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音乐剧《星》是一部具有整体艺术美的现实题材都市原创音乐剧,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了引人注目的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大奖”。我认为,它的成功要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抓住了音乐剧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商业性特征和都市文化属性。 音乐剧《星》把选美、追星、缉毒、经纪人、打工族、俱乐部、歌舞厅、怪异的模特、迷人的灯火、林立的楼群、机敏的干警……这一切城市现象、都市符号、时尚元素都非常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剧《星》是一部具有整体艺术美的现实题材都市原创音乐剧,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了引人注目的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大奖”。我认为,它的成功要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抓住了音乐剧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商业性特征和都市文化属性。
音乐剧《星》把选美、追星、缉毒、经纪人、打工族、俱乐部、歌舞厅、怪异的模特、迷人的灯火、林立的楼群、机敏的干警……这一切城市现象、都市符号、时尚元素都非常巧妙地融入其中并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和再现,充满了都市气息,非常贴近人们的生活,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难怪有一位乐评人称,《星》是迄今为止他所看到的国内“最像音乐剧的一部音乐剧”。广州歌舞团看好了音乐剧这种舞台艺术形式的巨大魅力以及在文化市场中的潜在竞争力,试图走出一条新路。我非常希望广州、深圳这些地方能够创建一个音乐剧剧团,成立一个音乐剧实验基地。可以招收专业院校培养的音乐剧演员,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以及全国的专家也都会鼎力相助。要搞真正的音乐剧,还是一定要吸收一些经过专业音乐剧训练的演员,会表演、能歌唱、能舞蹈,三者能统一起来。现在《星》剧中是分离的,这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假如这些人能招进来,我们中国的音乐剧就会大有希望。其实我国并不缺音乐剧演员,只是有不少都流失到了国外。我在任总政歌剧团团长时曾有三个理想:1.聚集人才;2.建个剧场;3.招收一批音乐剧班底演员。在演传统歌剧时,他们是群众演员;在演音乐剧时,他们是班底演员;在下部队演出或商业演出时,他们是舞蹈演员,一举三得,盘活剧团。但是前两个理想都实现了,第三个理想却一直没实现,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
第二,《星》基本做到了一部成功音乐剧所应具备的标准:好看、好听、有趣。
首先,它的故事非常简洁,动人。“女孩月月从家乡来广州找失去联系的姐姐如花,无意中经纪人邓士龙极力游说她报名参加选美,在陌生的人群中,月月遇上了便衣警察阳光,互生情意,在阳光的鼓励下,月月终于选上‘花城之星’。阳光执行任务时,发现自己一直跟踪追击的大案嫌疑人竟是月月的亲姐姐如花。如花被同伙杀人灭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报警。在搜捕行动中,为了战友的安危,阳光壮烈牺牲……”。《星》剧成功塑造了阳光、月月等非常鲜活的人物形象。不少舞段的处理也很好:比如在包装月月的过程中,过场式的四对双人舞,编得非常现代、时尚;其次,表现男女主角爱情的那场戏,男女演员的激情演唱配以如梦如幻般的舞美和舞蹈场景,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还有“我们青春我们美丽”充满律动的舞段等。最令我喜欢的是,当阳光和月月发生争执以后安排的那段拳击舞,既突出了阳光的职业特点,又表现了阳光此时的心情,体现了阳光的性格,很准确地营造了戏剧的情境。除此以外,带有装饰风格的舞美、五彩斑斓的灯光以及绚丽多姿的服装等等,这一切都构成了视觉的盛宴,非常好看。
《星》剧的音乐很优美,动听。纵观全局,我认为《星》剧的音乐是下了功夫的,既通俗又时尚,还不脱离剧情和人物,不是洋腔洋调,而是具有中国风格的。作曲家李小兵很年轻,但是很有才华,非常懂得让主题变化重复,贯穿发展,因此,显得集中统一。不少音乐主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譬如爱情主题不断重复,很动情;月月寻找姐姐时经常出现的那个主题,很有山村的乡土味;阳光的主题,还有劲歌风格的《你是我的歌》,还有三拍子行进风格的《在浩瀚的星空》,充满律动之美的《青春之星美丽之星》等等,音乐形象都很准确。作曲家还调动了独唱、对唱、重唱、合唱、说唱、器乐等多种手段,使音乐的形式丰富多彩,而且很入耳,很动听。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戏还融入了不少诙谐幽默的音乐:如广告歌《我是害虫》音調的运用,约翰
其他文献
何有些音乐得以隽永流芳?为何有些音乐常为过眼云烟?众多音乐作品因何产生高山流水和下里巴人的区别?人们通常想到的答案是关乎于“深度”,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人们已经默认了,音乐可以深刻。“深度”不代表伟大,却在一般评论性的语境中成为美与伟大的代名词,当音乐作品被贴上“有深度”的标签时,就已然被作为伯乐们赋予了厚重的意义。“深度”让音乐在时间的冲刷与实践检验的过程里磨砺出金子般的光泽,并在艺术发展的历史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的音乐生活日益丰富,演出市场空前繁荣,与之密切相关的音乐评论事业亦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亟待反思与改善。有鉴于此,“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主委会主办了“2014上海·音乐评论与中国当前演出业态发展前沿论坛”,于2014年5月18日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南厅举行。论坛针对当前中国音乐演出和评论状况,特邀众多相关专家学者、业界经营者和媒体人士,共同探
