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课微写,拓展寻多样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教师,海南省省级骨干教师,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究会理事。
  七年级下册的随课微写作题目很多,方老师阅读教材之后提炼出一个话题:多样性拓展微写作。
  “拓展”一词,和课后习题“积累拓展”的定位契合,是统编教材“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拓展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其目的是让我们不只关注这一篇中这一人这一事,还要关注与之相关的更多篇更多人。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课后第五题:
  小组合作,搜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任选其中一位科学家,由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教材的选文,需要考虑到经典性。《邓稼先》一文的经典性体现在“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质、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教材的选文,还需要考虑到多样性。经典篇目毕竟是少数,教材选文体现不了的多样性就需要我们向课外拓展学习。习近平主席说:“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邓稼先是功勋卓著的两弹元勋,但参与了“两弹一星”研究的科学家不只有邓稼先,他们也是值得铭记的英雄。题目的设计意图是为了“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用课后习题的方式引导我们建设文本多样性,是对课文主题、单元学习的有效补充。
  这样的练习还比较多,来看一看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植树的牧羊人》课后练习第四题: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这道习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文外,在感受人物人格、体会故事主旨的基础上,思考其现实意义。”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课后习题五:
  课外翻阅绘图版《山海经》,试着查找关于“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一脚的牛”等的文字或配图,看看这些“怪物”究竟是什么。同时,大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感受其神奇色彩。
  本题设计意图是:“引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并在了解《山海经》的基础上,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后练习五:
  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
  这道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探讨。这样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同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梳理这一类题目和它们的设计意图,我们可以提炼以下几个特点:
  基于文本的任务。这些题目都是教读课文的课后习题,任务的设置是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比如问题表述中的“搜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课外翻阅绘图版《山海经》”等等,都独具这一篇课文的文本指向。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的活动一般包括“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课文学习是起点,自主开展语文的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能力自我表达是终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借助这一类任务驱动的习题达成语文深度学习,是一种有价值的盘活。
  联系现实的拓展。题目中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我们所处的社会中”“课外翻阅绘图版《山海经》”等语句,都在提醒我们语文和现实的联系。习题是一座桥,引领我们从一个看到一类,从一角看到四方。因此,我们要读懂题目要求,才能回到生活中寻找到语文的材料,把生活变成语文学习的不竭源泉。
  信息搜索和整理。《邓稼先》习题中有明确要求,“搜集并整理”。其他题目中搜索要求也暗含在题目中,比如“你认识或听说过”“试着查找”“课外搜集整理资料”等等。信息时代,信息检索能力尤为重要。信息的搜索,需要提炼概括关键词,以便于我们迅速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不同习题有不同的检索关键词,比如“两弹一星”科学家、“种树”的人、《山海经》等等。
  指向写作的交流。有的题目中有明确要求,完成任务之后要写短文,也有的并没有明确指出写作。但搜集和整理之后一定要有成果,成果呈现依靠写的活动,我们可以称之为隐性写作:我不说,但你也要写一写。搜集来的材料都是写作的素材,素材的裁剪靠的是平时积累的写作思维和技能。由读到写,读写互动,完成多样性拓展微写作,这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语文综合实践学习的价值。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去训练能力吧。
  随课微写:
  请从本文所列举的课后习题中任选一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任务,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我们仍然以《邓稼先》的课后习题为例。课文學习中,我们了解到了邓稼先的工作取得的成就和价值,体会到他身上所具有的质朴平实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敬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以此为基点,有助于我们认识杰出人物的高贵精神品质,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后习题五中,可以找到的搜索关键词有:两弹一星、杰出人物、成就、奉献等。根据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人物资料,但我们只需要确定其中的“一位人物”即可。对于所确定的人物材料,我们的整理就相当于利用材料写人物的事迹介绍,就像写人记事的文章一样,要选好材料,既要突出人物性格,也要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从单元学习的角度来看,多样性拓展微写作是对这一单元中“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唤起学生的理想与抱负”单元学习要求的延伸。我们不仅要“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杰出人物的成就和襟怀”,还要在拓展任务中找到更多有着同样成就和襟怀的人,找到自己的精神偶像。本单元的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也可在这个话题基础上进行,将人物的内在精神先提炼出来,然后寻找身边与这种精神内核相符的人物去进行选材描写,也是一种新的写作尝试。   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的成果展示。
  微盘点:
  大约在6500万年前,古老的地球上发生了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恐龙灭绝的假说有十几种,《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给我们提到了火山说和撞击说,被人们普遍接受。除此之外,恐龙灭绝假说还有很多,比如气候变动说:因为大陆板块漂移运动,恐龙无法适应气温的巨幅变化,导致其灭绝;植物中毒说:由于大量被子植物出现,有些被子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没有的毒素,恐龙大量食用后无法将其中毒素排出,因此恐龙灭绝。此外还有海洋变迁说、物种争斗说,甚至还有外星人入侵说等等。
  现在,我们已经无从得知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但我们在不断寻找和追溯导致恐龙灭绝的蛛丝马迹。我想,除了人类具有探寻未知的好奇心,还因为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助于我们从中获得启示,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未知的自然灾难吧。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刘畅祺)
  在恐龙灭绝假说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在恐龙年代末期,出现了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这些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物,很快就将恐龙蛋吃完了,于是最后恐龙灭绝了——“物种斗争说”。
  捕食关系是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也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原动力。我们都知道恐龙蛋有坚硬的卵壳保护,又比普通蛋大很多,一般生物对它威胁不大。即使有,也很难把所有的恐龍蛋都吃完,所以这种假说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引出一条新的思路:因为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与恐龙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竞争关系的生物。它们和恐龙竞争水、领地等资源。在漫长的时间里,导致陆地恐龙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资源,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伊清杨)
  微点评:
  当你基于课文主题做了另一个角度、另一些材料的拓展补充,是多样;当你的拓展补充和别人的拓展补充不尽相同,也是多样。两位同学基于恐龙灭绝假说不仅有材料的搜集整理,还有自己观点的阐释,符合题目要求,也完成了题目设计目的,语文学习方式和外延都得到了拓展。
  微链接:
  今天的话题中提到了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七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的学习目标中也提到:“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要的学习目标”,“能按主题要求,用正确的方法检索、搜集资料,并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及好的资料搜集、整理的方法”。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们不妨在完成任务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在活动中积累自己的写作经验。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写作是《议论要言之有据》,从语文学习的全局来看,这种任务型写作的过程就是论据积累的训练,多做一做这样素材搜集和整理的练习,多落于笔头积累,对我们写好议论文也是大有好处的。
  最后还是念起我们的微口诀吧!
