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表现的艺术,音乐的最大特性就是必须通过个体或群体的表现才能展现出来,这就为人们展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我们认为表现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表现使自己和他人获得愉悦的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才是表现的真谛。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同样没有交往合作,表现也就失去意义。那么从音乐教育中学会表现,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通过交往合作来达到生命的和谐,就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这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 智力开发 人际交往
音乐是一门富有魔力的艺术,音乐教育对少儿智能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是表现的艺术,音乐的最大特性就是必须通过个体或群体的表现才能展现出来,这就为人们展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我们认为表现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表现使自己和他人获得愉悦的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才是表现的真谛。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同样没有交往合作,表现也就失去意義。那么从音乐教育中学会表现,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通过交往合作来达到生命的和谐,就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这个问题。
一、音乐表现需要交往合作
(l)这是由音乐表现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音乐表现本身蕴涵着交往、需要合作。体态律动是一种最基本的学校音乐表现活动;演唱、演奏是最主要的音乐表现实践活动;综合性艺术表演,如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音乐剧、简单的歌剧(戏剧、曲艺)片段表演等,是最复杂的合作性音乐表现活动。音乐表现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本身就是一种合作表现,需要每个参与活动者将自己看做群体中的一员而与其他人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当学生参与表现时,听到自己与同伴发出美妙的乐声,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听到受众热情的赞赏时,又会产生极大的自豪感,同时又进一步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去,这就是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给同学们带来的极大的乐趣和学习原动力。因此,群体性的音乐表现活动,对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形成与他人协作的态度、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2)这是由教学的本质决定的。新课程改革将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超越。教学中的交往,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包括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在教学中实践交往互动,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作为表现艺术的音乐,显然音乐表现是音乐学科的一大特色,音乐表现就是以音乐为媒介展示自我的过程。我们认为展示自我必须要有展示对象的存在,孤芳自赏不应该属于表现活动。因此音乐表现还应包括与受众(接受的对象)的多向互动交往,表现与交往不可分,没有交往,音乐表现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音乐也是交往的艺术。没有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没有交往的表现是假表现。所以音乐表现更应该遵循教学新理念,应该强调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以实现音乐的社会交往价值。
(3)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一项报告中指出:“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是成功的阶梯。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社会共处不仅仅是人生的技巧,而且还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音乐表现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音乐教学的领域之中,其价值还会对参与其间的每一位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产生影响。在日益强调个性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培养学生在踏上社会后与他人协调和谐地共存的素质与能力。而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合唱、合奏等音乐表现活动正能起到这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表现怎么交往合作
民主平等的氛围是进行良好交往合作的基础。从音乐表现的角度看,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主要是在表现者之间以及表现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协作。因为音乐表现的是美:美的节奏,美的旋律,美的舞姿,美的情感。所以同学们在相互欣赏的过程中,都喜欢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这是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的有利条件。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等充分发挥个人独特创造性的音乐表演形式,又有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不同音色、不同声部纵横交错相互协调的多声部合唱、合奏。如果说,独唱、独奏能使人充分感受到艺术表现的自由与无拘束的话,合唱、合奏则能在集体艺术表现中,使每一位参与表现者之间产生心灵的共振,使每一位参与表现者体验到只有集体合作才能实现的默契的审美愉悦感。久而久之,每一位参与表现者的’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合唱、合奏等集体活动是学生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交往合作的主要领域。在音乐表现活动中学习相互交往合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l)学会相互融洽。我们指出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还包括表现者与受众之间的多向互动,如他人的欣赏、反馈评价,即使个人在小组、班级表演中获得同学们的好评,也是一种默契的交流。那么音乐表现首先要与受众相融洽,才能实现良好的交流。因为如果表演者不顾当时的环境条件,脱离当时的情景,那么他的表演肯定缺乏感染力,不能引起同学的共鸣,也就达不到表演的目的。也许某个节日在学校舞台上表演一曲,全校的师生都知道你的名字了,这不是很好的交往吗?所以一方面要提高个人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从交往合作的高度认识自己的表现,使自己的表现贴近观众,以营造融洽的气氛,这是交往合作的精髓。
(2)学会相互聆听。聆听他人是学会交往的基础。在合唱、合奏等群体表现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在表现过程中必须学会聆听同伴的唱奏,应该知道任何过分突出自我的做法都会影响集体表现的和谐性。因此,通过聆听音乐美妙的和声、感受同伴的协作,将大大增强交往合作的主动性,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心理基础。
(3)学会相互烘托。在合唱、合奏中,每一位参与者可能属于某一声部,有时自己所参与的声部处于主要表现地位,有时处于陪衬地位。这种有主有次的合作表现,需要参与表现者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该大胆表现时就倾情表现,该做好陪衬时决不喧宾夺主。只有分清主次,才能互相烘托共同表现,这在一个乐队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长期的训练,培养乐于助人的交往合作品德。
