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四次大的通货膨胀,通过对其原因的探析和成功治理对策的研究,要求我们应积极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以市场调控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关键词】通货膨胀 成因 治理对策
一、通货膨胀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莱得勒和帕金的理论,即权威的《新格尔帕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表现在物价总水平持续普遍上涨。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指出“持续的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归纳起来,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则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主要有:CPI,商品零售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CPI即消费价格指数其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GDP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基期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本文选取CPI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概述
(一)1985年我国物价暴涨,CPI上涨9.3%,这集中表现在物价上涨幅度大且上涨速度快,1985—1987年,三年间物价上涨率累计比1984年上涨23.7%,1985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比1984年增长6%。此次通货膨胀原因可总结如下:
1.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总需求膨胀,导致经济发展过热,但效率低下。198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61.01亿元,到1985年已增至2543.19亿 元,增长了2.6倍。生产的高速发展,但效率低下,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2.货币的超量发行,直接导致货币贬值。1984年,我国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央行宣布今后贷款以上年为基数,由此,各大银行为扩大下年规模,大量发放贷款,导致1984年全年货币投放262亿元。由于时滞效应,影响在85年集中表现。
3.政治上的热情推动。1983年确立了到20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84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
(二)1988年—1989年,我国商品零售价出现了新一轮暴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比1987年上升了18.5%。同时,各大中城市出现了抢购物品、提取存款的情况。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1亿元。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应对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来上涨的最高记录,达到18.5%。通货膨胀的加剧,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原因可归结为:
1.全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多,规模过大,超过了国力承担的可能,消费需求过旺,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供应量的增长。
2.国家财政支大于收,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1988年财政收支差额达-133.97亿元,1989年为-158.88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这两年间各项贷款达到了26213.06亿元,M2在1989年也更是高达11949.6亿元,三者相互结合为经济过热提供了必要条件。
3.一些单位和个人为谋取私利,非法倒买倒卖,层层剥削,制造和出售伪劣商品,更推动了物价上涨,加剧了经济秩序的混乱。
(三)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发展时期。表现为“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放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其原因可归结为:
1.宏观调控政策的松动,促使经济进入全面过热状态。1989年11月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三年紧缩性宏观调控”在这一阶段改向松动,政策的松动刺激经济的增长。
2.价格的结构性调整及成本上升的推动,提升了通货膨胀压力。这一阶段实行的价格结构性调整推动了成本价格的上升,从正面加大了通胀压力。
(四)2007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提高,CPI连续在5%以上高位运行。猪肉、食用油等食品涨价影响较大。其原因可总结为:
1.前几年经济过热发展,导致流通性过剩。流动性导致的通涨压力逐步体现到商品价格上。2007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相关调控措施,股市、房地产得到调整,大量流动性资金释放,对物价形成重大冲击。
2.国际原油、粮价的上升,引发一系列产品成本上升。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一方面抬高成品油价格,另一方面也加大寻找替代能源的压力,生物能源的大力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粮价的上升。与此同时,其本身的成本推动,迫使粮价上涨,并带动相关产品价格上升。
3.2008年初的南方大面积风雪冰冻灾害及5.12大地震加重经济发展困难度。由于自然灾害和地震灾难,一方面给受灾地区农副产品收成大减,另一方面使得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面临这灾后重建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这样就严重影响了部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三、四次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研究
(一)1985年通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严格信贷投放
1.1985年2月初经邓小平同意,国务院召开了省长会议,要求各地严格控制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的膨胀
2.“巴山轮会议”推进了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的推行,控制投资规模的急剧膨胀。但此次紧缩过于严厉,导致大量生产资料的积压,劳动生产率降低,并进而导致产品成本上升,严重损害了经济增长。
(二)1988—1989年通涨;1988年召开了十三届三中全会,正确地分析了经济形势
1.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信贷规模管理。从1988年9月至1989年第一季度,“停建缓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1800多个,可压缩今后几年的投资647亿元”。另外,加强信贷管理,紧缩金融。
2.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专项控制商品由19种扩大到32种,此项措施的实施,缓和了市场亢奋情绪,缩减了财政赤字。
3.整顿流通领域的秩序,打击非法倒卖和哄抬物价行为。
4.积极保障人民生活,增加有效供给,控制消费需求过快增长。“在压缩社会总需求的同时,从资金、物资、外汇和运输等各个方面,大力支持粮、棉、油、肉、禽、蛋、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保障人民生活。
5.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投入,积极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
