部存在不同程度地官僚化现象,即社团内部的形式主义现象和社团干部官僚化作风:妄自尊大、发号施令、请客吃饭、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弄虚作假、追求私利。
1.社团内部形式主义
许多大学对学生社团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仅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管理制度和条例就高达10多条,实施社团干部考核制和社团评比制,因此社团疲于应付学校的各类考核指标。这种僵化的考评体制,特别是行事历、社团例会、对社联活动强制配合束缚了社团活动的自主性,也是滋生形式主义之风的温床。
2.社团干部官僚化
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一些社团干部存在不同程度地官僚化作风。学生社团组织结构与现代行政机构相似,将社团划分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将社团成员进行等级不同的职位安排,俨然是个微型的科层组织。
第一,社团等级分化明显。社团成员被划分为会长(副会长)、部长(副部长)、干事、普通成员四个等级,不少社团干部以领导自居,社团干部错位现象较为突出。有些社团干部只重视“干部”角色,忽视“社团人”角色,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独断专行,妄自尊大,善于发号施令。
第二,社团内部请客吃饭、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弄虚作假现象突出。在社团内部,选举形式上遵循自由竞争的民主程序,但实际操作中人情因素不容忽视。社团内部考核中,人情分同样存在。此外,社团干部官僚化还体现在社团之间的“互帮互助”中。为了与其他社团或社团联合会建立必要的关系,社团内部请客吃饭、相互送礼、互颁荣誉、弄虚作假现象开始显现。
第三,功利主义倾向凸现。为调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高校制定了社团干部奖励制度。一些社团干部为了在考评中胜出,不惜以牺牲社团团结为代价,大搞恶性竞争。在争权夺利中,社团干部的服务意识被大大削弱,社团成员的价值倾向也随之影响。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路径:从学校选择到学生选择
(一)学校选择与学生选择
在造就当下高校学生社团困境的诸多因素中,社团选择模式的偏差最具统摄性,影响也最为深刻,从学校选择转向学生选择是破解社团困境的路径选择。
学校选择,是指高校在建设、发展学生社团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以“服务学校”为行为导向对学生社团实施全程管理的社团发展模式。学校选择模式作为自上而下的社团管理模式,是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高校和谐文化目标为核心内容。这种模式下,学校与学生社团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生自主性受到侵蚀。
学生选择,是指社团在成立、管理、注销全过程中由学生全权负责,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理念的社团发展模式。学生选择是自下而上的自主行为,它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过程,是社团自治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学生选择模式契合社团发展实际。
(二)学生社团改革:从学校选择到学生选择
学校选择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学生选择的功能作用,使我们做出这样一个判断:高校学生社团改革的路径选择应该是从学校选择过渡到学生选择。其实,从学校选择转向学生选择也是国外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强调高等教育要培养“完整学生”,提出“学生人事服务”和“服务学生”的理念。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生社团不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还拥有社团经营权,如经营餐饮、零售服务等。日本和香港的大学学生社团也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在社团转变过程中,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社团改革的必要性和过渡性
从学校选择转向学生选择要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与自下而上的选择过程的有机统一。过渡性同样是国外社团改革的宝贵的历史经验。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几个世纪之久,其间几经波折,最后在20世纪中后期走向全面复兴之路。我国学生社团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兴起以来不过20余年,在社团自治精神、自治能力、自治环境相对不足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自上而下的社团培育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随着全球“社团革命”浪潮的兴起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学生自主意识、自治能力的增强,学生社团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要明确学生社团改革的必要性和过渡性。
2.学校致力于建设社团发展的外部环境
首先,做好指导者。学校有关部门应转变思路,从社团管理者角色中退出来,还学生充分自主的社团自治权。其次,充当资源提供者。高校是学生社团的依托,是其资源的提供者。因此,高校应该创造有利于社团发展的制度环境。如加大对社团扶持力度、范围,提供专项资金、活动设施、场地等;赋予社团经营权,创造经营环境;扩宽社团培训渠道,提升培训质量;拓宽社团活动范围,鼓励社团走出校门。最后,扮演秩序维护者。学生选择模式同样存在不少危险,如恶性竞争、社团活动私利化、社团目标、行为偏离校园文化等,需要学校必要的秩序维护。
3.社团需致力于社团自治精神培养和自治能力建设
学生自治运动是西方学生社团兴起的重要原因,它弘扬了社团自治精神,提升了社团自治能力。历史和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国学生并不缺乏自治精神和自治能力。早在清末民初,留美、留日、留欧学生社团便相继成立,为推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五四时期,学生社团成为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的生力军。抗战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多样性、爱国性、学术性、民主性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学生社团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全球化、社会转型和全球社团革命的时代背景中,中国迎来了学生社团改革绝佳的历史契机。因此,培育社团自治精神、提升自治能力成了当下学生社团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于伟,韩丽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若干问题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10).
[2]沈杰.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之嬗变.北京日报.2005-06-06.
[3]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5]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6]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以美国哈弗大学为研究实例.青年研究.2005(4).
[7]王永胜.澳大利亚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路经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南方论刊.2008(11).
[8]马超.关于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