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的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存在用词不当、病句不断、与事实不符等导致准确性低下的问题。本文就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力求小学生在说得清、看得清、想得清的基础上实现写得清,实现清晰的表达,提升语言表达准确性。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性;现象分析;对策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其中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以学生的原话为例进行透析,对其作出适当的分析和思考。
一、懵懂的表达:小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性低下的现象及分析
1. 用词不当
例如:“……偶只稀饭睡觉、粗饭,……”
分析:例子中的表达完全是一种网络语言,选择了一些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串接,句子原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只喜欢睡觉、吃饭,……”,现在却成了低层次的视觉、听觉上的“享受”。
2. 与事实不符
例如:写话训练,笔者让学生介绍班上的新同学,一位来自内蒙古的男同学。那孩子长得胖胖的,圆乎乎的脸,塌鼻梁,细长的小眼睛,笑起来都快成一条线了。这些真实的信息,经过一个学生的眼睛再经过他的表述就成了:“班上新来了一位胖小子,他大大的脸,高高的鼻梁,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炯炯有神……”
分析:学生对新来同学突出的特征“胖”把握得还算准确,但在描写新同学的“塌鼻梁”时,却没能表达准确,竟然写成“高高的鼻梁”;新同学的“细长的小眼睛”在他的笔下也成了与事实不符的“水灵灵的大眼睛,炯炯有神”。
3. 病句不断
例如:今天,我们在校园里植树老师带领着。老师说:“大家栽树的时候,根要放直,苗要扶正,土要埋好,然后再浇水。”听了老师的话,我们胆战心惊地把每一棵小树苗栽好,又浇上水,小树苗显得格外精神,仿佛在对我们笑。我们看着栽好的树苗,心里特别高兴,虽然脸上的汗水还在滚来滚去。
分析:例子中有三处错误,第一处词序颠倒,主语跟宾语摆错位置了,应该是“老师带领着我们在校园里植树”;第二处属于用词不恰当,“胆战心惊”一般是说在什么特殊境况之中,心里感到十分害怕恐惧,而这儿要表达的意思是“小心”,所以这里用“小心翼翼”才合适;第三处前后搭配不当,“汗水”只能是“往下流”。
二、清晰的表达:小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性低下的思考与对策
(一)说得清,写得清——活动教学,由说到写
传统的教育中,小学生获得语言的途径比较单一,在学校里看到的是经过审编的教科书及一些正规的补充阅读辅导用书,词汇比较规范;听到的是学校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家里更多的也只是与家长进行对话,因此,语言成长环境相对比较单纯。但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尤其互联网的发展,各个方面都显得纷繁复杂,语言环境也不例外。各种各样的动漫图书越来越多,网络更新此起彼伏,广告标语铺天盖地,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其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甚至遭受侵蚀。
学生写作长期以来仅仅被当成是“作业”,于是表达的过程“退化”成自言自语,没有表达对象的语言往往是含混不清的,各种表达方式便可能层出不穷。其实,有效的习作教学中的学生作文也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当树立这样的观念时,学生的习作便会从自言自语中“挣脱”出来。教师不妨将课间的活动引进课堂,打造活动化课堂,实现课堂活动化,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表演”、“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为了让对方听清楚、听明白,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语速、音高等等。然后让学生对自己参与的活动进行记录、充实、润色。而活动中的尽情便会转化为习作中的尽兴,活动中的规范化语言也会成为习作中的优秀语言。即行即知,这是活动教学的精髓,也是习作活动教学所欲达成的目标。
(二)看得清,写得清——镜头分解,微格习作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是复杂的,一旦要表达,只能通过有限的语言材料串接起来加以表现。语言材料的串接是线性的、单向的,又必然造成語言所表达的意思与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表达与事实不符,必归咎于三点,一是学生的观察不细致、不深刻、不系统;二是学生即使观察得还算仔细,但可能自身拥有的词汇有限,无法用更为恰当的词汇来描述;三是学生思维发展得不够完善。
学生习作中的错乱跟他们的生活积累与认识有关,熟视无睹、走马观花是常态,写起来自然是没有内容可写,纵然有,往往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甚至不知所云。习作中便错漏百出了。现在我们正进行一种“微习作”的实验,这借鉴了电影里的慢镜头。电影通常是24帧/秒,拍摄与放映时采用同样的帧速,放出来的电影镜头是常态的;如果我们按一半到三分之一的速度播放就会出来慢动作,这时,人物的一个动作就被拆分成若干个连续的动作,加上老师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清晰地把握动作是如何发生、发展的。这种慢镜头也称为“定格法”,为学生习作搭建了“脚手架”——体育老师的一个示范,同学的一个起跳,自己的一个心灵涟漪,都会被写成长长的一段。这样,学生有物可述,有情可表,行文自然顺畅。