(三)1993—1995年通货膨涨
1.1993年,6月24日,中央做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包括提高存贷款利率为主要内容的16条宏观措施。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控制,金融秩序混乱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货币供应量下降,财政收支趋向平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2.1994年又对财政、税收、银行、外汇、投资体制等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并建立了新型的税收体制。在银行、外汇、投资体制等方面也实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3.1995年和1996年继续实行财政和货币双紧政策。经过三年半的治理,我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四)2007下半年-2008上半年通货膨胀
1.积极运用利率、汇率、准备金率等紧缩银根的措施。从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央行已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6次加息。加强农副产品生产,确保农副产品供给。。
2.积极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税率减少国债发行。2007年8月15日以后,利息税的适用税率由原来的20%调整到5%。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从1600元/月调至2000元/月。
3.加强农副产品生产,确保农副产品供给。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管制,2008年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的实施方法》。
四、政策建议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通货膨胀,我们应吸取教训,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1)优化经济结构,完善相关制度。四次通货膨胀既有需求的推动又有成本的推动,但它们的根源是结构,不合理的结构和不合理的制度,促使需求和供给的不协调,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水平与工资增长率不匹配,从而推进通货膨胀的发生。
(2)实施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综合治理,防止经济过快过热发展,维护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相关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3)实行富有弹性的汇率政策,适度放松汇率管制,让人民币“走出去”,缓解国内流通性过剩和升值压力。
(4)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发展,逐步摆脱高投入、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石油、粮食等战略物资储备,维护市场稳定。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四次通货膨胀,尽管原因不同,但是结果基本相同,所以我们要认真总结教训,认真研究世界尤其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规则,一旦出现通货膨胀苗头我们就要即使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控,这样就能够保持我国经济较平稳运行和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简介:沈友华(1965-),男,汉族,江西湖口人,经济学博士,合肥学院经济系教授,研究方向:公司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汪正阳(1990-)男,汉族,安徽宿松人,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杨宇澄(1987-) 男,汉族, 安徽安庆人, 合肥学院经济系。
【关键词】通货膨胀 成因 治理对策
一、通货膨胀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莱得勒和帕金的理论,即权威的《新格尔帕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表现在物价总水平持续普遍上涨。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指出“持续的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归纳起来,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则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主要有:CPI,商品零售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CPI即消费价格指数其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GDP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基期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本文选取CPI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概述
(一)1985年我国物价暴涨,CPI上涨9.3%,这集中表现在物价上涨幅度大且上涨速度快,1985—1987年,三年间物价上涨率累计比1984年上涨23.7%,1985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比1984年增长6%。此次通货膨胀原因可总结如下:
1.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总需求膨胀,导致经济发展过热,但效率低下。198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61.01亿元,到1985年已增至2543.19亿 元,增长了2.6倍。生产的高速发展,但效率低下,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2.货币的超量发行,直接导致货币贬值。1984年,我国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央行宣布今后贷款以上年为基数,由此,各大银行为扩大下年规模,大量发放贷款,导致1984年全年货币投放262亿元。由于时滞效应,影响在85年集中表现。
3.政治上的热情推动。1983年确立了到20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84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
(二)1988年—1989年,我国商品零售价出现了新一轮暴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比1987年上升了18.5%。同时,各大中城市出现了抢购物品、提取存款的情况。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1亿元。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应对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来上涨的最高记录,达到18.5%。通货膨胀的加剧,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原因可归结为:
1.全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多,规模过大,超过了国力承担的可能,消费需求过旺,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供应量的增长。
2.国家财政支大于收,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1988年财政收支差额达-133.97亿元,1989年为-158.88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这两年间各项贷款达到了26213.06亿元,M2在1989年也更是高达11949.6亿元,三者相互结合为经济过热提供了必要条件。