2007年12月8日,由中国合唱协会和华中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和谐的天空——田晓宝合唱指挥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从其与众不同的名称上我们不难看出,音乐会着意突出了“合唱”和“指挥”两个主题。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作为我国合唱界为数不多获得博士学位的指挥家田晓宝将这场音乐会视作展示自己三年博士研修成果的一场汇报演出。 作为近年来中国合唱领域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指挥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田晓宝曾先后获
革开放30年来,中国音乐学的各个学科都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出现了总体上突飞猛进的势态。其中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更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学诸领域中最年轻、发展最迅速的新学科之一。 “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特指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音乐发展的历史研究。这一研究工作和“改革开放”同时起步。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当代音乐研究”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为在“文革”之前,
3月29日,英山县实验中学开展“传承英山红色文化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省少工委、团县委和县教育局团工委的指导。200余名少先队员和辅导员通过瞻仰红二十七军纪念碑、开展主题队会、聆听英山红色革命故事和中共黨史、观看英山云雾茶宣传片和茶艺表演等活动,现场感受了红色文化带来的震撼。
14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六十周年。《新疆兵团音乐史》作为庆典作品隆重出版,可喜可贺,可传世,可激励,可资政育人,可为西域屯垦青史生辉。 作为兵团史学工作者和音乐工作者,又是兵团近六十年历史的亲历者,读着这本史书,我们心潮澎湃,思绪湍飞,眼前浮现出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1949年冬进疆女兵六十年后聚会时,这批白发皤然的老奶奶齐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当年穿越“死亡之海”解放
手风琴从20世纪初就已传入中国,但相当一段时期里,手风琴多是附属于歌舞伴奏,没有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的50余年,在众多手风琴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手风琴艺术在演奏、教学、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和丰硕成果。众多作曲家和演奏家在手风琴音乐的民族化、群众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手风琴作品。手风琴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而成熟的艺术形式,并在人民的
本刊讯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交响乐团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于近日揭晓。2月13日晚,文化部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颁奖仪式及获奖作品音乐会。本次评奖活动共收到报送作品94首(均为2001年1月以来创作),其中大型作品28首,中型作品19首,小型作品47首。评奖工作于2011年12月11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文化部聘请了吴祖强、杜鸣心、谭利华、刘振球、钟信明、杨立青、刘锡津、关峡、徐昌
伽利娜乌斯特沃尔斯卡娅?穴Galina Ustvolskaya?雪是俄罗斯现代著名女作曲家,其音乐创作风格以简洁、精炼见长。乌斯特沃尔斯卡娅自幼学习大提琴,1926年在列宁格勒合唱学校学习音乐。1937—1939年就读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939—1947年跟随肖斯塔柯维奇和斯坦伯格学习作曲。1947—1950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1947—1975年在该院作曲系任教,教授作曲和对位
张:近十年来,“原生态”民歌的传播活动比较密集,从2001年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魅力12》栏目、2002年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全国南北民歌擂台赛开始,直到刚刚举行的“原生态”民歌盛典,您作为最初的活动参与者之一,能对这十年的情况做一个大体的总结吗? 樊:我是参与了一些全国性的民歌展演(比赛)活动,因此可以谈一点个人的想法和体会,但不可能由我来总结。这次在绵阳搞这样的一个“民歌盛典”