(三)想得清,写得清——范文引路,琢磨语言
成年人毕竟有过若干年的语言交流经验,在语言交流的环境中倍受熏陶,加上成年人已经经过种种学习培训,受到一定的语法训练,所以一种意思该怎样明确地、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在成人的脑中是存在着一套清晰的表达模式的。而年幼的孩子则不同,他们没有足够的交流体验,没有接受种种规范的语法学习,现在又少了相对优化的大语言环境,这些都是他们语言表述出现问题的原因。
在学生习作中表现出的思维与语言不同步的现象,本质上还是学生的思维虽敏捷却不够清晰的缘故。思维品质需要训练,需要习得。课文这种范文在这里就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了。教材中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语言可圈可点,构思可研可学。比如写事,就得像《草船借箭》一样按事情发展顺序一步一步地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经过高潮想清楚、写清楚;写景,就得像《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浏览顺序想清楚、写清楚或者像《桂林山水》从不同角度或不同方面来想和写。这都是构思,把结构想清楚了,写作时才会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有条不紊。还可以学习课文中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看老人是怎样喂食海鸥的:“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放、退、撮”一连串有序的动作将老人喂海鸥的动态刻画出来。可能学生对“扫”这个字的运用很是疑惑,我们便可以通过比较“扫”、“吃”、“啄”,让学生体会“扫”形象地写出了海鸥吞食的迅速,体会到海鸥与老人的情意,感觉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
在对待儿童语言准确性低下的这个问题上,不妨听听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看法:“个人必须经过一个见习期才能懂得它的运用;儿童只能一点一滴地掌握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实实在在地面对这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进行恰当可行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实现言语与思维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性;现象分析;对策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其中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以学生的原话为例进行透析,对其作出适当的分析和思考。
一、懵懂的表达:小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性低下的现象及分析
1. 用词不当
例如:“……偶只稀饭睡觉、粗饭,……”
分析:例子中的表达完全是一种网络语言,选择了一些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串接,句子原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只喜欢睡觉、吃饭,……”,现在却成了低层次的视觉、听觉上的“享受”。
2. 与事实不符
例如:写话训练,笔者让学生介绍班上的新同学,一位来自内蒙古的男同学。那孩子长得胖胖的,圆乎乎的脸,塌鼻梁,细长的小眼睛,笑起来都快成一条线了。这些真实的信息,经过一个学生的眼睛再经过他的表述就成了:“班上新来了一位胖小子,他大大的脸,高高的鼻梁,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炯炯有神……”
分析:学生对新来同学突出的特征“胖”把握得还算准确,但在描写新同学的“塌鼻梁”时,却没能表达准确,竟然写成“高高的鼻梁”;新同学的“细长的小眼睛”在他的笔下也成了与事实不符的“水灵灵的大眼睛,炯炯有神”。
3. 病句不断
例如:今天,我们在校园里植树老师带领着。老师说:“大家栽树的时候,根要放直,苗要扶正,土要埋好,然后再浇水。”听了老师的话,我们胆战心惊地把每一棵小树苗栽好,又浇上水,小树苗显得格外精神,仿佛在对我们笑。我们看着栽好的树苗,心里特别高兴,虽然脸上的汗水还在滚来滚去。
分析:例子中有三处错误,第一处词序颠倒,主语跟宾语摆错位置了,应该是“老师带领着我们在校园里植树”;第二处属于用词不恰当,“胆战心惊”一般是说在什么特殊境况之中,心里感到十分害怕恐惧,而这儿要表达的意思是“小心”,所以这里用“小心翼翼”才合适;第三处前后搭配不当,“汗水”只能是“往下流”。
二、清晰的表达:小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性低下的思考与对策
(一)说得清,写得清——活动教学,由说到写