3.一些单位和个人为谋取私利,非法倒买倒卖,层层剥削,制造和出售伪劣商品,更推动了物价上涨,加剧了经济秩序的混乱。
(三)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发展时期。表现为“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放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其原因可归结为:
1.宏观调控政策的松动,促使经济进入全面过热状态。1989年11月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三年紧缩性宏观调控”在这一阶段改向松动,政策的松动刺激经济的增长。
2.价格的结构性调整及成本上升的推动,提升了通货膨胀压力。这一阶段实行的价格结构性调整推动了成本价格的上升,从正面加大了通胀压力。
(四)2007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提高,CPI连续在5%以上高位运行。猪肉、食用油等食品涨价影响较大。其原因可总结为:
1.前几年经济过热发展,导致流通性过剩。流动性导致的通涨压力逐步体现到商品价格上。2007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相关调控措施,股市、房地产得到调整,大量流动性资金释放,对物价形成重大冲击。
2.国际原油、粮价的上升,引发一系列产品成本上升。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一方面抬高成品油价格,另一方面也加大寻找替代能源的压力,生物能源的大力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粮价的上升。与此同时,其本身的成本推动,迫使粮价上涨,并带动相关产品价格上升。
3.2008年初的南方大面积风雪冰冻灾害及5.12大地震加重经济发展困难度。由于自然灾害和地震灾难,一方面给受灾地区农副产品收成大减,另一方面使得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面临这灾后重建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这样就严重影响了部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三、四次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研究
(一)1985年通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严格信贷投放
1.1985年2月初经邓小平同意,国务院召开了省长会议,要求各地严格控制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的膨胀
2.“巴山轮会议”推进了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的推行,控制投资规模的急剧膨胀。但此次紧缩过于严厉,导致大量生产资料的积压,劳动生产率降低,并进而导致产品成本上升,严重损害了经济增长。
(二)1988—1989年通涨;1988年召开了十三届三中全会,正确地分析了经济形势
1.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信贷规模管理。从1988年9月至1989年第一季度,“停建缓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1800多个,可压缩今后几年的投资647亿元”。另外,加强信贷管理,紧缩金融。
2.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专项控制商品由19种扩大到32种,此项措施的实施,缓和了市场亢奋情绪,缩减了财政赤字。
3.整顿流通领域的秩序,打击非法倒卖和哄抬物价行为。
4.积极保障人民生活,增加有效供给,控制消费需求过快增长。“在压缩社会总需求的同时,从资金、物资、外汇和运输等各个方面,大力支持粮、棉、油、肉、禽、蛋、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保障人民生活。
5.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投入,积极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
(三)1993—1995年通货膨涨
1.1993年,6月24日,中央做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包括提高存贷款利率为主要内容的16条宏观措施。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控制,金融秩序混乱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货币供应量下降,财政收支趋向平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2.1994年又对财政、税收、银行、外汇、投资体制等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并建立了新型的税收体制。在银行、外汇、投资体制等方面也实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3.1995年和1996年继续实行财政和货币双紧政策。经过三年半的治理,我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四)2007下半年-2008上半年通货膨胀
1.积极运用利率、汇率、准备金率等紧缩银根的措施。从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央行已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6次加息。加强农副产品生产,确保农副产品供给。。
2.积极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税率减少国债发行。2007年8月15日以后,利息税的适用税率由原来的20%调整到5%。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从1600元/月调至2000元/月。
3.加强农副产品生产,确保农副产品供给。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管制,2008年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的实施方法》。
四、政策建议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通货膨胀,我们应吸取教训,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1)优化经济结构,完善相关制度。四次通货膨胀既有需求的推动又有成本的推动,但它们的根源是结构,不合理的结构和不合理的制度,促使需求和供给的不协调,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水平与工资增长率不匹配,从而推进通货膨胀的发生。
(2)实施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综合治理,防止经济过快过热发展,维护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相关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3)实行富有弹性的汇率政策,适度放松汇率管制,让人民币“走出去”,缓解国内流通性过剩和升值压力。
(4)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发展,逐步摆脱高投入、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石油、粮食等战略物资储备,维护市场稳定。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四次通货膨胀,尽管原因不同,但是结果基本相同,所以我们要认真总结教训,认真研究世界尤其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规则,一旦出现通货膨胀苗头我们就要即使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控,这样就能够保持我国经济较平稳运行和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简介:沈友华(1965-),男,汉族,江西湖口人,经济学博士,合肥学院经济系教授,研究方向:公司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汪正阳(1990-)男,汉族,安徽宿松人,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杨宇澄(1987-) 男,汉族, 安徽安庆人, 合肥学院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