音乐的织体层次丰富,学生通过合作表现的训练从中感受到“和”的美,领会合的力量,懂得个人与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重要性,还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团结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之情。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音乐无须翻译,用音乐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有它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发挥这种优势,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由此构筑生命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关键词:小学音乐 智力开发 人际交往
音乐是一门富有魔力的艺术,音乐教育对少儿智能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是表现的艺术,音乐的最大特性就是必须通过个体或群体的表现才能展现出来,这就为人们展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我们认为表现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表现使自己和他人获得愉悦的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才是表现的真谛。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同样没有交往合作,表现也就失去意義。那么从音乐教育中学会表现,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通过交往合作来达到生命的和谐,就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这个问题。
一、音乐表现需要交往合作
(l)这是由音乐表现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音乐表现本身蕴涵着交往、需要合作。体态律动是一种最基本的学校音乐表现活动;演唱、演奏是最主要的音乐表现实践活动;综合性艺术表演,如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音乐剧、简单的歌剧(戏剧、曲艺)片段表演等,是最复杂的合作性音乐表现活动。音乐表现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本身就是一种合作表现,需要每个参与活动者将自己看做群体中的一员而与其他人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当学生参与表现时,听到自己与同伴发出美妙的乐声,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听到受众热情的赞赏时,又会产生极大的自豪感,同时又进一步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去,这就是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给同学们带来的极大的乐趣和学习原动力。因此,群体性的音乐表现活动,对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形成与他人协作的态度、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2)这是由教学的本质决定的。新课程改革将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超越。教学中的交往,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包括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在教学中实践交往互动,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作为表现艺术的音乐,显然音乐表现是音乐学科的一大特色,音乐表现就是以音乐为媒介展示自我的过程。我们认为展示自我必须要有展示对象的存在,孤芳自赏不应该属于表现活动。因此音乐表现还应包括与受众(接受的对象)的多向互动交往,表现与交往不可分,没有交往,音乐表现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音乐也是交往的艺术。没有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没有交往的表现是假表现。所以音乐表现更应该遵循教学新理念,应该强调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以实现音乐的社会交往价值。
(3)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一项报告中指出:“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是成功的阶梯。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社会共处不仅仅是人生的技巧,而且还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音乐表现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音乐教学的领域之中,其价值还会对参与其间的每一位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产生影响。在日益强调个性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培养学生在踏上社会后与他人协调和谐地共存的素质与能力。而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合唱、合奏等音乐表现活动正能起到这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表现怎么交往合作
民主平等的氛围是进行良好交往合作的基础。从音乐表现的角度看,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主要是在表现者之间以及表现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协作。因为音乐表现的是美:美的节奏,美的旋律,美的舞姿,美的情感。所以同学们在相互欣赏的过程中,都喜欢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这是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的有利条件。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等充分发挥个人独特创造性的音乐表演形式,又有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不同音色、不同声部纵横交错相互协调的多声部合唱、合奏。如果说,独唱、独奏能使人充分感受到艺术表现的自由与无拘束的话,合唱、合奏则能在集体艺术表现中,使每一位参与表现者之间产生心灵的共振,使每一位参与表现者体验到只有集体合作才能实现的默契的审美愉悦感。久而久之,每一位参与表现者的’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合唱、合奏等集体活动是学生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交往合作的主要领域。在音乐表现活动中学习相互交往合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l)学会相互融洽。我们指出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还包括表现者与受众之间的多向互动,如他人的欣赏、反馈评价,即使个人在小组、班级表演中获得同学们的好评,也是一种默契的交流。那么音乐表现首先要与受众相融洽,才能实现良好的交流。因为如果表演者不顾当时的环境条件,脱离当时的情景,那么他的表演肯定缺乏感染力,不能引起同学的共鸣,也就达不到表演的目的。也许某个节日在学校舞台上表演一曲,全校的师生都知道你的名字了,这不是很好的交往吗?所以一方面要提高个人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从交往合作的高度认识自己的表现,使自己的表现贴近观众,以营造融洽的气氛,这是交往合作的精髓。
(2)学会相互聆听。聆听他人是学会交往的基础。在合唱、合奏等群体表现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在表现过程中必须学会聆听同伴的唱奏,应该知道任何过分突出自我的做法都会影响集体表现的和谐性。因此,通过聆听音乐美妙的和声、感受同伴的协作,将大大增强交往合作的主动性,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心理基础。
(3)学会相互烘托。在合唱、合奏中,每一位参与者可能属于某一声部,有时自己所参与的声部处于主要表现地位,有时处于陪衬地位。这种有主有次的合作表现,需要参与表现者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该大胆表现时就倾情表现,该做好陪衬时决不喧宾夺主。只有分清主次,才能互相烘托共同表现,这在一个乐队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长期的训练,培养乐于助人的交往合作品德。
音乐的织体层次丰富,学生通过合作表现的训练从中感受到“和”的美,领会合的力量,懂得个人与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重要性,还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团结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之情。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音乐无须翻译,用音乐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有它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发挥这种优势,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由此构筑生命的和谐,世界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