传统的教育中,小学生获得语言的途径比较单一,在学校里看到的是经过审编的教科书及一些正规的补充阅读辅导用书,词汇比较规范;听到的是学校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家里更多的也只是与家长进行对话,因此,语言成长环境相对比较单纯。但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尤其互联网的发展,各个方面都显得纷繁复杂,语言环境也不例外。各种各样的动漫图书越来越多,网络更新此起彼伏,广告标语铺天盖地,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其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甚至遭受侵蚀。
学生写作长期以来仅仅被当成是“作业”,于是表达的过程“退化”成自言自语,没有表达对象的语言往往是含混不清的,各种表达方式便可能层出不穷。其实,有效的习作教学中的学生作文也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当树立这样的观念时,学生的习作便会从自言自语中“挣脱”出来。教师不妨将课间的活动引进课堂,打造活动化课堂,实现课堂活动化,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表演”、“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为了让对方听清楚、听明白,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语速、音高等等。然后让学生对自己参与的活动进行记录、充实、润色。而活动中的尽情便会转化为习作中的尽兴,活动中的规范化语言也会成为习作中的优秀语言。即行即知,这是活动教学的精髓,也是习作活动教学所欲达成的目标。
(二)看得清,写得清——镜头分解,微格习作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是复杂的,一旦要表达,只能通过有限的语言材料串接起来加以表现。语言材料的串接是线性的、单向的,又必然造成語言所表达的意思与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表达与事实不符,必归咎于三点,一是学生的观察不细致、不深刻、不系统;二是学生即使观察得还算仔细,但可能自身拥有的词汇有限,无法用更为恰当的词汇来描述;三是学生思维发展得不够完善。
学生习作中的错乱跟他们的生活积累与认识有关,熟视无睹、走马观花是常态,写起来自然是没有内容可写,纵然有,往往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甚至不知所云。习作中便错漏百出了。现在我们正进行一种“微习作”的实验,这借鉴了电影里的慢镜头。电影通常是24帧/秒,拍摄与放映时采用同样的帧速,放出来的电影镜头是常态的;如果我们按一半到三分之一的速度播放就会出来慢动作,这时,人物的一个动作就被拆分成若干个连续的动作,加上老师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清晰地把握动作是如何发生、发展的。这种慢镜头也称为“定格法”,为学生习作搭建了“脚手架”——体育老师的一个示范,同学的一个起跳,自己的一个心灵涟漪,都会被写成长长的一段。这样,学生有物可述,有情可表,行文自然顺畅。
(三)想得清,写得清——范文引路,琢磨语言
成年人毕竟有过若干年的语言交流经验,在语言交流的环境中倍受熏陶,加上成年人已经经过种种学习培训,受到一定的语法训练,所以一种意思该怎样明确地、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在成人的脑中是存在着一套清晰的表达模式的。而年幼的孩子则不同,他们没有足够的交流体验,没有接受种种规范的语法学习,现在又少了相对优化的大语言环境,这些都是他们语言表述出现问题的原因。
在学生习作中表现出的思维与语言不同步的现象,本质上还是学生的思维虽敏捷却不够清晰的缘故。思维品质需要训练,需要习得。课文这种范文在这里就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了。教材中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语言可圈可点,构思可研可学。比如写事,就得像《草船借箭》一样按事情发展顺序一步一步地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经过高潮想清楚、写清楚;写景,就得像《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浏览顺序想清楚、写清楚或者像《桂林山水》从不同角度或不同方面来想和写。这都是构思,把结构想清楚了,写作时才会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有条不紊。还可以学习课文中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看老人是怎样喂食海鸥的:“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放、退、撮”一连串有序的动作将老人喂海鸥的动态刻画出来。可能学生对“扫”这个字的运用很是疑惑,我们便可以通过比较“扫”、“吃”、“啄”,让学生体会“扫”形象地写出了海鸥吞食的迅速,体会到海鸥与老人的情意,感觉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
在对待儿童语言准确性低下的这个问题上,不妨听听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看法:“个人必须经过一个见习期才能懂得它的运用;儿童只能一点一滴地掌握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实实在在地面对这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进行恰当可行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实现言语与思维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