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引用与函数》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教材分析
  《绝对引用与函数》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三章《统计与分析数据》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在学习“填充柄”与“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的处理与统计,本节课的重点是函数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将该方法迁移到实际问题中。
  ● 学情分析
  学生利用WPS表格处理数据的能力并不强,也没有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思考利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利用批判性思维建构新知识。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巩固理解公式和填充柄的使用;理解“绝对引用”和“函数”的含义;掌握利用“绝对引用”和“函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培育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增强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达到建构新知识的目的,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绝对引用与函数的使用方法。
  难点:函数的使用方法。
  ●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填充柄快速填充公式计算结果,现在请大家利用公式和填充柄完成任务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2.讲授新课
  (1)绝对引用的使用
  师:为核算成本需要计算出每个房间的水电费用,水、电的单价老师已经写在表格的右侧(如下页图1),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任务一:利用公式和填充柄计算该宾馆水、电费用。
  学生在完成任务一的过程中,纷纷表示填充柄使用出现了问题,只有第一格是对的,其他都不对。教师给予提示:选中结果输出的单元格,在地址栏中查看公式。学生再尝试操作。
  生:老师,填充柄实际是按顺序填充公式中的单元格地址。
  师:为什么上一个任务能够通过填充得到结果而这个任务中自动填充得到的数值就是错误的?
  生:因为上一个任务中每一行公式中对应的单元格地址都是按顺序增加的,而这个任务中水、电价的单元格地址在每一行的公式中都应该保持不变,但是利用填充柄填充后,水、电价的单元格地址会按顺序增加,就会出现错误了。
  师:该怎么解决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45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可以在公式中在不需要按顺序填充的单元格地址上添加“$”符号。
  师:这种需要在自动填充中引用固定单元格地址称为“绝对引用”。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任务二。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搭建培育批判性思维的基础,通过提问式教学,厘清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2)函数的使用
  师:在计算出该宾馆每个房间的水、电使用量和具体费用后,还需要统计水、電使用总量和费用总量,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计算出表格中各项数据的合计量。
  师: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利用公式对每个房间水、电使用逐个相加,有的同学觉得如此操作数据量太大,没有体现出WPS表格数据统计的优势,这里老师介绍一个新的知识——函数,函数就是提前编辑好的公式,可以直接将数据嵌套进去使用,具体操作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第47页,自主学习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尝试利用函数计算出用水总量。(学生操作)其他总量可以怎么操作?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学生思考、明确可以利用填充柄快速填充)
  设计意图: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态度只是培育批判性思维的开端,当有了疑问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重新自主建构,在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问题分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该环节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分解成“计算用水总量”和“计算各项数据总和”两个问题,在“计算用水总量”问题中通过质疑反思公式的作用,学生自主建构出函数的使用方法,在“计算各项数据总和”问题中学生再一次通过质疑反思函数的重复使用,建构出函数也可以利用填充柄快速填充。
  (3)综合练习
  师:我们总结了函数的使用方法,尤其是if函数需要输入判断的条件再根据是否符合条件输出不同的结果,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三。
  任务三:完成某单位第2季度医疗报销表格(如下页图2)。
  设计意图:该任务是对本节课学习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节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了填充柄的使用以及求和、平均数、计数,if判断等函数的使用方法,但在实际问题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哪些知识可以用,哪些知识不可以用,又该怎么用,这就是知识的应用迁移。
  3.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绝对引用”和“函数”的使用方法,有时候利用“绝对引用”和“函数”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批判性地看待所学的知识,在“质疑—反思”中实现知识的建构或者迁移。
  ● 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学科中批判性思维应该是一种不断反思的精神,一种怀疑的、审慎的心态。这种精神可以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这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重要内容;这种精神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建构新知识的需求,这是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这种精神可以在学生掌握“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和“做了为什么”,这是提升学生信息技能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首先,在问题意识和质疑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那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过程。其次,在问题分析和解决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还需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推断和论证,或对新知识进行新的学习,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建构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批判性思维是不完整的。最后,在知识应用和迁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就是为了能够利用知识进行批判性加工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是知识的“应用迁移”。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学科育人的角度出发,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党史教育,成为需要探讨的话题。在教师们通常的理解中,党史与信息技术不易挂钩,想将二者结合起来,往往找不到可以着力的抓手。其实,信息技术涉及信息的感知、处理、传递、接收等,而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件,也可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关联起来。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整理的若干渗透党史教育的素材,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前几天,到一所学校观课,收获良多。这所学校名叫黄草朗小学,是东莞大朗镇的一所学校。在观摩的同步进行的三节课中,有两节课都引入了多位教师的参与,这就让人联想到了积极推动的“双师课堂”。  双师课堂的“双师”,指的是一位一线城市“名师”加一位当地城市“辅导教师”,上课模式为“名师”通过一面高清液晶巨屏线上实时讲课,“辅导教师”在当地城市的线下课堂进行课堂管理,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跟进督导、巩固练习、
项目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探索进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本文以“Python的激情抽奖”项目为例,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编码教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光要讲解数学理论知识,传授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也能够严于律己,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实践意识。同时,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科学设定数学教学目标与方案,充分满足他们的数学学习需求,全面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数学教学的进度,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数学教
自数学课程学习模式进行改革并加以推广实施以来,获得了很多赞誉,但在推广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无法轻视的问题,理应引起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合作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当前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都有所发展,受到了各地教师的支持。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的模式运用是教学方式的创新,特别是在数学这类重视思维逻辑的学科中,小组教学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就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
以肇庆府城为例,探讨古建筑的保护开发策略,并以此为契机,通过对肇庆府城现状的分析和对传统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策略的分析,尝试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探讨其介入府城保护与开发的
摘 要:数学本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其文化素养及人的综合素质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目前数学核心素养在日常生活之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强化核心素养,给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从核心素养概述、存在的问题、提升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