  微口诀
  文本出发做拓展,联系现实寻多样。
  材料搜集要整理,积累应用长相伴。
其他文献
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下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热点问题。中国民间故事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理应成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民间故事最初吸引了西方传教士的目光,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料,但多以“归化视角”进行译介,故事选本多源于典籍,拼凑、改写、创作等问题较多导致呈现的中国文化及中国形象往往被扭曲或误读,未能充分展现中国民间故事及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应邀请中国民俗学家从中选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质的民间故事为底本进行译介,与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均比较了解的译者或国际汉学家合
在线学习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未来英语网络教学会成为大学英语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很多高校开始了大学英语在线教学的建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实用性,进一步探索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
学校门口放学时,往往是学生最快乐的时光。每天放学都会有小摊小贩在门口叫卖美食,香味飘散,渗入鼻中,勾起人内心的食欲。每天放学,我都会来到一家臭豆腐摊旁,五六块钱就能买到一盒,独自一人在小道上吃,但却从未仔细关注过那个摊子。  今天放学,我却发现那个摊贩已消失不见了,只留下路上点点油斑。来到一家号称“正宗”長沙臭豆腐摊旁,价格更昂贵一点,量也少一点。买了一盒,一口咬下去,秘制的臭豆腐汁涌入口中,刺激
期刊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①照高林。  曲②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③。  万籁此俱寂,但余④钟磬音。  【注释】  ①初日:早上的太阳。②曲:弯折。③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④但余:只留下。  【背景】  常建由于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后来隐居鄂渚的西山。此作品是在他游览破山寺时所作,这是他的代表作。  【鉴赏】  这是一首非
期刊
以《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Never Give Up”一课的教学活动为例,探索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中语言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途径,阐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设计指南与框架,简述本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并分析该教学方案的创新点,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设计与活动进行反思,对教师备课与教学、课程思政教学管理等关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同行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可用于《医药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为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小组讨论、教师讲授和小组展示等形式,适当地融入思政元素,教学流程涵盖促动
当骑车的小孩撞入视野,当欢快的笑声回荡耳边,便有一种温暖涌上心田。  小时候,喜欢和爸爸在河西骑自行车。车是双人的,我坐右边,爸爸陪我坐在左边。道路随潇水河岸蜿蜒至远方,我们便也随之越骑越远。温暖的阳光洒在河面上,泛起粼粼的波光,四散的涟漪与我们同往。有时,会有一只孤寂的小舟漂浮在水面上,上面有几只大鸟。我问,它们在那干什么?爸爸说,它们会捕鱼。我不解地看着爸爸,他慈祥的脸上几条抹不去的皱痕停在眉
期刊
李阿姨,是我妈为阻止我叫外卖而请来的家政工人,说得阔气一点就是保姆,我平时叫她“李嬢嬢”,但到没有耐心的时候——例如跟我说话嘴碎得不行的时候,便连姓氏也 不带。  由于她的普通话水平太低了,连自己的名字怎么拼写都说不清楚,什么名字,我早忘却了,当然也没心思去记,干脆就叫她阿姨。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她的“小市民气”——今天出门
期刊
写作不仅被认为是沟通思想的基本和关键模式,而且在课堂中更容易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写作还是学术界的主要交流途径,它还是一个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学习者,甚至研究者构建出反思和批判性的作品,用写作作为他们的媒介来传达理念,并让读者感知他们心中的想法。在学术英语界中,写作往往被认为是学术英语学习的核心技能,其中包括许多其他复杂的技能和能力,即使是写作专家也应该不断提高他们的书面工作。该文基于三种常用的写作教学法,五种学术写作教学法与一些英语写作教学实例,总结出以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学术写作课堂。
我的弟弟,除了爱哭,没啥毛病。  乐极生悲的“调皮蛋”  弟弟长着一张无公害的脸,眼睛清亮,像是大海中闪耀的星辰,唇色鲜红,面色红润,一看就是个天真无邪的小娃娃。你一定很难把他和调皮扯上关系。  “你敢滑下去吗?”弟弟望着与他相差几个月的小智,脚踩滑板,双手叉腰,俨然一副傲慢的公孔雀姿态。面对挑衅,小智败下阵来,小声地回答:“不敢。”这下弟弟可得意了,两眼冒着金光,拍了拍小智的肩膀,自信满满地说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